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講座/運動養生

講座/運動養生#針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家一起動一動,邊運動也可以邊養生!久坐不運動、飲食精緻化、熬夜又晚睡是現代人的通病,利用小動作改變姿勢或按摩身體可以達到經血通暢,簡單養生的目的。本次講座邀請針灸科主任吳建隆分享「運動養生」講座,講座內容將會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運動養生時間:106年3月29日(三)上午8:30-9:00地點: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中心)1樓寬心堂(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530號)洽詢:02 2591-6681

別吃藥!針灸治痛經更安全

別吃藥!針灸治痛經更安全#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46歲婦女在月經來前的2~3天,右下腹都會絞痛,月經前3天經血量大,伴隨腹部強烈的絞痛,需服止痛藥。醫師實行針灸治療減輕患者不適。月經來的前幾小時,超過50%女性會感到骨盆腔疼痛,有些女性還會出現全身性症狀,不管什麼姿勢都無法緩解,此種現象在每個月中會出現1到3天。中醫師表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痛經患者平時可以中藥調理搭配針灸治療,在排卵期後增加針灸次數,在生理期不適時仍可針灸以減輕患者不適症狀。非處方止痛藥久服會出現副作用痛經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約有10%的行經女人每個月中有1-3天會因痛經而導致無法工作或上課,以月經的第1天疼痛較嚴重。一般常用在痛經的西醫處方用藥Ibuprofen,是一種非類固醇消藥(NSAID),其藥效約在15分鐘後才發生,約在30分鐘後藥效發揮到最大,一般市售非處方止痛藥藥效約會在30~60分鐘內發生,4~6小時藥效結束,但久服會出現副作用。針灸副作用少 可以取代止痛藥有報告指出,母親及姊妹有痛經病史,會明顯增加痛經發生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奕碩表示,「氣滯血瘀」是造成經痛的主要原因。因此疏通瘀塞,宣暢氣機而止痛,在臨床療效的確是快速而方便,往往在下針之後可以立即顯現效果,再加上針刺所產生的副作用少的醫療特性。因此針灸可以是取代止痛藥成為最安全、迅速的非藥物治療首選治療方式。

針灸減肥 瘦10%記得休息2個月

針灸減肥 瘦10%記得休息2個月#針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何評估自己是不是能做針灸減肥,醫師建議,有幾種人不適合做針灸減肥:久病或虛弱的人,怕痛或怕針的人,有出血傾向或流血不止的人。此外,孕婦也不宜,因為懷孕時需要營養,也不適合隨便扎針。扎錯針會造成氣胸、呼吸困難10歲以下的小孩也不宜,因為他們會懼怕針頭,也容易好動不止,亂動會影響進針的角度與深度,當然也會影響療效,造成疼痛。尋找合格、受過完整訓練、領有執照的中醫師,才能不會扎錯針、造成傷害。扎錯針會造成氣胸、呼吸困難,而且愈來愈嚴重。若是扎到器官如腎臟,則會出現血尿。若是扎到肌腱或神經,則會有疼痛的感覺。此外,也要尋找熟悉針灸減肥的中醫生,經驗豐富的醫生會有更純熟的扎針手法與取穴經驗,發揮較好的療效。合理的收費一個療程通常是1個月,一個星期2次,共10 次左右,2、3個療程之後,通常要暫停1、2個月,讓穴位休息。已經滿意減下的體重就不需收針健保並不給付這種美容式醫療,因此需要自費。假如已經滿意所減下的體重,可以隨時停止,而不需要「收針」。所謂收針是指從一次5 針變為4 針、3 針、2 針、1 針,最後不需要再扎任何的針。減輕10%體重後 要休息1、2個月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出,這是巧立名目要求病人回診,其實是不需要的。不要期待速減速效,避免復胖才是關鍵,針灸減肥和其他減肥方法一樣,要持續、緩慢且穩定的進行。不是特別肥胖的人,一個月瘦2~4 公斤是正常的,在減輕10%的體重之後,要休息1、2個月,讓腦袋瓜記憶新的體重,否則體重掉得太快,大腦來不及調整和記憶,很容易又復胖。針灸期間保持正常飲食、要慢慢吃有些中醫師建議,在針灸期間保持正常的飲食,這樣才能確定是不是由針灸所減下的體重,否則在恢復正常飲食時,會很快的復胖。「定食定量、細嚼慢嚥」則是另一個關鍵,慢慢的吃,讓血糖上揚,來得及通知腦部的飽覺中樞,才不會一直吃,等到有飽足感時已經過量。(本文摘自/代謝好,加倍瘦/天下雜誌出版)

變天就腳痛 快用溫灸調身體

變天就腳痛 快用溫灸調身體#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冬季來臨,寒冷潮濕天氣讓越來越多民眾出現過敏、氣喘或是筋骨痠痛現象,天氣轉涼之後,求助中醫調養身體需求患者明顯增加,許多民眾開始覺得身體不適,因此希望透過中醫的溫熱補法來調養身體,改善症狀。膝蓋有舊傷 天氣一變涼無法久站45歲宋先生膝蓋有車禍舊傷,酸痛、腫痛反覆不癒,照了X光也沒發現骨頭有什麼問題,只要天氣一變涼症狀就會加重,讓他無法久站久蹲,從事消防設備業的他,常常需要爬高蹲低,因持續疼痛嚴重影響工作,醫師施以針灸治療,經過幾次療程,症狀緩解不少。針灸療法、藥膳調理 可改善不舒服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醫師黃敬仁表示,診間觀察,近期在天氣轉涼後,中醫門診有身體調理需求的民眾明顯增加2成左右,這些民眾總是有些身體不舒適的症狀,但又不像是生病,這種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亞健康族群」,可透過中醫補助,以針灸療法或藥膳調理的方式改善症狀,搭配日常生活作息調整,可回復到真正的健康狀態。冬季門診常見過敏、氣喘、筋骨痠痛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部長醫師張晉賢表示,冬季中醫門診最常見的就是過敏、氣喘,以及筋骨酸痛或關節疼痛為主,其中,筋骨酸痛比例有明顯上升,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老年人,及有關節舊傷或正在轉骨階段的年輕族群,使用中醫治療的比例逐漸上升。燃燒艾草的溫灸補法 可除身體寒氣黃敬仁醫師指出,常見的筋骨關節問題,針法做不到的地方,可以用灸來補強,其中以艾草灸法最為常見,透過燃燒艾草的溫灸,是中醫在冬季最常使用的「補法」,不但能去除身體的寒氣,讓氣血通順,更能調理體質,改善關節酸痛,也可適時搭配藥膳食補,達到效果提升。  

氣滯血瘀 蟹足腫「針」有效

氣滯血瘀 蟹足腫「針」有效#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0歲吳姓女患者因車禍造成右腳膝蓋外傷合併骨折,進行手術治療並住院後康復出院,雖然傷口縫合照護良好,並且長時間使用除疤凝膠或貼美容貼布,但因體質特殊,傷口還是留下明顯的疤痕,後來為了調整體質到醫院中醫科看診,醫師建議蟹足腫可使用針灸處理,針灸治療的2個多月,蟹足腫變的又淡又平。3次針灸後傷口癒合 1周後疤痕更平整另名36歲劉姓女患者進行除痣手術後,右肩上的傷口因為天熱流汗滋生細菌、皮膚拉扯裂開等情形,已經進行過2次縫合手術,本身也有蟹足腫體質,傷口疤痕經過2次手術後卻無法癒合還化膿,經朋友介紹改由中醫科治療,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蘇永玄利用針灸進行治療,3次針灸後傷口已癒合,1周後疤痕也修復得更平整。敏感、流汗、盥洗或天氣驟變 會不舒服蘇永玄醫師表示,人難免都會因為跌倒、撞傷、擦傷刀割傷受傷,嚴重可能會骨折、頭破血流,經過治療或手術後,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留下些許疤痕,如果疤痕位在顯眼處,如臉上、頸部、手臂、手掌等,不僅影響美觀,體質敏感的人則在活動後因為流汗、盥洗或天氣驟變時,會感到不舒服,因而受到傷口疤痕困擾。局部給予刺激 促進血液循環蘇永玄醫師指出,目前治療疤痕或蟹足腫的方法,最常見的是類固醇注射,亦可選擇冷凍治療、矽膠片敷貼、染料雷射、脈衝光等等,也有因為傷口疤痕嚴重而直接再動一次手術切除。蟹足腫是因疤痕局部氣滯血瘀較為嚴重,針灸用意在於局部給予刺激並促進血液循環、汰舊換新,吳姓患者膝蓋內側的疤痕原本和手腕一樣明顯,在針灸治療2個多月,蟹足腫變的又淡又平,而劉姓患者的肩膀傷口與疤痕在手術3個月後仍無法癒合完全,經針灸治療後改善很多,醫師呼籲,任何治療不變的原則,都是愈早治療效果愈佳。

癌友氣血兩虛 針灸生髮展自信

癌友氣血兩虛 針灸生髮展自信#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5歲的張女士,5年前因罹患乳癌疾患曾至北市某大醫院就診,當她進行第1次化療後,開始嚴重掉髮,經數次放化療後,頭髮竟然全掉光,3個月前至中醫科就診,經醫師確診為「氣血兩虛」並施予針灸治療,每周3次,3個月後掉髮症狀已有明顯改善,髮量逐漸增加,目前張女士頭頂上的頭髮已能分邊,且看起來有層次感。可控制癌細胞 但化療藥物敵我不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張女士是因罹患乳癌需接受放化療治療,放化療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主流療法,雖可殺死並控制癌細胞的數目,但是化療藥物常「敵我不分」,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了人體正常細胞。體力衰退、免疫力變差 頭髮掉光若放療的放射劑量大、療程長也可導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損,因此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如紅血球、白血球同時亦會被毀滅,造成病友的體力衰退而且免疫力也會變差,諸多副作用可能伴隨發生,其中頭髮掉光就是嚴重的副作用之一。百會、四神聰 增循環、疏經通絡林在裕醫師表示,接受放化療後掉髮的狀況,屬於氣血不足亦即中醫所謂「氣血兩虛」的證型,可考慮具有增強氣血循環、疏經通絡的針灸穴位(百會、四神聰、足三里及三陰交穴)來改善掉髮現象。以頭頂為起點位於頭部上方的百會、四神聰穴即是近處取穴,具有促進頭部氣血循環的療效,而遠端小腿上的足三里及三陰交穴則是遠處取穴,能推動全身的氣血及營養抵達頭部,藉由上述針灸療法可讓頭部的新陳代謝、血液循環變好,頭髮進而開始重新生長恢復潤澤光采。 

失眠加重掉髮 針灸治療一併改善

失眠加重掉髮 針灸治療一併改善#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3歲的王女士,近半年多來,半夜都會醒來2~3次,天天為失眠所苦,且此時也驚覺自己的頭髮亦隨之嚴重脫落,至中醫科就診,醫師指出,她最近因嚴重失眠而加重掉髮現象,經施予針灸治療後,失眠症狀改善,禿髮現象也有明顯改善。失眠讓肝臟「加班」 影響血液供應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林在裕醫師指出,中醫有「髮為血之餘」的理論,亦即毛髮生長需靠人體充足血液來供應養分,而長期失眠會讓肝臟不得休息,血液也會跟著燃燒掉,沒辦法回到肝臟去儲存,因此隔天供應頭髮生長的血液就會缺乏,長期下來頭髮得不到營養,就會加重掉髮現象。所以,睡得好則肝臟血液充足,而頭部的新陳代謝、血液供應就會變好,頭髮自然會長得茂密而有潤澤光采。防止頂上無毛   5要點保髮防禿林在裕表示,失眠又掉髮的症狀,可考慮具有寧心安神、疏通經絡的百會、印堂及神庭穴作針灸,來改善失眠狀況與促進頭皮周邊的氣血循環,有了充足且穩定的睡眠,頭髮才能充分得到生長養分與修復時間,進而滋養髮絲促進頭髮生長。視患者個人狀況,每週針灸治療3次,約3個月之後,髮量就會逐漸增加。而他也提醒以下幾點日常保髮防禿的注意事項:● 平常可多攝取新鮮蔬果及改善髮質受損食物,優質蛋白質、含碘及富含維生素E食物。●避免菸、酒、冰及辛辣刺激、油膩、燥熱、高糖份和動物性脂肪豐富的食物。●洗髮時,先用溫水充分沖濕頭髮及頭皮。取適量洗髮精,在手心,搓揉起泡後再放到頭上。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之後再用溫水沖乾淨。洗頭後用毛巾輕拍頭髮,用低溫的吹風機距離十公分以上吹乾。●作息時間要規律,睡眠要充足並養成早睡早起習慣,尤其是晚上11點一定要上床睡覺。●治療掉髮要有耐心,針灸治療至少約三個月後才會有良好的效果。

針灸完呼吸困難 治扭傷不成變氣胸

針灸完呼吸困難 治扭傷不成變氣胸#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一名身形瘦高的男子,因搬重物造成左手腕扭傷,至中醫診所,針灸左手臂及左上胸後呼吸困難,隔日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診斷為氣胸,經放置胸管治療後已可正常呼吸,現已康復出院。針刺入肺!身形偏瘦所致臺北醫院急診科邱守苕醫師表示,透過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男子左胸氣胸,經放置俗稱「豬尾巴」的細胸管,已可順暢呼吸。而一般人前胸比後背薄,且男子身材偏瘦,並無太多皮下脂肪,如果針灸深度過深有可能剌到肺部。如果針灸後感到胸悶不適、無法呼吸、喘不過氣,建議儘速就醫。臺北醫院中醫科陳明珠醫師也說,針灸屬於由侵入性治療行為,一點都輕忽不得,並提醒,針灸時姿勢應自然舒適,肌肉保持放鬆不緊繃,避免拉扯針體而造成損傷,針灸後若感到悶痛或異常疼痛,非酸麻腫痛,一定要立即向醫療人員反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