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避孕成為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課題,了解月經週期有助於掌握自然避孕時機。常見避孕方法包括事前與事後口服避孕藥,以及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環等多元選擇,應依個人需求與專業建議選擇適合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產品,正確避孕是自我保護與負責任生活的展現。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避孕成為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課題,了解月經週期有助於掌握自然避孕時機。常見避孕方法包括事前與事後口服避孕藥,以及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環等多元選擇,應依個人需求與專業建議選擇適合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產品,正確避孕是自我保護與負責任生活的展現。
腸病毒疫情高峰已過,但衛福部疾管署預估,到2025年7月底仍是流行期。醫師提醒,新生兒感染後,常為輕微症狀或無症狀,症狀表現較不明顯,初期診斷難度高,但可能在短期內就發展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家長與照顧者應格外警覺,一旦孩童出現心跳過快、不明瘀青、持續抽搐等疑似症狀時,應盡速就醫。
家有新生兒的家長們要注意了!衛生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8日表示,上週沒有新增腸病毒重症或死亡病例,7月1日公布的北部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經型別檢驗已確定感染「伊科病毒11型」,並且評估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已於6月中旬達高點,但仍預估整個7月都是流行期,且不排除持續到8月。
多數媽咪希望讓寶寶喝母乳增強抵抗力,為了讓哺乳媽媽外出也能輕鬆哺乳,全國設置逾4000處哺集乳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哺集乳室地圖」及LINE官方帳號,助快速掌握位置及路線。民眾若對母乳哺育有相關疑問,建議參考國民健康署「孕產兒關懷網站」所提供的母乳哺育宣導影片,以了解正確資訊並獲得幫助。
國內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2025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統計共5例、含4死,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預估2025年到7月底均為流行期間。對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呼籲,孕產婦及新生兒儘量避免與他人接觸及落實防護,且因染病媽媽的母奶被證實可能含腸病毒,改為建議如有腸病毒感染之虞應停餵母乳。
新手爸媽最煩惱的問題之一,就是寶寶每天晚上醒來好幾次,不是肚子餓就是哭鬧不休,常讓爸媽也跟著睡不好,身心快要崩潰!到底寶寶多大能睡過夜?該如何訓練?《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研究指出寶寶可能無法睡過夜的原因,不妨試試用4對策訓練。
成為媽媽的妳,正在餵母奶嗎?妳是否常聽到「妳的乳房小」、「妳的身體不好」、「妳吃得不夠營養」、「妳的寶寶一直哭鬧」、「寶寶常常要吃奶是不是因為沒吃飽」⋯⋯這麼多的問句來質疑妳的奶水夠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母奶哺乳的正確知識,讓媽媽不用再因為擠不出奶而感到自責。
爸媽為何育兒大不同,其實從感受到當爸媽的喜悅開始,就不一樣!不少研究都表示爸爸育兒好處多,不過,說實在的有不少新手奶爸,剛抱到嬰兒的那一刻,還很難感受初為人父親的喜悅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揭密當爸爸一起參與做「這件事」時,最能夠激發父愛的覺醒時刻,感受出當爸爸的甜蜜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