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

冬至吃湯圓當心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跟著醫師做「1招」快速舒緩

冬至吃湯圓當心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跟著醫師做「1招」快速舒緩#湯圓

冬至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吃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也象徵「又長大1歲」。但醫師提醒,湯圓為糯米製品,是高澱粉、高油與高糖的組合,且吸水率強、黏性極高,在腸胃裡的蠕動較慢,大量食用容易讓無法分解的澱粉在腸道裡造成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腸胃脹氣和不適,食用時需格外小心。

10顆小湯圓=1/4碗飯!營養師自製減醣版「豆腐湯圓」吃不胖

10顆小湯圓=1/4碗飯!營養師自製減醣版「豆腐湯圓」吃不胖#湯圓

冬至,是一年當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每到冬至家家戶戶便會聚在一起吃湯圓象徵圓滿,古人更是將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因此也有吃湯圓長一歲的習俗!現今湯圓的口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有創意,甚至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但你吃的到底是「湯圓」還是「元宵」呢?許多人以為這兩者是一樣的,但由來其實有差別喔

元宵湯圓如何健康吃?營養師曝「取代正餐」最佳時機

元宵湯圓如何健康吃?營養師曝「取代正餐」最佳時機#湯圓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元宵節又稱「小過年」,全家人歡聚吃湯圓慶祝,是傳統習俗之一。看著碗中圓滾滾的湯圓,也象徵圓圓滿滿,使這碗湯圓更添加了一份闔家團圓的美意。然而對於有腸胃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問題的家人,要怎麼做才能一起開心吃湯圓,不用擔心增加身體負擔呢?   1. 了解熱量,聰明吃:以湯圓取代正餐主食 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林昱蓁指出,現在市售湯圓五花八門,包入的餡料不外乎以芝麻、花生、紅豆等甜餡料居多。含有花生或芝麻等堅果種子類餡料的湯圓,吃5顆就相當於吃了3/4碗飯加1湯匙的油脂,不僅沒有飽足感,還容易讓血糖失控,建議應選擇無餡料的湯圓為主,避免增加身體負擔。而有糖尿病的患者若要吃湯圓,建議與正餐的主食類做代換,如:吃了10顆小的紅白湯圓,正餐就應該減少1/4碗飯,避免超過當餐應攝取的醣量。 2. 細細品嘗,慢慢享用:糯米黏性高需細嚼慢嚥 客家庄喜吃米食,且有多元變化,如:發糕、黑糖糕、紅豆糕、鹹年糕、艾草粄、新丁粄、客家湯圓、客家粢粑(麻糬)等;其中湯圓與粢粑使用的是糯米,澱粉比例較高,屬於高升糖指數的食材,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 林昱蓁建議,鹹湯圓可搭配蔬菜類如:香菇、黑木耳、青菜等,增加膳食纖維;也可搭配瘦肉、豆腐等優質蛋白質,延緩血糖上升。甜湯圓則能加入紅豆、白木耳、愛玉、仙草,並使用桂圓、紅棗、新鮮水果等取代砂糖維持甜湯風味。又因糯米製品黏性較高,不易咀嚼消化,應細嚼慢嚥,避免噎到或增加腸道負擔。 3. 三高患者可選中午吃湯圓,減少腸負擔 現代人因工作忙碌,大多只有晚餐能夠大家齊聚一堂,共進晚餐。若在晚餐時間攝取過多的熱量或湯圓後,無法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透過身體活動來消耗熱量,進而增加身體與腸道負擔。因此提醒三高者可以選在中午時間吃湯圓,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去快走、散步或運動來消耗熱量。 衛福部苗栗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元宵節為重要的民俗節慶,大家在應景慶祝的同時,心腎功能異常者也要留意應避免攝取過多湯類,且無論鹹、甜或有無包餡湯圓,皆富含醣類與油脂,都要適量且健康吃,並注意食材新鮮度,選擇現煮現吃,才能健康無負擔的歡度佳節。

4顆湯圓熱量=1碗飯!營養師曝「加1神物」吃不胖

4顆湯圓熱量=1碗飯!營養師曝「加1神物」吃不胖#湯圓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冬至湯圓忍不住一顆接一顆?當心熱量超標,造成身體消化負擔!冬至將至,習俗上這天全家團圓吃湯圓,添歲也添幸福。湯圓們不僅外觀討喜,口感也軟綿Q彈,大人小孩都喜愛,不知不覺就吃下好幾顆;甚至有人在晚餐吃完鹹湯圓後,再搭配甜湯圓來當飯後甜點,這樣不僅澱粉量跟熱量攝取超標,也造成了腸胃負擔。湯圓熱量不超標:謹記「不加配料、小份量」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指出:對比一碗白飯的熱量約280大卡,傳統的紅白小湯圓每粒熱量約6大卡,市售的盒裝包餡大湯圓一顆熱量約60~80大卡,鮮肉湯圓一顆則約60大卡,吃下4顆包餡湯圓的熱量,約等於吃下一碗白飯。如果想吃又想避免熱量超標,可在料理時,盡量不要額外加入糖漬豆類或配料,若是選擇有配料的湯圓,那麼應選擇小份量的湯圓,避免糖分及熱量大爆表。蔡秀雯表示,10顆紫糯米花生湯圓約含21公克的糖,已接近一日建議攝取上限。建議可以一盒湯圓與家人分著吃,一方面應景,熱量與糖分也不會攝取太多。增加青菜、營養攝取量,減少心血管負擔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10顆包餡大湯圓含有約15公克的飽和脂肪,已占一般成人每日攝取量上限的3/4。一般吃湯圓容易忽略掉飽和脂肪,建議血脂肪過高的民眾,可以選擇不包餡的湯圓,或是一日攝取量不要超過5~6顆;吃鮮肉湯圓時,則可以多增加些青菜,如青菜及香菇,也能減少飽和脂肪吸收,降低心血管負擔。蔡秀雯認為,因應冬至習俗團圓吃湯圓,可以調整採購份量,不要一次煮很大鍋,吃不完再熱鍋較不新鮮,口感也不好。建議烹煮時可搭配一些天然食材,例如現煮的紅豆、綠豆、番薯等,增加不同營養素攝取。現代人活動量不多,可以調整為吃巧,不需要吃多。蔡秀雯也補充,銀髮族吃湯圓也要注意吞嚥問題,注意小口充分咀嚼才吞下,避免噎到;腸胃不好的民眾,亦避免食用過多糯米,引起消化不良、或造成胃食道逆流等胃疾患者身體負擔。

防疫又禦寒,營養師教你7步驟做「菠菜5色鹹湯圓」

防疫又禦寒,營養師教你7步驟做「菠菜5色鹹湯圓」#湯圓

防疫蔬食好料理,冷冷的冬天裡,最適合在家煮上一鍋菠菜5色鹹湯圓,防疫又暖胃!   讓營養師教你以冬季當令食材菠菜,加上紅肉火龍果、薑黃等天然食材,與中藥材色素-青黛做為色素,加入糯米粉中,揉製成5種色彩繽紛的鹹湯圓,即可享用一頓鹹香又飽足的溫暖美味。 冬天就要吃菠菜!強化骨頭增免疫力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戴千慈表示,每年的秋冬季節是菠菜的盛產期,菠菜富含葉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K,除了有利骨頭強健外,更可使免疫細胞增強、增加抵抗力。 紅肉火龍果富含多酚類及花青素等植化素,具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有預防細胞衰老、抗凝血的功效;更可以當作天然染色劑,使食物顏色更繽紛。薑黃則含薑黃素,有非常強的抗發炎及抗氧化能力,進而提高免疫力。 菠菜5色鹹湯圓 食材︰ 1. 糯米粉300g、水220ml、菠菜50g、紅肉火龍果1/4顆、薑黃粉適量、青黛粉適量(此次使用未達藥效量,若對青黛有過敏者、脾胃虛寒、非實熱證者,慎服。若不確定自身是否適合服用中藥,應向中醫師諮詢專業建議)。 2. 內餡︰素肉末20g、乾香菇絲10g、毛豆末20g、五香粉適量 3. 湯頭︰菠菜100g、大白菜30g、紅蘿蔔絲30g、香菇絲10g、黑木耳絲10g、香油適量、醬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 1. 將菠菜洗淨切段煮熟及紅肉火龍果切小丁後,分別用調理機打成汁(若殘渣太大可過濾)。 2.糯米粉與水放入調理盆先混合成糯米糰,然後分成1大4小。 3. 分別取1小塊糯米糰用滾水煮到浮在水面上。 4.煮過的糯米糰與原來糯米糰揉搓在一起。 5. 4個小糯米糰分別加上適量菠菜汁、紅肉火龍果汁、薑黃粉及青黛粉搓揉,最後變成光滑不黏手,即可做成小湯圓。 註:若糯米糰太乾,可用手沾些許水搓揉調整;反之,太濕可再添加糯米粉。 6. 內餡:乾香菇泡軟後切末,再與素肉末、毛豆末加上五香粉及調味料拌勻。 7. 大糯米糰切成適當大小並包上內餡,即製成鹹湯圓。

吃四顆包餡湯圓 熱量等同一碗飯

吃四顆包餡湯圓 熱量等同一碗飯#湯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再過幾天就是元宵節,免不了要來碗甜蜜蜜的湯圓,但湯圓熱量高,包餡湯圓熱量更是超標,國民健康署指出,光是四顆包餡湯圓,熱量就等同一碗白飯,提醒民眾,吃湯圓過節的同時,要注意糖分與熱量的控制。國民健康署表示,選購湯圓時,應先留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尤其是熱量、飽和脂肪和糖含量,因不同類別、廠商的湯圓,配方中的熱量、飽和脂肪含量差異大,建議民眾查看標示詳細比較,選購熱量低、飽和脂肪低的湯圓。飽和脂肪酸、糖分吃多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過多飽和脂肪酸會造成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飽和脂肪每日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以男、女性體重分別為75、55公斤的靜態工作者為例,每日攝取量上限為男性25公克、女性18公克,分別吃18顆、13顆有餡甜湯圓即超過一日限量。攝取過量的糖不僅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與蛀牙,亦會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與情緒不穩,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且糖具有成癮可能性,影響健康甚鉅。世衛組織建議,額外添加之精緻糖攝取量上限為每日所需熱量的10%,更考慮將此標準大幅降至5%。吃鹹湯圓可搭配茼蒿、小白菜 營養較均衡很多人把湯圓當點心食用,但4顆包餡湯圓,或約54顆無餡紅白小湯圓,熱量就有280大卡,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小湯圓若經過油炸,再沾上煉乳及花生粉熱量就更高。國健署建議,除了減量食用外,民眾亦可掌握替換主食的訣竅,將當天的飯量減少1碗,避免熱量攝取過多;若是吃鹹湯圓,可搭配茼蒿、小白菜等蔬菜食用,不僅營養較均衡,也增加飽足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