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呼吸困難找不出原因 中醫針灸可緩解

呼吸困難找不出原因 中醫針灸可緩解#針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3歲黃先生3年來,常胸口鬱悶、呼吸困難、易喘,輕則胸口悶塞感,重則像有重物壓迫,吸不到空氣,甚至像要窒息一般,求助中醫,經過幾次針灸及方藥治療後,胸悶吸不到空氣的狀況已大幅改善,整個人的氣色及情緒也變得比以前好。呼吸系統及心臟疾病、貧血、酸中毒等都可能造成呼吸困難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謝礎鴻表示,呼吸困難是指患者主觀上覺得呼吸不舒服,而客觀上會表現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主要導因於呼吸系統或心臟疾病,但是其他原因也會造成呼吸困難,如腦部、神經、呼吸肌、胸廓異常、心理壓力、貧血、酸中毒等也都有可能。因此,臨床上對於呼吸困難需進一步詢問病史,才能做更精確的鑑別診斷,有時也需要配合檢查檢驗。中醫治療呼吸困難可以透過針灸與方藥雙管齊下,若患者屬於「肝氣鬱結型」,常容易因緊張或壓力大而感呼吸不適,可選用加味逍遙散、柴胡疏肝湯治療;若是「氣虛不足」,常疲勞導致無力呼吸,則選用補中益氣湯、生脈飲;若是「痰濕體質」,常見食欲不振、易頭暈、平躺時胸悶更嚴重,則選用導痰湯或血府逐瘀湯治療;長期吸菸者,戒菸是最好選擇,若無法立刻做到亦可選用潤肺的清燥救肺湯或瀉白散治療,另也可隨證加減一些寬胸的藥物,如瓜蔞實、百合、合歡皮、玫瑰花來加強療效。長期呼吸困難 常見胸廓結構改變、胸骨角處腫脹及胸鎖乳突肌謝礎鴻說,長期呼吸困難可能會造成身體結構的異常,而身體結構的異常又回過頭來造成呼吸困難的問題進一步加劇,此時可用針灸調理身體結構的異常。以臨床觀之,長期呼吸困難的患者,常見胸廓結構橫向、縱向的改變、胸骨角處腫脹及胸鎖乳突肌、脅肋、臉頰喉嚨肌表的僵硬,這些都可以藉由針灸不同的穴位而獲得緩解。

中風兩年手腳不靈活 針灸復健恢復日常活動

中風兩年手腳不靈活 針灸復健恢復日常活動#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黃太太四年前因中風送醫,雖然度過危險期,也努力復健,但左邊肢體無力的症狀卻遲遲未改善,無法行走、左手張力過大、攣縮,無法舉起、拿東西,讓她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中風兩年後,雖然早已過了黃金復健期,黃太太仍求診中醫,希望輔以中醫治療,讓復原更順利,醫師針灸頭皮的運動與感覺區穴位,一星期治療兩次,配合原有的復健運動,持續兩年,黃太太已能用柺杖行走,手也能高舉過肩,恢復日常活動。中風後的身體症狀分為腦部受損造成的核心問題、疾病衍生出的周邊問題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一大主因,往往嚴重影響病患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因此中風後的復健非常重要。然而中風急性期過後,每個病患表現出來的症狀各有不同,常見如:肢體無力、肩頸痠痛、不良於行、講話不清楚、消化不良等,這些症狀可不一定都是中風直接造成的。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李昌狄表示,中風後的身體症狀有些是腦部受損直接造成的核心問題,如腦部管理手腳的運動感覺區域受損,導致手腳無力、不良於行;有些則是疾病衍生出來的周邊問題,如肌肉緊繃、痠痛,進而影響復健成效。核心症狀需要長時間修復,並不保證一定能復原,而中醫的強項是改變周邊問題,若能輔以針灸,緩解周邊問題造成的不適感,便可能提高病患的復健意願與成效,達到良性循環,長時間下來就有機會進一步改善核心症狀。以黃太太為例,兩年前來院時,除了行動不便的問題外,尚有排便不順、頭痛、手麻腳麻問題,李昌狄利用針灸,逐一解決;而左手無法舉起、伸直、腿部無力、不能站起的情況,再分別針灸位在頭皮的運動與感覺區穴位、手部的靈骨大白穴、腿部的腎關穴、四肢穴和足三里等主要穴位,達到改善手腳張力、加強肢體力量、腦神經鎮靜的效果。每次針灸完,黃太太都覺得舒服許多,回家便積極復健,一周來院兩次,持續兩年,現在已能舉手、拿東西、抬腳、用拐杖行走了,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西藥治療復發率可減少58% 若中西合併可降低61%研究指出,中風後若患者僅以西藥治療,復發率可減少58%;若僅以中醫針灸治療,則可減少50%的復發率;但若中西合併,就可降低61%。李昌狄表示:「針灸跟復健是不能互相取代,但可以互相加強的。即便過了中風三個月的黃金治療期,若能堅持治療與復健仍會有機會改變,所以不要輕言放棄。」此外,也提醒民眾,預防中風與復發最重要的還是飲食跟危險因子的控制,先做好預防與控制,再搭配針灸才能擁有更好的復健成效。

過年後腰圍胖一圈 喝消脂茶揮別脂肪

過年後腰圍胖一圈 喝消脂茶揮別脂肪#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年節大吃大喝攝入過多熱量,加上作息不正常,運動量減少,一不小心腰圍就胖了一圈。年後的診間裡,總是聽到上班族唉唉叫「變胖了」,平均增加1~2公斤以上,因此尋求中醫減重。中醫表示,煮中藥消脂茶當茶喝,可以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適合大多數體質的民眾,不過如果胃弱,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病史的人,則不適合空腹喝。 42歲的王先生體重90多公斤,外表壯實,火氣大,排便不順,臉部長滿青春痘,有頭皮毛囊炎等皮膚問題,容易長口瘡,食欲很好,工作壓力大時喜歡吃東西紓壓。3個月前尋求中醫減重,經診察其舌苔黃膩,脈滑數,屬燥熱體質,遂以清熱瀉火、潤燥滋陰的中藥處方,用大柴胡湯、調胃承氣湯、澤瀉、荷葉加減治療,並且輔助穴位埋線,持續治療2個月後,王先生減輕了6公斤。但由於過年期間大吃大喝,年後體重又回升1公斤,趕快回診繼續接受中藥及穴位埋線治療。中藥調理、針灸、穴位埋線,哪種減重方式好?新富錦中醫診所黃茵婕醫師表示,中醫減重方法分成三類,分別是中藥體質調理、針灸、穴位埋線減重。中藥的減重原理是根據患者的肥胖體質來辯證施治,主要分痰濕、氣血虛損、實熱或濕熱證型。利用中藥方劑對證治療,以祛濕化痰,補益氣血,清除實熱及濕熱,讓失調的身體功能恢復平衡,再配合穴位埋線雕塑體型,加強新陳代謝,抑制食欲,利水消腫,並可輔助運用穴位埋貼耳珠,刺激內分泌、渴點、飢點、胃及神門等穴點,以降低食欲及紓解焦慮感。再搭配少吃多動,多管齊下,就能瘦得健康,瘦得長久。上班族沒時間常常針灸,可以搭配迅速、便利的埋線減重療程,調整失常的內分泌及新陳代謝,提高身體對醣類和脂肪的代謝能力,消除水腫、排除體內積存過多的水份,還能控制食欲及降低飢餓感。每1~2周埋線一次,一次花10~15分鐘,通常3~6個月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即可收到瘦身效果。 年後消脂茶 消脹氣、降血脂、去寒濕針對年節期間吃吃喝喝肥油上身,黃茵婕提供一帖消脂茶,具有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等功效,有助甩掉多餘脂肪。【材料】丹參2錢、山楂1錢、陳皮2錢、決明子2錢、黃耆2錢、生薑3片。【做法】將所有藥材用過濾袋裝好,加入1000cc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稍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丹參:降血壓、降血脂、對抗血栓形成,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不錯的功效。黃耆:補氣,利水消腫。生薑:去寒除濕。山楂:含有解脂酶,去油解膩,消食助消化,降血脂。陳皮:理氣健脾,消脹氣,燥濕化痰。決明子:清肝瀉火,潤腸通便。

秋冬刮痧通氣血 有這些症狀別亂刮

秋冬刮痧通氣血 有這些症狀別亂刮#針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刮痧是坊間常見保健方式,意指利用手指或光滑的硬器具如刮痧板、刮痧棒、瓷湯匙及牛角等,在皮膚表面特定部位反覆進行刮、擠、揪、捏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膚局部表面發紅或出現紫紅色瘀血點、瘀血斑或點狀出血現象,藉由刺激體表經絡和經絡傳導作用,暢通阻塞氣血讓不適症狀減輕或消失,達到平衡陰陽、扶正祛邪、活血化瘀、退熱開竅功效。刮痧前需先進行評估,若出現過於飢餓或飽脹感、疲勞或緊張或酒醉等情況,應暫時不宜進行刮痧。力道需均勻有節奏 不強求出痧避免損傷皮膚安南醫院中醫部唐偉誠醫師表示,刮痧時必須用力均勻、節奏規律,避免用力過猛或不均,並要隨時觀察患者反應。每部位刮痧以不超過10分鐘為宜,或是以局部發紅或稍微出痧為度,不應強求出痧以避免損傷皮膚。此外,刮痧時必須特別注意力道大小與不同對象治療的時間長短,舉如小孩子、久病體虛、體弱老人、嚴重心臟及腦血管疾病患者,避免因過度刺激而造成症狀加劇或誘發其他併發症發生。 刮痧後可平臥休息片刻並注意保暖,休息環境須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沖涼、直接迎風或立即勞動。休息期間飲用適量溫開水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刮痧後一至二天內若出現刮痧部位疼痛屬正常反應。下次可再度刮痧時間應在前次刮痧之痧點(紫紅斑點或斑塊)消失後,或是在前次刮痧間隔三至五天後方可再次進行,建議可根據病情需要求診中醫師來配合中藥或針灸治療。眼睛、乳頭、肚臍等孔洞或脆弱部位禁刮痧特別提醒的是,在人體孔洞或脆弱部位禁止刮痧,比如:眼睛、鼻孔、口唇、舌體、耳道口、乳頭、肚臍等處。若老年人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因素導致皮膚較薄,或是罹患傳染性皮膚病、皮膚出現癤腫或有潰瘍、瘡瘍、燙傷傷口,此類皮膚患處須禁止刮痧。如皮膚平常容易出現瘀青或出血後不易止血,或已確診罹患糖尿病與血液疾病如嚴重貧血、白血病、血小板低下,或是有出現全身浮腫、不明原因出現腫塊、急性扭傷或骨折等患處,以及婦女經期或妊娠時的腹部與腰骶部皆亦禁止刮痧,如有出現急性胸腹部症狀、急性高燒不退或懷疑罹患各種急慢性傳染病時,建議儘速就醫。唐偉誠醫師強調,坊間流行的刮痧療法雖簡便易行,確能舒緩身體不適,但必須注意上述刮痧前、中、後觀察重點,方能有效自我保健又不致延誤就醫時機,進而永保安康。

防疫天天在家耍廢 女大生暴肥10公斤

防疫天天在家耍廢 女大生暴肥10公斤#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0歲女大生「小如」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很少出門的她,幾乎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最近防疫解封,聚餐邀約又陸續上門,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令她相當苦惱而求助中醫,醫師評估後建議她調整飲食與運動,並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善脂肪囤積,將有助還她窈窕身材。 少吃多動減重不二法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書怡指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 陳書怡醫師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除了少吃多動,還要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穩定平衡,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而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是中醫健康減重的關鍵。 針灸帶動氣血循環 改善脂肪囤積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成就健美體態。   陳書怡醫師表示,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外,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做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洗腎、凝血功能不佳者 先與醫師溝通再治療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則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除了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才不會成為「復胖者聯盟」。

教授多次中風後失智 針灸助找回知覺

教授多次中風後失智 針灸助找回知覺#針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風後因腦部損傷,造成失智、失語症或肢體障礙等,透過針灸治療皆能恢復往日神采!一名年約40歲的男性病患,職業是律師,因為右側出血性腦中風,經手術裝設顱內導管後進行復健,剛開始僅能發聲卻無法說話,伴隨肢體障礙,且無法行走須坐輪椅,透由介紹前往中西醫整合醫師楊龍駿診治,以針灸治療約7~8次,漸漸可以開口,持續兩個療程後,說話更加清楚流暢,也能拿著拐杖走路,生活及工作重回正軌。腦中風後遺症影響日常 擴及呼吸中樞死亡率增另一名家住中部的大學教授,則是多次腦部梗塞型中風,導致中度失智症,起初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對外界也無任何反應,家人特地帶著他每週北上三次,經由楊龍駿醫師以針灸治療約10次,慢慢找回正常知覺,針灸20次後,恢復程度幾近百分之百,還能開車到處遊玩,讓家屬欣喜若狂。上述兩件案例,皆因腦中風後遺症,影響日常生活。楊龍駿醫師表示,大腦可劃分成許多區域,每個區域掌管身體各部位的運作,若中風發生在語言區,即可能造成失語症,在記憶區就會形成失智症,較常見是發生於運動區導致肢體障礙。一旦影響腦幹,甚至會出現吞嚥困難,嚴重時,若擴及呼吸中樞,死亡率將跟著升高。頭皮針、耳針療法 刺激活化腦部挽救壞死細胞楊龍駿醫師說明,出血型腦中風大多與高血壓有關,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導致腦血管壁破裂,以西醫方式治療,必須進行開顱手術止血;而梗塞性腦中風則是因腦血管腔壁變狹窄出現栓塞,造成腦部缺氧性壞死,或者來自身體其他部位的血塊堵塞腦部血管,須在中風後3小時內,以抗凝血劑治療。至於腦中風所衍生的治療問題,關鍵在於掌握3~6個月的黃金治療期。楊龍駿醫師指出,傳統中醫主要以中藥及針灸搭配,以調養身體的機能。對於腦中風造成肢體或器官的障礙,頭皮針、耳針能夠達到快速且明顯的療效,透過針灸刺激的作用原理,有助加速腦部受損的細胞活化,同時可強化受損部位的周邊細胞以取代壞死細胞的功能,加速肢體與器官的修復。預防中風再復發 內服中藥調養搭配針灸療法楊龍駿醫師進一步指出,頭皮針及耳針治療的次數,需視每位患者細胞受損的嚴重程度而定。舉例來說,若中風部位發生在語言區,此區域的腦細胞功能性產生問題時,以頭皮針直接刺激語言區的腦細胞,平均治療約7~8次,就能看見良好成果。至於有些患者腦細胞損傷面積大,治療時間自然拉長,剛開始嚴重時,建議一星期密集治療三次,加速腦部刺激活化。把握中風後黃金治療期,施以頭皮針與耳針的治療,同時搭配復健,可以使患者的身體機能獲得最佳的復原,早日回復獨立自主的生活品質。楊龍駿醫師提醒,高血壓、糖尿病、洗腎等患者均是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須特別留意,避免菸酒,維持生活作息正常,且適當運動,注意飲食均衡,少油、少鹽、少油脂,才能有效將中風杜絕於門外。

輕熟女雄性禿 針灸3個月改善

輕熟女雄性禿 針灸3個月改善#針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頭髮直直落,當心雄性禿已經找上妳!35歲的陳小姐,半年多前發現頭頂上的頭髮開始稀疏且嚴重掉落,檢查為女性雄性禿,經中醫施予針灸治療,3個月後,頭頂上頭髮稀疏現象已有明顯改善。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林在裕指出,雄性禿是禿頭最常見原因,男女都可能發生,雄性禿的盛行率依年齡、性別而異,以50歲而言,據統計資料顯示男性達5成,女性則約4成,但臨床發現發病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30至35歲為高峰 生活壓力加重掉髮林在裕醫師表示,女性雄性禿症狀往往從30至35歲開始,而現代女性面臨家庭、生活、婚姻、情感、工作等多重壓力時,就會發生提早並加重掉髮現象,臨床上也出現18、19歲女學生因為課業壓力嚴重掉髮而求診。雄性禿的臨床表現,男性有明顯的前額髮線後退,進而呈現M型禿頭或頭頂稀疏的地中海型禿頭。女性則為頭頂上的頭髮稀疏,但不至於變成全禿狀況。依中醫觀點來說,頭皮的氣血不足不能提供頭髮營養亦是禿髮主因之一。林在裕醫師說,女性雄性禿產生頭髮稀疏的現象,可考慮具有氣血雙補的針灸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等穴位,來改善頭部周邊的氣血循環及新陳代謝,進而滋養髮絲促進頭髮生長,約8成以上患者有改善,療程需三個月到半年左右,每周針灸需二至三次。連兩月每日掉髮逾百根 應及早就醫林在裕醫師提醒,氣血兩虛的人容易掉頭髮,平常可多吃綠色蔬菜、葡萄、櫻桃、蘋果等補血類的蔬果,或者可練氣功、快走,增進血液循環。若持續兩個月每日掉髮超過100根以上,並且頭頂髮量明顯少於後腦部位的髮量,就要及早治療。

腦傷癱床 靜脈雷射加針灸3個月能走

腦傷癱床 靜脈雷射加針灸3個月能走#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去年夏天,一名正要進入幼兒園的女童,突然發燒、手腳無力甚至昏迷,經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在加護病房治療兩個月終於救回生命,大腦卻已受侵害,意識模糊、四肢緊繃呈現類似植物人狀態,但家長不放棄希望,積極尋求治療,後經健科高強度復健與靜脈雷射,同步會診中醫輔以中藥、針灸,歷經三個月治療,女童已能說話跟行走。罹患病毒性腦炎 一度呈植物人狀態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蔡森蔚表示,團隊先為女童解決大腦發炎引起後遺症,每天安排一至二小時高強度復健及新型「靜脈雷射」治療,同時會診中醫,搭配中藥與針灸輔助,一周後,女童父親感受女兒逐漸好轉,四周後,女童可語言對話、抓握東西,並重拾坐姿平衡。蔡森蔚主任指出,臨床經驗顯示,急性腦傷、中風成人個案或類植物人狀態,早期介入較新型的靜脈雷射並接受高強度復健治療,可有效提升病人血液紅血球的攜氧量,促進血液循環,並活化白血球粒線體,給腦部充分氧氣,修補受損細胞組織;同時搭配中醫輔助治療,對患者意識恢復有相當大的幫助。煎藥與科學中藥並用 助醒腦開竅中醫輔助治療則分內科與針灸兩部分,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莊佳穎醫師表示,水煎藥與科學中藥並用,藉冰片、石菖蒲、遠志幫助醒腦開竅,人參、黃芪、肉蓯蓉等協助女童腦神經修復;並從經絡角度針刺穴位,刺激末稍神經回推到腦部,修復大腦連結,將藥物帶入病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