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春節返鄉高峰疫情搭便車!醫曝錯過「這1天」無法團圓

春節返鄉高峰疫情搭便車!醫曝錯過「這1天」無法團圓#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農曆年前正值經歷一波寒流低溫,但近日歸國返鄉人潮仍陸續湧入桃機,就是希望能趕在除夕夜前隔離出關,但卻也正好趕上一波Omicron染疫高峰期。有醫師就表示,本周境外移入病例的高峰就在這幾天,再加上每日都有新增本土新病例,隨時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社區疫情,過年期間會不會封城,仍是未知數「此時正是考驗社區保護力的關鍵時刻!本周至16日前歸國返鄉高峰,算好除夕出關今日1/12指揮中心新增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個案及92例境外移入。中山附設醫院兒童急診主任謝宗學今日在臉書專頁指出:「本周至16日前,正處於台灣境外移入的高峰期,就是因為算好現在從國外回來都得隔離14日,如果16日以後才返國,會趕不上31日的除夕。」認為目前是台灣醫療體系最煎熬的時期。 未打疫苗者染Omicron,住院風險最高超過14倍由於Omicron的主要症狀極似一般感冒症狀,難以區分可能出現的症狀如:嚴重鼻塞流鼻水、頭痛及身體痠痛、咳嗽、喉嚨痛或吞嚥時有異物感,以及較嚴重的疲累虛弱。雖幾乎不像過去感染病毒株恐致嗅、味覺喪失,但近期美國Miami研究指出,疫苗施打完成率對於感染Omicron的「住院風險」如下: 針對未接種疫苗者:1. 和打完第2劑者比較,超過6倍風險會住院2. 和打完第3劑者比較,超過14倍風險會住院 針對已完成接種第2劑疫苗者:1. 打完第3劑產生的保護力,至少是滿2劑的2倍風險以上,且免因Omicron病毒感染而住院死亡追加第3劑該打哪種疫苗?醫曝:未施打者更該擔心針對第3劑追加劑疫苗,應該打莫德納、BNT、高端還是AZ?謝宗學日前也表示,他更擔心民眾搶打第3劑,會排擠到前線人員需要急打第3劑的需求,比起這個,更要擔心的是60歲以上年長者、第9類還未施打疫苗的高風險族群,應盡速完成第1、2劑施打。同時也呼籲年輕人本來重症風險就較低,可以的話「搶打先等等」將疫苗讓給更需要的人,同時也更有機會等待次世代疫苗問世。謝宗學強調:「台灣並沒有放棄邊界管控和積極疫調政策,也不可能出現像歐美國家一樣疫情全面失控只能選擇和病毒共存的窘境。」在春節過年前,僅能以儘量不干擾正常經濟活動的前提下,一邊防疫同時逐漸少量接觸病毒,他也呼籲,「漸進式與病毒共存」應是台灣未來將走上的道路。

每逢春節倍感壓力大?11招助壓力調適

每逢春節倍感壓力大?11招助壓力調適#春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又到了農曆春節與親友圍爐相聚、分享生活點滴、給予彼此祝福與盼望的時候。但對於有些人而言,春節期間面對頻繁的人際交流、繁忙的家務工作、需南北奔波出遊探親,卻是壓力倍增的沉重負擔,也可能出現春節症候群,甚至是憂鬱症狀。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護理長李依玲提供以下訊息供民眾參考。容易出現春節症候群的人:春節症候群往往跟個人性格、目前身心狀態跟經歷的人生階段有關,舉例來說,新婚媳婦今年第一次要在婆家吃團圓飯,對此煩惱不休,壓力可能也就跟著來了。有些人在特定的狀況下,比較容易出現春節症候群,包含1.面臨重大生活轉變者,如轉換工作或失業、失婚、喪偶、感情問題、經濟困難等。2.自己或另一半期待自己是賢妻良媳者。3.身心症、慢性病、罹患嚴重疾病、久病不癒者。4.有長期家庭互動或人際互動問題者。春節症候群常見的徵兆春節雖然可能帶來些壓力,但如果調適能力不足以因應目前的壓力,就可能出現相關徵兆,可以分四個層面來看:1.情緒層面:出現焦慮、心情低落、或容易生氣等情形。2.身體症狀:心悸頭暈、肩膀痠痛、腸胃道症狀等。3.生活層面:失眠、食慾下降或暴飲暴食、生活作息紊亂、容易疲倦。4.壓力負荷過度出現的補償行為:例如:過度飲食、熬夜、大量睡眠等。如何因應春節帶來的壓力:學習良好的壓力調適技巧,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身心狀態,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1.從自己做起。關心需要恰到好處,不幫別人製造壓力。如果親友面臨生活中的困難或問題,也多多將心比心,親人相聚,包容取代抱怨。2.轉念與正向自我肯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完美其實是種比較值,而非絕對值。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肯定自己與他人的努力與價值。3.維持生活作息規律。無須堅持熬夜守歲傳統,維持生活作息與情緒穩定,尤其是本來就有睡眠問題或有慢性疾病的人,規律的生活作息更為重要。4.健康的飲食。年節期間應該注意維持健康飲食,避免高油、高糖、高鹽等三高的加工食品,過多的油鹽糖反而容易讓人更憂鬱。5.適度的活動或運動,避免過度使用手機。過年期間適度的活動或運動,避免久坐打牌、打麻將,都有助於紓解壓力。6.保留給自己的時間與空間。過年期間熱鬧氛圍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壓力大的時候,也可以找機會給自己獨處的時間與空間,讓情緒有喘息的機會。7.轉移注意力。有些遭逢變故的人、面臨生活轉變的人,在年節時後最怕觸景傷情,可以多找朋友支持、轉移注意力。8.出遊行程簡單化。年節期間出遊安排別太勉強,老人家、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舟車勞頓、塞在車陣中,導致過度勞累或影響出遊情緒。9.運用簡單的方塊呼吸法放鬆。方塊呼吸法是瑜珈常用的呼吸法,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從情緒中暫停、重整。方塊呼吸法為每1次吸氣4秒鐘(心中默數1、2、3、4即可),暫停閉氣4秒鐘,吐氣4秒鐘,暫停4秒鐘,每4次為一個循環,每次做4個循環。10.慢性疾病要注意規律服藥。應避免遺漏、斷藥、貿然停藥,避免因為斷藥及壓力雙重因素下,導致疾病復發。11.一問二應三轉介。過年期間,對沒有家人、喪偶、離婚、家逢變故的人來說,可能反而因見別人開心過節,自己觸景傷情。過年期間如果發現親友出現憂鬱狀態,請多予關心,有自殺意念,務必協助轉介醫院予以專業協助。如果能多了解春節症候群,學習壓力調適方法,年節期間歡喜團聚,彼此能有適度關心,多加肯定自己與他人的價值,運用壓力調適,希望大家「鼠年行大運,鼠年好運數不盡」。

連假瘋手遊、狂追劇?5招擊退惡視力

連假瘋手遊、狂追劇?5招擊退惡視力#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白筱婕/綜合報導)3C不離手的現代人,遇上難得長達9天的連假,必定把握時間大玩電動手遊、或是緊盯螢幕狂追劇,不知不覺就造成用眼過度,輕則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重則恐導致失明,得不償失!其實,過年期間也是啟動日常良好保健習慣的好時機。優活健康網今年起推出全新單元,邀請專家「物理治療師-JJ林炳騰」,傳授五招簡易護眼操,讓您保護眼睛健康。讓J個炳騰,幫你解個病疼!護眼之道 從新春養成畢業於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的JJ林炳騰,曾通過台灣國家物理治療師高考。JJ林炳騰物理治療師坦言,自身在學期間常熬夜K書,後來也曾因用眼時間過長,而常感到眼睛酸澀,為了改善自身視力,他發展出簡易護眼操。平時就透過這套簡易的護眼操,舒緩、放鬆眼球周圍肌肉,改善眼睛疲勞帶來的不適感,維持日常視力清晰。不藏私!台大物理治療師護眼撇步「3C護眼操」1.「看」上下左右x5回眼睛看往上下左右四周,頭可以稍微跟著擺動,但視線一定要看到最底部。2.「閉」眼七秒鐘 x2回緊閉雙眼持續7秒鐘。3.「搓熱」 雙手搓熱雙手手心,輔助眼睛穴道按摩與放鬆。4.從「晴明穴」開始按壓眼周x10回以眼睛內緣的「晴明穴」為起點,由內往外進行眼周按摩。5.「按摩」耳後及風池穴 x15秒按壓耳後及頭部後頸兩側凹窩的「風池穴」。完成以上5招,即能輕鬆恢復視力,讓你看得更遠更清楚,保持炯炯有神的迷人電眼!以上完整版「3C護眼操」都在「J個炳騰,解個病疼」頻道中:https://youtu.be/ke_QKrIkLbo歡迎大家點閱,一起跟著練習!優活健康網將陸續推出全新影音內容,包含「J個炳騰,解個病疼」推廣預防醫學的居家物理治療、「育兒DNA」幫助新手爸媽了解孩子特質、「葆哥咖學堂」讓你一天一咖啡醫生遠離我,還有「與哥同武」教你跟著24節氣的養生與食療。如此多元豐富的內容,敬請鎖定優活健康網!

春節用藥別跟著放假!4招健康過年

春節用藥別跟著放假!4招健康過年#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春節連續假期來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您,在返鄉拜年或旅遊放鬆心情的同時,也要留意用藥安全,以保持身體健康,北市衛生局提供用藥安全小撇步,讓您健康快樂過佳節:1) 健康持續不中斷/‧備藥充足不擔憂/假期前先行檢視家中藥品的有效期限,並準備足夠藥量,避免在漫長春假期間,因醫療院所暫停看診而有缺藥情形。‧定時服藥不中斷/9天連假生活作息仍應規律,吃藥可別跟著放假,長期服藥民眾應按時服藥,健康保持最佳狀態。‧急救藥品不離身/心血管疾病、氣喘急救藥品(如硝酸甘油舌下錠、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等)應備齊,並隨身帶妥。2) 觀光旅遊「藥」注意/‧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且預計於春假期間計畫出國或長途旅遊超過2個月的民眾,於領藥時出具機票等足以證明出國的資料及切結文件,即可一次領取該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之總給藥量,以免破壞用藥規律性。‧出國觀光時,謹記勿將藥品或中藥(材)當成一般商品,任意購買服用或攜回饋贈親友,避免因不瞭解正確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副作用等,導致健康損害。‧出國購買藥物需謹慎,國外攜帶自用藥品或中藥(材)入境,應依照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限量表」規定(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3928),申請進口同意書,且攜回藥品或中藥材、中藥製劑只能自用不得販售,亦不得於網路販售,若販售將違反藥事法規定。‧治療感冒、流鼻水或過敏的藥品常含有抗組織胺類(Antihistamine)成分,使用後容易產生想睡覺的現象,應避免長途開車。大多數感冒藥水含有葡萄糖漿,罹患糖尿病患者務必謹慎使用。3) 相聚小酌「藥」當心/‧「藥酒」是「藥」不是酒,來路不明的藥酒不可飲。‧春節期間親朋好友歡聚,可能通宵熬夜,影響免疫力,或暴飲暴食,導致腸胃不適,提醒您,若使用成藥或指示藥品,可至社區藥局由藥師指導服用,病情嚴重則應儘速就醫。‧慢性病患者切勿貪杯,否則可能因飲酒過量增加腦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臟疾病發生率,甚至引起藥物交互作用造成不適症狀甚至危及生命。4)對誇大不實藥品廣告或網路販售、來路不明藥品提高警覺,牢記五不原則/不聽別人推薦的藥、不信神奇療效的藥、不吃別人贈送的藥、不推薦藥給別人、不買地攤、夜市或遊覽車上所販售的藥。購買藥品、醫療器材建議至領有藥商許可執照藥商(局)等實體通路購買。也要記得用藥5問:用藥前記得問「吃的是什麼藥」、「什麼效用」、「怎麼吃」、「吃多久」、「有什麼注意事項」。如果對藥品不了解、有疑問,一定要向醫師或藥師詢問清楚。臺北市衛生局特別呼籲民眾,春節期間有正確用藥、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觀念,讓您健康又安心,祝您新春愉快,平安過新年!以上訊息刊登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

年夜菜復熱達這溫度 防腸胃炎掛病號

年夜菜復熱達這溫度 防腸胃炎掛病號#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會多準備一些年菜,和親友在飯桌上聚聚。若有吃不完的菜擔心丟掉浪費,則會放到隔餐復熱繼續吃。但年節期間有些人因腸胃炎掛急診就醫,營養師表示,多數是因年夜菜保存溫度、及復熱未達75°C以上所導致。隔夜菜復熱時溫度應達75°C以上 降低腸胃炎發生豐原醫院營養師許啟松表示,很多人擔心年夜菜會有硝酸鹽殘留造成致癌物質出現,不過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非常低。反倒要擔心冰箱的冷藏溫度不夠低,復熱時溫度有沒有達75°C以上,降低腸胃炎發生的機率。菜餚裡如果加入「蛋」一起拌炒更要特別留意,因為「蛋」的營養成分高,細菌容易利用它做孳生營養源。全熟的蛋吃不完,儘快放入7°C以下的冰箱冷藏,復熱時一定要75°C以上;「半熟蛋」最好是當餐吃完、不要放隔餐,因為半熟蛋更容易孳生病菌,造成腸胃炎發生。年糕不可切掉發霉處繼續食用 毒素仍無法去除另外,過年期間最常見的滷肉,盡量在3至5天內食用完畢,主要是滷肉滷愈久,鈉含量會愈來愈高,對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人恐造成負擔,建議滷好的鍋肉可以分裝,每天要吃多少就拿多少出來復熱,減少復熱的頻率,保留食物的營養成份。魚肉則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存放溫度不夠,比一般肉類更容易酸敗變質。在隔餐食用魚肉時,如有異味避免再食;年糕如不小心放到發霉,別為了節儉切掉發霉的部分繼續食用,建議發霉的年糕還是要忍痛丟掉,因為黴菌分泌的毒素無法用高溫去除,嚴重可能導致肝臟病變。盡量準備適當份量 避免留過多隔夜剩菜許啟松營養師表示,為了減少隔夜菜造成腸胃炎發生的風險,儘量準備適當份量,避免殘留過多剩菜。如果還是有剩菜,食用前記得要復熱到中心溫度75°C以上,隔餐或隔天就吃完,才能健康平安過春節。

年後肥一圈?4招輕鬆甩肉

年後肥一圈?4招輕鬆甩肉#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過了一個年,民眾是否都為胖了一圈感到困擾?過年期間放長假,元宵過後又是春酒,民眾大多對飲食沒有節制,大魚大肉、糖果餅乾樣樣不忌口,許多人直到明顯胖了一圈才開始懊悔。根據統計,民眾年後平均體重約增加3~5公斤,而肥胖為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因子,想拯救年後走樣的身材,找回更健康的自己,改變飲食習慣是當務之急。熱量每減少7700大卡 體重可減1公斤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過年時吃了大量高油鹽的年菜、香酥脆口的零食,加上整天打牌、運動機會減少,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結果就是體重破表。已知熱量每減少7700大卡,體重可減輕1公斤,想要化解增胖危機,可以透過下列的方法來達到減重的目的:1) 調整進食順序,減少熱量攝取/用餐時先吃大量富含纖維質的蔬菜增加飽足感,再吃豆、魚、肉、蛋等蛋白質食物,最後才吃少量的飯、麵等主食。2) 向宵夜飲料點心Say NO/睡前4小時勿再進食,以免過多熱量無法消耗而囤積體內。另外含糖飲料與點心無飽足感,卻熱量驚人,且會讓血糖快速上升,促進胰島素分泌而加速脂肪累積,絕對是減重者的大忌。3) 增加運動量/悠閒的日常活動對消耗熱量無感,要增加運動量才能看到效果。可以試著每日多快走1小時,爬山或是參加運動課程、運動社團養成運動的習慣。4) 提升基礎代謝率/可以透過負重訓練,努力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來提高基礎代謝率,讓你減重事半功倍找回窈窕健康的自己。

過年懶在沙發上 頸椎壓力增7倍!

過年懶在沙發上 頸椎壓力增7倍!#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寒流一波波來襲,許多人容易蜷曲在沙發上,一坐就是好幾小時,不論是追劇、聊天、購物、逛社群,手機不離身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過年連續假期即將到來,許多人準備返鄉與家人團聚,但壞習慣如影隨形,不論是賴在床上、坐在餐桌、甚至翹腳滑手機,都有可能造成全身性痠痛,回家一趟反而收獲了滿滿的「腰痠背痛」!頸椎椎間盤壓力增為正常的3~7倍成大斗六醫院復健科醫師鐘毓婷表示,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及,不論男女老少都成了低頭族,近年來增加不少復健科門診的患者,但即使病患接受復健治療,也是邊復健邊滑手機,所以治療的效果多半不佳。趁著年假,與親朋好友打麻將的機會很多,長久下來容易出現手腕、肩頸酸痛、手麻、甚至頭痛的症狀,另外,長期低頭使用手機,會造成頸椎過度前傾,頸椎椎間盤的壓力增加為正常姿勢下的3~7倍,久而久之可能造成頸部神經根壓迫,患者會出現手麻的情形,通稱為酸痛症候群。選擇有靠背的椅子 脖子自然伸直鐘毓婷醫師建議,坐著使用手機時應選擇有靠背的椅子,屁股要往後坐滿,讓背有妥善的支撐,眼睛和手機的位置應保持在視線往下45度的地方,脖子呈現自然伸直,維持肩膀不聳肩,減輕頸椎及肩膀的壓力,使用完畢應適時做伸展運動,如頸部的關節運動、肩膀的伸展,讓肩頸肌肉放鬆,減輕僵硬。使用50分鐘就要休息 簡易伸展春假期間,化身懶骨頭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有另一件大事要注意!久坐會讓脊椎處在屈曲的位置,背肌相對拉長,當突然改變姿勢時,就容易造成背部的肌肉拉傷,若病患開始感受到些微不適,但仍沒有適當的休息,在疼痛感大量積累之後就可能演變成慢性酸痛。鐘毓婷醫師建議,避免久坐致背痛,椅子與雙腳間應維持自然下垂至地面,調整桌子的高度至眼睛可以平視電腦螢幕,每使用50分鐘就要休息,簡易伸展,如站起來雙手互握身體向側邊屈曲、站起來甩甩手、或是做弓箭步伸展,都是可以放鬆伸展肌肉的動作。別讓一周的假期造成一輩子的困擾!為了不要讓全身痠痛壞了過年好心情,即使放假休息,姿勢一樣不能放鬆。只要記得定時起來動一動,提醒自己維持正確姿勢,就能簡單趕走痠痛! 

喝酒促進循環?中風風險增

喝酒促進循環?中風風險增#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農曆春節是親友歡聚的時刻,在傳統團圓日裡,佳餚美酒作伴,其實潛藏不少引發中風的高危險因子,又因天氣寒冷、溫差大,民眾喜歡大魚大肉、暴飲暴食,久坐不動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恐引發腦中風。定期量血壓、規律服藥、注意飲食新北聯醫神經內科主任陳三丰指出,腦中風在寒冷冬天是好發季節,天氣寒冷加上大吃大喝更容易增加發病機率,因此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脂肪過高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該定時測量血壓,規律的服藥,注意飲食的控制。當天氣逐漸變冷,血管就容易收縮,常常就在睡覺或是活動較少的時候,容易突然血塊塞住,造成一邊手腳無力,麻木的情形。腦中風嚴重度可以從最輕輕微的麻木,到最嚴重的昏迷,甚至死亡,而嚴重的中風常臥在床,也會讓家庭經濟上多了沈重的負擔。少抽菸可減少血管硬化的機會腦中風的預防在飲食上以少油少鹽,清淡的食物為主,少抽煙,就可減少血管硬化的機會,進而減少中風的風險,然而,一般人的觀念裡面,喝酒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是,喝酒卻容易導致中風,不可不小心。天氣冷,大家的活動力下降,天天都想窩在被窩裡,這時血液循環下降,就容易塞住,導致中風;因此,冬天的運動是十分重要的,只是運動也是要注意保暖和水份的補充,出門前多一件防風的衣物,運動完,多喝水,這樣便能減少中風的機會。陳三丰醫師提醒在春節期間,避免腦中風發生仍要以保持規則睡眠與運動,避免暴飲暴食、熬夜、長期坐臥不動。讓中風防範於未然,和家人們團圓過個健康安心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