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

壓力激出腸躁症 8成患者靠低腹敏飲食緩解

壓力激出腸躁症 8成患者靠低腹敏飲食緩解#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灣約有數百萬人罹患腸躁症,且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對學習及工作效率,醫療資源的耗用,和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的影響。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特別在419世界腸躁症日,集結醫界為腸躁症病患發聲爭取治療腸權引進新藥,也提醒病患可與營養師討論低腹敏飲食,並同時注意精神心理健康等整合性治療,以提升生活品質。腸躁症3大問題:病患認知低、10年無新藥引進、低腹敏飲食待推動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全球有10%人口(近7億7000萬人)為此症所苦,推估台灣盛行率約為10~20%。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盧俊良教授指出,台灣醫療水準在國際間實屬先進,但在腸躁症的藥物治療卻落後歐美日等國,目前國際已有10餘種的腸躁症新藥治療,台灣卻一直遲未引進,讓病患苦於無新藥可使用的困境、醫囑性不佳,造成浪費醫療資源。盧俊良說,影響台灣腸躁症治療不佳的三大問題包括 1.患者對疾病了解不足,影響就診與治療。2. 國外新藥未引進,不能提升治療成效。3.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推廣待加強。也呼籲政府,盡快鼓勵引進並核可新藥以提升治療效果,也提醒病患除藥物治療外,可與營養師討論採用低腹敏飲食,減輕症狀有助病情改善。腸躁症影響工作生活 睡眠障礙、請假比例高出2倍以上腸躁症確切原因不明,壓力、飲食、腸道敏感異常等因素影響,主要於相關症狀至少在6個月前開始,在過去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1天的復發性腹痛,其嚴重者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盧俊良分析,台灣腸躁症患者與無腸躁症者相較,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高出2倍,因腸胃問題自工作或學校缺席的比例高出2.5倍,腸躁症患者比沒有罹患腸躁症者更常向醫師求診。      台北榮總內視鏡中心醫師王彥博觀察國際治療趨勢發現, 腸躁症的治療從單一科別進展到整合藥物治療、低腹敏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精神心理治療四大面向;即使是對於便祕型、腹瀉型、慢性便秘不同類型的腸躁症在國際間也已經有十多種的新藥物治療,台灣完全沒有引進;目前台灣使用的藥物十多年來沒有新增,且這些傳統藥物大多都是紓解症狀,而非針對腸躁症機轉而研發,不同於新一代的藥物多根據大腸疾病最新的可能機轉研發,這類對特定機轉研發的藥物,對傳統藥品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更能達到有效的疾病控制。西式飲食與引發腸躁症關連密切 甜食、含糖飲料亦提高罹患風險根據2017年的低腹敏飲食研究,發現西式飲食模式(即高脂肪、高糖飲食、鹹味小吃,如:蛋糕、餅乾、糕點、甜味飲料、薯片等)與引發腸躁症症狀有最大關連。外國亦有研究更指出過量咖啡因、甜食、含糖飲料的飲食習慣提高罹患腸躁症的風險;而在低腹敏蔬果的研究上,在近期美國研究顯示,慢性便秘型患者每天食用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4周後的結果相較於每天食用黑棗或是車前草的患者,其成效相當,且在腸道運輸時間上,減少將近2成的時間。壓力與飲食常是誘發腸躁症的原因,王彥博指出,目前國際腸躁症的治療方式是以整合醫療模式進行,未來治療腸躁症的方向為:低腹敏營養師、腸胃醫生及腸胃精神醫生整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治療成效。低腹敏飲食改善症狀 營養師教你怎麼吃澳洲蒙納許大學在低腹敏飲食的研究顯示,86%腸躁症患者採行低腹敏飲食後整體症狀獲得改善;2017年英國研究指出,至少有10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50-80%的腸躁症患者在實施低腹敏飲食後,腹脹、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獲得改善;由於亞洲飲食與西方飲食習慣不同,在亞洲人的研究顯示低腹敏飲食同樣有68%患者改善腸胃症狀。經蒙納許大學通過認證的低腹敏營養師吳柏姍指出,腸躁症患者實施低腹敏飲食確實有助於緩解腸胃道不適狀況。衛教腸躁症患者選擇低腹敏食物,需要有讓患者方便易懂的工具,可查詢食物中腹敏成分多寡與可食份量,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發低腹敏飲食APP,幫助患者容易查詢低腹敏的食物,例如奇異果、草莓、鳳梨也都是經低腹敏認證的水果。然而實施低腹敏飲食需要經過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嚴謹控管,也不適合長期進行,以免造成營養失衡等問題產生。

肛門流膿飄異味 大叔包護墊竟是腸炎作祟

肛門流膿飄異味 大叔包護墊竟是腸炎作祟#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0多歲的柯先生飽受肛門不明疼痛、流膿困擾,每每發作,都讓他坐立難安,深怕一坐就像失速列車,分泌物持續滲漏並散發惡臭,一發不可收拾,嚴重時他甚至必須購買女用護墊使用,成天在外工作、通勤彷彿「被罰站」般,只能站不敢坐下,對工作、社交、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林春吉醫師指出,上述患者為克隆氏症患者,已經出現嚴重併發症,才導致肛門附近瘻管生成,讓直腸分泌物及排泄物亂竄、滲漏。這種發炎性腸道疾病侵犯的範圍從口腔到肛門等整個消化道,發炎的深度擴及腸道的整層腸壁,若長期發炎未控制,甚至可能導致周遭器官的侵犯形成瘻管。超棘手腸炎!全消化道是地雷區,恐提高罹癌風險林春吉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二十至四十歲年齡族群,常見症狀為腹脹、腹痛與腹瀉,容易與急性腸胃炎和腸躁症混淆,但是克隆氏症的症狀較持久且反覆發作,還可能伴隨血便、貧血、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等狀況,而腸胃炎的症狀常是急性、短時間發作,兩者成因與治療方式大有不同。林春吉醫師進一步解釋,克隆氏症病程複雜,整個消化道都可能出現跳躍性病灶,若未及時控制會延伸多種併發症,除了瘻管外,還可能導致腸道狹窄、穿孔、膿瘍等,甚至出現腸道外症狀如關節炎、皮膚炎、虹彩炎、膽道炎、骨質疏鬆等。隨著罹病時間愈久,腸道發炎愈嚴重,各種腸道或腸道外症狀也會越惡化,甚至提高未來罹癌風險。柯先生求診時,肛門附近有多處瘻管,這些瘻管像是小隧道般與直腸連通,因此直腸分泌物和糞水藉瘻管滲漏,再加上組織的發炎,進而導致肛門膿瘍,患者才會感覺肛門周圍紅腫熱痛,要是導致嚴重感染,恐進一步導致發燒、畏寒甚至敗血症等症狀。林春吉醫師也說,面對這類併發瘻管膿瘍的克隆氏患者,治療十分棘手,針對膿瘍,需進行適當的清創、引流並用藥治療,以逐步緩解疼痛、感染症狀,並要避免後續反覆發作,否則可能再度形成更複雜的瘻管,不可不慎。除了治療肛門膿瘍與瘻管的同時,也要控制克隆氏症,藉雙管齊下以穩定病況。因此,當時評估柯先生的狀況,針對他肛門膿瘍及克隆氏症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並協助申請生物製劑,經過治療後,肛門瘻管及腸道發炎情形皆獲得緩解,生活品質明顯改善,讓他得以重返職場、重拾人際關係。治療短、中、長期達標,與病同行不煩惱克隆氏症現有治療藥物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以及近年來問市的生物製劑,可幫助緩解腸道發炎,降低未來因併發症而手術的機會。醫界目前將克隆氏症治療目標初步區分為短、中、長期,短期緩解症狀,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為主;中期希望發炎指數回復正常,及內視鏡檢查確認腸道黏膜癒合;長期則期望避免疾病復發,甚至達到病理緩解,也就是在病理切片下,黏膜沒有持續發炎狀態。林春吉醫師表示,克隆氏症疾複雜且棘手,對患者身心、工作、社交都帶來巨大衝擊,被歸屬為重大傷病之一,對患者而言,疾病控制像是場長期抗戰,但絕對不是孤軍奮戰,只要把握「遵照醫囑、定期回診、規律治療」,讓病況持續獲得穩定控制,以減少併發症發生風險、降低住院機會。(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腸躁症一天腹瀉8次 醫師提醒這些東西少吃

腸躁症一天腹瀉8次 醫師提醒這些東西少吃#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70歲患者有胃食道逆流的病史,30年來排便頻繁,一天至少四次,多則八次,大便水樣且有黏液,伴隨肛門灼熱,排便急有時忍耐不住,夏天症狀加重,情緒緊張會誘發腹痛且排便增加。大腸鏡檢查無異常情況,排除發炎性大腸炎、惡性腫瘤等疾病,西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腸躁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連出門旅遊也備感困擾,因此尋求中醫幫忙,經三個月治療,排便次數一天減至二至三次,大便逐漸成形,出門在外也不用苦惱頻便找不到廁所。治療先調整飲食習和情緒台灣大腸激躁症盛行率高達22%,男女比例差不多,可分成三型:便秘型、腹瀉型、混合型。便秘型呈現堅硬、顆粒或塊狀型態,排空直腸後仍感覺排便不完全,頻率通常每周小於三次;腹瀉型呈現水瀉或鬆散,或黏液樣分泌物,可伴隨頻便和大便失禁,且通常排便頻率大於每日三次。此外,也可能伴隨胃腸道其他症狀,例如消化不良、腹部脹氣、胃食道逆流等;也可能出現腸道外相關症狀,例如頻尿、性功能異常、月經異常等。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表示,上述患者除了頻便、腹瀉外,也有手腳冰冷、頻尿等病症。治療方面需先衛教飲食和情緒調整的重要,以及隨著氣候變化調整生活的衣著或環境,再來運用中藥調理腸胃環境,例如黨參、茯苓、白朮、砂仁等幫助健脾去濕,黃連、黃柏清除腸中濕熱,柴胡、香附等調和緊張情緒,肉桂、附子等減少頻尿和手腳冰冷。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患者排便次數下降到一天二至三次,大便逐漸成形且黏液減少,肛門已無灼熱感,患者很開心出門旅遊不用為尋找廁所所苦。便秘型多攝取高纖食物 腹瀉型避免豆類和乳製品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以中醫的角度而論,可歸納氣候影響、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腎陽虛衰等五大因素。如太冷、太熱、濕氣太重,吃太多、吃太油、吃太多生冷的食物。尤其,如果長期飲食失調,又過度勞累,脾胃容易虛弱,再者,容易煩惱、生氣、緊張焦慮,更易影響胃腸消化吸收。劉家蓁提醒,除尋求醫師協助外,平常可藉由規律作息與運動,放鬆心情,調整壓力。飲食方面注意定時定量,便秘型的腸躁症者,需多喝水,與高纖維質的食物,幫助腸道蠕動。腹瀉型者,避免豆類和乳製品。且要定期篩檢,才能「腸」保健康。

平民也罹「總統病」 幾乎整天坐馬桶

平民也罹「總統病」 幾乎整天坐馬桶#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3歲田姓中小企業老闆,近幾年常腹瀉卻不以為意,直到腹瀉合併黏液和血液,才趕緊安排大腸鏡檢查;另名45歲徐姓家庭主婦,更是每天腹瀉高達20次,兩人都以為是壓力過大導致腸躁症,但最後卻都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所幸透過藥物治療、培養良好習慣,終能與疾病和平共處,也降低日後癌化風險。潰瘍性結腸炎常誤認為腸躁症 田先生就診時表示,雖然工作需要常出國洽公或半夜接越洋電話,但壓力對他而言不是問題,因此即便「跑廁所次數比接電話還多」,旁人都懷疑是罹患腸躁症,他還是不以為意,直到大腸鏡檢查病理報告顯示腸道慢性反覆性發炎,才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 徐女士每天平均腹瀉20次,感嘆「幾乎整天坐在馬桶上」,起初以為是腸躁症所致,但問診時她亦不覺得有生活壓力,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左側直腸輕度發炎,病理報告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因潰瘍性結腸炎為罕見重大疾病,且無法治癒、未來癌變機率高,兩名患者在確診當下均無法置信,甚至否定、崩潰、大哭,經詳細衛教並配合治療後,兩人才破涕為笑,學習與疾病共處。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除了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長期為潰瘍性結腸炎所苦外,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弟弟馬文布希(Marvin Bush)等許多名人也深受其擾,故潰瘍性結腸炎也被暱稱為「總統病」。與壓力有關 未來癌變機率高張家熙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疾病,目前致病機轉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共生菌失衡、飲食、壓力等因素有關,好發於20歲左右年輕人,以及50至60歲中年人,通常會出現持續腹瀉、嚴重腹痛、解血便和黏液便,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並可能造成腸道出血、腸道穿孔,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等併發症。 潰瘍性結腸炎症狀類似腸躁症,都可能出現腹痛腹瀉、排便情況與型態改變、糞便帶有黏液或帶血等症狀,常與情緒和壓力有關,在鑑別兩項疾病時,需要透過綜合病史、臨床表現、抽血和糞便檢驗、大腸鏡檢查合併組織病理切片方能確診。 治療方面,針對輕度患者,會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降低發炎對腸道造成的破壞,而重度患者,則會使用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若仍然無效,就須透過生物製劑治療,以協助修復腸黏膜,降低未來癌化的風險。 張家熙提醒,患者平時應避免過於刺激、油膩或引起脹氣的食物,多補充鐵質、葉酸改善貧血症狀,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助腸黏膜修復,同時切記症狀改善也不可擅自停藥,需長期回診追蹤,才能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

低腹敏3階段飲食 有效緩解腸躁症

低腹敏3階段飲食 有效緩解腸躁症#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臺灣腸躁症的盛行率約22%,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也比一般人高出2倍,對工作效益和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的影響。「低腹敏三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可有效緩解腹脹、腹痛或便秘等症狀。大腸激躁症與腸胃炎不同!腸胃炎指胃、大腸、小腸等器官發炎,通常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及原蟲感染,症狀大多都是急性的。而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簡稱腸躁症)的診斷標準為,發生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最近3個月每週至少超過1天有以下症狀的其中2種:1.腹痛、脹氣與排便有關,排便後會暫時紓解。2.排便次數改變,如便秘或腹瀉。3.大便形態改變(硬塊、稀軟便或水便)。4.排便的情況改變(需要用力解、有急迫感或覺得解不乾淨)。5.糞便帶有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的糞便。腸躁症與飲食習慣 息息相關腸躁症的成因與壓力、情緒問題、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高油脂、高精緻糖)等有關,導致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因此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目前臨床上並無確切根治大腸激躁症的治療方式,緩解腸躁症的3個方法:1.藥物治療:止瀉止痛、抗痙攣、精神科藥物。2.紓解壓力:心理治療、規律運動。3.低腹敏三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少攝取某些高FODMAP食品。FODMAP(可發酵性的寡糖、雙糖、單糖以及多元醇),是指存在於食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FODMAP攝取過多時就可能誘發腸躁症,但並非所有FODMAP都是腸躁症誘發因子,取決於個體對該食物的腸道敏感度。幼兒老人不適宜使用低腹敏飲食療法「低腹敏飲食」必須在醫師、營養師建議之下分三階段進行,以找出患者對個別食物腹敏狀況,提出相應之飲食建議,且不建議長期使用。一般健康人、幼兒、老人、飲食不正常者也不建議採取低腹敏飲食。臺灣常見的低腹敏食物有白米、糙米及其製品,以及火龍果、百香果、奇異果、草莓,紅蘿蔔、菠菜、茄子…等。

緊張就跑廁所?腸躁症的中醫治療

緊張就跑廁所?腸躁症的中醫治療#腸躁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生活壓力大時,身體老是腹痛、脹氣、一緊張就想上廁所,或其他排便狀況改變,懷疑是否為「大腸激躁症」?緊張的生活節奏,加上飲食多樣化,外強中乾的腸胃配上不良習慣,剛好遭遇環境轉折,便開始展現各種不舒服症狀,做遍檢查找不出原因,才發現患腸躁症。中醫角度腸躁症 為肝鬱脾虛導致腸躁就是腸胃過度敏感又反應過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品諭表示,中醫角度認為這是肝鬱脾虛。中醫講的肝,有能力可以疏理身體的氣、血、津液,現代醫學大概像是神經功能的調控。肝鬱的人往往呈現身心緊繃的狀態,也容易遭受影響出現各種失調的症狀,譬如失眠、月經不規則。而中醫的脾,能運化水穀精微,現代醫學角度就是腸胃消化及吸收營養功能,脾虛的人往往呈現與消化道有關的不正常情況。套用近幾年流行的概念,腸胃是身體的第二個大腦,會透過「腦腸軸線」與人的身心交互影響。中醫藥方併紓解壓力、調整飲食 改善腸胃狀況對於肝鬱脾虛,中醫有藥方「逍遙散」可以舒緩,方中柴胡疏肝解鬱,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加薄荷少許,可以加強疏肝解鬱效果,白朮、茯苓益氣健脾,再用乾薑和中益胃,最後加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使肝氣得疏,脾虛得補。當然因每個人體質不同,中醫還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調理腸躁問題,幫助每位不懂相處的朋友來平定內憂,專心面對外患。趙品諭醫師表示,不過希望最好還是每個人都能謹慎注意飲食跟適度調適生活,讓自己自然與腸胃和諧共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