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台灣之光!生醫教授赴韓展現不凡軟實力 蕭宇成博士:亮相APEC創新共榮  讓全球看見台灣

台灣之光!生醫教授赴韓展現不凡軟實力 蕭宇成博士:亮相APEC創新共榮 讓全球看見台灣#食品安全

文、圖 / 葉倩如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日前在韓國慶州舉行,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偕我國代表團出席第31屆亞太經濟合作(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與各經濟體密切討論關於新興科技與國際鏈結如何帶動中小企業的創新與永續成長,並分享推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AI人才培育、發展潛力新創企業的具體作法與成果,獲各國高度肯定。 業界有台灣最年輕教授、國際知名連續創業家暨科學美名的蕭宇成博士,獲韓國政府正式邀請,表徵台灣新創軟實力,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創意展出。來自多國的產官學代表,以行動展現我國欲與APEC成員加強文化合作的高度意願及長期願景。 圖/會議中,積極展現台灣與APEC成員加強各經濟體的合作高度意願及長期願景,此為蕭宇成博士所打造的BION於展會現場展示快速檢測產品。 創新生醫技術 最年輕生醫博士成就台灣之光 蕭宇成博士多年致力於光電感測研究,生醫檢測與食品安全,是台灣最年輕的醫學博士,並在此三領域獲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積極落實商品化,並迅速落地國際市場。蕭宇成博士領導團隊研發AI智慧食安快篩平台及無麩質(Gluten-Free)快速檢測技術,在短時間實現大規模量產並推向國際市場,目前並率團隊,積極將檢測技術帶入台灣的餐飲市場。 蕭宇成表示,「過去有Covid19的精準定量篩檢,在疫情期間幫助許多台灣人避免死亡,目前所開發的食物過敏原檢測與國際大廠合作,協助許多美國人避免食物過敏致死。」其創立多家公司,開發全球首創的IoT智慧食安檢測平台,年營收突破新台幣1.7億元,成功將台灣技術推向歐美與亞洲市場,可謂台灣之光。 這次受邀赴韓參展,不僅對蕭宇成博士個人成就的高度肯定,更象徵台灣創新科技在全球舞台的能見度與影響力。未來並會延續開發創新技術,推廣至人類疾病的居家快速檢測。這次代表台灣新創力量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創意展出,將台灣的跨領域創新實力,發揮淋漓盡致。 蕭宇成曾是全國大學醫科中最年輕的副教授,亦曾入選史丹佛大學公布的「世界頂尖2%科學家名單」,並受邀擔任Stanford Biodesign 國際導師,指導全球新創團隊開發醫療器材與健康科技,目前已經有智慧病床與AI胸管機器人等產品落地。於2020至2024年間入選世界頂尖2%科學家名單對未來影響,蕭宇成笑著回應,感謝此殊榮,獲得更多國際的合作。 圖/蕭宇成博士致力於光電感測,生醫檢測與食品安全的相關研究。 蕭宇成與多位研發博士創立多家公司,憑藉藝術家的創造力、科學家的嚴謹與創業家的行動力,為台灣少數在學術、產業與國際舞台跨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代表看板人物。

中秋烤肉害身體慢性發炎!醫揪「這些食材」超毒:牛肉、起司上榜

中秋烤肉害身體慢性發炎!醫揪「這些食材」超毒:牛肉、起司上榜#食品安全

食物經過碳烤後又香又美味,但為何建議民眾多能過量攝取?有部份原因與糖化終產物有關,其不僅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還會加速皮膚老化。隨著中秋節到來,民眾烤肉聚會時要如何攝取才能降低糖化終產物危害?《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師吳佳蕙提出一些小技巧,民眾可從食材選擇、烘烤方式、調味料配方等方面著手化解健康危機。

這些水果發霉「恐含強烈致癌物」!蘋果、木瓜⋯吃下肚恐「慢性中毒」

這些水果發霉「恐含強烈致癌物」!蘋果、木瓜⋯吃下肚恐「慢性中毒」#食品安全

「阿嬤以前都是這樣吃的!」這句話道出長輩節儉的美德,過去許多人珍惜水果,發霉也捨不得丟棄,習慣將水果壞掉的地方削掉,只吃好的部分,不過隨著大家對食安問題更加關注,看似傳承自長輩的生活智慧,真的那麼安全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指出,事實上,「黴菌毒素」才是隱藏在其中的巨大健康風險,值得我們更加警惕。

好兄弟還沒吃,人就先拉肚子?營養師警告:熟食祭拜別超過●●小時

好兄弟還沒吃,人就先拉肚子?營養師警告:熟食祭拜別超過●●小時#食品安全

中元普渡是台灣重要的民俗節日,人們會在家中或廟宇裡擺設祭品,祭祀神明、祖先、地基主和好兄弟,以示尊敬和感恩。祭品通常包括三牲、水果、酒水、糕餅⋯等,但祭拜過後的食物似乎特別容易變質。對此,營養師分享5種方法,只要掌握一些供品保存小撇步,就能預防腸胃不適和食物中毒。

橄欖油、葵花油⋯油品開封後如何保存?營養師教「1招」延長保鮮期

橄欖油、葵花油⋯油品開封後如何保存?營養師教「1招」延長保鮮期#食品安全

賣場中的食用油種類繁多,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苦茶油等等,你是否也面對賣場中琳瑯滿目油品不知道買哪一款?或是所有料理都使用同一款油?油品開封後不知如何保存?覺得植物油都很健康?《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統整油品分類、選購、烹調、儲存等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隔夜水會致癌?隔夜西瓜恐腹瀉?專家破迷思:忽略「1關鍵」才會生病

隔夜水會致癌?隔夜西瓜恐腹瀉?專家破迷思:忽略「1關鍵」才會生病#食品安全

許多人擔心「隔夜」的食物和飲用水不安全,認為可能致癌、細菌孳生,但民眾常被網路上關於致癌的謠言所困擾。《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重症醫師黃軒來釐清一些常見的誤解,提醒食物保存安全的關鍵在於處理方式,以及儲存時的溫度和食物種類,並找出真正不該隔夜食用的東西。

肉片出現「金屬綠光澤」還能吃嗎?食藥署授3招:有「這味道」就丟

肉片出現「金屬綠光澤」還能吃嗎?食藥署授3招:有「這味道」就丟#食品安全

你是否曾經發現肉品上有虹彩般的金屬光澤嗎?食藥署表示,肉類帶有金屬光,可能是肉類所含元素、組織排列或光線反射等原因造成,只要角度改變,這些光澤就會改變或不見,不一定是壞掉,但若遇到肉品不新鮮時,就要特別注意,肉品除了因細菌作用產生的綠色光澤,同時會帶有酸敗味和黏液;最簡單判斷肉品是否新鮮的方法就是「沒異味、沒黏液,色澤不會太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