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不只要提防骨鬆!40歲後肌肉流失 退休「肌」金這樣存才有效率

不只要提防骨鬆!40歲後肌肉流失 退休「肌」金這樣存才有效率#更年期

女性是家庭的健康守護者,但卻容易忽略自身健康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方姿蓉主任以腰酸背痛舉例,許多民眾會將其輕視為老化、更年期結果,但事實上,這樣的原因很可能與肌肉流失有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李純瑩主任根據調查進一步指出,每五位女性約有一位有肌肉流失的困擾 ,隨著肌肉流失加劇,許多人擔心的骨質疏鬆問題,可能提早發生或加劇病程發展;而一旦確診骨鬆且情況加劇,亦會導致「行動力下降→食慾降低而營養不良與肌肉刺激不足→肌肉流失加劇」的惡性循環。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健康的老化,關鍵就在從年輕開始」,因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持續針對院內與社區長輩進行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家庭醫學科與老年醫學科也持續透過衛教活動,提醒各年齡層民眾及早開始累積養老「肌」金的重要性。 母親節前夕,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更是攜手亞培台灣,在院內舉辦為期兩周的衛教策展,並邀請任賢齊現「聲」邀請民眾,用一分鐘的時間快速掌握自身的初步肌肉狀態 ,幫助各年齡層的民眾建議聰明養肌的關鍵。 40歲後快存退休「肌」金 掌握人生主導權、避免增加家庭負擔 方姿蓉主任提及,國人普遍關注骨質流失議題,但卻忽略了一個同樣重要的健康議題──肌肉流失風險。一旦進入40歲後,肌肉量就會快速流失,而這樣的情況在女性國人身上可能會更為嚴重。因女性的雌性激素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分泌減少,進而減少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降低身體肌肉組織的比例;同時降低神經肌肉系統的效率,導致肌肉量、肌力及肌耐力下降 。 方姿蓉主任進一步指出,民眾在意的骨質疏鬆其實也會伴隨著肌肉流失。隨著骨質疏鬆越發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駝背、行走不便、甚至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影響老年的生活品質甚鉅 ,更不容忽視的是,患者因為骨質疏鬆導致活動量減少,肌肉量也會直直落。不僅如此,今日已有多則研究指出,骨質疏鬆與肌少症有高度關聯,部分學者甚至提出「肌肉量可預測骨質」的觀點,亦有日本學者發現「肌肉分泌的蛋白質可以調控骨細胞分化」 ,更可以發現肌肉流失情況會因為多方原因加劇。 提及肌肉流失的衝擊,方姿蓉主任舉例分享,如果肌肉質量持續減少,體力衰退、容易疲倦、手腳無力等情況就可能發生,跌倒、骨折、臥床等情況也可能接踵而來,一旦民眾失去獨立生活能力,需要在床上度過,不只影響本人生活品質,對於照護者而言,也無形增加經濟及心力上的負擔,方姿蓉主任提醒民眾,在40歲後便要重視肌肉流失問題,及早開始存退休「肌」金。 四大關鍵營養報你知!「食」在好困難?上班族、長輩建議用均衡營養品顧營養 改善肌肉流失,運動固然重要,但透過日常飲食或均衡營養品攝取足夠的熱量、好吸收蛋白質、多元維生素礦物質同樣重要,李純瑩主任指出四大關鍵營養 ,幫助民眾檢視自身營養攝取。 關鍵營養一、每日每公斤30大卡的熱量,確保體內有充足熱量: 熱量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一旦熱量攝取不足,那許多人體的運作都會受到限制,如同手機一樣,若是沒電了,那就無法順利操作手機。因此,若缺乏可以推動製造肌肉的熱量,增肌之路可能會困難重重,甚至為了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蛋白質還會被分解、以作為能量來源,加劇肌肉流失。 關鍵營養二、每日每公斤至少1.1公克的優質蛋白: 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及延緩肌肉流失的重要營養素。以女性來說,研究指出,若攝取充分的蛋白質,有助於維持其未來20年的正常生理機能9。但提醒民眾,蛋白質要被分解成胺基酸後才能被人體所使用,比起吃的量,吃的內容也很重要!建議以原形食物優先,如:雞胸肉、魚肉等,避免加工食品,日常可透過均衡營養補充品作為營養來源,其中的「好吸收蛋白質」,可幫助強化增肌成果。 關鍵營養三、多元攝取維生素、礦物質: 有了生成肌肉的充足能量與原料後,透過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來保護肌肉或提升增肌效果更是事半功倍的作法,舉例而言:維生素C、維生素E、砷可保護肌肉細胞,維生素B6可提升蛋白質利用率,維生素D更是可以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並提升鈣質吸收、改善骨鬆 。 關鍵營養四、每日善用均衡營養品 補齊營養缺口: 李純瑩主任表示,為了要積極增肌,民眾需要充足且廣泛攝取多種營養素,然而,對於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而言,忙碌的生活使其難以仔細檢視、計算每種營養素的攝取,對於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且咀嚼能力比較差的長輩而言,要烹調、購買多元食物本就有困難,要吃下這麼多的食物,更是難上加難。李純瑩主任提醒,均衡營養品不僅攜帶便利,也不需要烹調、開瓶即可飲用,補充營養快速輕鬆。也提醒,均衡營養品若想到才喝,可能導致缺乏部分關鍵營養,養肌成效大打折扣。建議養成每日飲用一至兩瓶均衡營養品的習慣,這樣才能確保體內穩定維持充足的熱量、優質蛋白、多元維生素礦物質;亦可以選擇多元口味並搭配日常飲食一起飲用,舉例而言,可以搭配麥片作為早餐,或是當成下午茶飲用。市面上有許多均衡營養品可挑選,為了確保均衡營養品的品質、成分、成效,也建議優先挑選進行過多項臨床試驗、甚至登上國際醫學期刊的均衡營養補充品,會較有保障。 鍾飲文院長提醒,肌肉流失是國人重要的健康問題,因為肌肉是儲存生成免疫細胞原料與刺激其生成的重要組織,只要肌肉量減少10%,免疫力就會下降、病菌感染機率也會提高增加,若肌肉劇烈流失了40%,死亡風險提升更會大大提升 。鼓勵國人不分性別與年齡,均需要養成危「肌」意識,在40歲後及早開始養肌,也鼓勵民眾在母親節時多多關心家中長輩的肌肉健康,並主動溝通、建立其攝取營養的觀念,主動出擊改變健康危機。

尿失禁也有分種類?醫揭「這類型」更年期婦女好發:2招改善漏尿

尿失禁也有分種類?醫揭「這類型」更年期婦女好發:2招改善漏尿#更年期

48歲林女士只要咳嗽、大笑就會出現漏尿的情形,而且漏尿次數高達6次以上,每天都需要頻繁更換棉墊,導致她心情十分煩躁,因此前往醫源泌尿科就診,經醫院診斷為「更年期應力性尿失禁」。後續醫師透過行為治療與女性荷爾蒙藥膏塗抹,有效改善骨盆肌底鬆弛狀況,並促進黏膜層增生,3個月後林女士從每日漏尿次數大幅下降,成效顯著。

一直耳鳴怎麼辦?當心「7大病因」耳中風、胃食道逆流、更年期上榜

一直耳鳴怎麼辦?當心「7大病因」耳中風、胃食道逆流、更年期上榜#更年期

耳鳴是指人體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之下,卻能夠感受到有聲響的狀況,而耳鳴聲音可能來自耳部或頭部。造成耳鳴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與中風、心血管疾病、更年期、胃食道逆流等等皆有關係,正確地找出病因可以更有效的治療,接著就來揭曉網友們熱議的「常見7大耳鳴原因」有哪些吧!

陰道雷射是什麼?私密處乾澀痛、美白都能做!醫揭2選擇皆改善漏尿

陰道雷射是什麼?私密處乾澀痛、美白都能做!醫揭2選擇皆改善漏尿#更年期

妳試過陰道雷射嗎?為什麼需要陰道雷射?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並嘗試陰道雷射治療。婦產科醫師指出,常見女性發生的婦科問題,如陰道乾澀、性交疼痛、反覆發炎、漏尿等過往難以啟齒的問題,現在都可以透過這個管道來有效解決,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以下醫師親自解答:

更年期女性每3人就有1人尿失禁!醫揭停經尿失禁原因「這部位」退化

更年期女性每3人就有1人尿失禁!醫揭停經尿失禁原因「這部位」退化#更年期

藝人Ella陳嘉樺曾在臉書分享,自己在生產完後,若打噴嚏、原地跳耀、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還有子宮和膀胱脫垂的症狀,就醫後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合併膀胱脫垂第2級」,最後接受手術治療方解決問題。醫師指出,尿失禁除了常見於產後婦女,更年期停經後的婦女也要注意。

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減少⋯多吃大豆有用嗎?醫揭「這樣做」才正確

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減少⋯多吃大豆有用嗎?醫揭「這樣做」才正確#更年期

婦女進入更年期後,因爲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不足,出現生理上的不適,因此平衡生活中的壓力及飲食照顧,是很重要的事。日本女性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善方裕美於《掌握凍齡關鍵的全方位子宮養護手冊》一書中,詳細解說子宮的功用及保健方法,幫助讀者了解子宮的基本知識。以下為原書摘文:

婦女「舌頭麻刺」竟是更年期症狀!醫揭「2重點」判斷是否更年期

婦女「舌頭麻刺」竟是更年期症狀!醫揭「2重點」判斷是否更年期#更年期

日前,一名57歲婦人就醫詢問:「醫師,為什麼我常常會突然覺得很躁熱,舌頭也麻麻的?」婦人原以為是自體免疫疾病導致,進行性荷爾蒙檢測後,卻發現其女性荷爾蒙數值相當低。醫師判斷應該是進入更年期後,荷爾蒙過低影響神經系統,才有舌頭麻刺的問題,給予荷爾蒙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

疫情生意差 闆娘心慌慌 醫呼籲:別讓更年期困擾妳

疫情生意差 闆娘心慌慌 醫呼籲:別讓更年期困擾妳#更年期

因應國際婦女節,雙和醫院呼籲女性朋友在工作及家庭忙碌之餘,也得關心自己身體,特別是接近更年期的女性朋友。雙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蘇茗軒指出,更年期症狀常被忽略,近來診間遇到一名年約50歲老闆娘,因疫情影響家中生意,情緒相對低落,白天常與家人發生爭執,心悸、胸悶都令她困擾不已,夜間盜汗、淺眠更讓她無法好好休息恢復體力;雖然擔心荷爾蒙療法,但與她充分討論,並接受短期荷爾蒙補充後,回診時滿心的神采飛揚溢於言表。 更年期是女性的必經階段 根據台灣更年期婦女健康管理及藥物治療建議,女性更年期指的是婦女由有生育能力過渡到無生育能力的狀態,是女性朋友的必經階段;由於雌激素降低,引起腦部下視丘血管舒縮中心不穩定,導致失眠、盜汗、熱潮紅、心悸等;而缺乏女性賀爾蒙,陰道乾澀、性交疼痛及反覆泌尿道感染也層出不窮。蘇茗軒醫師表示,雖然並非每位女性皆會出現,但比例上四到六成女性都有程度不一的更年期症候群。此外,雌激素降低也會影響脂肪代謝,許多女性也會發現怎麼少吃了,體重還是不斷增加。 蘇茗軒醫師指出,根據研究,台灣平均停經年齡為50歲左右,但其實許多女性約45歲開始就有更年期症狀,由於這段期間生活重心容易放在工作上,另一半也忙於事業,而子女也正處於青春期,是需要更多關懷的階段,因此出現事業與家庭兩頭燒的情況並不難理解。種種因素導致女性朋友忽略自我身體狀況,隱忍更年期症狀帶來的不適,少數人甚至患上憂鬱症,讓自己與家人都困擾不已。 蘇茗軒醫師指出,當更年期出現症狀時,同時也是讓忙碌的妳可以稍微停下腳步,來審視自己的健康程度,可以關心自己是否吃得健康、有沒有規律運動、今年健檢有無紅字;另外,在工作之餘,對家人的陪伴、關懷是否足夠?更年期不該是妳困擾駐足的地方,而是人生中必經的一段旅程。 緩解更年期 補充荷爾蒙 要緩解更年期症候群,若無荷爾蒙使用禁忌,荷爾蒙補充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除改善症狀外,荷爾蒙補充也能減緩骨質流失、預防關節退化,保護心血管、降低大腸癌發生;另外搭配規律運動,可同時降低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代謝問題,也可改善睡眠品質、低落心情,增進夫妻性福。希望目前受到更年期症候群困擾的女性朋友,在疫情逐漸解封時,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要多愛自己,迎接人生的下一階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