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科

看到就想買!強迫性購物是精神病「衝動購買前先做3件事」拒背卡債

看到就想買!強迫性購物是精神病「衝動購買前先做3件事」拒背卡債#身心科

「再買就剁手!」雙十一購物節將近,你也是常說這句話的購物狂嗎?每次都無法克制地刷卡買買買,在購物時會有種被滿足的快感,等到月底收到信用卡帳單卻又後悔,身心科醫師教你判斷自己是否陷入了強迫性購物的惡性循環裡,並實際提供治療方法和預防方式,有效降低購物衝動。

焦慮症併發自律神經失調,失智風險翻6倍!醫教「6症狀」判斷

焦慮症併發自律神經失調,失智風險翻6倍!醫教「6症狀」判斷#身心科

46歲的芸姐(化名)是名銀行高管,生性追求完美性格,去年高齡生下孩子後,更工作、家庭兩頭燒,身心承受龐大壓力,出現經常失眠、頭暈頭痛及肩頸僵硬問題,甚至有胸悶、心跳加速狀況,到身心診所接受自律神經檢查,竟發現心臟彈性老化程度達75歲,抗壓指數也比正常人低,經確診為「廣泛性焦慮症」。

重考3年絕望想跳軌輕生⋯日本知名精神科醫:接受「想死」才能活

重考3年絕望想跳軌輕生⋯日本知名精神科醫:接受「想死」才能活#身心科

你曾經「想死」嗎?掙扎於死亡念頭,或許正代表著你拼命想活。榮獲2021日本心理大獎「評選委員會MVP獎」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平光源寫下《醫生說我可以去死沒關係》其中,分享了一個26年前的自己重考3次的「想死」經歷,解釋為何「接受死亡作為一種選項」,反而能使你精神上獲得解脫,開始思考存活的可能性。以下為原書摘文:

心臟狂跳呼吸喘,一奔醫院卻好了?醫揭「恐慌症」讓人搞錯2件事

心臟狂跳呼吸喘,一奔醫院卻好了?醫揭「恐慌症」讓人搞錯2件事#身心科

藝人寶媽日前因確診新冠肺炎,擔憂自身病況,導致恐慌症發作。許多民眾也因為接觸媒體和社群上大量疫情訊息,一有不適就懷疑自己染疫,但就醫後卻顯示正常。疫情肆虐的時代,緊張、不安和焦慮成為大眾共同經驗,嚴重時我們會以「恐慌」來形容。在精神醫學上,也有關於「恐慌症」(panic disorder)的明確定義。

吃飽撐著還要狂塞食物?心理師警示「多重快感」讓你忘了心裡苦

吃飽撐著還要狂塞食物?心理師警示「多重快感」讓你忘了心裡苦#身心科

心情好也吃,不好也吃,如果你習慣用吃來解決焦慮煩躁,即使理智上知道該停了,再吃下去對身體不好,卻忍不住一直把食物送進到嘴裡,很多人總以為是料理太美味了,或自嘲太貪吃,但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卻在書中分析,這種「情緒性進食」也是慢性焦慮的體現,其實心理正在求救。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