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

如何觀察寶寶的聽力障礙?快用「聽力量表」3指標:嚴重恐發展遲緩

如何觀察寶寶的聽力障礙?快用「聽力量表」3指標:嚴重恐發展遲緩#新生兒

你知道嗎?台灣每1000個新生兒就有3~4人為先天性聽損兒,聽力受損的孩子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與學習障礙。若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提供適當的介入,就能改善聽損孩童的語言學習及說話溝通能力,也能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因此聽力篩檢很重要,家長千萬別輕忽。

救援刻不容緩! 醫院「新生兒外接」啟動 守護新五泰小生命

救援刻不容緩! 醫院「新生兒外接」啟動 守護新五泰小生命#新生兒

新北市一名在婦幼診所出生的女嬰,於月子中心照護時發現有呼吸喘、血氧不穩等症狀,診所緊急向輔大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請求救援。醫院接獲通報後,由新生兒專科醫師、護理師帶上專業配備立即聯繫救護車出動,展開「新生兒外接」救援,用最快的速度將孩子帶回醫院做進一步的醫治,好在給予治療後女童的呼吸狀況已逐漸穩定,目前已平安出院。 兒童醫學部簡佑軒醫師表示,將女童帶回新生兒加護病房後,經抽血、胸部X光及相關檢查,評估是呼吸窘迫症候群,在給予經鼻非侵入性的正壓呼吸支持後,狀況就逐漸穩定並恢復活力。 剛出生的嬰兒,每100人就會有1人需進一步的醫療協助。簡佑軒醫師說,像呼吸喘、血氧不穩、血糖低、疑似感染等特殊狀況,需進一步的檢查治療,因此即時將新生兒轉送至可接受完善檢查、治療的醫療院所格外重要,避免耽誤黃金治療時間。 新生兒狀況不穩定自行轉送大醫院過程風險大 新生兒的生命脆弱,由基層診所運送至大醫院的過程裡風險極大。簡佑軒醫師說,若新生兒狀況不穩定,在婦幼診所或救護車上隨時都有要插管或急救的可能。運送過程中需配有保溫箱、呼吸器、點滴、監視器等專業配備,且需兒科醫師及護理人員陪伴,排解轉送過程中遇到的所有異狀,若由民眾自行轉送至醫院,中途很可能遇到無法處理的狀況,反而容易讓孩子陷入危險之中。 醫院正式成立新生兒外接團隊照顧地方鄉親 輔大醫院位在新北市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新莊、泰山、五股地區。兒童醫學部主任陳建翰醫師表示,急重症新生兒是醫療上的弱勢族群,過往周遭地區的診所只能選擇將寶寶送往較遠的台大、國泰、林口長庚等醫院,路途較遠有時會緩不濟急。現在輔大醫院已正式成立新生兒外接團隊,為照顧地方鄉親,目前新生兒外接專案醫院不與家屬收取費用,期盼未來醫院周遭的新生兒能得到最即時的救援。 兒科專家洪焜隆副院長表示,新生兒外接服務是勢在必行的重要任務,目前本院兒科次專科醫師已齊備完全,且設備充足,感謝醫院與民間單位給予的大力支持,讓兒童醫學部有更多的量能可以照顧新五泰地區的兒童與新生兒,達到醫療上的區域聯防,成為一張綿密的醫療照護網。

國泰醫重視孕產兒安全 成功搶救重症早產兒 獲醫療品質獎肯定

國泰醫重視孕產兒安全 成功搶救重症早產兒 獲醫療品質獎肯定#新生兒

台灣社會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家中捧在手心、細心呵護的寶貝,而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10位新生兒就有1位是早產兒,國泰綜合醫院多年來重視孕產兒安全,透過擬真情境模擬救護流程、跨領域組成新生兒外接轉診團隊,分秒必爭掌握外接救護時效,分別榮獲2022年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擬真情境類產兒組金獎,及以「COVID-19疫情期間重症新生兒的外接轉診服務」榮獲主題類銀獎肯定。 定期演練新生兒轉診防疫措施 國泰醫榮獲國家醫療品質獎銀獎 重症新生兒外接除需具備齊全轉送設備,更需有完善的處理流程,以利迅速送達及時搶救,尤其COVID-19疫情期間相關防疫規定要求,在在考驗團隊的應變與協調能力。疫情期間一名於鄰近診所出生的早產兒,出生後發生低溫、低血糖、呼吸費力、血色素低下(僅2.9 g/dL,正常為14 g/dL以上)等問題,為縮短搶救時間,外接團隊事前先請診所完成病人COVID-19 PCR,並於到場判斷評估病人狀況後,於抵院前通知同仁備血,讓這名病人的外接轉診時間有效縮短至70分鐘(據國外研究新生兒外接轉診時間平均為235分鐘,而轉診時間超過120分鐘新生兒併發症會增加62%)。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沈仲敏主任指出,病人到院後診斷為「胎兒母體輸血症」,即病人9成以上血液(209.5 mL)倒輸回流母體,為嚴重貧血(80-150mL以上屬嚴重),發生率約萬分之三,若未及時搶救,延遲輸血治療,嚴重可能出現低血容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的情形,死亡率高達6成以上,即使存活也多留下後遺症。所幸經醫療團隊專業判斷並搶救得宜,病人出院2週內回診檢查肝腎功能及腦部超音波皆正常,成功搶救新生命。國泰綜合醫院重症新生兒外接團隊在小兒科謝武勳顧問醫師及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醫師帶領下,定期演練新生兒轉診防疫措施,並與鄰近醫療診所合作推動重症新生兒外接轉診服務,建置友善機構資料庫,主動回饋處置情形,並提供家屬遠端視訊服務,各項指標成效顯著,榮獲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NHQA)主題類銀獎的殊榮。 擬真訓練強化團隊溝通與臨床診療服務 獲國家醫療品質獎擬真情境類產兒組金獎殊榮 另為提供孕產兒優質醫療服務,國泰綜合醫院運用擬真練習,強化團隊間溝通與臨床診療服務,成員透過密集的擬真訓練,有效幫助團隊在面對臨床症狀時更加熟悉且果斷處理,提高病人安全及解決問題的效率,為產婦及寶寶爭取更多黃金時間,榮獲2022年醫策會國家醫療品質獎擬真情境類產兒組金獎。 孕產兒安全是近2年來國家政策關注的病安工作目標,國泰綜合醫院重視孕產兒安全,並落實分級醫療轉診制度,以全方位的整合照護模式優化院際外接轉送流程,提供便捷快速的就醫通道及安全友善的醫療環境,提升病人疾病治療成效及時搶救生命,造福需要救治的早產兒與產婦,努力守護母嬰健康。

「免疫負債」來襲 流感、百日咳風暴襲捲孕婦、新生兒

「免疫負債」來襲 流感、百日咳風暴襲捲孕婦、新生兒#新生兒

女性懷孕期間免疫力會降低,罹患傳染病風險提高,一旦孕婦發生流感重症,胎兒就可能受傷害,最嚴重恐導致流產,因此準媽媽施打流感疫苗就顯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在懷孕28至36週時,孕婦接種百日咳疫苗,能讓孩子在出生前,先獲得抗體預防疾病,可及早守護家中寶貝健康。 免疫負債來襲環境下 流感疫苗是保護母親與孩子的重要武器之一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系主任、同時也是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洪泰和醫師指出,在新冠肺炎防範管控下,同時也阻擋傳染病在社區擴散,尤其台灣已兩年沒有發生流感盛行,讓醫學界開始擔心「免疫負債」發生。因當免疫系統沒有適當刺激,身體的流感抗體會隨著時間慢慢減退,如果流感疫情重新燃起,許多人體內已經沒有免疫抗體,不論感染率與重症風險都會大幅提升。 洪泰和醫師提醒孕婦施打流感疫苗的重要,由於胎兒有一半基因來自父親,對母親身體而言,胎兒就像「外來物」一般,免疫系統有可能主動攻擊,因此在保護胎兒前提下,母體在懷孕期間會降低免疫力,確保胎兒能順利成長,但是免疫力調整後,卻提高病菌入侵風險,讓孕婦更容易罹患感冒或流感等傳染病。部分家長會擔心施打疫苗會傷害胎兒,但事實上接種疫苗才能保護孩子!因孕婦一旦罹患流感很容易引起重症,胎兒還可能因為處於血氧不足或發燒高溫的環境中,導致心臟、腦部、心肺功能發展受到衝擊。 洪泰和醫師提到,每年10月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孕婦與65歲以上長者相同,都會第一階段開放對象中,就希望保護懷孕女性,能在流感季期間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同時洪泰和醫師也說,保護胎兒不僅流感疫苗,百日咳疫苗也是重中之重,孕婦接種百日咳疫苗後,產生抗體能直接提供孩子,出生後來保護自己。 百日咳是新生兒健康嚴重威脅 母親打疫苗可給孩子提前保護 洪泰和醫師也呼籲,百日咳對新生兒是很嚴重健康威脅,除了劇烈咳嗽外,也可能導致缺氧發紺,再嚴重恐怕引起腦病變甚至死亡,雖然新生兒在出生滿2個月時,會注射第一劑百日咳疫苗,但是接種疫苗前,如果沒有從母親體內獲得抗體,就會有2個月的「空窗期」,孩子對百日咳桿菌幾乎沒有抵抗力。 洪泰和醫師解釋,孕婦在28至36週時,接種百日咳疫苗,身體所產生抗體能直接藉給予胎兒,讓孩子在剛出生時就有抵抗百日咳能力,如果母親沒有先打疫苗,讓嬰兒出生滿2個月後,才接種首劑百日咳疫苗,孩子會至少有2個月,體內沒有抗體能預防百日咳,一旦身邊大人感染就可能跟著發病。 大人實施善用疫苗「包覆政策」 築起免疫高牆保護孩子 洪泰和醫師也說,除了孕婦能在生產前,先打百日咳疫苗保護孩子外,小孩旁邊一起生活的大人,也最好一同接種百日咳疫苗,由於百日咳疫苗效力僅能維持5到10年,雖然大部分成人在小時候曾打疫苗,但抗體到了成年都已消失,只要不小心接觸到病原,就很有可能把百日咳帶回家傳染給家中嬰兒。 洪泰和醫師提醒,不論流感與百日咳,對胎兒與新生兒來說,都是健康嚴重威脅,如果母親與身邊成人能用疫苗實施「包覆政策」,讓大人們形成一圈高牆,將病菌擋在孩子生活環境外,就能降低流感與百日咳的健康威脅,大人們能夠善用疫苗,並且有良好衛生習慣,不但保護自己,也能讓孩子健康快樂長大。 (圖/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系主任 洪泰和醫師)

2022世界早產兒日6大樂園響應 「1117一起讓愛轉動」!

2022世界早產兒日6大樂園響應 「1117一起讓愛轉動」! #新生兒

2012年台灣早產兒基金會首次加入世界早產兒日的響應行列,隔年從國際地標台北 101 大樓開始點亮代表早產兒的紫色燈光,逐年號召全台各地響應公益點燈的行動一同「守護小腳丫、跨出大人生」。今年11月17日台灣早產兒基金會串聯全台6大樂園共同響應世界早產兒日,為早產兒的倡議共同發聲,呼籲社會大眾攜手關懷早產家庭、提升早產防治及早期療育意識。此外,也推出「袋鼠媽咪小寶貝」線上塗鴉著色活動,發揮創意為早產袋鼠寶寶增上色彩,同時為早產兒家庭祈福並給予暖心支持。 早產兒基金會投入近3億元! 各界攜手助力提升早產防與治 據國健署110年統計台灣早產兒發生率為10.61%,換言之,每十個出生的新生兒當中就有一位是早產兒。早產兒基金會成立30年,協助台灣早產兒個案住院醫療費用及出院後儀器補助已逾1.3億元,並累積服務超過10萬人次早產兒,致力成為早產兒家庭堅強的後盾。 在少子化嚴重的台灣,出生28天內的新生兒死亡率高於鄰近的日韓兩國,而當中有八成是因早產所引起。婦產科醫生出身的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表示,「現今台灣少子化益趨嚴峻,提升早產兒存活率更為關鍵,因此政府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規劃每個縣市至少有一家院所24小時接受早產兒照護及治療,並配合外接團隊及時救治早產母嬰。」而根據「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追蹤」資料庫數據顯示,2008-2017年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平均存活率已提升至86.84%,將較於1998-2007年的79.94%,高出約7%。顯見台灣在產官學各方協助及醫療進步下,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與極早期早產兒照護成績皆有明顯成長;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稱:「低及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計畫去年僅6家醫院合作,今年增長至60幾家,希望能透過此計畫,接住每位早產兒,也期許在早產兒基金會、新生兒科醫學會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提升早產兒照護品質。」 因此基金會積極投入倡議新生兒醫療政策,持續擴大全國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追蹤院區,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早產失能率。也幸有新生兒科醫師們的支持,如新生兒科學會鄭玫枝秘書長所述:「早產兒出生後,陪伴最多的便是醫院的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除了院所的專業照護,在衛福部、國健署以及早產兒基金會的支持下,才能以多元管道為早產兒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幫助。」30幾年來本會投入早產兒追蹤專案金額已超過1.5億元,累積追蹤6.5萬名個案,全國追蹤率約為85%,期許未來能持續提升追蹤率達百分百,共同守護在台灣出生的每一個早產寶貝都能健康長大。 全台摩天輪為愛轉動 創意塗鴉活動吸引超過500人響應   今年台灣早產兒基金會特別選擇聚集家庭歡樂的摩天輪,邀請台北兒童新樂園、台中麗寶樂園、花蓮遠雄海洋公園與全球同步一起響應世界早產兒日。11月17日這天三ㄡ座摩天輪閃耀起由紅色與藍色調和而成的紫燈,投射出早產兒父母迎接新生命的喜悅與面對未來的煎熬。此外,基金會也和臺北市兒童新樂園一同舉辦點燈儀式,邀請早產兒家庭共樂,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也表示,期盼藉由點燈儀式的號召,讓各界能給予早產兒更多理解及幫助,也提升社會大眾對早產兒醫療照護問題的關注。祝福的紫燈不僅吸引了許多民眾駐足留念,也讓社會大眾有進一步了解早產兒相關議題的機會。這場點燈盛會不僅僅是欣賞絢麗的紫燈,也為每個早產家庭獻上祝福,更宣誓著永恆溫馨的支持。 除了紫燈,個個都是早產兒的有袋動物「袋鼠」更是重要代表。在台灣,醫院倡導「袋鼠護理」已行之有年,目的除了穩定早產兒生命徵象外,也希望透過父母親的擁抱及撫觸,讓早產寶寶重溫在子宮中被包覆的安全感受,並促進親子間的親密依附關係。早產兒基金會這次也和小人國主題樂園、劍湖山世界主題樂園、義大遊樂世界、遠雄海洋公園合作線上、線下串聯的塗鴉著色活動。10月17日至11月17日為期一個月,在園區內架設活動立牌,入園民眾只要掃描立牌上的QR Code便能參與「袋鼠媽咪小寶貝」線上塗鴉著色活動,還有機會獲得早產媽媽們的手作袋鼠安撫玩偶。也可以透過早產兒基金會臉書粉專點擊貼文連結參與活動,無邊際的自由創意成功吸引500餘人一同響應。疫情間,無論出門與否,大人小孩都能塗鴉同樂,在彩繪創作的同時也能一起來認識早產兒,並感受早產兒父母對巴掌仙子的悉心照料,就猶如袋鼠媽媽照顧小袋鼠一般,日以繼夜細心呵護,辛苦卻也甘之如飴。   手作小袋鼠助力祈福 早產媽咪揪團送愛心 因為安胎、早產的緣故,手作編織品牌《好製為織》發起人凱特媽咪為緩解焦慮而投入進編織的世界,她也將在育兒期間受到的關照,化為愛心分享給更多需要幫助的族群。凱特媽媽號召多位關心、支持早產兒的愛心媽媽們共同加入團織活動製作安撫玩偶,為今年的線上塗鴉著色活動帶來彩蛋,一個月內團織媽咪們打造近140隻療癒人心的袋鼠安撫玩偶。團織媽媽們更留下自己對早產兒的關心與祝福小卡,藉由小袋鼠傳遞給社會大眾,讓安撫玩偶不僅有穩定情緒的作用,也以更強大的力量溫暖每個人。     除了心理治癒外,專做嬰幼兒副食品的鈞媽御食堂今年也加入世界早產兒日的活動響應及捐款。食堂創辦人陳禹辰也是全職媽媽,深知每個早產兒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貴的寶貝,因為他們迫不及待來到這個世界,導致許多生理狀況都未成熟,更需要充裕的醫療照護及社會大眾的支持。     因此「守護小腳丫,跨出大人生」並非一句口號,過程中更需要許多人力、財力和物力的共同投入。即便路程艱難,台灣早產兒基金會依然會與每個早產兒家庭攜手前行,竭力提供幫助,持續帶來對新生命的希望,激發每個蘊含著龐大能量的巴掌仙子,即便從渺小開始,未來卻擁有著無限可能的精采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