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心臟衰竭「累、腫、喘」怎麼辦?中醫揭起因竟與「水飲」有關

心臟衰竭「累、腫、喘」怎麼辦?中醫揭起因竟與「水飲」有關#心悸

剛過60歲的張先生來看診時表示,以前就時常感到疲倦、偶而覺得胸悶會喘、還有晚上頻尿,原本覺得沒有很嚴重,但日前心臟突然惡化,昏倒被家人送醫,直接進了加護病房,一條命差點救不回來,心臟科醫師表示這是心臟衰竭所造成。這次大病讓張先生瞬間衰老許多,才想著出院就來找中醫來調理身體。

大小毛病一堆,怎麼才算「自律神經失調」醫師親解3大定律辨真假

大小毛病一堆,怎麼才算「自律神經失調」醫師親解3大定律辨真假#心悸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上百種,每一種都有其對應的專科,例如心悸看心臟科、耳鳴找耳鼻喉科、腸胃問題有腸胃科。台中安律診所院長李丞永在《稱王的病:自律神經失調》說明,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斷,往往必須經過各種疾病專科的檢查與排除,無法找到確切的致病原因,才有可能屬於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問題。以下為原書摘文:

健康模範生也會中風?醫親解「心房顫動」預防、偵測、急救方法

健康模範生也會中風?醫親解「心房顫動」預防、偵測、急救方法#心悸

平日健康的張先生,在某天發覺自己單側指尖麻木、抓握也變得較為無力,經過一夜觀察卻不見好轉,次日決定到神經科門診諮詢。由於「突發性神經學症狀」可能有急性腦中風的疑慮,神經科醫師將張先生轉介至急診。經過急診、住院一連串檢查,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中風原因來由於「心房顫動」。

不明胸悶心悸、血壓突暴增!竟是罕見「腎上腺瘤」作祟

不明胸悶心悸、血壓突暴增!竟是罕見「腎上腺瘤」作祟#心悸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52歲林女士本身有輕微的高血壓,經規律服藥控制良好,雖偶有胸悶、心悸等情形,但因發作時間短暫,不以為意。但日前林女士心悸再次發作且伴隨嚴重盜汗及發燒,送往醫院急診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為4(正常為1以下),懷疑腫瘤的可能。罕見腎上腺瘤恐致心悸、高血壓危象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許竣凱表示,進一步檢測林女士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指數,竟比正常值高出近9倍;斷層掃描後,更發現腎上腺有一顆10公分的罕見嗜鉻細胞瘤,腫瘤已幾乎要比腎臟還大。考量嗜鉻細胞瘤內充斥腎上腺素,若不處理恐隨時造成血壓暴增及心悸,甚至心衰竭,立即安排手術摘除腫瘤;術後林女士恢復良好,不再被不定時的心悸所擾。許竣凱指出,一般腎上腺腫瘤可分以下2種: 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多屬良性的腺瘤,無分泌荷爾蒙的功能。 非功能性腎上腺腫瘤:會持續或間斷性分泌大量荷爾蒙,影響患者健康甚鉅。「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一。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幾經輾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他說。嗜鉻細胞瘤症狀不明顯易延誤治療在腎上腺腫瘤的治療上,以手術切除為首選。考量林女士腫瘤太大,且屬於輕微觸碰就會造成血壓飆升的嗜鉻細胞瘤,加之腫瘤緊貼大血管,稍有不慎恐致大出血,故以開腹的方式進行手術,以確保有足夠空間及視野。手術時由患者腹部中線下刀,撥開大血管後精細分離腫瘤與沾黏組織,過程密切監測血壓;歷經2個小時,成功避免傷到血管及觸發血壓飆升,順利將腫瘤摘除,術後出院僅定期回診追蹤即可。許竣凱補充,其他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如:醛固酮增多症、庫欣氏症等,多能在2公分內就被發現並得到診治;然而,嗜鉻細胞瘤卻因發作時間短暫,且症狀缺乏特殊性,往往被忽略或誤診而延誤治療。呼籲民眾平時應提高警覺,若有不明原因的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須盡早就醫接受診治,避免病情惡化。

心臟肥大恐心衰竭、猝死!醫:高血壓出現心悸別輕忽

心臟肥大恐心衰竭、猝死!醫:高血壓出現心悸別輕忽#心悸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79歲蔣先生因運動性呼吸困難與心悸就醫,依心電圖和初步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肥厚,但除此之外看不出有其他原因。醫師進一步透過形變照影心臟超音波才發現,左心室心尖部縱向應變顯著下降,是典型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變,治療以藥物為主,並需注意心律不整的發生。呼吸困難、胸痛、心悸,恐心臟肥大病變另有陳先生53歲,因有運動性呼吸困難、胸痛、心悸與姿勢性頭暈等症狀前來就醫,心電圖顯示右束傳導阻滯,經傳統心臟超音波證實為左心室出口肥厚,伴隨有輕度出口血流阻礙,且由於病患合併有一些神經症狀,經形變照影心臟超音波診斷後,確認為左心室出口阻塞型心肌病變。醫師建議藥物治療,預防心律不整,並避免長時間蹲下後急速變換姿勢,定期回診追蹤。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蔡惟全表示,心臟肥大是一般人常見的心臟病變,主要是指心臟的左心室擴大或肥厚的變化。左心室是維持心臟功能最重要的腔室,負責將心臟的血液送給全身器官運用。當左心室有擴大或肥厚的變化,甚至兩者都存在時,代表左心室已經有病變,嚴重者甚至有心臟衰竭與猝死的風險。左心室擴大或肥厚,常見成因不同造成左心室擴大的常見原因包括: 心肌梗塞 心肌缺氧 心肌病變 瓣膜性心臟病 通常伴隨左心室收縮功能下降造成左心室肥厚的常見原因包括: 主動脈瓣狹窄 肥厚性心肌病變 浸潤性心臟病變 高血壓蔡惟全說明:「臨床上常因心電圖或胸部X光檢查,懷疑是否患有左心室擴大或肥厚可能,就需要進一步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傳統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可以測量左心室大小與質量,進一步確認左心室的變化是擴大或肥厚,還是兩者都有,且可以探查可能的原因,例如瓣膜性心臟病。」然而,有時傳統心臟超音波僅能看到左心室肥厚,沒有發現特異的原因時,此時需再透過形變照影心臟超音波。蔡惟全指出,形變照影心臟超音波是利用亮點追蹤技術,可直接測量心肌的變化,適用於病患有心肌肥厚、心肌病變、懷疑心臟衰竭但左心室射出分率正常、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右心室肺動脈高壓,癌症化療的心臟毒性評估等情況,也有助於病患心臟衰竭的心肌存活與預後評估,可更精準解決病患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