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頭痛是「脖子」惹的禍!醫揭「頸源性頭痛」症狀、治療與用藥
門診來了一個患者,一坐下來就說:「醫師,我要拉脖子」
我:「等一下,你是說徒手治療的拉脖子,還是機器牽引的那種?」
患者:「就是我去醫院檢查,發現有頸椎的問題,所以醫師叫我到診所來拉脖子」我:「原來如此,我看到你健保雲端的X光片了,一開始是哪邊不舒服?」
患者:「我一開始是頭痛,去了醫院的神經內科,做了很多檢查,醫師查到後面說我這個頭痛應該是頸椎問題,所以叫我來復健。」
我:「OK,如果神經內科醫師看過也檢查過我就比較放心了,來幫你評估一下。」
延伸閱讀:
只有頭一邊在痛就是「偏頭痛」?醫揭「4關鍵」:至少痛過5次才算
頸源性頭痛是什麼?
頸源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是一種相對罕見但卻常見於女性的頭痛問題。它通常呈現單側性,最初的症狀是脖子疼痛延伸至枕葉和顳葉區域,即頭部後外側疼痛,並常伴隨著脖子僵硬的感覺。對於診斷頸源性頭痛,有以下標準:
- 疼痛的源頭是脖子,延伸至頭臉部。
- 必須有頸部疼痛的證據,例如頸部神經阻斷後症狀改善。
- 成功治療頸部疼痛後,頭痛應在3個月內得到緩解。
到目前為止認為,頸源性頭痛與頸椎1~3節的頸椎神經壓迫、骨刺、軟組織問題有關。雖然疼痛程度通常是中度到強度,但並不會表現為劇烈或搏動感。
延伸閱讀:
肩膀疼痛不一定是五十肩!復健醫揪「肩夾擠症候群」1壞習慣導致
頸源性頭痛症狀與診斷
頸源性頭痛係因頸部疾患(神經壓迫、肌肉、關節)而導致的頭痛,女性較常出現。一般會先有頸部疼痛、或活動不順,衍生為單側枕顳葉(頭部後或外側)沒有搏動感的中高度疼痛。疼痛一般不會向另一側擴散。
症狀與診斷方面,通常依賴於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並可以輔助使用影像學進行診斷。基本上,頸部治療成功後,頭痛症狀應該會得到改善。
頸源性頭痛治療與用藥
治療頸源性頭痛時,標準的處理方式是物理治療,包括徒手治療、儀器治療和伸展運動等。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治療方法都能有效緩解症狀。如果症狀持續存在,針灸、注射治療可能是合適的選擇,而手術則很少需要。
頸源性頭痛保養方
保養方1:提肩胛肌伸展
- 肩頸放鬆,頭擺正。
- 頭轉向一邊約45度,稍微低頭,同側手緩緩將頭拉到緊繃感後維持15秒,此為1次,做3~5次為1輪。
- 在能夠承受範圍之內,每天持續做幾輪,效果自然顯現。

保養方2:上斜方肌伸展
- 肩頸放鬆,頭擺正,目視前方。
- 一手舉高,緩緩將頭拉向同側,到緊繃感後停止,維持15秒,此為一次,做3~5次為一輪。
- 在能夠承受範圍之內,每天持續做幾輪,效果自然顯現。

(本文摘自/【醫師親繪圖解&示範】身體消痛復健一本通:從手肘腕到肩頸脊背、腰臀腿膝足的臨床非藥處方/原水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