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壓力大出現鬼剃頭?中醫灸出新頭髮

壓力大出現鬼剃頭?中醫灸出新頭髮#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52歲的陳姓婦人,洗頭時掉下一大把的頭髮,頭上出現三處光禿禿的地方,嚇壞的她擔心自己罹患什麼病,後來至中醫求診,經針灸一個月後,慢慢長出頭髮。會出現「鬼剃頭」可能因工作壓力太大、睡眠不足、免疫失調、用腦過度、所造成。一般壓力性掉髮的民眾,從生活調理改善,即可恢復健康頭髮生長的週期,若無法分辨自己的狀況,須及早請醫師診斷與治療。「鬼剃頭」為短時間內大量落髮「鬼剃頭」正名圓禿、斑禿,短時間大量脫髮,與一般脫髮不同,鬼剃頭最大特徵是呈圓形,像一個硬幣一塊塊脫落,暴露出圓圓的一圈頭皮。有些人連眉毛、睫毛、鬍鬚和腋毛都會脫落。圓形禿掉髮是不分年齡與性別,各種年齡層都有可能,所以即使是小孩也有可能出現鬼剃頭喔!另氣血虧虛、面色無華、情志抑鬱、易生焦慮、休息不足者,都屬於鬼剃頭的高危群。中醫師建議:11點前入睡豐原醫院中醫師林煥欽表示,陳姓婦人常常超過晚上12點才會有睡意,以中醫理論來說,11點到12點屬肝經運行,此時若沒進入睡眠休息,容易因生理時鐘混亂而導致落髮。婦人經由中醫針灸,在掉髮周圍以梅花針的排列法刺激皮膚循環,並防止掉髮持續向外擴散出去,一次針灸時間約20分鐘、一週3次,同時搭配中藥調理、改善生活作息,大約在兩個禮拜就能有所改善。中醫學指:「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肝腎功能正常,身體氣血充盈,自然會有正常烏黑濃密的頭髮生長。一般而言,鬼剃頭屬短期症狀,內服中藥補氣血,恢復五臟平衡,頭髮就能長出來,頭皮恢復彈性後,就能夾住不再脫落。部分鬼剃頭患者有抑鬱情況,多因血虛生風的證型,中醫指情志過激可產生熱,熱極生風影響血,環環相扣,導致鬼剃頭,所以患者也要懂得紓緩壓力、放鬆心情,並維持正常作息,可以加快復原速度並避免復發。

三伏貼可減緩過敏症狀 但非人人適合

三伏貼可減緩過敏症狀 但非人人適合#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三伏貼」是中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於清朝《張氏醫通》記載,寒性哮喘可利用中藥外敷得到良好控制,而中醫在特定的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中醫會抓緊這段陽氣最旺盛的時節,配合使用辛散溫熱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的穴位,補充與激發人體的陽氣,既可趨除寒邪,又可提高身體的抗病力,進而減緩肺部過敏性疾病發作的頻率與嚴重程度。三伏貼的治療方式「三伏貼」所使用的穴位敷貼藥材多選擇辛溫通絡的中藥調製而成,例如元胡、細辛、白芥子等等再加上生薑汁調製成膏狀,在背部膀胱經或督脈的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進行敷貼,這些辛溫走竄的藥物作用於皮膚可以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邪與痰濁的功效。研究證實 三伏貼能減輕60%氣喘根據2016年韓國學者文獻分析顯示,對於已經接受正規西醫治療的患者,加上穴位敷貼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11.6%肺功能,也可以減輕69%氣喘的症狀。三伏貼不但能為氣喘患童加強免疫力,也可有效改善其他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腸胃功能不佳等病症。12歲以下的氣喘病童,可經由中醫師評估進行健保給付的小兒氣喘中醫加強照護門診,在中醫門診同時接受包含穴位敷貼、內服中藥、針灸治療、推拿按摩等全方位的整合照護。這些人不適合三伏貼治療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的給藥,是將藥貼在皮膚上面的穴道上,並不經過口服,非侵入性又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1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伏貼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等症狀必須痊癒後方可接受治療;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三伏貼後應注意事項:1)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2)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3)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108年適合三伏帖治療的時段今年初伏在國曆7月12日、中伏在國曆7月22日、末伏在國曆8月12日。現代人工作忙碌,上班族要請假不容易。若是上面這些時間正好都不能來,只要從初伏開始入伏以後都可以貼,因為從入伏以後,每天都很熱,陽氣都很旺盛,都適合貼藥。此外,即使沒有氣喘、過敏的問題,但是容易怕冷,常常手腳冰冷,也可以貼,只要是屬於「寒性」體質的人都可以使用三伏帖治療。

肌筋膜疼痛又怕針?談雷射針灸的應用

肌筋膜疼痛又怕針?談雷射針灸的應用#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針灸醫學建構於經絡、穴位、氣血陰陽等理論,經過歷代醫家們的實踐與研究,臨症治療上有著簡便、效速的優點,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認可針灸具有超過100種有效的適應症。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表示,雷射治療迄今約50多年歷史,原理是以低能量雷射對準穴位或痛點照射。固定能量和頻率的雷射光照射,能促進細胞內粒線體合成,增加能量來源,啟動內分泌調節,達到抗發炎及恢復血液循環等效果。雷射針灸最常應用在疼痛緩解 如肌筋膜、顳顎關節、網球肘等陳建閔醫師說明,雷射針灸是利用中低功率雷射直接照射人體穴位的療法,可以調整經絡共振頻率,提供有效、無痛、無菌、簡便、副作用少、非侵入性和適應範圍廣泛的針灸光療,是近代發展出來的治療方式。另外,雷射針灸利用慢慢釋放的能量而達到更多治療效果,類似中醫的艾灸(在針柄上燒艾絨,將熱能與香味傳導入軟組織)卻沒有因灸法而產生的煙味或燙傷的風險。雷射針灸的臨床應用在許多的期刊都有探討,目前最常應用在疼痛症,例如緩解肌筋膜、顳頷關節、網球肘、下背痛、膝關節疼痛、緊張型偏頭痛。另外雷射針灸也有應用於改善小孩原發性尿床以及因晝夜交替適應不良失眠者。國內亦有醫師也把雷射針灸應用於減重、改善腰臀圍比的經驗論述。對於害怕傳統針灸的對象 雷射針灸可做為新選擇陳建閔醫師建議,透過有系統的研究,已證實雷射針灸在許多治療上的效果,尤其對於怕痛的小孩、怕有傳統針灸針感殘留的運動員、容易暈針或怕針的病患、氣血較為虛弱的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雷射針灸是一個選擇。還有一些需長期吃止痛藥的病人,例如下背痛、關節痛患者,能夠使用雷射針灸取代一部份的止痛藥,也會減少許多因疼痛服藥引起的肝、腎或胃腸疾病,對患者及藥物減量都有幫助。雷射針灸的操作簡單、方便,但因有雷射光的照射劑量、部位及經絡穴位的專業評估,建議仍應經過醫師的專業判斷及施作,才能讓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多年頸椎痛併手麻 針灸併復健可減緩

多年頸椎痛併手麻 針灸併復健可減緩#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2歲的李太太肩頸痛多年,近日開始手麻,甚至抱孫子時無力。原本至神經外科就診,建議保守治療,故請復健科安排復健,但希望可以加速改善手麻症狀,於是至中醫針灸科門診求助。經過約3個月復健合併針灸後,減低手麻之症狀且恢復力氣,改善生活品質。頸椎容易因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引發疼痛 牽連至手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科醫師吳舜筠說明,頸椎相較於胸椎、腰椎,因為活動度較高,穩定度相對減低,很容易因為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而引發疼痛。頸椎疼痛症狀常見頸、上臂痛、肩背痛、頭暈、手臂、手指有酸麻疼痛甚至肌肉萎縮現象。主因是長時間過度使用頸椎、低頭或姿勢不良,長期受力導致勞損退化,年紀或是外傷而造成慢性發炎、骨質增生(骨刺)、韌帶增厚使椎間孔狹窄或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屬於脊椎退化,較常發生於第5頸椎至第7頸椎(C5-C7),年齡層較好發於45至55歲。臨床上若神經外科評估尚未到需要開刀程度,多以保守治療為主,如復健頸部牽拉、熱敷、經皮電刺激療法、休息、配戴頸圈,先以頸部部分肌肉訓練等物理治療再配合服藥止痛、肌肉鬆弛等等。中醫針灸可舒緩疼痛、放鬆肌肉緊繃吳舜筠醫師表示,頸椎痛屬於中醫稱「痹證」,大部分原因多為過度使用、勞損、退化,導致氣血循環不暢,引起關節、肢體出現疼痛、麻木、重及屈伸不利活動度不佳的感覺。針灸處方選擇風池穴、頸部的華佗夾脊穴處理局部緊張肌肉,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手部的後谿穴屬遠處取穴,通督脈及頸部;秉風穴處理肩胛附近肌肉緊繃;也可配合阿是穴放鬆肩、頸附近肌肉。針灸配合復健與適當休息,能夠減低手麻症狀,增進頸部活動度。國內外有對於針灸治療慢性頸肩部疼痛所做的整合研究中,顯示針灸療效具有相當效果,但若因頸部結構較為不穩定或可能已經產生骨質增生(骨刺)的頸椎痛,若需要傳統療法開頸椎等較為刺激性或改變結構手法,強烈建議需找有合法執照醫療單位處理。

失智症無法治療?中醫針灸刺激防失能

失智症無法治療?中醫針灸刺激防失能#針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失智人口也跟著扶搖直上,其不僅會使記憶力衰退,更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如語言、判斷力,甚至造成個性轉變,使照顧者身心俱疲。而一提到失智,不僅只有西醫能治療,中醫對付失智症也有一套,針對失智症病患所出現的不同症狀,利用頭皮針在不同穴區對症下針,直接刺激腦部,可提升認知能力,並維持生活能力。常見失智分兩類 一旦發病仍有機會復原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表示,失智是腦部細胞的退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壞死,進而使記憶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各方面功能的衰退,同時也可能伴隨行為障礙、性格改變等症狀出現,隨著嚴重程度不同,不僅可能影響日常生活起居自理能力,甚至可能連帶影響工作及人際關係。楊龍駿醫師說,失智症多為退化性失智,病程通常會逐漸惡化,一般較難判斷何時開始發病,而血管性失智症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其因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但無論是退化性失智或者血管性失智症,一般人都認為失智是步入高齡的必然現象,且不可能再恢復正常,其實並非如此。針灸以頭皮針為主、耳針為輔 活化腦部細胞逆轉失智目前針對失智症治療,中西藥都無有效的治癒方式,只能延緩病程。在治療失智症上,楊龍駿醫師強調,西醫通常會給與末梢血液循環的藥物,來減緩失智症惡化,而傳統中醫除了給予中藥材,以達活血化瘀外,另外還會搭配針灸的方式進行治療;而楊龍駿醫師則不使用藥物,純以頭皮針搭配耳針治療失智症,目前已累積相當多臨床成功案例。楊龍駿醫師認為,當大腦經過適當的刺激,某些程度機能的恢復是可以被預期的,即使是壞死的細胞,透過刺激周邊正常組織仍可取代病態的細胞,而若還屬正常功能的細胞,也能透過頭皮針灸的方式,促進其活化,以預防失智症症狀繼續惡化。對症下針 中醫頭皮針安全度高楊龍駿醫師解釋,失智症是大腦退化的問題,針對腦部去刺激,可獲得快速且明顯的療效,大腦有分很多區域,各負責不同的功能,頭皮針療法是利用針灸針刺在頭皮的穴區,如運動區、感覺區、語言區或施予智三針等,視病人的狀況選擇適合個別的療法使用,以達到治療目的;此外,對於多數人擔心針灸頭部恐傷及大腦的疑慮,由於頭皮底下的頭骨相當堅硬,針刺並不會傷害到大腦組織,因此是一種相當安全的治療方式,並不用過於恐慌。中醫針灸可獲顯著改善 及早治療效果好楊龍駿醫師分享臨床經驗,通常一週治療3次,一個療程約10次結束後就能明顯改善失智症的症狀,長時間下來甚至可能達到根治的效果。他就曾收治一名7旬患有退化性失智症的老婦人,不僅情緒不穩定,總是幻想家人把她的存款藏起來,甚至也有吞嚥困難的現象,後來透過頭皮針療法搭配耳針,在治療約12次左右,婦人不僅情緒逐漸穩定,能正常溝通交談,就連飲食睡眠也都恢復正常,家人也總算鬆了一口氣。另一名血管性失智症的大學教授,不僅生活起居無法自理,就連對外界也毫無反應,但在經過頭皮針療法搭配耳針兩個療程後,目前已能和朋友談笑風生,甚至連自己開車出遊都不成問題。楊醫師提醒,當出現失智症狀時,若能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此外,若還沒出現症狀者,也能透過非藥物療法的頭皮針灸,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以預防失智症來敲門。(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針灸併西藥合治 改善失智認知能力

針灸併西藥合治 改善失智認知能力#針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80多歲阿嬤,一年多來因罹患失智症,常有情緒不穩定,且嘴巴一唸就停不下來等情況,家人帶其赴衛福部苗栗醫院就醫,經中醫科醫師採三個多月密集性針灸治療後,症狀已逐漸改善;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指出,許多醫學研究已證實,失智症的常規治療,若能再以針灸治療輔助,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認知及日常生活等能力。人口老化 失智症人口有增加趨勢在台灣,隨著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成長,臨床上,罹患失智症的人口也有逐漸增加趨勢,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每13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其中80歲以上,每5人中有1人;康鍾禧主任表示,尤其苗栗地區老年人口比例高,更不得忽視失智症重要性。罹退化性失智症最多 占所有失智症60%失智症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可逆性失智症,其中常見的失智症就屬於退化性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的60%;康鍾禧主任指出,若為腦血管發生疾病後導致的失智症,則為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而可逆性失智症,則是因營養失調等因素導致,治療上,目前中醫療法確實能有助於改善病症,且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預防勝於治療包括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若能使用針灸合併西藥治療,在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評估上,都有明顯效果;康鍾禧主任提醒,雖中西醫合併治療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病程的發展,但仍無法治癒病症,因此預防更勝於治療,若家中有失智症患者,除了可多鼓勵參加團體活動,也可幫忙患者做穴位按摩,像是百會穴、四神聰穴等,有助減緩腦部退化,並養成規律生活作息,才能避免病症加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胃酸逆流好難受 針灸調節消化能力

胃酸逆流好難受 針灸調節消化能力#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許小姐從過年後整天「胃嘈嘈」、溢酸、火燒心,最近每天晚上更是躺下來就胸悶,睡都睡不好。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熬夜,三餐不定時定量,飲食西化不均衡,又常暴飲暴食,長久下來就會容易出現這類胃腸消化機能異常的問題。覺得胸口跟胃悶,三不五時就反胃作噁,有時甚至感受到胃酸逆流,不自覺咳嗽,或是口臭越來越嚴重,就是受到胃食道逆流的糾纏。胃食道逆流 30至40歲佔大多數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表示,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原因與胃酸過多或下食道的括約肌鬆弛有關。目前西醫治療是以制酸劑為主,也有病人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加強下食道擴約肌張力。但仍有部分病人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停藥後,甚至手術後症狀再次復發。台灣30到40歲成年人佔胃食道逆流的大多數,目前盛行率約10至20%,現行診斷胃食道逆流多透過胃鏡檢查與24小時酸鹼測定儀檢測。然而臨床上有些病人有胃食道逆流症狀,但胃鏡檢查卻是正常。針灸足三里、內庭、中脘 改善消化能力邱伯恩醫師說,從中醫觀點來看胃食道逆流,要針藥併施做綜合體質的調整。研究證明特定穴位對於促進胃部蠕動排空與抑制胃酸分泌有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對於制酸劑反應不佳的病人,更能夠產生加倍的效果。中醫臨床治療胃食道逆流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內庭、中脘等。現代科技使用「雷射針灸」以低能量雷射對準穴位照射,固定頻率和能量來強化賁門肌肉層內的小神經,改善胃內壓及胃排空功能,調節消化能力,引導食物順利往下移動入腸,並抑制胃酸過度分泌,達成療效。另外搭配使用經絡能量檢測儀,透過不同穴位點微電流通過後產生的參數,配合醫療方大數據的分析,以檢測治療前後的療效評估,更能使傳統診斷上主觀的缺失降至最低。隨著近年健康意識提升,中醫「治未病」的觀念逐步成為主流。胃食道逆流這類文明慢性病若能早期對症施治,並配合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的調整,才是預防疾病的根本之道。

針灸舒緩疼痛 有益放鬆筋膜、心情

針灸舒緩疼痛 有益放鬆筋膜、心情#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病人該不該用針灸來治療疼痛?我打電話給大衛.尤勒,他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傳授醫師們針灸的方法。尤勒是一位健壯、練達的中年人,五十多歲的他有一頭沙褐色的頭髮,渾身散發足以感染他人的熱情。針灸使筋膜鬆弛、平緩心情 進而減緩疼痛尤勒在德國出生,但在以色列長大,曾在以色列軍中擔任救援和撤退醫護隊,後來就讀醫學系。在軍中服務時,他發現自己經常面臨生死攸關的情境,這樣的工作讓他覺得很有意義,該完成的任務幾乎都非常清楚。「有了軍中的經驗,」他告訴我,「我想要做一些跟傳統醫學不太一樣的事。我對針灸感興趣,是因為針灸採行全身觀點,兩千多年來不曾改變,它背後一定有一些恆真的價值與智慧。現代醫學事情變化太快,我們經常採行某種方法,過了十年才發現那方法是錯的,用鴉片劑來治療慢性疼痛就是一例。」尤勒不太確定針灸為什麼可以減緩疼痛。根據他的說法,針灸可能對疼痛病人做了三件事: 讓筋膜組織面鬆弛且鎮定,對於轉移性疼痛可能有益。 針灸有平緩心情的效果,這會因而影響生理疼痛的知覺。 針灸有助於重獲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冥想、瑜珈等方式 亦可減緩慢性疼痛換句話說,針灸讓身體脫離「或戰或逃」的模式。「很多時候,理解疼痛只是確認病人正在承受痛苦這件事而已。」尤勒這樣說。另一種治療方式是內觀冥想。《神經科學期刊》近期有篇文章指出,內觀冥想對於減輕疼痛的效果優於安慰劑。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指出冥想時大腦會被激活的區域,正是其他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指出的慢性疼痛會激活的區域。至於冥想是否會有內生鴉片釋放的效果?不同研究有不同的結論。慢性疼痛還可以運用的治療方式包括瑜伽、物理治療、脊椎按摩、催眠、運動、伸展、太極,以及認知行為治療法。大量運用這些非傳統治療選項確實有困難,主要的限制來自保險公司。希望美國的健保系統會偏向以價值為基礎,讓這些治療成為鴉片治療或其他傳統治療失效時的另一種選擇。(本文摘自/為什麼痛?/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