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牛奶會拉肚子,要怎麼補充蛋白質?」「喝燕麥奶會比較好嗎?」「聽說喝豆漿會容易得乳癌,這是真的嗎?」民眾常常對於牛奶、燕麥奶、豆漿的營養觀念不了解,以下醫師就用1張表分析這3種奶類的營養成分,並推薦「這1種」甚至可以降低癌症風險10%!
「我喝牛奶會拉肚子,要怎麼補充蛋白質?」「喝燕麥奶會比較好嗎?」「聽說喝豆漿會容易得乳癌,這是真的嗎?」民眾常常對於牛奶、燕麥奶、豆漿的營養觀念不了解,以下醫師就用1張表分析這3種奶類的營養成分,並推薦「這1種」甚至可以降低癌症風險10%!
近年來燕麥奶、杏仁奶等奶製品逐漸興起,許多減重或健身的人為了增肌減脂,都會將飲料改為奶製飲品,不但能降低熱量,還能攝取蛋白質;但你知道這些「奶製品」有最適合飲用的時間嗎?減重名醫表示,燕麥奶就是精緻澱粉、杏仁奶是油脂、無糖豆漿蛋白質和纖維含量最高、牛奶則是熱量最高,民眾可依身體狀況調整。
肌肉量不足會使肌力下降,造成身體活動困難,甚至發展成肌少、衰弱症,常常導致跌倒、骨折、失能、生理及精神疾病,甚至是死亡。而疲憊、腰酸背痛、駝背、活動量低、體重減輕、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等,都可能是肌少、衰弱症前期徵兆。
「早餐吃什麼?」「健康早餐該怎麼吃?」美好一天的關鍵就是好好吃一頓早餐,吃到美味營養又好吃的食物,身體會感謝你。但早餐該怎麼吃才對呢?尤其是小資族,天天趕著上班,該怎麼吃才能健康又減脂?其實有些均衡組合,便利超商就有賣,簡直是外食族福音!
夏天炎熱經常口渴,但白開水竟然不是最解渴的飲料?研究指出,一般的白開水雖能為身體補充水分,但並非最讓身體保水,反而是含有少許蛋白質、糖分或脂肪的飲料,例如:牛奶,能讓體內保住水份的時間更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的膽固醇過高嗎?高膽固醇食物多年來都被視為健康殺手!現代人吃得好,卻動得少,營養過剩衍生出許多健康問題,也因此許多人對高營養價值的雞蛋,反倒產生了幾分顧忌,特別是擔心其中所含的膽固醇。 高膽固醇 來自生活中這些食物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表示,體內膽固醇偏高,恐造成血管病變、腦中風等風險,膽固醇多來自富含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的蟹黃、蝦卵、人造奶油、油炸食物等。 適量海鮮、每天1顆蛋 不會造成膽固醇超標「昨天才吃過滷蛋,今天不能吃有荷包蛋的三明治」很多中老年人怕膽固醇過高,不敢天天吃蛋,連半個都不敢多吃或只吃蛋白不吃蛋黃。營養師指出,許多民眾因怕膽固醇過高,不敢吃蛋和海鮮,但其實適量的海鮮、每天1顆蛋,不會有膽固醇過量問題,較需提防的是全脂奶、肥肉和人造奶油與動物奶油。 遠離膽固醇 體重控制+定期檢查為上策若要遠離膽固醇,營養師建議,應定期做膽固醇檢查,正常人每年做一次血中膽固醇檢查,若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抽菸習慣等高風險族群,則建議每3個月,就應該追蹤一次。 此外,體重愈重,好膽固醇的相對比例可能就會下降,因此,控制體重就愈顯重要,且需均衡飲食及每日5蔬果;而有氧運動如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等,是協助調節血中膽固醇比例的好方法,所以規律運動更是不可或缺。 延伸閱讀: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紅蛋比白蛋營養?一天只能吃一顆蛋? 營養師破解3大常見雞蛋迷思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骨質密度在年過30歲後,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失,鈣質不僅攸關骨質密度,也對於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循環等各種生理機能扮演重要角色。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鈣質攝取量為1000mg,但調查顯示成年人鈣攝取不足率達8成以上。面對沒有明顯症狀的骨質疏鬆症,應補充鈣質養出好骨力及早預防骨質流失。營養師表示,常遇到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苦惱不能喝牛奶要怎麼補鈣,其實芝麻、優格、小魚乾等食物也能提供鈣質,協助保有好骨本。 起士、黑芝麻、小魚干、海帶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鄭婉苓指出,高鈣食物中以乳製品最易取得,一杯牛奶(240c.c.)就有240毫克的鈣質,每天早晚一杯牛奶,就能滿足一天將近50%的鈣需求。而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可選擇優酪乳、優格或起士取代,除了乳製品之外,黑芝麻、小魚干、海帶等天然食物,也都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黑芝麻8公克約2茶匙,含有116毫克的鈣質,小魚干10公克約免洗湯匙兩匙,就含有221毫克鈣質。並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甜椒、青花菜、芭樂、奇異果,可促進鈣質的吸收。 此外,維生素D除促進鈣質吸收也能協調鈣磷平衡,維護骨骼功能。曬太陽是最簡單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每天日曬15分鐘,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濃度的維持。鄭婉苓建議適度日曬再加上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乾香菇、秋刀魚、蛋黃等都是獲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負重運動增加肌力及骨密 拿鐵雖加牛奶但鈣質吸收有限鄭婉苓提醒,攝取優質蛋白質能幫助建構肌肉,雞蛋、豆腐、肉類都不可缺少,並且搭配負重運動,如跳繩、慢跑,增加肌力強度與骨質密度,可預防肌少症減少跌倒及骨折的風險。提醒拿鐵咖啡雖加了牛奶,但牛奶中的鈣質會與咖啡所含的草酸結合,進而排出體外,降低鈣質吸收,建議可先喝黑咖啡,至少間隔半小時後,再喝牛奶,才能真正補到鈣,但要避免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才能保有好骨本,擁有好骨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常飲品佔據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無論水、果汁、咖啡或茶飲,大家都想知道「如果完全不喝會怎樣?」以及「如果喝太多會怎樣?」我們是哺乳類動物,當小貝比剛出生時,需要接受媽媽餵養,乳汁就是哺乳類動物產後的分泌物,也是我們生命初始接受的食物。我們來看看牛奶究竟對健康有哪些影響。喝牛奶長比較高?未滿1歲之前,乳汁是嬰兒最重要的食物,因為此時嬰兒的營養來源幾乎都靠乳汁。假使媽媽無法提供母乳,靠配方奶粉也可以。通常6個月之後就會開始嘗試副食品,1歲後可以吃粥、吃飯,再加上魚、肉、蔬菜等各種營養。那開始吃一般正常主食之後,還需要喝牛奶嗎?直接講結論的話,就是喝牛奶對兒童生長發育,或說身高,是有幫助的!畢竟牛奶裡有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像是帶有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等支鏈胺基酸,這些都屬於必須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要從食物攝取。是身體能平衡蛋白質合成、攝取,合成肌肉,維持好蛋白質品質的關鍵。兒童喝牛奶對生長發育很有幫助。全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是荷蘭,而荷蘭也是乳製品攝取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喝牛奶讓骨質會更健康? 想到骨質,我們會想到「要有鈣質」,若要達到鈣質的攝取需求,喝牛奶是個很常見的手段。假使骨質很好,我們會推論以後比較不會骨折。然而從研究數據上,科學家發現,假使一個人喝牛奶補充鈣質,這期間骨密度或許會提高,一旦不再持續喝牛奶,骨密度無法維持,因此這樣的鈣質補充沒辦法變成「骨本」存起來。另外一個讓大家驚奇的發現是,平均攝取牛奶愈多的國家卻有相對高的髖關節骨折機率!這看起來有點弔詭,讓許多人大失所望呢!(台灣在圖表上屬於「牛奶喝不多,但骨折機率高」的位置。)還有研究發現,祕魯人平均攝取的鈣質很低,一天大約只有200mg,可是當他們攝取的量很少,身體對鈣質的吸收能力就變得很好!所以身體怎麼吸收這些鈣質是個重點。後來研究持續發現,在我們剛開始固定喝牛奶補充鈣質一年內,確實能提高骨質的密度,但時間一久,身體可能改變了對鈣質的吸收能力,因此有些研究認為,骨質的密度與鈣質補充多少是無關的。與後來會不會髖部骨折也沒有太大關係!所以照這些研究看起來,想靠喝牛奶來避免髖部骨折的成功率並不高。同樣的,如果只靠吃鈣片補充鈣質,也無法降低髖部骨折的機率。要維持骨質的健康,不是僅靠喝牛奶就可以,還得加上適當的負重運動練習、減少飲酒、維持適當體重才行。喝牛奶會讓人發胖嗎?直接講結論,喝牛奶跟體重上升、下降沒有太大關係,不管成人或小孩都是。不過如果你有體重控制的問題,你大概會從商品架上選擇「低脂」或「零脂」,而不是「全脂」牛奶,是嗎?不過這樣選真的能讓你做好體重控制嗎?過去有個關於一萬多名青少年、追蹤三年的研究,發現當受試者都是攝取低脂牛奶,比較會增加體重;若受試者都是攝取全脂牛奶,就反而沒有體重增加的困擾。同樣地,在關於兒童的研究裡,喝全脂牛奶的人平均體重比較輕,比較沒有肥胖問題,但喝低脂或零脂牛奶者則體重較重。這些結果可能就與一般人的想像有點衝突了!英國曾針對家境較差的小孩做研究,提供一部分小孩「不含牛奶的午餐」,另一部分的小孩則是吃「帶著一杯牛奶的午餐」。快兩年之後,發現兩邊體重沒有什麼差異,但喝牛奶的那一組長得比較高。所以當小孩沒有營養過剩的問題時,喝牛奶不會變胖,而會長高。總之,喝牛奶大概不是我們現代人體重上升的重點問題,但喝低脂牛奶並不會讓人減肥。喝牛奶跟三高有關係嗎?我們前一段告訴大家,研究發現喝全脂牛奶不會讓人變胖,你可能覺得怪怪的,「如果是全脂牛奶,飽和脂肪的比率不是很高嗎?這樣攝取那麼多飽和脂肪對身體應該不好吧?」沒錯,這樣的懷疑是有道理的,我們繼續來看看研究結果怎麼說!直接講結論:在研究結果裡,不管喝全脂牛奶或喝低脂、零脂牛奶,都不會增加一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等的機率,也不會增加其死亡率。究竟為什麼?這樣想好了,我們如果從「不喝牛奶」,改成「喝牛奶」,那改變了什麼?少掉了什麼?假如我們把牛奶當成飲品的一種,原本自己喜歡喝含糖大杯飲料、喝果汁,後來改成喝一杯牛奶,那對身體當然是好的,甚至此舉還可能會降低你的血壓,對血糖控制也有幫助。假如我們把牛奶當成蛋白質來源的一種,那原本自己吃了一堆紅肉,甚至加工紅肉,自從喝牛奶之後就減少了紅肉的攝取,那對身體當然也很好,絕對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所以問題在於我們開始喝牛奶之後,我們的飲食選擇上做了怎樣的調整。用牛奶替換掉較不健康的含糖飲料、加工紅肉,對身體健康是很不錯的改變。飲食選擇要通盤考量,不要相信某些超級食物能治百病,或設限自己攝取的食物種類。牛奶對身體健康有益處,尤其孩童時期補充奶類確實生長發育會好一些。年紀大了,也還是可以喝牛奶,喝牛奶不是我們發胖、或得三高的主因,如果能用牛奶替換掉一些更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不錯的。不過,想要靠奶類存骨本的話,記得不是單單喝牛奶就有效,務必要控制體重、和多做負重運動。(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