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粽子葉太綠? 恐含非法添加物

粽子葉太綠? 恐含非法添加物#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端午佳節將近,花蓮縣衛生局從今年五月初開始,針對市售肉粽、鹼粽、粽葉及粽子餡料,進行製作及販售環境衛生稽查及抽查,共計查四百五十七件,檢驗結果將於本週之內出爐。 花蓮縣衛生局表示,全縣共出動十三鄉鎮市一百四十六人次稽查員,計輔導與稽查七十家業者之食品場所製程衛生,及市售端午節相關食品標示四百五十七件。稽查包含民眾常購買之端午節食品,包括肉粽、鹼粽、粽葉及粽子餡料含筍干、蝦仁、香菇、小豆干、黑糯米、豆沙、菜脯等。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呼籲,消費者在選購端午節食品粽子、粽葉及餡料時要注意幾點,如粽葉太綠或是聞起來有淡淡的硫磺味,可能含有非法添加物;蝦米外觀色太白、太紅的產品,可能添加螢光增白劑、色素或二氧化硫等違反規定的添加物;香菇可能違法添加漂白劑或螢光增白劑;花生應置於冷藏庫中貯存;糯米過白疑似不法色素染色等。 花蓮縣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科陳耀陽科長指出,臺灣地處亞熱帶長年氣溫濕熱,各種細菌、黴菌易孳生,相對的在室溫下食品較不容易保存,建議選購粽子時以自製自銷,且於加熱60℃以上的熱食或有完整包裝儲存於-18℃以下的冷凍產品為宜,粽子買回去若非即時食用,應以冷藏或冷棟保存,依每次需食量取出再充分加熱後立即食用。

粽子熱量高 健康5撇步減少負擔

粽子熱量高 健康5撇步減少負擔#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想吃粽子應景又怕胖,怎麼辦?市售一顆600大卡的傳統肉粽,相當於1個市售便當,需要爬101大樓2次才可消耗,若沒有與正餐替換,端午期間連續一個禮拜每天多吃兩顆,體重將增加1公斤以上。且過量食用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更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有鑑於民眾健康意識抬頭,更多的業者提供許多較健康訴求的選擇,國民健康局結合各縣市衛生局,加強輔導地方業者提供減熱量、減油、高纖、採用在地食材的特色輕食粽,民眾只要聰明採購不論在各通路或各地區皆可購買美味的特色輕食粽。國健局藉由比較各式粽子熱量及特色,提醒民眾運用比較熱量、替代正餐,讓健康少負擔,建議 5撇步,一、減熱量,許多通路的粽子皆有熱量標示,優先選購熱量較低的粽子,或選擇較小的粽子,相對熱量較低,容易控制熱量的攝取;二、替代正餐: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三、增加蔬果,粽子中蔬菜量較少,應搭配鮮新蔬果,如燙青菜、涼拌小菜或冬瓜湯、番茄湯、竹筍湯等蔬菜湯,餐後攝取足量的水果,以達到均衡飲食;四、選食材,可選擇添加各種穀類、雜糧,如薏仁、燕麥、紅豆等,不但顏色、香味十足又有嚼勁。而餡料選擇杏鮑菇、香菇、竹筍等幫助消化的多纖、天然食材,五花肉改瘦肉、鹹蛋黃則可改用形狀相似的栗子降低膽固醇及鈉的攝取;五、少沾醬,攝取時應以原味為主,吃粽子時常使用的番茄醬、甜辣醬等醬料,鈉含量高。另外,易消化不良者,食用時應細嚼慢嚥,且應適量攝取,因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氣、上腹部悶痛或噁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有心血管疾病者:鹹蛋黃、五花肉及含豬油的豆沙粽,其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應避免食用;糖尿病患者更需列入飲食計畫中主食(碳水化合物)的份量計算,沾裹糖漿的鹼粽及豆沙粽等含糖量高的粽子,應避免或酌量食用。

一個肉粽約5百卡 如何吃粽不變「重」?

一個肉粽約5百卡 如何吃粽不變「重」?#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但市售粽子大多是屬於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高熱量食物,享受美味的同時,都應該注意熱量是否過高,臺北市衛生局特別邀請名廚黃來發老師,示範簡單的健康粽包法,讓市民朋友在家也能夠享受「包粽」的樂趣,也建議民眾購買市售粽子時,可挑選較具健康概念的粽子,讓全家端午佳節更健康。黃來發老師示範的「紫米黃金豆沙粽」,用料單純且簡單易學,食材使用臺灣在地所產的黑糯米與圓糯米,搭配甜而不膩的紅豆沙調和地瓜條,可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且黑糯米完整保存了營養豐富的糠層,提升粽子的營養價值,取代大部份難消化的糯米,熱量低於450大卡,低油、低鹽且高纖,色彩繽紛豐富,放涼後食用,清爽的滋味不失為一款優質的夏日清涼甜點。一個肉粽約500~600大卡,相當於一個便當的熱量,「粿粽」體積較小,熱量較肉粽低,每個約200~250大卡。而鹼粽雖不含內餡,且熱量最低,每個僅約120~140大卡,但食用時會加上糖粉、果糖、蜂蜜等,都會增加熱量的攝取。衛生局提供幾項小秘訣,建議在購買粽子時,不妨挑選「五穀雜糧」口味的肉粽,因糙米、黑糯米、燕麥、蕎麥或薏仁等五穀雜糧米,較一般糯米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或儘量購買烹調方式採用水煮之南部粽,少挑選內餡包有鹹蛋黃、肥肉、花生和栗子等高油脂材料之粽子,皆可降低熱量的攝取。衛生局提醒民眾,市售粽子亦屬於高鈉食物,患有高血壓者,要特別注意粽子的沾醬及食用量,另外,過量食用對於患有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的病患,更會造成負擔,腸胃功能不好或肥胖的族群也要限量食用。

端午肉粽健康包 低卡養生不吃肥

端午肉粽健康包 低卡養生不吃肥#粽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節為中國傳統三大節日之一,不僅是國定假日也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吃粽子是重頭戲之一。傳統粽子使用糯米食材,消化不易,餡料常見五花肉、蛋黃,且經過油炒,也缺乏蔬菜攝取。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推動健康飲食觀念的同時,在端午節慶時特別設計2款養生、低卡適合長輩及全家食用粽子,希望民眾快樂過節也吃得健康。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國泰綜合醫院營養部門合作,教民眾製作養生、低卡適合長輩與全家食用的養生健康粽,由大學里社區媽媽教導年輕一代包粽子傳承技藝,串連兩代進行互動,並邀請獨居與家中長輩走出家裡,齊聚一堂慶端午,讓民眾吸取健康新知、學習包粽子的技藝及關懷長者。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表示,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及關懷長者身心需求,積極營造社區居民健康生活型態,自102年4月份起每週六於台北真理堂1樓,辦理健康講座推廣銀髮族健康吃、快樂動及預防失智症篩檢等課程。並且邀請營養師、體能訓練老師、心理諮商師及職能治療師等專家,指導參加的長者「活到老 動到老」的生活技能與健康知識,以改善長者居家生活品質、提供心理支持。透過每週聚會活動,適時提供長者關懷服務,增加與社會互動的機會,並為長者的日常生活安全把關。藉由這次活動,營養師設計蒟蒻三色粽係使用天然、安全食材染色,讓粽子色彩優、外皮有味道,選用蒟蒻增加纖維、瘦肉替代五花肉,減少飽和脂肪酸,也減少調味料的使用,1顆熱量為305大卡。另外南瓜豆包粽,選用薏仁、蕎麥、胚芽米等全穀類,減少糯米的使用,加入纖維、穀物,減少內餡的調味。內餡以滷方式製成,減少油脂。另用熟地染色,代替醬油使用。餡料為豆包、瘦肉,減少膽固醇及飽和脂肪。使用菇類讓口感優,增加蔬菜份量,1顆熱量僅為247大卡。除了讓社區充分享受過節歡樂氣氛外,大學里社區媽媽精心規劃於活動中教導年輕一代包粽子的技藝傳承,讓參與活動的民眾也能動手包粽子並帶回家食用。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了照顧轄區的獨居長者及家中長輩走出家裡,齊聚一堂,活動現場由晚輩們贈送養生粽給現場長輩,讓長輩感受端午吃粽及融入社區活動的樂趣,增強其社會互動,傳遞社會關懷之情。

北市抽查市售「肉粽餡料」 3成防腐劑超量

北市抽查市售「肉粽餡料」 3成防腐劑超量#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為維護消費者採購菜脯等肉粽餡料之衛生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至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及雜貨行等處進行抽驗,共計採樣10件,檢驗結果3件檢出防腐劑超量不符規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本次檢驗項目包含防腐劑、漂白劑、過氧化氫、甲醛等,不符規定原因皆為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超量,其中嘉義縣布袋鎮內田區段共同經營班第1班(泉利農產食品廠、原泉利),已連續4年被衛生局查獲違規。防腐劑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如過量食用會造成腹部疼痛、噁心、嘔吐之現象,衛生局提醒,因防腐劑大多為水溶性,食品烹調前可先用熱水浸泡沖洗,並將泡過之水倒掉,減少防腐劑殘留量。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應慎選信譽良好的合格調味料製造商,並取具及保留完整進貨憑證,包裝食品應依規定完整標示,以維消費者之食品衛生安全。這次抽驗合格商家,衛生局表示,將發送抽驗合格公文,並貼附「檢驗報告檢查通過貼紙」,讓業者張貼,而針對不符規定產品,除要求販售業者下架回收、不得販售外,因來源廠商屬外縣市,已移請所轄衛生局處辦。

長者吃糯米恐不易消化 衛局帶頭包「高齡粽」

長者吃糯米恐不易消化 衛局帶頭包「高齡粽」#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近,應景的粽子屬糯米產品,對長者而言,常有不易消化之問題,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與營養師合作,首推營養均衡兼具美味之「高齡粽」,今(23)日於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辦理發表會,提供6種口味的高齡粽試吃及免費索取高齡粽DIY食譜。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高齡粽之特色主要以紅豆、小米、薏仁、芡實、蕎麥、麥片、南瓜、地瓜、膳食纖維等取代大量糯米,再加入香菇、胡蘿蔔、玉米筍等蔬菜,熱量控制在170大卡/100公克以下(傳統肉粽200大卡/100公克)。衛生局指出,本次特製6種口味高齡粽分別為高齡紫米粽、高齡五榖粽、高齡山藥粽、高齡五榖米素粽、高齡香Q珍珠粽、高齡健康粽,並製作簡易DIY食譜提供民眾使用。衛生局表示,嘉義市為高齡友善城市,高齡人口佔市人口數達22.7%,為讓長者吃得健康,特於端午佳節前夕發表細碎軟質、營養均衡、容易消化高齡粽提供家中高齡長者飲食參考。衛生局呼籲,民眾每日5蔬果、於調理時少油炸、少肥肉、少油湯、少醬料以共同落實健康飲食生活化,過個健康快樂之端午佳節。(照片提供/嘉義市政府衛生局)

粽子添加硼砂? 恐致中毒休克

粽子添加硼砂? 恐致中毒休克#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為配合節慶習俗,鹼粽往往是節慶必備食品之一,但少數不肖業者為增加鹼粽之口感及保存度,於煮水中添加少量「硼砂」,為保障消費者之飲食安全,衛生局承諾將加強抽驗。基隆市衛生局指出,「硼砂」為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連續攝取會在體內蓄積,會妨害消化酵素作用,引起嘔吐、腹瀉、紅斑、甚至休克、昏迷等中毒症狀。因具有危險毒性,衛生局表示,「硼砂」早已全面禁用,替代品「三偏磷酸鈉」不但具有類似硼砂的功能,更是生理毒性上最安全的實用聚合磷酸鹽,於煮液中添加可取代硼砂的功用,其抑制粽身與粽葉黏著非常有效,而且可以改善粽子組織之硬度、彈性與咀嚼口感,其效果甚至比添加硼砂更好。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違法添加「硼砂」可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添加「硼砂」是違法行為,「鹼粽」製造業者應該使用合法的替代品,維護民眾的健康。

吃完粽子體重飆 均衡飲食健康甩油

吃完粽子體重飆 均衡飲食健康甩油#粽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過後,除了飽嚐各式粽子的美味外,站上磅秤是否也變得更加「穩重」了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體重管理APP」提供免費線上營養諮詢,幫助市民享用美食後,也能兼顧身體健康及體重管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一般市售肉粽每顆約有450~600大卡的熱量,相當1.5碗至2碗的白飯,稍不留意,很快便使體重扶搖直上。營養師表示,佳節大啖美食後,可依個人體重及活動量估算熱量需求,再略為減少,一般而言,女性一天約需要1500 ~1800 kcal(大卡),男性約需2000~2300 kcal,如果計畫減重時,建議女性可選用500 - 600 kcal的餐飲,而男性可選用700~800 kcal的餐飲,還要配合適度的運動,才能有效減重。另外營養師強調均衡飲食,也是非常重要,而所謂均衡飲食就是吃到符合人體所需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的飲食,注意攝取適當的豆蛋魚肉類、多一些的蔬菜及水果、足夠的全穀根莖類,並注意減少高油脂的烹調方式,選擇多樣化的蔬果,這樣的輕食原則,才是現代人的健康飲食之道,除了運動外,若能技巧地選擇健康營養的輕食,就能幫忙甩掉悄悄上身的肥油。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莉茹表示,民眾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健康體重管理專區」,或至Apple 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安裝使用「臺北體重管理APP」,並利用相片上傳功能記錄每日飲食,營養師會依個人一週內登錄的飲食、運動及體重紀錄,提供線上諮詢與建議,幫助民眾以更健康更有效率的方式管理體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