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治癌燒百萬「自費VS健保給付」癌友:如天堂地獄之別

治癌燒百萬「自費VS健保給付」癌友:如天堂地獄之別#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健保給付制度,可說是全世界的典範,台灣人光是感冒看醫生,都享受著健保帶來的方便,然而,並不是所有病症的醫藥費都能夠給付,尤其種類繁多的癌症,給付的規範相當繁雜,這也呈現了兩樣情,若癌友獲得健保給付,簡直是幸運之神眷顧,大大減輕經濟壓力,若必須全自費,即便有再新的藥物、再好的治療方法,若負擔不起,也只能拚死拚活的籌錢、工作,卻同時面臨抗癌的辛苦。自費及健保給付,讓癌友的治療之路呈現「兩樣情」。淋巴癌上身 受惠健保給付男大生抗病成功陳先生今年23歲,二月剛從大學畢業。看起來比別人晚了一些,原因是他在就學期間一度休學、全力抗癌。那時他的脖子上出現不明腫塊,由於沒有痛感,原本他並不在意,直到脖子的腫塊愈來愈大,像是頸部兩側塞了顆乒乓球,他才趕緊就醫,確診為惡性的何杰金氏淋巴瘤。休學接受化療期間,雖然副作用讓他相當難受,從口腔到胃腸道嚴重潰瘍,全身痛到無法入睡,平時連喝水都像是幾十把刀在喉嚨裡割,但在家人鼓勵下,他撐過經化療的痛苦,疾病終於緩解。原以為已經痊癒,沒想到規劃赴日留學準備相關健檢文件時,醫院卻通知他癌症復發!在醫師苦勸下,他接受二線化療、自體幹細胞移植。有鑒於他屬於高復發風險族群、醫師建議他接受標靶藥物,作為鞏固治療。但鞏固治療的藥物所費不貲,每個月20~30萬,完成整個療程要價約莫兩百萬。所幸,陳先生用藥時,健保開始給付。讓他可以持續安心治療,不需要擔心費用壓力。陳先生說,自己一路走來的治療,幾乎都有健保給付,健保真的幫了大忙!他也樂見其他癌病友可以不再因為過高的經濟負擔而面臨自費用藥抉擇。8顆腦瘤只能全自費?機車行老闆耗盡半生積蓄阿煌兩年多前因為頻繁跌倒、就醫檢查,原以為是貧血,沒想到在腦袋裡發現8顆腫瘤,經診斷為肺腺癌第四期合併腦轉移。面對治療,「腦袋裡的腫瘤有8顆,超過健保給付規定的3顆,因此只好8顆全自費接受加馬刀治療」阿煌不解地說:「難道不能幫我付3顆,多出來的5顆我自己付?」阿煌生病兩年來,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所有治療都努力嘗試了,但只有化療獲得健保給付,每月高達15萬左右的治療費用,雖然有商業保險,但商業保險也是有上限的。阿煌說,治療與生活費幾乎花光了積蓄,「本來想省錢,請醫師乾脆把標靶停掉,但醫師建議不要停、先減藥,這才讓每個月藥費又省幾萬塊!」沒錢只好回機車行上班 過程簡直出生入死他說,初罹癌時也覺得自己還年輕,應該積極接受治療,加上當時有點積蓄,認為應該好好休養,先遠離對肺部傷害較大的機車行工作,因此將機車店頂給妹婿打理,沒想到龐大的藥費讓存款快速縮水。為避免坐吃山空,阿煌回到已經交給妹婿打理的機車行,一邊治療一邊工作,也為避免再次吸入致癌物質,口罩片刻不敢離身。阿煌說,癌症新藥治療的費用真的很龐大,若是健保也出一點,自己再出一點,一定能減輕我們的壓力。仍在服藥治療的阿煌,目前繼續在機車行裡打拚,幫忙換換機油、露個臉讓信任的老客戶持續上門光顧,維持機車行的生意,也才有錢繼續拿來付醫藥費。(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原文為:癌症自費極昂貴 有無健保給付是「天堂地獄之別」) 

腎癌晚期易轉移!新藥終納健保,病友年省2百萬醫療費

腎癌晚期易轉移!新藥終納健保,病友年省2百萬醫療費#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名68歲男性患者因脖子出現腫塊至醫院就診,經切片檢查後發現竟為5年前腎臟癌復發並產生轉移,且位置靠近鎖骨已嚴重壓迫呼吸道。所幸,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腫瘤已明顯縮小並持續追蹤中。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表示:「由於腎臟長在人體較深處,早期腎癌症狀往往不明顯,民眾普遍對於腎細胞癌的認知也較不足,當出現臨床症狀,如:血尿、腹部腫塊及腰部酸痛時,多已是疾病的晚期,甚至可能也發生轉移的現象。」腎癌易轉移、趨勢年輕化!僅32歲就發現腫瘤根據最新一期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腎癌確診人數為1,437人,相較於5年前的發生人數成長逾2成。此外,腎臟癌確診的平均年齡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裘坤元指出,過往腎臟癌的好發年齡大約落在60至70歲之間,男性發生率大於女性,但隨著近年超音波、電腦斷層等檢驗技術的提升,也幫助許多年輕患者提早發現異狀,近期甚至有一位年僅32歲的年輕患者,於健檢時即發現3公分大的腫瘤,所幸在切除病灶部位後並無大礙,目前正在積極進行後續的監測。裘坤元說明,早期腎癌治療方式會先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若發生癌細胞轉移或是惡化的情況,則會視轉移部位的病灶影響程度先進行緩解,接著採取系統性治療控制住疾病。而在晚期腎癌的治療上,目前已經有許多標靶藥物或是免疫治療可供選擇。腎癌治療重大福音!新標靶藥納入2021年健保最新給付以標靶治療為例,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物不僅治療效果顯著,最新研究亦證實,相較於傳統標靶治療,新藥可提升無惡化存活時間超過5成,整體反應率則提升超過1倍,且有8成患者治療後可以觀察到腫瘤縮小,對於晚期腎癌患者來說無疑是治療的一大利器。裘坤元提醒,因腎臟癌具有高度復發與轉移機率,過往晚期腎癌患者在治療選擇上,可能礙於龐大的醫療費用考量而受限。但隨著現有治療與檢測技術的進步,2021年12月起,治療晚期腎癌的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物已正式納入健保給付,不僅提供患者新的治療選擇,每年更可減少近200萬元的醫療花費,大幅減低患者與家屬的經濟負擔,也讓患者本身心態更能專注在治療上,無疑是晚期腎癌治療的重要進展。在現有的健保制度下,腎癌患者已可獲得相當完整的治療幫助。甚至在以往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副作用,如:拉肚子、疲倦、高血壓、手足症候群等,也可以藉由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調整劑量,並選擇最適切的治療方式,而得到良好控制,使病患的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裘坤元也呼籲,「醫病密切溝通是晚期腎癌治療的關鍵。」鼓勵腎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仍要對未來保持正向態度、積極接受治療。

國人年均醫療費逾5.2萬!專家教你「投保3招」省錢

國人年均醫療費逾5.2萬!專家教你「投保3招」省錢#健保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報導)隨著人口老化、新型疾病或傳染病層出不窮,國人醫療支出持續增加。根據統計,2019年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為5萬2,486元,加上國人不健康餘命平均長達8.47年,醫療費用單靠健保給付恐不太夠,必須自行負擔差額,專家建議可透過保單健檢盤點保障缺口,並掌握3口訣逐步備妥醫療保障,不怕老後醫療費一步步侵蝕自己的退休金。儘管台灣有健保制度提供基本保障,但面臨「醫材價格高」、「標靶藥價高」、「新式手術費用高」的3高風險,想獲得到更好的醫療品質及治療,往往得自行負擔差額。富邦人壽指出,若以國人平均壽命81.3歲及平均月薪4.2萬元試算,國人一生醫療費用約為427萬,相當於有8.5年的薪水,不吃不喝全都花費在醫療上。「打基底、穩大局、顧長遠」3要訣構築保障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建議,民眾可以先透過保單健檢盤點自身保障缺口,並掌握「打基底、穩大局、顧長遠」3要訣,逐步建構完整的醫療保障。此外,為因應近年大型公衛事件,民眾在規劃或補強自身和家人的醫療險保障時,應將「法定傳染病」一併思考,才能從容應對疾病突如其來的治療需求,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首先以醫療三保(日額、實支實付、手術險)打底基本保障,主要是國人醫療保障的自費缺口越來越大,健保提供國人基本醫療照顧,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導致住院平均天數縮短、自費醫材及門診手術項目增加,建議除了基本的住院日額醫療險外,應加強實支實付醫療保障,及選擇涵蓋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給付的商品。醫療保障3要訣一次看。(圖/好險網提供)第二為透過一次性給付(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嚴重特定傷病險)補強經濟保障,更能有效轉嫁罹患重疾的風險,至少讓民眾在得到需長期醫治的疾病時,先獲得一筆足夠的金額放心治療。國人10大死因有4項與重大疾病有關不過,過去民眾常誤以為重大疾病的發生機會不高,因此容易輕忽一旦重大疾病發生,所帶來沉重醫療負擔的風險。以2020年國人10大死因來看,至少4項以上跟重大疾病有關係,如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腎病變,占去年總死亡人數逾5成,也就是每10位就有5位是受重大疾病所困擾。第三為建構長照保障(失能險、長照險),由於國人越來越長壽,但「長壽≠好命」,2019年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長達8.47年,意味著人生最後階段可能受限於失能、臥床、慢性病痛等折磨的年數也拉得更長。富邦人壽提醒,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想要提升高齡生活品質,在晚年有一定水準的醫療以及照護品質,並減少照護者的經濟壓力,就得要趁年輕做好保障規劃。(本文獲好險網授權轉載,原文為:臨終前平均病痛8.5年!一生醫療費衝上427萬元 教你投保3招不愁老後沒錢)

年底保單健檢不可少「保險規劃6大地雷」你中了幾項?

年底保單健檢不可少「保險規劃6大地雷」你中了幾項?#健保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報導)2021年接近尾聲,正是進行年度保單健檢的最佳時機,近二年受到疫情影響,有許多民眾都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開始規劃人身保障,但最好同時也養成定期檢視保單的習慣,才能讓保障隨著需求及時增減。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規劃,保單內容也必須跟著腳步一起調整,定期做保單健檢是保戶了解自身保障最全面的方法,最好要每一年或是至少每2年就進行一次保單健檢,保單健檢時有哪些地雷需要重點注意,快一起來看看!地雷1:保單資料未更新當初購買保單時,不見得與現在的生活情況完全符合,可能會結婚、離婚、生子、改名或是搬家,所以必須檢查所有保單上面的資料資訊是否都正確,如果要更改受益人,也可以在這個時候都檢查一下是否資料都有更新好。除此之外,有換工作也要做好職業別更動,許多常見的保單理賠糾紛就是因職業別不符投保時的類別,或是未繳保費卻因搬家沒收到催告通知,導致保單失效,這些都會影響到後續理賠權益。地雷2:保費負擔太高或保障太少保單是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要符合自身的經濟狀況。保費太高造成負擔壓力過大也不對,如果保障不夠也不好,所以可以在檢視時把這一塊也考慮進去;而且每一年的收入可能都會有調整,要去考慮保額是否有符合現階段需求。地雷3:保障未隨「家庭責任」提高隨著家庭責任不同,保額也應該要隨著調高,譬如是家庭經濟支柱的青壯年人家庭責任最重,所以醫療險、壽險、意外險、失能/長照險都很重要,而且也應該要適度提高保障額度。安排的時候一定要「先保大、再保小」,除了要先做好大人的保障再來考量小孩之外,也要先思考各項風險中,有哪些後果是自己比較難去承受的,要優先考慮。另一方面,對於家庭責任較輕的青少年人,最必要的是疾病、意外、失能方面的保障,以免風險來臨時拖垮家人的後半生;年齡較高的長者,要留意的是醫療、失能方面的保障、若有財富傳承需求也須盡早安排。地雷4:買房買車未考量在壽險規劃中大多數人買房、買車是以貸款分期方式支付,債務負擔也是在安排保障需重點考量的一部分,壽險保額計算時一定要加計進去,以免發生不幸時,家人得背負這筆債務。地雷5:保障不符醫療趨勢保單除了要跟著人生規劃調整,也必須跟著政府政策、醫療趨勢去改變。以後隨著醫療技術革新,患病治療都會走向住院天數少、門診不住院、自費醫材多且貴等方向發展。因此,傳統的住院醫療險已經不夠用了,規劃時可選擇將「門診治療」納入保障範圍的保單,且實支實付醫療險使用到的機會也高出很多,重要性不言而喻。地雷6:保障漏洞百出每一個險種都是針對不一樣的風險狀況去設計規劃的,很難單靠一張保單擁有全面性的保障。舉例來說,如果為轉嫁癌症風險而買防癌險,它是針對「癌症」的醫療支出去提供幫助,但是罹癌後所造成的失能、長照等花費問題,癌症險就可能幫不上忙,此時可能會需要其他像是失能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補強。此外,像是一般民眾最常見投保的「醫療險」,又分為住院日額型醫療險與實支實付醫療險。雖然醫療險可以轉嫁罹患重病需長期門診治療的開銷,但健保自費醫材得靠實支實付保單的「雜費」才能買單,因此在保單健檢時也需要確認是否都補齊了這些保障,同時要留意額度是否足夠。保險規劃真的不能抱持「有保就心安」的心理,趁著年末了解檢視保單的重要性與檢查重點,並找到自己的保險業務員一起來看看,相信可以獲得更專業且全面的建議!(本文獲好險網授權轉載,原文為:保險規劃六大地雷一次看 快趁年末做個保單健檢「除雷」!)

免疫治療助肝癌末期菇農重生 醫籲恢復健保給付

免疫治療助肝癌末期菇農重生 醫籲恢復健保給付#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南投65歲許姓菇農患有B肝卻未定期追蹤,除了白天工作,夜裡也須關注菇類生長狀況;三年前他因腹痛休克送急診,不幸確診第四期肝癌,原本預估壽命僅剩一個月,所幸藉由化放療、栓塞、手術、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方式,幸運撿回一命,但因健保不再給付免疫治療,讓他對後續療程感到憂心。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 可延長存活期逾23個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陳政國表示,三年多來,患者陸續接受化放療、三次載藥微球栓塞治療,因其中一顆腫瘤侵襲大腸,故於腫瘤縮小後安排手術切除,但又因黃疸過高導致肝衰竭,數度徘徊鬼門關,每當快放棄時,總是出現一線生機,再加入標靶藥物及施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後,終讓B肝及肝腫瘤獲得控制,「可說是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命」。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肝癌二線治療,2019年通過健保給付,由於施行一年多來,全國對於藥物的反應率僅一成多,因未達預期醫療效益,故不再給付,但陳政國指出,臨床上仍有如同許姓菇農的患者,因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後,不但成功控制病情,也順利回到工作崗位,由於腫瘤接近治癒,後續仍須不間斷治療。陳政國強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肝癌治療的趨勢,相較於原先僅使用標靶藥物只能延長存活期12個月,現今再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長患者存活期逾23個月,且合併療法對腫瘤反應率近3成、疾病控制率73.6%,若持續治療超過半年,疾病控制率可近9成,並延緩生活品質惡化近一年。每月療程30萬元 無法負擔後續醫療費恐中斷治療以許姓菇農為例,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至今,每兩周須施打一次,每次療程15萬元,所幸當時有健保給付,才讓他不至於承受龐大的經濟壓力,但因目前健保不再給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讓他憂心無法負擔後續醫療費用,必須中斷治療,建議能考慮恢復納保,造福真正有需要的患者。陳政國也提醒,肝癌三部曲為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已知罹患B、C型肝炎的患者,應配合醫囑服藥以控制病情,由於早期肝癌症狀不明顯,若出現不明原因腹脹、腹痛、容易疲勞、黃疸等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好消息!血友病新藥納健保 月省40萬

好消息!血友病新藥納健保 月省40萬#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健保署7/8宣布,四款新藥最快8月將納健保給付,其中以B型血友病的兩款新藥最昂貴,但可減少注射頻率,同時提高生活品質,預計將有148名患者受惠,每月可省下40萬元藥費。逾百B型血友病患受惠 最快8月上路中央健康保險署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決議將兩款B型血友病的預防性治療新藥、治療小兒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生物製劑及治療過動症的新劑型新藥等納入健保給付,最快8月上路。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這四款新藥當中,以B型血友病新藥最昂貴,目前健保雖已給給付「基因重組第九凝血因子」,但因其半衰期較短,必須每週注射一至二次,未來納入兩款新成分(eftrenonacog alfa、albutrepenonacog alfa)後,僅需每周注射一次,更可減少出血頻率、提高生活品質。連恆榮科長指出,由於可取代舊藥,不僅每年可替健保省下1650萬元,每個月最多可替患者省下40萬元藥費,預計最多有148名病患受惠。國產新劑型過動症新藥 受惠人數最多另一項給付的藥品成分適應症為小兒非感染性葡萄膜炎,連恆榮科長表示,這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可能會導致視力喪失或全盲,嚴重影響病患的日常生活、求學和社交活動,目前僅給付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這次特別新增二線生物製劑用藥(adalimumab),可望降低病患失明的風險,預計將有約130名病患受惠。此外,受惠人數最多的是國產新劑型的過動症新藥成分(methylphenidate),其劑型兼具速效及緩釋特性,可滿足臨床需求並提升病患的遵醫囑性,具有臨床價值,預計納入給付後將會有約2200名病患受惠。

陳時中拚漲健保 花最兇第一名竟是它

陳時中拚漲健保 花最兇第一名竟是它#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衛福部長陳時中計畫調漲健保費前,健保已經連三年虧損,根據健保署統計,2017至2019年即虧損超過700億元,2018年醫療支出前10大疾病,慢性腎病排名第一,年花健保約522億元,第二名是口腔及唾液腺疾病,第三名則是糖尿病。洗腎蟬聯健保支出首位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資料, 2018年健保支出最高的10大疾病排行為慢性腎臟病,就醫人數約38.9萬人,醫療費用約522億元。其次是口腔及唾液腺疾病,就醫人數約1163.9萬人,醫療費用約456億元;第三為糖尿病,就醫人數158.5萬人,費用約318億元。其他疾病依序為高血壓、腫瘤治療、腦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流感及肺炎等。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慢性腎臟病蟬聯健保支出10大疾病首位,包含洗腎及還未洗腎但腎功能已經不好的患者。據統計,2018年有9萬人曾經洗腎,目前還有8.3萬人持續洗腎。慢性腎臟病支出高居不下的原因,蔡淑鈴副署長指出,高齡社會人類壽命延長,腎臟功能可能會退化,加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病如果控制不當,也會增加腎臟功能負擔。洗腎患者中,前期有半數都有糖尿病問題。換腎5年存活高於洗腎 唯器捐風氣不盛蔡淑鈴副署長提醒,預防慢性腎病的關鍵是要從飲食控制,少鹽、少油、少糖,預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加上運動,有助讓腎功能維持更久。要減少洗腎人口,換腎也是路徑。不過,蔡淑鈴副署長表示,換腎後的5年存活率雖比洗腎高,但因器捐風氣不盛,活體加上大愛腎臟一年僅300、400人,遠遠趕不上換腎需求,鼓勵器官捐贈還需要長期努力和突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