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青春期會長青春痘,成年後還可能繼續長痘!皮膚醫醫師提醒,青春痘又稱痤瘡,是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發炎的疾病,近年觀察青春痘好發年齡有同時下降與上升的趨勢,甚至國小5年級到40歲後都還可能長痘痘;除了臉部青春痘之外,身體痘以背痘佔3成為最常見的部位,若不積極治療不僅不會自己好,還可能留下永久性痘疤。
不只青春期會長青春痘,成年後還可能繼續長痘!皮膚醫醫師提醒,青春痘又稱痤瘡,是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發炎的疾病,近年觀察青春痘好發年齡有同時下降與上升的趨勢,甚至國小5年級到40歲後都還可能長痘痘;除了臉部青春痘之外,身體痘以背痘佔3成為最常見的部位,若不積極治療不僅不會自己好,還可能留下永久性痘疤。
燒燙傷傷口修復慢,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促慢性傷口癒合!一名58歲女性因工作受傷而導致胸部及臉部熱油燙傷,自行治療但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慢性傷口無法癒合好。經轉診至郭綜合醫院被評估為2~3度燒燙傷,佔12%燒燙傷總表面積。後續,經適當住院麻醉清創及藥物、雷射、類固醇注射、PRP注射及濕敷之複合式治療後1個月,傷口組織已完全癒合。
一位年約50歲的工程師翁先生,約7、8年前身上開始長出大顆痘痘,且這些痘痘不是長在臉上,而是長在鼠蹊部和股溝部位,一開始長出2、3顆不以為意,但只要工作壓力大、免疫力差時,這些部位就會反覆長痘,就醫服用抗生素後仍不見好轉,最後症狀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大面積長痘化膿、流湯出血、發出惡臭味,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化膿性汗腺炎」。
青春痘並非只是青少年的困擾,很多熟年期的痤瘡同樣也帶來煩惱,皮膚科醫師表示,有青春痘的問題最擔心亂擠或者不正確的做臉,或者以為不用治療就會自己好。痘痘問題如果長久置之不理,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發炎而留下疤痕! 麗安名家皮膚科聯合診所院長 馮榮宗醫師表示,青春痘的醫學原名叫「痤瘡」,因為在青春期時較容易發生,所以才叫青春痘,事實上熟年期也一樣會有長痘痘的問題。 造成痤瘡主要有3因素: ● 皮脂腺管過度角化 ● 皮脂分泌增加 ● 細菌(痤瘡桿菌)作用引起發炎反應 只要有上述狀況,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會有青春痘,也因此,除了青春期的學生外,像是油性膚質的人、常熬夜、壓力大、長時間待潮濕悶熱環境、使用不適合的保養品(霜類、油性)、過度化妝或卸妝、沒有清潔完整等,都是容易長青春痘的族群。 提早治療青春痘才能避免留下疤痕 青春痘只要有正確治療都能改善,最擔心的就是觀念錯誤,比如不少人認為青春痘能過了青春期會自己好;馮榮宗醫師說明,青春痘是毛囊受細菌感染發炎的結果,若沒有盡早接受治療,皮膚就會一直處於發炎狀態,便容易在臉上留下紅色痘疤或是色素沉澱,嚴重甚至會留下永久凹洞疤痕或蟹足腫。 馮榮宗醫師解釋,這樣的疤痕一旦形成,在治療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即使經過治療雖能改善,但還是難以恢復到原本膚狀,因此,治療青春痘最主要的目的,是預防疤痕的產生,所以一定要早點治療,不要讓毛囊發炎太久而留下痕跡。 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錯誤觀念就是不少人以為出油就是需要徹底清潔,因此長痘痘時就會一天洗很多次臉,或是拼命去角質;其實過度清潔反而會讓表皮更受損,1天洗臉次數建議以不超過2次為佳,洗臉的產品也要注意必須是溫和不刺激的。 目前青春痘的治療方向是依照發生的原因來著手,主要分成: ● 外用藥膏:這是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除了抗生素藥膏之外,最常使用的就是外用的A酸(第三代痘膚潤 0.1% Adapalene)和過氧化苯(BPO);Adapalene可代謝角質、粉刺和抗發炎,同時也能預防痘疤形成;BPO則是透過釋放活性氧化物達到殺菌效果。 ● 口服藥物:包括抗生素、消炎藥、賀爾蒙、嚴重病患就要考慮口服A酸。 ● 光電雷射:可減少油脂分泌、殺菌、除疤。 新一代複方外用A酸整合常用處方藥,成效明顯 由於以往治療青春痘多用單方,若想同時合併2種處方藥,患者通常會覺得麻煩而降低醫囑順從度。馮榮宗醫師指出,目前新一代複方外用A酸是透過專利技術將2.5%過氧化苯(BPO)和0.3%Adapalene這2種常用處方藥結合,不僅使用上更便利,同時使用高濃度的0.3%Adapalene,讓治療與預防痘疤的效果都更明顯;另外新藥不含抗生素,也不需擔心抗藥性問題性。 馮榮宗醫師強調,治療青春痘不只需要用藥正確,也要正確保養,如平時不要熬夜、減少油炸甜食、動物乳製品也要盡量避免,可以的話盡量減少化妝機會,也不要使用霜類和含有油類的保養品或清潔劑,以溫和的清潔、清爽的乳液和防曬即可。 民眾若有青春痘問題,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千萬不要放任不管或是自己亂擠做臉,以免造成更嚴重的發炎;越早遵循醫囑塗抹藥物,不僅能夠改善痘痘問題,也能避免留下痘疤。 (圖/麗安名家皮膚科聯合診所院長 馮榮宗醫師)
青春痘長了又消其實不只是因為飲食、睡眠影響,青春痘的形成也與「腸胃」狀況有關,針對青春痘的內在護理,首先應該要注意到的就是不要讓腸內的環境惡化。專研口腔內、腸內菌叢的日本牙科醫師下川穰,於《菌療》一書中分享「養護好菌」的方法,幫助讀者重新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打造強健身體。以下為原書摘文:
「痘痘會過去,痘疤(通常)會留下。」人人都關心「面子問題」,特別是正需要同儕認同的青少年族群,但在戶外上課、移動或運動,接觸粉塵,想不長青春痘難上加難;不少人在長出青春痘後,經常會留下痘疤,幸運的話,過一小段時間會自然消失,不過更多情況是停在臉上很長一段時間,到底該如何去除?恩主公醫院皮膚科王綺嫻主任表示,痘疤有分為顏色的變化,以及質地的變化,2者的處理方式略有不同。
34歲蘇先生從國小6年級就開始長痘痘,痘痘不僅長滿臉,嚴重還會化膿、流血,這些青春痘症狀困擾他長達22年,更被同儕說髒、噁心,使他飽受言語霸凌,因而出現容貌焦慮。皮膚科醫師提醒,夏季潮濕悶熱,人體油脂腺分泌旺盛,不少人狂冒青春痘甚至留下難消痘疤;青春痘治療應掌握1關鍵,並在出現「2前兆」時及早就醫,才能成功抗痘不留疤。
「青春痘」又稱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青少年階段因而得名,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年齡層。長在臉上或身體各部位的青春痘,主要認為與肝、胃、脾、肺等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火、熱、濕、瘀有關;然而,中醫治療青春痘的原則是對症下藥,根據不同的臟腑功能失調和發炎程度,給予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