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想預防流感 情緒平和是重點

想預防流感 情緒平和是重點#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才打過流感疫苗,怎麼還是得到流感呢?50歲的王太太感冒5天,初起有鼻咽部微熱感,接著有流鼻水、發燒、頭痛、咽喉腫脹疼痛、聲音沙啞、全身性肌肉痠痛無力感等感冒症狀,本想自然痊癒,沒料到症狀持續加重,來到門診後,沒想到醫師竟評估為類流感症狀。出現發燒、全身性痠痛與疲倦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勇璋表示,流感的高峰期在11月下旬開始到隔年春節前後,一般感冒與類流感症狀的差異,主要是會出現發燒、全身性痠痛與疲倦感,此時若未就醫,容易往重症發展,演變為肺炎或其他危重疾病。未有保護力前被感染 仍會得流感想要防範流感,施打疫苗是最快的方法,流感疫苗接種後約2週可產生保護力,但若在接種前就已經有流感病毒潛伏在體內,或是未產生保護力前被感染,都可能造成接種疫苗後仍然得到流感的困擾。吳勇璋醫師表示,感冒通常都在溫差很大或是溫度驟降的時候發生,再加上今年冬天不太冷,甚至還有點熱,現在正是需要特別小心感冒的時刻。情緒保持平和、不過度緊張可防流感在中醫角度看流感的預防,吳勇璋表示,若有受寒狀況,沖熱水澡可減少寒邪的影響,另外,情緒保持平和、不過度緊張都是基本防流感的撇步,機車族要特別注意頸部頭面的保護,圍巾口罩可減少頭面持續接觸風寒邪氣。有感冒症狀時忌諱吃補另外,減少出入公眾場合,必要時使用口罩,勤洗手,有感冒症狀時忌諱吃補,特別是在冬天民眾喜歡吃薑母鴨或羊肉爐,裡頭的配方藥材多屬溫燥,雖可暖活身體,但若已有風寒邪氣潛伏體內時,會讓感冒加重更難痊癒。

沒運動睡不飽 中壯年流感率升

沒運動睡不飽 中壯年流感率升#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返鄉潮等於流感潮嗎?流感高峰為每年年底至隔年3月,根據疾管署統計數據指出,除了2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為流感危險族群,上個流感季造成許多中壯年重症甚至死亡,25歲以上重症致死率皆逼近8%,流感有開始侵襲中壯年的趨勢。免疫力降 可能增加感染流感機率冬季流感潮加上年節將近,進入返鄉旺季的同時,因南北人潮交替、人潮多,交通時也必須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病毒易擴散,加強免疫力是維持健康的首要任務,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免疫力下降將可能增加感染流感的機率,施打流感疫苗、日常作息、運動、及完整營養是提升免疫力是最直接的方式。上班族外時多為空熱量楊承樺營養師指出,根據2015年飲食認知/行為調查,上班族外食多為空熱量,達到國健署每天蔬果579飲食建議的僅有1成,而國民營養調查顯示,能協助免疫力提升的8大營養素中,對於免疫細胞製造與代謝尤其重要的維生素E和鋅,全民卻普遍缺乏近8成!中壯年感染率與死亡率有提升的趨勢據疾管署數據顯示,2016年卻出現25~64歲單周就診高達7萬人次,49歲以下單周有40人因流感與肺炎死亡的統計,雙雙突破2008至今歷史新高!陳欣湄醫師呼籲,不論身體狀況如何,民眾都切勿大意。另外,壯年人多自以為年輕力壯、免疫力強不易發病,實際上感染率與死亡率有提升趨勢,現代上班族工時長,沒空規律運動,睡眠亦不充足,多數無法完整攝取一天所需的營養素,這些都有可能會降低免疫力。

高燒3天併肺炎 流感在作怪

高燒3天併肺炎 流感在作怪#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2歲的男性病人相當健康,無任何慢性疾病,突然因發燒三天,有頭暈、咳嗽有痰、全身痠痛症狀,前往急診就醫,急診室測量發燒高達攝氏39.6度,每分鐘心跳126下,白血球輕微升高,住院觀察3天後肺炎惡化,轉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檢驗報告顯示為流感A型。以老年人口為主要侵襲對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控科主任王登鶴表示,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急性爆發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每年均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的死亡人數,其中又以老年人口為主要侵襲對象,目前共有A、B及C三型,其中A型及B型都可造成人類典型的流行性感冒發作,但C型流感病毒只造成輕微感冒的症狀。有高燒、寒顫、頭痛、肌肉酸痛症狀王登鶴醫師說明,流感主要是藉由飛沫,接觸傳染,潛伏期約1至3天,症狀發作較突然,一開始會有高燒溫度由38℃~40℃,甚至可高達41℃出現、寒顫、頭痛、肌肉酸痛等現象,痊癒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有時會引起併發症,如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腦炎、慢性心肺疾病惡化等,甚至導致死亡。這些多發生在高危險群的人,包括65歲以上老人、罹患心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腎疾病、免疫抑制的病人、孕婦或安養/養護機構對象,這些都是必須施打流感的對象。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可達70~90%王登鶴醫師提醒,在流感流行季節每年10月開始至次年3月,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方法,一般而言,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可達70~90%之間,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0~60%罹患流感的嚴重性及其併發症,並可減少80%的死亡率。流感疫苗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但接種前仍必須先經醫師詳細評估診察,再行決定可否接種。 

洗手不擦乾 病毒不減反增流感危機!

洗手不擦乾 病毒不減反增流感危機!#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不得到流感,「洗手要擦乾」是最簡單的預防方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家醫科醫師黃鈞源表示,洗手5步驟為「濕、搓、沖、捧、擦」,因自來水、洗手乳、肥皂等都不是無菌的,擦乾的動作可以擦掉這些殘留的細菌,因此醫師提醒,想預防流感,洗手記得要擦乾!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冷氣團來襲,近日因氣溫驟降,流感疫情升溫,許多民眾都陸續出現肌肉痠痛、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10%的患者更有噁心嘔吐感,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吳建孟表示,流感潛伏期約為1~4天,罹患流感在發病前一天到症狀出現一周內都具有傳染力,小朋友的感染力更強,潛伏期可達10幾天到2周。黃鈞源醫師表示,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當中,自身免疫力未發展健全,1年可能至少會感冒5~6次,一旦流感病毒進入上呼吸道黏膜,會開始增殖,進一步破壞呼吸道免疫系統,也會讓家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搓洗動作一定要超過20秒小朋友的免疫力弱,又喜歡靠觸覺滿足好奇,吳建孟醫師表示,流感肆虐期間,手部清潔一定要作好,洗手時,搓洗的動作一定要超過20秒,感覺喉嚨熱熱癢癢時,盡快手掩口鼻,有流感病兆的患者,在家裡也要記得戴口罩!家中有流感患者,家人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高達90%,目前公認最有效預防流感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除了接種流感疫苗之外,更應注意手部清潔、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除了保護自己也是在保護家人。

憂鬱愛生氣 恐增流感機率!

憂鬱愛生氣 恐增流感機率!#流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世界上既有經常傷風感冒的人,也有完全不曾感冒的人,或許有人認為這跟體力的好壞有關,事實上怒氣也是原因之一。激怒會使神經系統失去平衡因為激怒會使神經系統失去平衡、產生混亂,因此導致免疫系統也變得紊亂,所謂的免疫,是指排除入侵到體內的異物、防止疾病產生及恢復健康的功能,努力工作發揮免疫功能的就是血液裡的白血球,白血球會吃光黏在血管壁上的老舊細胞,有外敵入侵時則會展開攻擊。交感神經過於活絡 白血球會增加負責掌控這些白血球行動的就是自律神經,白血球又可以分為2種,負責排除體積比較大的異物的顆粒球,和攻擊細小病毒的淋巴球,平常負責守護身體的白血球,在交感神經過於活絡的狀況之下,顆粒球的數量會增加,如果增加太多,而侵入體內的異物很少,就會轉而攻擊身體必需的常住菌群。人體如果失去常住菌群,身體的屏障功能、抵抗病菌的能力就會降低,顆粒球的壽命很短,只有2、3天,大量增生的顆粒球死去之後,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傷害周遭的細胞。容易發怒者 免疫力愈差相反地,如果副交感神經活動過剩,就容易罹患像異位性皮膚炎或花粉症等過敏性的疾病,由於發怒會讓交感、副交感神經失去平衡,因此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這也是愈容易發怒者,免疫力愈差,愈容易感冒或罹患流行性感冒的原因。過度發怒會導致交感神經作用過剩如果只是容易感冒還好,當人的免疫系統失序的時候,恐怕也很容易罹患癌症,過度發怒會導致交感神經作用過剩,顆粒球增生,淋巴球就會減少,由於攻擊癌細胞也是淋巴球的功能,這種功能如果減弱,就有可能製造出癌細胞容易增生的環境。如前所述,如果動怒,守護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就無法順利運作、發揮功能,當你生氣的時候,你已經不知不覺對疾病呈現毫無防備的狀況了。(本文摘自/打造身體一生不動怒的方法/天下雜誌出版)

抗流感 醫師傳授3自保妙招

抗流感 醫師傳授3自保妙招#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流感來勢洶洶,無病史也當心!一名40多歲女性,沒有慢性病史,有類似感冒症狀,加上血壓低與心跳快到醫院求診,2天後因心肌炎住進加護病房,於15天後死亡,醫師提醒,因流感引起的心肌炎或瀰漫性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及呼吸衰竭等,致死率達2至3成,因此,民眾在流感流行期亦不可掉以輕心。11月到隔年3月 為國內流感流行期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一般整合型內科醫師巫慶仁指出,病毒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下活性更高、存在更久,加上天一冷,人群聚集室內,空氣不流通,更增流感病毒傳染的方便性,隨著冷氣團發威,流感病例明顯增多,每年的11月前後到隔年的3月中下旬,均為國內流感流行期。無特效藥 高危險群提高警覺巫慶仁醫師提醒,包括老人、小孩及孕婦、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慢性病史等抵抗力較弱的族群,及常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及看護均屬於感染流感的高危險群,要特別提高警覺,絕大部份的病毒感染均無所謂的特效藥,因此醫師提供預防流感 3妙方,有效打擊流感:1)  接種疫苗/其中最重要的是施打流感疫苗,讓自己產生抗體,雖然施打疫苗無法百分之百有效,但對抗流感病毒仍有70~80%防護力,尤其當大家都施打時,還可產生群體保護力。2)  良好習慣/平時養成良好的手、口、鼻衛生習慣,勤洗手,家中有小孩者,回家抱小孩之前應洗手、換衣服,流感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戴上口罩。3)  養生良方/平時可用2、3片黃耆沖泡熱開水,當成開水適量飲用,藉由黃耆補氣的功效,提升個人保護力,經濟又方便。

還不打針?流感併重症79歲翁不治

還不打針?流感併重症79歲翁不治#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來勢洶洶,還沒接種疫苗當心!冷氣團上週來襲,新北市12日出現自105年10月起首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新店區79歲男性,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史且未接種流感疫苗。65歲長者、嬰幼兒、孕婦為高危險群衛生局呼籲,近期即將進入流感疫情高峰期,各年齡層的人感染流感都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其中又以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患及孕婦等為高危險群,如出現類流感症狀或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流感合併肺炎及呼吸衰竭、心肌損傷衛生局指出,12日新增的新店區死亡個案,11月21日出現發燒及漸進性氣促等症狀,24日病況惡化至醫院急診就醫,經診斷為流感合併肺炎及呼吸衰竭、心肌損傷,當日收治加護病房治療,因病況持續惡化施予心肺復甦術急救,但仍於30日宣告死亡,11月28日實驗室確診感染H3N2型流感病毒,並於12月12日研判死因與流感相關。40名流感併發重症 皆未接種疫苗衛生局強調,新北市自105年流感季(10月)迄今,共出現40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去年同期僅6例),皆未接種流感疫苗,且多為50歲以上民眾(38位),並患有慢性疾病。衛生局提醒,幼童、長者與慢性病患為流感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必要時依醫師指示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並在家休養,確保自身及親友健康。

醫訊/如何保護你和家人不得到流感?

醫訊/如何保護你和家人不得到流感?#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東北季風逐漸增強,氣溫持續下降,冷空氣讓病毒活性提高,感染疾病的機會也升高,如何預防流感、提升免疫力,一直是很重要的議題。關於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小兒科醫師王清虹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如何保護你和家人不得到流感?」,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如何保護你和家人不得到流感?時間:105年12月19日 星期(一)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劉大任社工分機:(02)2791-9696轉1008手機:0975-682-056(簡碼219148)、0932-155-63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