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飽,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身心科醫師指出,失眠睡不好想正確補眠,可留意3大重點,且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同,不用追求一定要睡滿8小時。
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飽,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身心科醫師指出,失眠睡不好想正確補眠,可留意3大重點,且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同,不用追求一定要睡滿8小時。
2024年終,不少人開始準備大掃除,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衣櫃裡塵封已久的衣服,總想著「以後可能用得到」,到底哪些東西該丟、哪些不該丟?常讓人不知從何整理。醫師指出,囤積情況若嚴重影響生活,如空間受限、家具難以使用,恐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建議採用小步漸進、3箱分類、一進一出等方式改善,若成效不彰則可尋求專業協助。
你愛喝酒嗎?41歲許先生酒量好還懂品酒,應酬交際都不是問題,但這1年來腹部經常隱隱作痛,容易疲累、吃不飽。日前他因為急性腹痛到急診就醫,發現急性胰臟炎並緊急住院,同時被診斷出糖尿病。雖然醫師叮嚀千萬不能再喝酒,但礙於工作所需,出院後他還是回歸應酬生活,直到胰臟反覆發炎數次,最後才決心戒酒,目前持續治療中。
面對公婆的為難和挑剔,媳婦跟先生訴苦,先生不想處理、怕麻煩,僅回應:「不要理他們就好了!」最後卻造成媳婦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憂鬱症。《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在婆媳問題中所看見的女人困境,以及提供不影響自身心理健康的預防自保方法,一定要留點石鹼給自己,不要全都奉獻給家庭。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不少人會規劃返鄉過年、出門遊玩等行程,路途難免會遇到塞車的情況,導致部分人出現焦躁、不耐與憤怒等情緒,甚至對周遭的人惡言相向、身體暴力,影響行車安全。醫師指出,臨床上只要衝動行為嚴重,且1年超過3次,或1個禮拜超過2次、持續超過2個月以上者,就可能診斷為「路怒症」。
2024年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關心選情的民眾或參與選舉的相關人士,此刻的心情常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個個有希望、但沒有一人有把握。精神科醫師提醒,這段時間為容易產生身心壓力階段,會出現所謂「選前症候群」,也提出8個改善症狀的方法。
天氣一變化,就容易心情不好?近日氣溫驟降,可能讓人感到情緒低落、悲傷、失眠、或疲憊,如果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就要小心是否罹患「季節性情緒疾患」,或稱「冬季憂鬱症」。福苗診所身心科劉佑閿醫師指出,「冬季憂鬱症」若未改善,除了影響生活,嚴重恐導致有輕生的想法,釀成憾事發生。
隨著秒針不斷前進,時鐘規律地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望著身旁的枕邊人翻個身,露出放鬆的表情,不禁感嘆:「我到底何時才能睡著呢?」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2019年的調查發現,全台失眠盛行率高達23.5%,慢性失眠則為10.7%,且有年年增加的趨勢。究竟,我們為什麼會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