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

乳癌術後復健,可以重訓嗎?會引起淋巴水腫?醫教「5招」安全運動

乳癌術後復健,可以重訓嗎?會引起淋巴水腫?醫教「5招」安全運動#物理治療

乳癌手術後,許多患者常出現手臂疼痛、無力、腫脹或活動角度受限等情況,進而影響日常生活。透過適度運動,可幫助恢復肌力與關節活動度,減輕不適感。到底乳癌術後可以做重量訓練嗎?是否會增加淋巴水腫風險?《優活健康網》特邀杏仁復健科診所院長林杏青、杏仁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謝安宜撰文說明,一起了解乳癌術後安全運動5招。

有圖解》跑步、馬拉松總是腳踝受傷?專家教「暖身3招」先穩定關鍵肌群

有圖解》跑步、馬拉松總是腳踝受傷?專家教「暖身3招」先穩定關鍵肌群#物理治療

9月開始天氣轉涼,正是路跑與馬拉松盛行的季節,跑步是強身健體的好方式,而沒有運動習慣的初學者,也可以透過跑步開始建立運動習慣。跑者常見的腳踝損傷型態有哪些?要怎麼正確跑步才能保護腳踝?《優活健康網》特邀杏仁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游小橋,教民眾3招簡單暖身運動,在跑前做好保護腳踝的準備工作。

有種頭痛是「脖子」惹的禍!醫揭「頸源性頭痛」症狀、治療與用藥

有種頭痛是「脖子」惹的禍!醫揭「頸源性頭痛」症狀、治療與用藥#物理治療

現代人時常滑手機,使得頸椎過勞並提早退化,引發種種頸椎病,其中,頸源性頭痛若發作起來,難受程度不亞於真正的偏頭痛。中西醫與復健科/職業醫學科雙專科醫師李炎諭於《身體消痛復健一本通》一書中,整理常見的痠痛疾病,從手肘腕到肩頸脊背、腰臀腿膝足都有,並整理運動、伸展、按摩等臨床指導,幫助讀者解決身體疼痛。以下為原書摘文:

上班族久坐增死亡風險!專家授5招「辦公室運動」:一條毛巾就能做

上班族久坐增死亡風險!專家授5招「辦公室運動」:一條毛巾就能做#物理治療

你今天坐在位子上幾個小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18歲以上民眾每天平均坐著超過6小時,身體活動不足率高達54%。而久坐超過9小時的族群,死亡風險竟比坐不到7小時的人多出22%。物理治療師提醒,止痛藥只是遮掩症狀,要真正解決痠痛問題,還是需從增強行動力開始。

孩子喊腳痠、膝蓋痛,是正在長高嗎?物理治療師教「1招」測足弓發育

孩子喊腳痠、膝蓋痛,是正在長高嗎?物理治療師教「1招」測足弓發育#物理治療

「腳痠、膝蓋痛,是不是正在長高?」不少家長聽到孩子喊痛,常以為是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卻沒發現背後可能隱藏著足部發育的警訊。門諾醫院物理治療師李玥蓉提醒,不少孩子有足弓發育不良現象,足弓就像天然避震器,若發育不足,不只容易腳酸、腳痛,還可能連帶影響膝蓋、髖關節甚至脊椎健康。

2025媽祖遶境》長時間行走怎防關節炎、膝蓋痛?先做3招行走測試

2025媽祖遶境》長時間行走怎防關節炎、膝蓋痛?先做3招行走測試#物理治療

大甲媽遶境全程9天8夜、需步行近340公里,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物理治療師提醒,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遶境腳」負擔,一天步行5~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若不確定自身狀況,建議民眾可先透過簡單測試做行走評估,以利進一步進行步行耐力與肌力訓練。

有圖解》老人如何防止跌倒?專家授「居家防跌4招」做家事也能練肌力

有圖解》老人如何防止跌倒?專家授「居家防跌4招」做家事也能練肌力#物理治療

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長者跌倒已是不容忽視的公共健康問題。根據國人2023年死因統計,65歲以上長者跌倒事故傷害死亡位居第2位。為預防長者跌倒並提高生活品質,台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推出「平衡不倒翁」防跌運動課程,傳授「家事肌礎」4招式,增強長者肌力和平衡,減少跌倒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