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醫訊/中風後的外科處置

醫訊/中風後的外科處置#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報告所顯示,腦中風名列2002年度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排名第2,1年奪走1萬5千多人性命,腦中風的致死率遠高於癌症。為關懷腦中風病友及提供醫學新知,高雄長庚醫院特舉辦「腦中風病友暨家屬聯誼會」,邀請該單位神經外科黃裕樺醫師主講「中風後的外科處置」,並邀請該單位職能治療團隊帶領病友「健康動一動」,以訓練病友肢體動作,期望透過腦中風中心及身障整合門診團隊與病友的相互交流,促進病患間的疾病適應及經驗分享。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流程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腦中風病友暨家屬聯誼會時間:101年3月23日(六)上午8:50~11:00地點:高雄長庚醫院(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兒童大樓6樓國際會議廳藍廳洽詢:07-731 7123轉3088 陳妍樺小姐

天氣變化大不可忽視 當心腦中風找上門

天氣變化大不可忽視 當心腦中風找上門#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溫差變化大,容易造成心血管系統難以調適,使得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增加。對於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高雄市立中醫醫院從99年5月開始配合衛生署健保局開辦了「腦血管疾病後遺症中醫優質門診照護計畫」,到101年12月底結算本院治療腦中風發病後2年內的專案患者已有224人。一位81歲男性,因左腦栓塞前往高雄市立中醫醫院就診。初診時病人講話困難,右手上舉困難,左腿無力,無法獨立行走,日常生活須坐輪椅,經過中醫治療約半年,已可用輔助器行走,言語逐漸順暢,可做基礎應答。100年的十大死因裡「腦血管疾病(腦中風)」為第3名,是值得大家來重視及積極治療。腦血管疾病治療的黃金期,近來有2篇國際期刊文獻刊出,文獻提到「腦中風病患針灸復健有效時間為多久?」結論為:「中風後10年內還是有要做復健的需要,並且有療效平均是4.6年。」所以針灸治療對腦中風的治療是有實證醫學上的依據。高雄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對腦血管疾病後遺症已有多年的治療經驗,不僅有針灸專科醫師細心的診察和治療;並有學有專精的藥師為中藥來把關及調劑;再加上親切又專業的護理人員提供詳細的衛生教育及照護指導。(照片提供/高雄市衛生局、高雄市立中醫醫院)

搶救五大急重症 全台過半縣市醫院無可救!

搶救五大急重症 全台過半縣市醫院無可救!#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如果「急病」亂投醫、送錯急診室的結果,往往可能沒有碰對急救專科,或是沒有當班的專科醫師團隊可立即執行治療,最後病患只能轉診,以致後續治療結果不佳或造成後續龐大的醫療資源耗費。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有急診室的醫院都有能力及時處理中風、心肌梗塞、新生兒呼吸窘迫、重大外傷及孕產婦妊娠急症等「急重難症」,甚至救護車也只送「最近」的責任醫院。但其實這類急重症應該要送到「重度級」急救醫院或經認證的「特殊照護中心」。在台灣,其實很多病例常常因延誤或送錯醫院,而斷送生命。根據分析,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發現,全國22縣市竟逾半縣市出現搶救破洞,像是台東縣沒有一家醫院可急救腦中風,新竹市也無急性冠心症急救醫院,嘉義市則是無重大外傷救治醫院。台東達仁衛生所主任醫師徐超斌表示,台東縣是全台醫療資源最貧乏的地區,人口數約23萬,現在卻只有7名醫師可處理急重症情況,且又無捷運、公車,若要生病,真的只能挑時機。徐超斌說,就曾有一名30多歲年輕人因為騎機車車禍,造成硬腦膜下出血且硬腦膜上血腫,卻因醫院無神經外科無法診斷出病情,病患沒有得到及時的醫療照護,最後變成植物人無法救回。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台灣人民每人都繳一樣的健保費,卻因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地區不平等問題,造成非都會縣市病患無醫院可送或者送錯醫院,希望政府能夠慎重正視此漏洞,讓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就醫權利。(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預測腦中風 眼動脈逆流是警訊!

預測腦中風 眼動脈逆流是警訊!#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天氣忽冷忽熱,氣溫起伏劇烈變化,是最容易發生腦中風的時間。據衛生署統計,腦中風目前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僅次於惡性腫瘤及心臟疾病;腦中風更是造成肢體癱瘓與長期殘障的主要原因。三軍總醫院日前收治一名62歲男性因反覆性頭暈,步態不穩至神經內科門診求診,經頸部腦血管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內頸動脈已有高達85%的狹窄,合併有右眼動脈逆流的現象。幸運的是,能在中風發生之前即早發現並接受治療以防範中風! 腦中風主要以腦血管阻塞型腦中風為主,約佔所有腦中風病人的七至八成。阻塞性腦中風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常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菸等,導致血管的硬化進而造成發生阻塞型腦中風。所以頭頸部動脈血管的硬化狹窄,常是大血管阻塞型中風的主因。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腦血管超音波檢查室,除針對臨床高危險群中風病人進行常規頸部腦血管動脈狹窄的篩檢外,也會分析腦血管動脈中最重要的內頸動脈第一分枝眼動脈的流向。這意味著透過眼動脈的流向可以幫助我們預測腦部動脈血流狀況與腦中風預後。也因此具有上述血管硬化危險因子的患者皆應接受頸動脈及眼動脈超音波的篩檢,才能及時發現是否已出現頸部動脈重度狹窄及眼動脈逆流的現象。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彭家勛提醒,若發現眼動脈逆流的現象存在,則應及早接受進一步腦部動脈血管的檢查及適當的治療,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降低腦中風的發生率。

醫訊/全方位認識腦中風

醫訊/全方位認識腦中風#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報告所顯示,2002年度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排名第2,一年奪走1萬5千多人性命,腦中風的致死率遠高於癌症。為增進腦中風病友群團體的疾病適應、經驗分享及情感交流,並吸收最新醫學常識及解決日常生活中因疾病而產生之相關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腦中風中心與社服課特合辦「腦中風病友座談會」,邀請腦中風中心主任李宗海醫師主講「給腦中風病友與家屬的鼓勵」;心臟內1科王俊力主治醫師主講「淺談冠狀動脈疾病與腦中風」;神經內科劉濟弘主治醫師主講「淺談缺血性腦中風」心臟內二科主任溫明賢醫師主講「淺談心律不整與腦中風」;另安排影片欣賞與抽獎。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腦中風病友座談會時間:102年3月2日(六)上午09:10~11: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桃園龜山鄉復興街5號)復健大樓1樓第1會議廳洽詢:03-3281200分機5129 社服課 葉小姐

天冷「愛」注意!30歲男興奮過度爆血管送醫

天冷「愛」注意!30歲男興奮過度爆血管送醫#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冷,總讓人想「窩」在一起,但在天氣較寒冷的時候,可能因為氣候變化而造成血管收縮!一名30歲男性,過去無任何身體不適狀況,在上個月某天寒冷夜晚與女友正發生親密行為一事,卻突然昏迷!被女友緊急叫救護車送急診,到院時量不到心跳及血壓,經醫師診斷為右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瀰漫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經急救後入住加護病房,4天後仍因病危自動出院,搶救不治。新光醫院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醫師表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約每10,000人發生一個,雖然只佔所有腦中風的5%,但是特殊且嚴重的腦血管疾病,1/3會死亡、1/3會深度昏迷。腦動脈瘤破裂的病人年齡較年輕,以45歲至65歲為最多,常常無明顯的症狀就發病,使人無法預防,其疾病致死率是所有腦中風最高。連立明指出,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能因為氣候變化造成血管收縮,而天氣冷時很多人的水分攝取也變少,血液變濃稠之下,就可能讓原本狹窄的血管產生血栓或更狹窄;根據國健局分析96年至97年,大台北地區14家醫院登錄的1萬6百多位個案中風登錄資料,中風發生時間以冬季時節較多。進一步對照中央氣象局所發布歷年每月氣象資料更發現,以96年最冷的1月份為例,當月份中風發生個案為各月平均的1.16倍,換句話說,天冷中風發生個案足足多出1成6。 連立明說,熬夜、過勞和壓力都容易導致腦中風,很多年輕人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自己卻不知道,加上生活習慣不好如抽菸、喝酒,很容易導致腦中風,年輕人中風更造成家庭及社會的巨大衝擊。要預防腦中風,要戒菸、飲酒不過度、多運動等,一定不能太疲累和情緒起伏太大,保健之道基本就是每天睡足七、八小時、低鹽低油高纖維的飲食控制、與規則的藥物治療。

「心房顫動血壓計」 揪出中風危險因子

「心房顫動血壓計」 揪出中風危險因子#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每4個人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由於症狀不明顯,竟有高達四成患者渾然不覺,一發病就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傷害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科兼台灣高血壓相關心臟疾病臨床試驗聯盟江福田教授表示,高血壓、心房顫動是造成中風的最主要危險因子,風險較一般人高出五倍以上,因此建議民眾養成定期監測血壓及心房顫動的好習慣,進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中風發病機率。台灣醫學研發出全球專利的「心房顫動血壓計」,量血壓的同時,還可精確的篩檢出病患是否患有心房顫動。根據BBC新聞報導,若65歲以上民眾使用心房顫動血壓計進行檢查,量血壓的同時,還可精確的篩檢出病患是否患有心房顫動,可大幅降低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造成的醫療支出。 不怕高血壓,就怕找不出高血壓患者,國內有健保給付之後,高血壓患者接受治療比例已經高達9成;為了提升全民高血壓及心房顫動防治,宣導民眾主動透過篩檢,預防腦心血管疾病,醫界專家特此共同成立「腦心血管疾病防治雲端大聯盟」,期盼結合政府、醫界、企業等各界力量運用雲端技術,於全國廣佈雲端血壓量測站,共同推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新竹縣衛生局表示,新竹民眾只要持「健康樂活卡」就可以免費測量血壓,並可測心房顫動,無須奔波往返醫院,只要在臨近生活圈即可自我檢測,已在竹北市、湖口鄉、新埔鎮、關西鄉、竹東鎮等鄉鎮市正式發行。量測站系統更會將每次量測的血壓狀況自動儲存於「個人健康管理平台」的私人帳號中,民眾不僅能在家上網查詢過去的檢測數值,長期追蹤;並與多家在地醫事機構的系統整合,持卡民眾於就診時,醫師更能直接透過電腦調閱血壓紀錄報表,以提供更妥適的診斷處方建議。百略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金源表示,要讓台灣成為腦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重鎮,更想透過雲端血壓量測站,提升民眾對於高血壓及心房顫動的自知率,建立正確量測觀念,做到「量血壓、測房顫、顧心臟、防中風」健康四要訣,確實量測高血壓及心房顫動,才能預防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

氣溫驟降 心腦血管疾病高峰期!

氣溫驟降 心腦血管疾病高峰期!#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面對寒流持續來襲,嘉義基督教醫院腦中風中心特別呼籲民眾在寒流期間要特別留意保暖,若發生腦中風情形發生時應盡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腦中風總是在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不僅是造成肢體障礙的主因,對家庭起居上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宋昇峰表示,中風主要是腦血管產生病變,引發出血或血流不通暢。而且往往發生在一瞬間,讓人措手不及,在照顧上更成了家庭與社會沉重的負擔。而腦中風的種類可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臨床上,又以缺血性腦中風居多,約佔80%左右。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情形時,民眾務必熟記並活用「FAST」口訣,即突發性臉部歪斜(Face),手臂單側無法高舉(Arm),或說話含糊不清(Speech),記下發作時間後立即就醫(Time),有上述三種情形時,應盡快叫救護車送醫,能在三小時內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其治療效果是最好的。宋昇峰再度提醒,寒流又要來襲,氣溫變化差異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民眾務必要留意自我的健康,每天量血壓外,只要出現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把握黃金三小時的救護時間。 (圖片來源: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