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疫情後,台灣民眾的心理健康程度卻比疫情時期還高?精神健康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近3成台灣民眾受疫情影響,身心精神健康指數變差,出現問題以睡不好、焦慮緊張與記憶力下滑為主,且比起2020年疫情爆發前期,健康指數更低分。該調查顯示在後疫情時代,民眾的心理精神健康問題不可忽視,醫師提出緩解焦慮4大解方
熬過疫情後,台灣民眾的心理健康程度卻比疫情時期還高?精神健康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近3成台灣民眾受疫情影響,身心精神健康指數變差,出現問題以睡不好、焦慮緊張與記憶力下滑為主,且比起2020年疫情爆發前期,健康指數更低分。該調查顯示在後疫情時代,民眾的心理精神健康問題不可忽視,醫師提出緩解焦慮4大解方
「我真的不是偷懶,我一早起來就頭昏腦脹、渾身都痛,感到好疲倦。」明明這裡痛、那裡痛,痛到生不如死,連拿起梳子梳頭髮、爬一層樓梯,都沒有力氣,大腦有如一團迷霧,記憶力、專注力都不好,但不管是做抽血、影像檢查,都找不出東痛西痛的原因,常常被誤會是無病呻吟、沒病裝病想偷懶,這幾乎是所有纖維肌痛症病友經常面臨的困境。
最近台灣民眾最關心的活動,除了正在進行如火如荼的世界盃足球賽外,就是本週六將舉辦的九合一大選舉,隨著時間逼近,不管是賽況和選情都更加激烈,你的身心健康還承受得了嗎?許多人因為緊張、焦躁、開始失眠。有身心科醫師就提醒,想要緩解情緒壓力,可善用以下7種方法,幫助排除壓力源,恢復生活彈性。
邵先生今年30歲,從大學時期開始室友就發現他打鼾很大聲,都會制止他先睡著。進入職場後忙碌的工作也讓他平時睡眠品質不佳,除了夜間頻尿、急尿,起床時也常常想要賴床、白天精神不佳,假日補眠到中午也會有睡到頭痛的狀況。不規律的作息讓他體重曾暴增到104公斤。經睡眠檢測後,原來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作祟。 睡眠呼吸中止不治療 膀胱共病機率增 很多人可能都曾有過有強烈且突然想排尿的感覺,或是夜夢正甜卻被強烈尿意打斷睡意。如果這些狀況頻繁發生且已造成睡眠困擾,就需要尋求醫師協助,有可能是膀胱過動症(OAB)上身。若是夜間頻尿多達四、五次或更多,也會讓人最先聯想到是攝護腺出問題,若是在泌尿科檢查攝護腺結果是正常的,不論是頻尿、夜尿,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共病症。 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估計,台灣全人口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保守估計達70-80萬,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由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睡眠時上呼吸道塌陷造成不能呼吸,而導致睡眠頻頻中斷,使得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自然容易頻尿。 OSA與膀胱過動症有正相關 大林慈濟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黃俊豪醫師為進一步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膀胱功能異常之共病關聯,與科林睡得美共同對近千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進行一份「膀胱過動症狀問卷(OABSS)」調查,對比使用陽壓呼吸器前後,頻尿、急尿以及急迫性尿失禁的改善狀況。 此份調查樣本共927位,於使用陽壓呼吸器之前,白天排尿超過8次以上者高達36%,即依醫學定義為膀胱過動症患者,而夜間解尿次數平均超過兩次者更高達86.9%。且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越嚴重,膀胱過動症症狀也越嚴重。 使用陽壓呼吸器之膀胱過動症者,91%症狀改善 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依據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之膀胱功能健康調查結果指出,受測者在使用陽壓呼吸器(CPAP)後,47%自覺日間頻尿次數改善,88%夜間頻尿次數有改善,83%急尿感有改善,82%急迫性尿失禁有改善,而患有膀胱過動症者,更有高達91%自覺症狀被改善。 同時國外亦有研究顯示CPAP治療可改善重度和中度OSA患者於膀胱過動症問卷和尿失禁問卷的評分。這些發現具有臨床意義,因為OSA引發的OAB可能在CPAP 治療後得到緩解。洪曉菁資深技師建議,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礙會多方面的影響健康與情緒,良好的睡眠品質是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如果發現自己或伴侶有嚴重打鼾合併頻尿、急尿、夜尿的症狀,除了泌尿科檢查之外,也應該要做睡眠檢測。黃俊豪醫師也提醒,若經醫師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可使用陽壓呼吸器改善呼吸中止和相關共病!
60歲的黃小姐選擇在「耳順之年」從職場退休,正準備開心迎接新的人生,不料卻在退休幾個月後出現暈眩合併嘔吐而求診,接著2個月後又發現左耳疑似聽不太到低頻的聲音,且有時出現忽大忽小的「沙~沙~」聲,或有蟬鳴般的「唧唧」聲,經西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造成的耳鳴。
正值農曆7月,人們喜歡談論著真假難分的民間傳說,其中「鬼壓床」可能不少人親身經歷過,意思是睡眠時突然發現自己意識清醒,身體卻動彈不得。但其實很多醫療專業者都澄清過,這在醫學上被視為「睡眠麻痺症」或稱「睡眠癱瘓症」(Sleep Paralysis),跟生活習慣影響睡眠品質相關,不需要自己嚇自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若家中長輩出現動作緩慢、走路小碎步、身體靜止時出現顫抖、臉部表情僵硬等動作症狀,可能需留意是否患有巴金森氏症!台中榮總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郭怡真表示,巴金森氏症分為典型、非典型及次發性巴金森氏症,這三大類皆因不同原因所引起,治療方式也有所差別。因此,早期診斷病因很重要,才能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 嗅覺異常、焦慮或睡眠障礙 可能是神經退化前兆!其中,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是因腦內黑質腦細胞快速退化,導致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所引起的疾病,腦內缺乏多巴胺就會產生前述的動作症狀。郭怡真補充,其實在病人出現動作症狀之前,會先出現指標性非動作症狀,像是嗅覺異常、易焦慮或憂鬱、快速動眼期睡眠疾病(如睡覺時突然拳打腳踢、大吼大叫等),這些都是神經逐漸退化的表現。 然而,許多中老年人會以為出現這些症狀只是年紀老了退化,因而延誤診斷時間。其實,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出現動作症狀後,腦內的多巴胺已經死亡約50~80%以上,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非動作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根據病人需求調整藥物 搭配積極運動有效延緩病程談到巴金森氏症治療,目前能以藥物與手術治療,初期以藥物治療為主,根據病人年紀、病程及症狀來調整合適的藥物治療組合。若本身年紀較大,服用中藥物也多,就會建議搭配複方藥物,減少病人服藥的顆數,減輕服多顆藥的心理壓力。 此外,研究也證實,積極運動對延緩病程相當有幫助。郭怡真表示,不管在哪個階段的病人,「運動和復健」都需要持續執行,延緩神經的退化。若長期藥物治療,有些病人會因藥效吸收不穩定而無法有效控制症狀,就可考慮手術治療緩解症狀,維持正常生活。 鼓勵病友積極面對 一同對抗巴金森氏症!郭怡真常鼓勵病人和家屬,巴金森氏症雖然現在無法治癒,但目前有很多治療武器可以幫助病情獲得控制,維持及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她補充,病人在每次回診時,都會與個管師一同協助衛教及解釋藥物的效果和副作用,讓病人及家屬遇到副作用時都能放心,也能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此外,她建議病人在服用藥物時盡量避免蛋白質食物的攝取,可搭配維生素C泡水一同服用,增加藥物的吸收。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50歲的科技業主管來看診,他5、6年來深受睡眠品質不佳所苦,晚上睡不著,如果睡著也是很早就醒,吃安眠藥改善有限,白天又昏昏沉沉,剛開始是工作忙碌時會這樣,近幾年越來越嚴重,感覺壓力越大越明顯,時常覺得身體發熱、心悸、疲累,「身心科醫師說,這是因為長期壓力大,導致睡眠中樞老化所造成的睡眠障礙,但身心科的藥物吃了又會讓腦子鈍鈍的,白天沒辦法工作……」睡眠相位改變 提早3、4小時愛睏也惱人我們的大腦有一套調控睡眠和清醒的系統,這個調控晝夜節律系統中樞,會受到光線直接影響進而調節相關的功能,晝夜節律系統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隨著年紀增長會伴隨著其他腦區域和外周組織中的變化導致生理時鐘活動改變,這就是睡眠中樞老化。睡眠老化除了常見的睡眠品質不好、難入睡以及淺眠外,也還有睡眠相位(Sleep Phase)改變的問題,比如原本是晚間11點至12點左右想睡覺,後來提早變成8點至9點,如果以原本睡眠時間為6小時計算,那就會造成凌晨3點就醒來,這也是很困惱人的問題。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這些問題,都是歸屬在中醫的「不寐」範疇中,《黃帝內經》稱「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難經》始稱「不寐」。在《黃帝內經.靈樞》提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這種陰陽盛衰主導睡眠和覺醒的機制,是由人體陽氣出入運動來決定。隨著生理機能老化、或是因為緊張壓力、作息紊亂,睡眠老化的問題漸出現。明朝《證治要訣.虛損門》提出「年高人陽衰不寐」之論,到了清代醫書《馮氏錦囊》進一步認為「壯年人腎陰強盛,則睡沉熟而長,老年人陽氣衰弱,則睡輕微易知」,提供了清楚的論述。中醫補不足、瀉有餘、調虛實 用藥不會出現依賴性在中醫治療方面,《類證治裁.不寐》提到「陽氣自動而之靜,則寐;陰氣自靜而之動,則寤;不寐者,病在陽不交陰也。」點出了主要就是陽不交陰,當陰陽的升降平衡失常,則發為不寤。而陰陽不交的情形,又可分為下列三大類:一、陽不入陰:表現為入睡困難,伴隨心煩不安,煩躁易怒,躁擾不寧,五心煩熱,自汗盜汗等。入夜時,陰漸長、陽漸消,如果陽偏亢,陽不能正常下潛入於陰,則發為失眠。常見的證型心火偏亢,肝鬱化火,心腎不交,陰虛火旺等。主要是因為腎水不足,無力下潛心肝偏盛之火,心肝相火旺盛,熱擾心神,導致入睡困難。二、陽擾於陰:表現為入睡容易,但是多夢、易醒、夢多。主要與三焦、肝、膽、胃氣機失調有關,氣機郁滯,致陰陽升降出入失常,容易伴隨多夢、易醒,常伴隨腹脹滿、噯氣、頭暈眼花、遇事易驚、眩悸嘔噁等症。三、陽早出於陰:表現為入睡並不困難,但睡眠持續時間不長、醒後不能再入睡、早醒。主要與三焦、膽、心、腎虛衰有關,多為老年人或抑鬱症患者,多為陰虛陽郁型、肝鬱氣滯、心脾兩虛、心腎陽虛等。中醫治療會根據臨床的辯證分型、睡眠障礙的分型、個人體質的分型,加以綜合調理,補不足、瀉有餘、調虛實,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臟腑的功能得以恢復正常,所以不會出現依賴性、有吃有效沒吃沒效的情形,更不會出現晚上睡不好,白天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的問題。如果您正為睡眠問題所苦,除了西藥鎮靜安眠藥之外,您也可以試試看中醫調理,讓您睡得安穩,白天精神百倍喔!(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