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重視異常出血!大腸癌出血混雜糞便中

重視異常出血!大腸癌出血混雜糞便中#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導致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日益提升,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排行榜多年,近年來甚至有年輕化的傾向。最新研究指出,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高達十萬分之50,已高於歐美國家十萬分之40的發生率。呂宗儒醫師說明,約有7-8成的大腸癌患者為自發性病症,無相關家族史。50歲後患者的發生原因與生活習慣、長期不當飲食的刺激有關;50歲前發病者則多受基因影響導致。69歲的秦媽媽一向健康,也沒有癌症家族史,但時有時無的血便症狀讓她困擾了三四個月,日前他前往衛生所作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反應,因而前來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進一步檢查。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秦媽媽直腸處有顆已侵犯周圍器官的5公分腫瘤,診斷為「第三期直腸癌」,呂宗儒醫師透過「3D立體腹腔鏡」執行微創新技術切除病灶,術後隔天就能下床,並在醫療團隊安排下開始輔助性化療,恢復順利。3D立體腹腔鏡切除範圍以病灶左右各5公分「大腸直腸」是長約1.5公尺的管狀構造,涵蓋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等部分,當食物被胃與小腸消化吸收後,大腸會將水分及電解質再吸收,形成糞便由直腸排出。針對大腸直腸的惡性腫瘤,除傳統「開腹手術」、「單孔、多孔腹腔鏡」外,近年來,新穎的「3D立體腹腔鏡」發展成熟,逐漸成為主流術式。呂宗儒醫師說明,「治療大腸直腸癌,除了切除腫瘤本身外,醫師會多切除病灶周圍的部分腸道,以確保癌細胞切除乾淨,降低復發率。一般而言,大腸的切除範圍以病灶左右各5公分為安全距離,直腸則是以上下各2公分的安全距離為準。」由於骨盆腔的範圍不大,過去若切除範圍在骨盆腔死角,就需要從肛門處深入體內治療,由於肛門被破壞,患者往往面臨術後造人工肛門的不便;而3D立體腹腔鏡突破過去2D平面視野上的限制,醫療器械的發展也更為靈活,醫師可清楚看到病灶部位,深入骨盆腔死角,切除腫瘤。僅有少數腫瘤位置及切除範圍在肛門括約肌內的患者,才需連同肛門口一併切除,大幅降低了患者要另造人工肛門的可能。直腸癌出血與痔瘡類似 勿輕忽為避免大腸直腸癌復發,醫師會建議第二期後期、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術後接受輔助性化學、放射治療。許多民眾易將排便出血當作痔瘡,呂宗儒醫師提醒,直腸癌出血與痔瘡出血類似,多見於便後擦拭肛門的血跡,但大腸癌出血型態為血液混雜在糞便中,因此民眾切勿輕忽異常出血,如有異狀需儘早就醫,並定期篩檢。呂宗儒醫師也提到,「國外最新研究顯示,每日肉類攝取在100克以下,能有效降低大腸癌風險,民眾應維持均衡飲食、攝取高纖維並適量補充維他命D,以保腸道健康。」

大腸癌治癒率高 定期追蹤即時揪病灶

大腸癌治癒率高 定期追蹤即時揪病灶#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政府大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的糞便潛血反應篩檢,愈來愈多的早期大腸直腸癌被發現,可以經由醫師施以手術切除,因此大幅提高大腸直腸癌的存活率。大腸癌有逐年增加以及年輕化的趨勢,有血便問題應及早治療,尤其是50歲以上的病患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好發族群更要小心,才不會錯失治療良機。台中40歲蔡先生於6年前在大腸左右兩側陸續發現惡性腫瘤,曾透過剖腹手術方式切除,也接受切口疝氣修補治療,腹部留下一道如中央山脈的長傷疤,他每年都安排追蹤檢查,不料日前發現大腸有一小顆扁平瘜肉,切片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醫療團隊還是決透過術後傷口小的3D立體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淋巴結已有轉移。罹癌後 須更重視定期追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江驊哲表示,雖然患者當年罹患大腸癌時,配合醫囑手術治療,但當免疫系統無法有效壓制游離癌細胞時,仍有可能復發,患者於此次來診前,身體並無出現任何不適,所幸他多年來重視追蹤的重要性,才能於大腸鏡檢查發現病灶後,積極接受治療,目前亦恢復良好,現在又是一尾活龍。大腸癌術後兩年內復發率最高江驊哲提醒,雖然原位癌和第一期大腸癌復發率低,但仍建議術後1年內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癌手術後仍然有復發的風險,且術後兩年內復發率最高,為早期偵測復發,或發現第二原發部位的腫瘤,患者經治癒性治療後,務必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篩檢 兩年一次無負擔 還降兩成大腸癌致死率大腸直腸癌治癒率很高,但常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國人也缺乏相關資訊,和早期篩檢而錯失治療黃金時機,如能定期進行糞便潛血篩檢、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認腸道內是否有瘜肉或不明腫瘤,並盡早切除或做處理,即能提升治癒率與存活期。

罹患大腸癌 一定要做人工肛門嗎?

罹患大腸癌 一定要做人工肛門嗎?#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近年來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口數逐年攀升,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除與遺傳、基因有關聯外,飲食西化更被認為是危險因子之一。柳營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趙頌慈醫師表示,近年來診斷技術的進步、輔助治療的多元發展,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已能針對不同病人量身訂造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然而,民眾認為做人工肛門就是要把天生的肛門挖掉做個永久性的代替肛門,因此拒絕正規的外科治療,甚至轉而尋找其他偏方治療以致延誤病情。「腸造口」可分永久性和暫時性 永久性腸造口為肛門癌唯一選擇人工肛門的正式學名為「腸造口」,依其目的可分永久性和暫時性兩類。需作永久性人工肛門的患者,大多是因腫瘤的位置離肛門口太接近,如低位直腸癌(腫瘤離肛門口少於5~6公分的距離),過去這些患者往往只能接受經腹部和會陰聯合切除手術,把肛門及直腸切除並建立永久性人工肛門。但隨著輔助治療的不斷發展,進行術前同步化學、放射線治療可使腫瘤縮小,加上手術技術的演進,往往可以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但對於罹患肛門癌的患者而言,永久性人工肛門則仍是目前接受外科手術時的唯一選擇。接受暫時性人工肛門往往是基於保護性的原則,如腫瘤併腸阻塞的患者,由於腫瘤近端的腸子都已水腫膨漲起來,甚至可能發生腸壁破裂的風險,若手術切除腫瘤後直接作腸道吻合,極容易發生術後癒合不佳而導致糞便滲漏、腹膜炎及敗血症等併發症。因此,在手術中作暫時性人工肛門便可發揮保護作用,先讓腸道減壓,待水腫膨脹的腸子縮小後,再做第二次手術關閉此人工肛門。另外,醫師也會針對一些初期腸道吻合處有潛在癒合不良、無法承受成形糞便通過的壓力而發生滲漏風險的患者作暫時性人工肛門,經數月後待癒合較穩當再進行手術把其關閉,糞便就可以安全地從天生的肛門口排出。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 比傳統剖腹手術的復原狀況較好除了上述的原則外,維持患者良好的營養狀況不但可以提升免疫力並減少術後的感染,還可以顯著地促進腸道吻合處的癒合,大大降低因發生滲漏而需再次手術作人工肛門的比例。另外,經持續五年追蹤的研究結果更發現,在總死亡率、癌症復發率、無癌五年存活率方面均有不錯的結果。同時亦顯示不論是在術中出血量、術後患者住院天數、術後併發症(包括肺炎、泌尿道感染、傷口感染)等,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的患者都比接受傳統剖腹手術的有較好的結果。此項研究成果已在2019年6月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雜誌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趙頌慈醫師表示,一般人得知須手術切除時,往往是希望盡量保留自己原來的肛門,但在醫療團隊的專業考量上,把腫瘤廓清乾淨、減少轉移及復發的可能為第一優先,其次才是考慮肛門能否保留的問題。當然,是否保留肛門或作暫時性的人工肛門,除了要尊重患者和家屬的意願外,更應綜合考量腫瘤侵犯的位置及患者的身體狀況而定。因此在治療前病人及其家屬應與外科醫師及醫療團隊充份溝通討論、評估、考量其可能性及優劣,如此才能確保術後成效與安全,並減輕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壓力。

大腸癌易併肝轉移 精準切除復健康

大腸癌易併肝轉移 精準切除復健康#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66歲陳先生,3年前因第三期乙狀結腸癌,經腹腔鏡前位切除手術後進行輔助性化學治療,但4個月後發現多處肝臟轉移,旋即接受標靶治療及血管栓塞手術,陸續經過腹腔鏡取下三處腫瘤以及部份肝葉切除。但仍無法完全擺脫右側肝臟多處轉移性腫瘤,因此決定於今年五月進行肝臟右葉全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大腸癌容易併肝轉移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肝膽移外科主治醫師蘇文隆表示,根據衛福部107年的統計,大腸癌發生率位居十大癌症第2位(第一名為女性乳癌),而大腸癌同時合併肝轉移的病人約佔15%-30%,原先未有肝轉移在接受大腸切除手術後的病人,仍有20%-30%的機率會產生肝轉移的情形。這是因為肝臟的門靜脈系統收集了來自腸道的血流,佔肝臟血循的75%,一旦腸道出現癌細胞,就可能透過門靜脈轉移至肝臟。精準的腹腔鏡肝切除手術 讓病患不用受化療與標靶藥物折騰蘇文隆說,大腸癌術後合併淋巴結轉移,即第三期之患者,必須接受術後的輔助性化學治療,若發現轉移性病灶時,則需要再輔以標靶藥物治療。臨床上常發現,隨著化療及標靶藥物的進步,在第一線治療失敗後,仍然有第二線,甚至第三線的藥物可以加以應用,但是在反覆往返醫院治療的期間,病患時常透露出疲憊感,承受著對於疾病治療的不確定感及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因此明確的手術切除治療則為肝轉移病患帶來一線生機。目前腹腔鏡肝臟切除 已為常規之手術大腸癌併肝轉移的患者在臨床上相當常見,但以「精準腹腔鏡肝切除手術」,微創手術只需打三到四個小洞,即可進行肝臟切除,微創手術傷口小、手術時間短、恢復期短。適合肝切除的病人,條件包含了腫瘤必須可以全部切除、不可以有無法同時切除的肝外轉移及肝功能可承受切除手術後的變化,然非每位患者均適合腹腔鏡,需經由外科醫師仔細術前評估才能執行。

火線直擊:秒速掌握大腸癌前兆

火線直擊:秒速掌握大腸癌前兆#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藝人賀一航因大腸癌病逝,除了賀一航,豬哥亮、李國修等名人也罹患大腸癌,引起民眾的關注。依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高達1萬5千多人罹患大腸癌。大腸癌是結腸直腸癌的統稱,細胞於大腸或結腸不正常增生的現象,也多來自良性息肉病變,大腸癌和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此外,肥胖、缺乏運動、吸菸、飲酒也可能增加風險。南投醫院院長暨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洪弘昌表示,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以多加使用。大腸癌的症狀1.)排便異常排便習慣改變,如原先排便習慣良好卻開始發生慢性腹瀉,便秘,甚至是雖然有便意,明明肛門卡著東西,卻又解不出來。2.)糞便形狀發生改變當糞便漸漸變細,有時候是因為腫瘤引起腸道狹窄。3.)便血或糞便帶血有血便是大腸癌的警示症狀之一,不過以腸胃潰瘍、痔瘡、肛裂等良性的病灶居多,但出血畢竟是1項警訊,表示腸道健康出現問題,還是必須尋求醫師診斷確認。4.)其他慢性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等。三餐老是在外 大腸癌開始鎖定年輕人外食族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便秘、腹瀉或出血的症狀,都可能都是大腸癌的前兆,不可不忽視。有許多民眾對於肛門指診、腸鏡等侵入性的檢查相當害怕,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直腸外科廖師賢醫師表示,肛門指診對於直腸癌有高度的診斷,呼籲民眾別抗拒進行檢查。若確診腸癌的患者,也有部分因為擔心手術需裝置人工肛門而抗拒。廖醫師也表示,目前的手術治療已將保留患者肛門完整視為優先考量,且醫師會依患者的狀況,安排適合的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等,因此民眾別因為害怕被切除肛門而放棄治療。大腸直腸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肝膽腸胃科、大腸直腸外科」 

乾咳爆瘦竟罹雙癌,定期檢查不可忘!

乾咳爆瘦竟罹雙癌,定期檢查不可忘!#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長期在大陸經商的50歲男子,近2個月爆瘦8公斤,一年來已瘦了近20公斤,且持續乾咳一陣子。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肝膽腸胃科陳仕豐醫師表示,經檢查該患者已罹患大腸癌及食道癌多時,並轉移到肝臟。所以體重突然大幅下降,不一定是好事,恐已是癌症找上身!這位台商在乾咳之初,一直認定是大陸空氣品質不佳所致,而體重下降是工作壓力過大,因此安排回台休息兩週,期間也到居家附近醫院門診治療咳嗽,卻未見舒緩,經妻子建議做健康檢查,徹底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陳仕豐醫師表示,經一系列的精密健檢,發現該患者已罹患大腸癌及食道癌多時,在大腸的乙狀結腸位置,有約6公分的惡性腫瘤,而食道的下端位置也有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再透過磁振造影也發現多個轉移性肝腫瘤,確診後是大腸癌已經轉移到肝臟。大腸腺瘤瘜肉,有可能5到10年轉變成惡癌由於90%以上的大腸癌是大腸腺瘤瘜肉經過5~10年左右的時間演變而來,如果該名男子在40歲時,有先做一次無痛內視鏡檢查,同時將食道也一併做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結果應不會如此。罹癌年齡不斷年輕化,應定期檢查!大腸癌和食道癌分別名列國人十大癌症的第1位和10位,大腸癌常見症狀,如大便有血、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變細變小、貧血等,而食道癌則可能伴隨嘔吐、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不可輕忽。另外也提醒,國人罹癌的年齡不斷年輕化,而且大部分的癌症早期都無明顯症狀,所以早期預防、定期檢查,才是預防重症的不二法門。

腸癌年輕化 少吃NG食物、控體重

腸癌年輕化 少吃NG食物、控體重#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0幾歲大學生,卻被發現罹患第四期大腸癌。經醫師治療11個月後,該患者40歲父親竟然也被診斷出第四期大腸癌,讓家屬母親欲哭無淚。該案例醫師、北醫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冠德指出,20多歲大腸癌多是基因遺傳,然而隨飲食西化推波助瀾,腸癌也有年輕化趨勢。大腸癌年年奪冠 漸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直腸癌長年奪得國人好發癌症之首,大腸癌人數由95年1,0248人,上升至105年1,5374人,標準化發生率由37.9增加至41.3;標準化死亡率雖沒太多變化,但隨著罹癌人數變多,死亡人數11年內,由3,911增加至5,722人。雖然90%以上大腸癌幾乎發生於50歲以上患者,但大腸癌也呈現微幅年輕化趨勢。在大腸癌罹病人數中,95年40歲以下大腸癌人數佔3.56%,105年該數字微幅上升至4.28%。腸癌病因多元 飲食加上基因大腸癌為何有年輕化趨勢?李冠德受訪時表示,大腸癌病因多元,基因是原因之一,然而隨著民眾攝取過多煙燻食品、紅肉、高油脂等食物,加上肥胖,多重因素影響造成罹患大腸癌的年輕人(20-30歲)有變多的趨勢。他不免也要問,「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幾乎要世界第一,難道台灣人是容易罹患大腸癌的民族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則補充,許多臨床研究都顯示,糖尿病或肥胖等慢性病患者,也都和大腸癌脫不了關係。預防大腸癌 健康吃也要篩檢如何預防大腸癌?陳鴻華提出3大預防策略,首先是積極治療罹癌病人;至於一般人應積極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最後則要教導民眾正確飲食,煙燻食品、紅肉、高油脂食物少吃,蔬果等高纖維食物則要多吃;另外,應多運動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增罹癌風險。李冠德強調,早期篩檢是關鍵,因為90%大腸癌來自息肉,只有10%是非息肉原因,這些少數人通常是家族遺傳。他呼籲40歲後應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糞便篩檢。如果有異常,須進一步做大腸鏡,將息肉拿掉。至於家族遺傳高風險患者,篩檢時間需更提早,建議提早至30歲開始做。(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連11年發生率居冠 及早大腸癌篩檢

連11年發生率居冠 及早大腸癌篩檢#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新報告出爐!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逾1萬5千人,平均每5分06秒就確診一位罹癌患者,更是連續11年蟬聯發生率第一名。輕忽篩檢釀大禍 家族病史要注意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洪基翔醫師表示,大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而往往被忽略,發現病徵時常是中晚期,治療也較棘手。另外針對有家族病史的高危險民眾,也建議每年都要進行篩檢。洪基翔醫師以一位40多歲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吳姓女子為例,家中父親與哥哥皆是大腸癌患者,在洪醫師的建議下安排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卻因怕麻煩、清腸不確實,檢查需擇日重作,一延再延,然而因某次腸阻塞掛病,急診後才發現自己也罹患了大腸癌,洪醫師表示,若該名患者有及早預防,或許治療上就不會繞了一大圈,幸好最終順利醫治,但還是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大腸癌篩檢選擇多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洪基翔醫師建議,50歲以下年輕民眾,應自行進行糞便潛血檢查,超過50歲者,則可配合國健署提供之免費定期篩檢,以期能早期發現並儘早治療,然而針對糞便潛血呈陽性反應的民眾或家中有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群,洪基翔醫師進一步補充,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過去因為怕痛而不願意受大腸癌鏡檢的民眾,都可選擇無痛大腸鏡,更可合併瘜肉切除手術,一舉兩得、事半功倍,千萬不可輕忽及逃避。提升腸癌病識感 篩檢關鍵不輕忽最後洪基翔醫師叮嚀,日常飲食也很關鍵,平時應多吃蔬果、少吃加工肉品及油炸燒烤食物,搭配規律運動且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降低腸癌發生機會,最重要的則是主動篩檢,早期篩檢早期治療,若確診大腸癌,也不要畏懼開刀而延誤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才是解決之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