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春節期間暴飲暴食,就怕身體走鐘?名醫教「吃不胖3招」順序最重要

春節期間暴飲暴食,就怕身體走鐘?名醫教「吃不胖3招」順序最重要#春節

再過不久就要迎來春節連假了,民眾每到過年總會吃各種美食,像是佛跳牆、火鍋、零食等等,但邊吃邊罪惡感爆發,害怕吃完體重會暴增!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表示,只要把握飲食技巧,就能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即使不會算熱量,也能透過選擇食物,來減少過多糖油鹽,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眼睛乾澀、口乾舌燥全因「熬夜」惹禍!中醫「2妙招」過年不疲憊

眼睛乾澀、口乾舌燥全因「熬夜」惹禍!中醫「2妙招」過年不疲憊#春節

過年就要到了,每到過年總會有多不完的聚會,親友們聚在一起打麻將、玩撲克牌,而且通常都會熬夜好幾天。中醫師表示,若多日作息不規律或是長期熬夜,可能會造成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精神恍惚等狀況,甚至有罹患失智症、癌症以及猝死的風險;對此中醫師呼籲盡量別熬夜,也分享「2妙招」幫助身體修復。

春節防疫如何不失控?醫呼籲:千萬要做好「這3件事」

春節防疫如何不失控?醫呼籲:千萬要做好「這3件事」#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農曆年節前夕,Omicron新型變異株威脅增加,究竟民眾要做到哪些事,才能好好過年?以下由醫師及醫學專家彙整出在春節期間,一定要落實的防疫措施,以及點出需要加強避免染疫的族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分析目前疫情境況,他指出Omicron在歐美延燒2年,曾單日確診人次就突破百萬;自從去年年底入境台灣後,由於國內疫苗覆蓋率已達70%,因此染疫患者有7成為輕症,而約5成有喉嚨症狀,其他則為無症狀。然而根據英國統計顯示,Omicron重症及住院風險低於Delta病毒株,雖其傳染力更強、亦可望在未來成為感冒化趨勢,但症狀容易讓人忽略,仍需高度仰賴自覺。過年全民防疫,醫界共同呼籲落實「3防3擊」至於春節即將來臨,為避免疫情失控為目標,民眾除了避免非必要群聚與接觸、減少人流移動,還可透過哪些做法,守住個人的第一道防線呢?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張峰義鼓勵大眾,採取更積極的「3防3擊」行動,避免造成突破性感染。以個人面的基本功來看,要做好最基本的防疫措施「3防」: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而以醫療面的現有武器來說,更要積極執行「3擊」:第1擊:疫苗接種疫苗仍是目前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方式,台灣仍有約2成6民眾未施打第2劑疫苗,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需完全接種疫苗,以提升保護力,降低重症、住院及死亡率,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更應盡快接種第3劑。第2擊:篩檢若有疑似症狀無須驚慌,可先採取篩檢動作。第3擊:治療當有不適症狀時切勿輕忽或恐慌,盡速前往鄰近醫院、診所尋求專業的協助,避免錯失關鍵治療時間。張峰義補充,新冠肺炎的病毒株仍在持續變異,在過年南北團聚時,以個人做好防疫基本功為主,不只為了自己,也避免他人感染及重症可能,才能積存更多力量,以應對年後及未來的疫情變化。12歲以下兒童未打疫苗,春節過年成染疫高危族群而針對未施打疫苗的年齡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特別提醒,目前12歲以下兒童皆未施打疫苗,是最危險的族群,在過年期間所需的保護力,全靠爸媽個人與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完整保護網,而3防3擊政策,在兒童身上也完全適用。邱政洵進一步指出,台灣12歲以下兒童約200多萬名,而在新冠肺炎染疫總人口中,12歲以下佔7.9%,皆是透過家庭或學校傳染。雖目前以輕症為主、且幸無死亡個案,但染疫後仍需防範罕見的「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有1~2%的死亡率。呼籲須以家庭為防疫中心,家長及周遭成人應為了保護家中12歲以下的孩童,妥善落實疫苗施打,並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孩童健康狀況。而春節期間與小朋友的接觸,更要靠親友們的自覺,避免不必要的接觸或擁抱。疫苗要追加第4劑?落實基本功,才是全民防護關鍵對於民眾關心疫苗是否應追打第4劑?社團法人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回應,由於疫苗施打的背後成因複雜,牽涉到副作用、效果,以及部分民眾因體質關係不適合施打疫苗,但仍不能放棄少數人的健康權利,也不能過度依賴疫苗。「全民確實認知風險,才有能力改變現狀。」陳宜君呼籲,最重要的是落實個人防疫基本功,「雖不容易,但我們做得到。」面對Omicron來襲,究竟該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陳宜君指出,清零是目標,但目前我們必須接受Omicron趨向流感化或感冒化,並與之共存,就有如當初全球積極防疫至今的H1N1一樣。她強調,相較於歐洲部分國家採用的「非精準式防疫措施」如:關閉學校、賣場、大眾運輸等。台灣政策是屬於鎖定個人的「精準防疫措施」,並沒有太多行動限制,這是台灣的優勢,但要靠每個人持續落實。鼓勵全民盡自己力量拉起全民防護網,才能維護醫療體系同時匯聚醫療能量,讓每個人都能安心過好年。王復德與張峰義最後共同補充,身為醫師,自己過年期間不是待在家就是待在醫院,但仍提醒民眾在春節時家庭出遊,可盡量避免前往人潮擁擠的地方,避免亂摸亂碰,亦要隨時清潔消毒手部。全民的共同目標是避免年後疫情擴大、失去控制為目標,才能讓大家更快能回復正常生活。

想到「春節社交」就焦慮⋯醫建議:其實可以「這麼做」

想到「春節社交」就焦慮⋯醫建議:其實可以「這麼做」#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進入社區感染,在春節年假前再度引發疫情恐慌,這2年來不少人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焦慮、恐慌等情緒而求助於精神科醫師,隨著春節接近,這些人面對返鄉過節卻無喜悅期待,僅擔心因將面對過年聚會時被長輩逼問感情、工作等難以回應的情況,再度陷入憂鬱情緒而有的「春節症候群」。「春節社交」使精神官能症患者更易焦慮、恐慌身為家中獨子的張先生是一名焦慮症患者,他表示當年過35歲後,這10年來都在過年時被長輩詢問感情狀況,但其實他是獨身主義者,只是不能對父母和長輩明說,每年就會因此造成心理很不舒服,今年更是面對疫情夾擊春節的壓力。像這樣的有口難言,其實不只張先生一名案例。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就指出,精神官能症者或內心脆弱者,若無法面對春節社交,以疫情為由而避開年節聚會,也是一種選擇。陳羿行表示,去年中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社區感染,讓因憂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官能症,求助門診者急遽增加。雖主要原因還是擔心染疫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但也因為疫情造成家人相處時間變長,易引發摩擦,再加上社交模式改變而導致生活失序,甚至有人擔心染疫,動不動就自我頻繁進行快篩,都是焦慮的表現;而去年底至今,變異株Omicron來襲,內心脆弱或有憂鬱、焦慮症的人,又有出現恐慌症狀的趨向。對於疫情引發恐慌的精神官能症狀者,以緊張、煩躁、失眠、悲傷、作息混亂、體重下降、肩頸緊繃、頭痛、心悸等自律神經異常者偏多。陳羿行表示,通常會建議患者多運動,並多加利用視訊等工具維持社交接觸,避免封閉自我,對於症狀比較嚴重者,才會開藥以降低焦慮的情緒及減緩身體症狀。吃不下、睡不著⋯承受恐懼壓力會比一般人更久今年除了疫情影響情緒之外,隨著春節的到來,常會引發許多人的「春節症候群」困擾,尤其對於精神官能症者更甚。陳羿行說明,「春節症候群」是指過年親友聚會聯誼,被長輩逼問不想回答的問題,像是最常見的: 單身者被親友追問何時結婚 結婚者被問何時生小孩、買房子 工作薪資被拿來與親戚同儕比較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各自的困擾與問題等,都會容易造成心理不舒服,出現吃不下、睡不著、恐慌、鬱悶或焦慮等情況。陳羿行表示,「春節症候群」對一般人而言,不舒服的情緒幾天就過了,但對於精神官能症患者或心理層面比較脆弱的人,恐會持續很久,所造成的壓力一般人其實難以體會。而對於恐懼「春節症候群」的人,陳羿行建議周遭的親友或家人可給予精神支持,若還是無法紓解,最好求助專業醫師。如果仍無法以平常心面對,今年反而可以用疫情為由婉拒聚會,避開可能陷入心理壓力的實際狀況,亦是另一種處理方式。

全台最夯「賞梅景點」出爐!網友力推看花海5大必訪點

全台最夯「賞梅景點」出爐!網友力推看花海5大必訪點#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日天氣嚴寒,加上一波波寒流帶來的低溫下,全台各地梅花盛開,如同白雪般美不勝收的花海,是許多民眾冬日必拜訪的景點之一。《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一年民眾心目中最夯的「賞梅景點」網路聲量排名,看看網友熱議的5大人氣賞梅景點有哪些: 「武陵農場」3色梅花好特別 、「角板山行館」各式美景一次滿足說到賞梅景點,許多人最常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南市的「梅嶺風景區」,除了優美的梅花風景年年吸引各地旅客到訪外,風景區內也有多條不同難度的登山步道,讓民眾可以依照體力選擇合適步道,有網友就分享「步道很適合帶小孩一起走」,並表示到梅嶺走走還能賞梅花,不失為週末闔家郊山的好去處。除此之外,「武陵農場」及「角板山行館」則因花種繽紛而深受旅客歡迎,像是武陵農場的「紅粉百3色梅花」年年都吸引大批遊客朝聖,許多民眾都表示「真的好漂亮!粉色梅花好特別」,而角板山行館則同時栽種「梅花、櫻花、楓葉」,若是天氣氣候合適,民眾便有機會一次欣賞3種美景,有網友就分享自己到角板山賞梅影片,並表示:「一次欣賞梅花、楓葉、櫻花,美麗爆表!」相當推薦給正在尋找賞梅景點的民眾。「梅香美食」結合當地特色,讓你有吃又有拿除了梅花盛開的美景之外,許多地方景點也會結合當地特色打造獨一無二的賞梅景點,像是梅山鄉公所在「梅山公園」舉辦「梅花音樂會」的活動,讓到訪旅客能一邊欣賞梅花盛開的美景,也能一邊享受悠揚的音樂;而「柳家梅園」除了美不勝收的花海景象外,也推出結合當地特產的「梅香美食」,像是有網友就分享:「最吸引我的除了大片梅花盛開的美景外,還有那看起來好可口的梅子雞火鍋啊!」並表示當地也有許多梅子伴手禮供旅客挑選,十分適合全家大小出遊。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是否有規劃了呢?如果你也喜歡梅花,不妨參考上述排行,挑選自己喜歡的賞梅景點,與家人來趟溫馨的賞梅之旅!

春節年菜別跟「這些藥」一起吃!藥師:避開4大地雷

春節年菜別跟「這些藥」一起吃!藥師:避開4大地雷#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傳統習俗認為過年不能吃藥,否則這一年都會成為「藥罐子」,然而民眾若因傳統習俗而過年停藥,不照醫囑的情況下恐影響疾病復原,或使病況惡化;即使有規律服藥,也需注意藥品可能會與年菜發生的交互作用。唯有正確用藥,才能過個健康年。 有高血壓、糖尿病別輕忽!年節美食恐致用藥危機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王平宇表示,「不吃藥」是年節最常見的服藥問題,不可不謹慎。以高血壓為例,病患若食用大量高鹽、高鈉的食物,會導致水分滯留,造成血壓升高、水腫、心臟衰竭等多重問題,要避免食用,並在長期穩定的用藥下,讓血壓處於恆定狀態。 然而迎接一年一次的年節到來,許多病患對於不該吃的食物,往往會認為「偶爾吃就好」,或改選擇標榜低鈉的食品,卻恐因此影響健康。王平宇說明:「低鈉即為高鉀,部分血壓藥會抑制血鉀排出,在服藥的狀態下吃高鉀食品,恐致鉀離子過高,導致腎臟負擔或心律不整。」 藥品需避免跟酒精、中藥、牛奶一起吃此外,糖尿病病患亦然,容易在未加注意的情況下,食用年節常見甜品如年糕、八寶飯等高糖份的精緻品;且若病患在晚睡晚起、出遊而三餐不固定的情況下服藥,易有血糖波動風險。對於部份食品若與藥品同時服用,將誘發隱藏的健康風險,王平宇也整理常見的情形如下: 1. 酒精飲料酒精會影響藥品代謝,導致藥物濃度過高或不足,也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同樣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上升。因此服藥期間切忌飲酒,特別是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鎮靜安眠藥、抗憂鬱藥、抗生素、降血糖藥、抗癲癇藥、心血管用藥、抗凝血劑等。 2. 含鈣、鐵食物(如牛奶、優格、鈣片、黑芝麻、紅莧菜、菠菜、紫菜)部分抗生素會與此類富含二價金屬離子的食物螯合,降低藥品吸收,必須避免並用;且這些食物須與制酸劑類型的胃藥間隔至少2小時服用,以免影響藥品吸收。 3. 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多為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此類食物若與抗凝血藥物同時使用,會減輕藥效,影響預防血栓的效果。 4. 紅麴(如:紅麴米糕、紅麴八寶飯)紅麴本身具降血脂成分,與常見的高血脂用藥相同,兩者同時使用會加劇藥品作用,嚴重者會增加肌肉痛、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5. 食補中藥材(薑母湯底、麻油補湯、藥燉湯藥等)雖然一般飲食中中藥材分量少,不太會與西藥產生嚴重不良反應,但年節期間許多民眾喜歡「食補」,故服藥者應注意過量或連續多天食用會產生的影響。如:補血、活血的當歸、人參不宜與抗凝血藥品共食,否則會影響藥效;黃耆、甘草會降低免疫抑制劑效果,過量恐誘發免疫疾病。 食品跟藥品的交互作用不會立刻出現,也不會「只吃一點點」就出現,通常是服藥者因不可避免的社交活動而在飲食上毫無節制,多天食用或過量食用,才會造成影響。難得過年,王平宇提醒民眾,除了維持遵照醫囑服藥的好習慣,三餐正常的生活習慣仍要好好保持,勿因一時的口腹之慾,影響健康,得不償失。 

春節返鄉高峰疫情搭便車!醫曝錯過「這1天」無法團圓

春節返鄉高峰疫情搭便車!醫曝錯過「這1天」無法團圓#春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農曆年前正值經歷一波寒流低溫,但近日歸國返鄉人潮仍陸續湧入桃機,就是希望能趕在除夕夜前隔離出關,但卻也正好趕上一波Omicron染疫高峰期。有醫師就表示,本周境外移入病例的高峰就在這幾天,再加上每日都有新增本土新病例,隨時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社區疫情,過年期間會不會封城,仍是未知數「此時正是考驗社區保護力的關鍵時刻!本周至16日前歸國返鄉高峰,算好除夕出關今日1/12指揮中心新增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個案及92例境外移入。中山附設醫院兒童急診主任謝宗學今日在臉書專頁指出:「本周至16日前,正處於台灣境外移入的高峰期,就是因為算好現在從國外回來都得隔離14日,如果16日以後才返國,會趕不上31日的除夕。」認為目前是台灣醫療體系最煎熬的時期。 未打疫苗者染Omicron,住院風險最高超過14倍由於Omicron的主要症狀極似一般感冒症狀,難以區分可能出現的症狀如:嚴重鼻塞流鼻水、頭痛及身體痠痛、咳嗽、喉嚨痛或吞嚥時有異物感,以及較嚴重的疲累虛弱。雖幾乎不像過去感染病毒株恐致嗅、味覺喪失,但近期美國Miami研究指出,疫苗施打完成率對於感染Omicron的「住院風險」如下: 針對未接種疫苗者:1. 和打完第2劑者比較,超過6倍風險會住院2. 和打完第3劑者比較,超過14倍風險會住院 針對已完成接種第2劑疫苗者:1. 打完第3劑產生的保護力,至少是滿2劑的2倍風險以上,且免因Omicron病毒感染而住院死亡追加第3劑該打哪種疫苗?醫曝:未施打者更該擔心針對第3劑追加劑疫苗,應該打莫德納、BNT、高端還是AZ?謝宗學日前也表示,他更擔心民眾搶打第3劑,會排擠到前線人員需要急打第3劑的需求,比起這個,更要擔心的是60歲以上年長者、第9類還未施打疫苗的高風險族群,應盡速完成第1、2劑施打。同時也呼籲年輕人本來重症風險就較低,可以的話「搶打先等等」將疫苗讓給更需要的人,同時也更有機會等待次世代疫苗問世。謝宗學強調:「台灣並沒有放棄邊界管控和積極疫調政策,也不可能出現像歐美國家一樣疫情全面失控只能選擇和病毒共存的窘境。」在春節過年前,僅能以儘量不干擾正常經濟活動的前提下,一邊防疫同時逐漸少量接觸病毒,他也呼籲,「漸進式與病毒共存」應是台灣未來將走上的道路。

每逢春節倍感壓力大?11招助壓力調適

每逢春節倍感壓力大?11招助壓力調適#春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又到了農曆春節與親友圍爐相聚、分享生活點滴、給予彼此祝福與盼望的時候。但對於有些人而言,春節期間面對頻繁的人際交流、繁忙的家務工作、需南北奔波出遊探親,卻是壓力倍增的沉重負擔,也可能出現春節症候群,甚至是憂鬱症狀。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護理長李依玲提供以下訊息供民眾參考。容易出現春節症候群的人:春節症候群往往跟個人性格、目前身心狀態跟經歷的人生階段有關,舉例來說,新婚媳婦今年第一次要在婆家吃團圓飯,對此煩惱不休,壓力可能也就跟著來了。有些人在特定的狀況下,比較容易出現春節症候群,包含1.面臨重大生活轉變者,如轉換工作或失業、失婚、喪偶、感情問題、經濟困難等。2.自己或另一半期待自己是賢妻良媳者。3.身心症、慢性病、罹患嚴重疾病、久病不癒者。4.有長期家庭互動或人際互動問題者。春節症候群常見的徵兆春節雖然可能帶來些壓力,但如果調適能力不足以因應目前的壓力,就可能出現相關徵兆,可以分四個層面來看:1.情緒層面:出現焦慮、心情低落、或容易生氣等情形。2.身體症狀:心悸頭暈、肩膀痠痛、腸胃道症狀等。3.生活層面:失眠、食慾下降或暴飲暴食、生活作息紊亂、容易疲倦。4.壓力負荷過度出現的補償行為:例如:過度飲食、熬夜、大量睡眠等。如何因應春節帶來的壓力:學習良好的壓力調適技巧,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身心狀態,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1.從自己做起。關心需要恰到好處,不幫別人製造壓力。如果親友面臨生活中的困難或問題,也多多將心比心,親人相聚,包容取代抱怨。2.轉念與正向自我肯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完美其實是種比較值,而非絕對值。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肯定自己與他人的努力與價值。3.維持生活作息規律。無須堅持熬夜守歲傳統,維持生活作息與情緒穩定,尤其是本來就有睡眠問題或有慢性疾病的人,規律的生活作息更為重要。4.健康的飲食。年節期間應該注意維持健康飲食,避免高油、高糖、高鹽等三高的加工食品,過多的油鹽糖反而容易讓人更憂鬱。5.適度的活動或運動,避免過度使用手機。過年期間適度的活動或運動,避免久坐打牌、打麻將,都有助於紓解壓力。6.保留給自己的時間與空間。過年期間熱鬧氛圍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壓力大的時候,也可以找機會給自己獨處的時間與空間,讓情緒有喘息的機會。7.轉移注意力。有些遭逢變故的人、面臨生活轉變的人,在年節時後最怕觸景傷情,可以多找朋友支持、轉移注意力。8.出遊行程簡單化。年節期間出遊安排別太勉強,老人家、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舟車勞頓、塞在車陣中,導致過度勞累或影響出遊情緒。9.運用簡單的方塊呼吸法放鬆。方塊呼吸法是瑜珈常用的呼吸法,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從情緒中暫停、重整。方塊呼吸法為每1次吸氣4秒鐘(心中默數1、2、3、4即可),暫停閉氣4秒鐘,吐氣4秒鐘,暫停4秒鐘,每4次為一個循環,每次做4個循環。10.慢性疾病要注意規律服藥。應避免遺漏、斷藥、貿然停藥,避免因為斷藥及壓力雙重因素下,導致疾病復發。11.一問二應三轉介。過年期間,對沒有家人、喪偶、離婚、家逢變故的人來說,可能反而因見別人開心過節,自己觸景傷情。過年期間如果發現親友出現憂鬱狀態,請多予關心,有自殺意念,務必協助轉介醫院予以專業協助。如果能多了解春節症候群,學習壓力調適方法,年節期間歡喜團聚,彼此能有適度關心,多加肯定自己與他人的價值,運用壓力調適,希望大家「鼠年行大運,鼠年好運數不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