#退休

還沒走,就先安排告別式?牧師揭自身經驗:見到面才不會留下遺憾

還沒走,就先安排告別式?牧師揭自身經驗:見到面才不會留下遺憾#退休

近年,愈來愈多人舉辦生前告別式,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關懷生命協會」共同創立人、台北和信醫院宗教師盧俊義於《預約50+好日子》一書中,分享激勵人心的真實範例,帶領讀者思考50歲後的生活方式,若要避免中年空巢及老年憂鬱的最好方式,就是培養快樂的心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退休需存多少錢才夠?財務教練揭驚人數字:連續35年「每月存11萬」

退休需存多少錢才夠?財務教練揭驚人數字:連續35年「每月存11萬」#退休

許多人希望能過好的退休生活而努力存錢,但實際上僅靠存款並不足夠。GoodWhale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財務教練黃士豪於《這輩子賺多少才夠?》一書中,重新定義財富的價值,從體檢財務現況、搞定主動收入結構、槓桿被動收入⋯等,帶領讀者擺脫對有錢的過度執著、對窮困的過度恐懼,形塑所謂的理想生活。以下為原書摘文:

64歲圓「法律夢」!新科律師陳穎蓁苦讀8年4次落榜:學習永遠不嫌晚

64歲圓「法律夢」!新科律師陳穎蓁苦讀8年4次落榜:學習永遠不嫌晚#退休

法務部統計,近3年的新科律師40歲以下佔九成多,只有不到2%是60歲以上,其中之一是64歲的陳穎蓁,她退休後接連考取餐飲、不動產經紀人、地政士、書記官,去年考上律師,成功解鎖人生成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用證明陳穎蓁的故事證明「學習永不嫌晚」,勇敢追夢,重啟人生新篇章。

69歲通過指考,71歲成為大學新鮮人!前校長顏鴻森樂當「高年級大學生」

69歲通過指考,71歲成為大學新鮮人!前校長顏鴻森樂當「高年級大學生」#退休

成功大學機械工業學系名譽講座教授、大葉大學前校長顏鴻森,2025年6月順利從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為何一位70多歲的退休教授又跑回去重當大學生?他是如何思考、規劃他的退休生活?《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從「爺爺大學生」角色看見熟齡族學習需求新趨勢,提前規劃退休生活,找到自己的第三人生舞台。

大一新生平均55歲,學生念到不想畢業!這所大學靠「熟齡熱潮」找到出路

大一新生平均55歲,學生念到不想畢業!這所大學靠「熟齡熱潮」找到出路#退休

華梵大學全校學生約1,000人,40歲以上熟齡族就佔了48%,尤其這學系的大一生平均55歲。在私校紛紛退場之際,華梵為何能找到自己的路?為何能吸引熟齡族重返校園,而且「呷好道相報」?《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從教育現場看見高齡學習需求,結合私校因少子化成功轉型案例的新曙光。

92歲準博士奶奶挑戰定向越野!重新定義老年人生:不想輸給70歲年輕人

92歲準博士奶奶挑戰定向越野!重新定義老年人生:不想輸給70歲年輕人#退休

92歲的林彩美,笑說自己沒辦法跑、方向感不好,竟然報名參加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的「定向越野」,要考驗體力和腦力!《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經歷過時代動盪的她,曾差點成為苗栗通霄「第一位女博士」,卻甘願走入家庭相夫教子,無論人生如何轉彎,挑戰與堅持始終貫穿她的生命。

越早退休越早衰老?國衛院最新研究:「這年齡」前離開職場最傷身

越早退休越早衰老?國衛院最新研究:「這年齡」前離開職場最傷身#退休

許多上班族都想提早退休,但國衛院一項研究卻發現,提早退休者身體衰弱速度加快,且愈早退,退化情況更為明顯,若提早在55歲之前退休,則衰弱程度遠高於仍在職者,且「早退」男性的「早衰」狀況更為嚴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相關研究,民眾可以評估適合的退休年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