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陳小姐,7年前在洗澡時摸到乳房有腫塊,不適感及疼痛隨著時間越來越明顯,就醫後,年紀輕輕的她確診為荷爾蒙陽性型乳癌,且屬於高度復發風險族群。突如其來的噩耗打亂原本安穩的生活,孩子也被迫停學,年紀尚輕的她深怕治療後若復發,無法陪伴小孩成長,焦慮到無法入眠!所幸在接受新型術後輔助性治療後,目前已超過5年未復發,讓她能安心陪伴孩子成長,邁向治癒目標,找回幸福生活。
33歲的陳小姐,7年前在洗澡時摸到乳房有腫塊,不適感及疼痛隨著時間越來越明顯,就醫後,年紀輕輕的她確診為荷爾蒙陽性型乳癌,且屬於高度復發風險族群。突如其來的噩耗打亂原本安穩的生活,孩子也被迫停學,年紀尚輕的她深怕治療後若復發,無法陪伴小孩成長,焦慮到無法入眠!所幸在接受新型術後輔助性治療後,目前已超過5年未復發,讓她能安心陪伴孩子成長,邁向治癒目標,找回幸福生活。
王女士是位40歲的上班族,因為自己摸到乳房腫瘤而就醫。博田國際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魏銓延表示,初步切片檢查認為是良性腫瘤,便安排微創手術切除,結果病理報告意外發現有HER2陽性乳癌。
56歲陳女士罹患乳癌,手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並持續接受抗賀爾蒙治療,但近半年來發現,手指逐漸變得僵硬且無法彎曲,擔心是類風溼性關節炎作祟,就醫檢查後,根據臨床經驗研判,應是乳癌治療藥物的副作用造成。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協助針灸及中藥調理,約3個月後,患者手指疼痛緊繃的症狀大幅緩解。
女性常因為愛美選擇隆乳,有2名個案多年前皆做過隆乳手術,經乳房攝影檢查,發現乳房組織出現「微小鈣化」現象,進一步細針定位切片檢查,確認皆為乳癌前兆。但隆乳跟乳癌有關係嗎?有做過隆乳手術,會影響乳房篩檢結果嗎?乳房外科醫師為妳親自解答。
盈盈是48歲單親媽媽,2月時發現右乳有硬塊,在醫學中心的乳房門診,證實是乳癌,需要切除手術。醫院病人很多,盈盈的手術排在5月。醫師解釋乳房切除手術能夠治病救命,但是外觀會塌掉變形。如果害怕失去信心可以重建。重建手術有許多選項,病人需要自己作決定。衛教資料上面註記:乳癌術後重建有3個選項,1是組織擴張術,之後放入義乳;2是背部皮瓣移植,3是腹部皮瓣移植,拉肚皮同時填充乳房。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40多歲女性2年前於左側乳房觸摸到腫塊,但不以為意也未就醫檢查,去年初發現腫塊範圍變大且變硬,左側腋下也出現硬硬的結節,卻因害怕開刀及後遺症,因此自行上網找尋消除腫塊的偏方,仍未就醫;直到半年前乳房硬塊的皮膚出現潰瘍並滲出膿血,除疼痛外,亦開始覺得體力虛弱且容易頭暈,没走幾步路就開始喘、體重一個月就掉1公斤,才讓該名女性感覺事態嚴重並至醫院求診。乳癌拖延就醫,竟致腫塊潰瘍已無法開刀此時腫塊潰瘍面積已逾10公分,經病理切片及影像醫學檢查,確診為左側侵犯性乳管癌第4期且轉移到淋巴與肺部,已無法開刀切除,僅能先以化療讓腫塊變小。經過2次化療後,病患腫瘤潰瘍、疼痛及膿血滲出仍然持續,再加上化療副作用的水瀉頻急,因此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門診尋求癌症輔助治療,經過針灸及中藥調理並配合化療療程,在第5次化療完成時,潰瘍部位已收口至6.5公分,膿血滲出情況也幾近於無,現持續採以中西醫共同治療。乳房出現5症狀,可能為惡性腫瘤徵兆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豪君表示,初期的乳癌不一定會有症狀,通常都是觸摸到乳房腫塊時才會發現,大部分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像是乳房纖維囊腫、纖維腺瘤或水泡等邊界明顯的腫塊,但若出現以下5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乳房腫塊伴隨乳頭分泌透明或帶血的分泌物 乳頭不正常凹陷或長期濕疹潰瘍 乳房皮膚出現橘皮質地或紅腫潰爛 腋下淋巴結出現硬塊結節 兩側乳房大小或形狀對稱度改變陳豪君說明,乳癌的分期是依據腫瘤大小、局部淋巴結轉移與否、遠處是否轉移為主。目前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及荷爾蒙藥物輔助治療等,早期發現經適當治療,乳癌相較於其他癌症5年存活率為高,第0期為97.5%、第1期為95.6%,到第3期還有70%,顯示及早治療的重要性。中醫輔助治療可有助改善病情,提高生活品質乳癌屬中醫乳岩的範疇。中醫觀點「乳頭屬肝,乳房屬胃」,在經絡走向方面,乳房為胃經、脾經、腎經、肝經、心包經及心經等經氣流經處,氣機壅塞濕熱瘀痰滯於胸中而生癌腫。陳豪君指出,該名病患因長年憂思鬱結,加上熬夜飲食不節,氣虛氣滯且濕熱瘀積於乳房結成癌腫,又化療藥物毒性損傷脾胃之氣,出現化療副作用水瀉頻急症狀;經以益氣健脾、清熱袪濕的中藥及配合針灸疏通經絡之氣,在中西醫的共同治療下,腫瘤潰瘍部位逐漸縮小收口,化療期間的副作用與持續時間程度亦更為減輕。陳豪君說明,中醫部門診可輔助西醫治療癌症,經中藥調理及針灸治療,必要時配合復健,對病情都可以有很好的改善。常見乳癌病人至中醫門診大致有以下狀況: 化放療療程副作用:噁心、嘔吐、腹瀉、白血球低下、手腳末稍麻、手足症候群等 荷爾蒙治療藥物的副作用:熱潮紅、心悸等 乳癌術後淋巴水腫 局部皮膚緊繃攣縮陳豪君也建議乳癌病患,治療時最重要的是保持樂觀正向的心情,飲食上以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為主,也可參考地中海飲食概念,切勿自行進補,燥熱或寒涼生冷的食物更不適宜,不吃具荷爾蒙成分的保健食品,腸胃弱者也不宜攝取難以消化或具刺激性的東西。整體而言,補充營養、增強體力並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運動習慣,才能有效提高乳癌病人治療的存活率,及增加抗癌期間的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48歲黃小姐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發現右腋下及右乳房腫大,原懷疑是血栓,經過檢查後卻意外發現乳癌!醫師提醒,打完疫苗出現腋下淋巴結腫大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幾週都還沒恢復或不只是淋巴結腫大,其他部位也有腫大情形,就要趕快就醫。打完疫苗「右腋下腫腫」以為血栓,照超音波才發現罹癌黃小姐看診時指出,於右臂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就覺得右腋下有腫腫、卡卡感覺,再仔細一摸,不只是腋下的淋巴結腫大,連右乳也有腫塊的感覺,她想起疫苗可能產生血栓的副作用,於是就醫檢查,沒想到不是打疫苗引起血栓或淋巴結腫大,竟然是乳癌。衛福部彰化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經乳房超音波、粗針切片及電腦斷層檢查,證實個案為第3期乳癌併腋下淋巴結轉移,乳房腫瘤5公分,淋巴結腫瘤3.2公分,推估腫瘤至少已有數個月之久,只是平時沒注意,並非打疫苗引起。目前正進行化療,等腫瘤縮小些再進行手術切除。5%女性打完新冠疫苗,有腋下淋巴結腫大現象李忠懷說明,淋巴結是免疫系統,打任何疫苗都有可能出現腫脹情況。國外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疫苗確實會造成一些接種者腋下淋巴結腫大,約有5%的女性打完疫苗後,會出現這種症狀。若出現淋巴結腫大,通常疫苗打右臂者,會出現在右腋下,打左臂者出現在左腋下,這種淋巴結腫大的反應是正常的,通常幾週內會消失,而且其形態和正常淋巴結差異不大。但如果是惡性腫瘤轉移的淋巴結會使皮質增厚,超音波檢查就看得出來。男打疫苗「手背長腫塊」確診血栓後手術摘除李忠懷指出,另有一起個案是51歲劉姓男子,於右手臂施打第1次新冠肺炎疫苗,幾天後右手背上出現2顆腫塊,因稍微疼痛而就醫,確診腫塊為手背一條表淺靜脈被2個血栓完全塞住所導致,經手術摘除,並通報疾管署,該名患者在第2次時改施打另一廠牌新冠疫苗已無大礙,目前門診持續追蹤中。李忠懷強調,如果施打疫苗後不只是淋巴結腫大,還有身體其他地方腫大,如上述個案的乳房及手背,就有可能是其他病因或血栓反應,一定要趕快就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39歲輕熟女還在衝刺事業時,意外發現乳癌,生活立刻變調,歷經5年治療後,44歲時原想病情可以暫告一個段落,沒想到竟發現癌細胞骨轉移!與醫師共同討論進而採行雙側卵巢切除後,隨即接受CDK4/6抑制劑與抗荷爾蒙藥物合併治療,成功阻止癌細胞擴散,到現在已2年。大型臨床研究證實CDK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療法,能延緩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惡化長達25個月以上,超過2年。乳癌細胞基因型別決定治療方式 荷爾蒙與HER2受體很關鍵嘉義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郭晉和醫師表示,當病人確診乳癌、拿到診斷時,病理報告會註明癌細胞荷爾蒙受體(ER、PR),與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HER2),分別呈現陽性或陰性,醫師治療時就會因型別不同,採用不同治療方式;例如上述個案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患者,就有機會使用CDK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療法,阻止腫瘤繼續擴散,成功延遲化療。停經前後準備大不同 抑制女性荷爾蒙分泌為必要手段乳癌細胞荷爾蒙受體呈現陽性,意味著腫瘤容易受到女性荷爾蒙刺激。郭晉和醫師解釋,如果病患未停經,就要使用手術或藥物方式,阻礙卵巢分泌女性荷爾蒙,手術去除卵巢雖較一勞永逸,但會提早更年期;如果僅想暫時停經,醫生會使用藥物抑制卵巢作用,未來停止用藥卵巢功能就可恢復,月經也跟著回來。郭晉和醫師也說,假使病患已經對卵巢需求度較少,會建議切除卵巢。CDK4/6抑制劑配合荷爾蒙治療 阻止癌細胞持續擴散郭晉和醫師說明,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患者,當身體女性荷爾蒙分泌受到控制,同時配合使用CDK4/6抑制劑,就能更有效阻礙腫瘤繼續擴散。郭晉和醫師解釋,CDK4/6抑制劑可以阻礙癌細胞複製與分裂,簡單來說,就是鎖住現有癌細胞、阻止擴散,對於乳癌復發或轉移病患而言,殺死癌細胞不再是主要目標,而是將腫瘤控制在穩定範圍內,與癌細胞共存,延後化療時程,提高生活品質。CDK4/6抑制劑已納入健保給付 符合條件最高給付24個月郭晉和醫師補充,上述個案在發現轉移時,當時健保剛開始給付CDK4/6抑制劑,審核條件比較寬鬆,符合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單純骨轉移也能使用。去(2021)年10月1日給付條件有所改變,單純骨轉移不再給付,必須在其它器官也發現癌細胞,加上未轉移到中樞神經系統,健保才會給付藥費;但也同步放寬給付時機,不再限於第一線使用才能給付,最多給付24個月為上限,幫助後線患者也有機會使用到最佳的治療。接受治療後免疫力會稍降 鞏固防疫措施定期回診檢查郭晉和醫師提到,乳癌病患在得知轉移的當下,情緒多會非常低落,難以接受,害怕接受化療,身心面臨煎熬,因此能夠保持鎮定的病患不多,醫生需要非常有耐心地解釋後續治療方式,符合CDK4/6抑制劑給付條件的病患,聽到能延緩化療後,多能心情漸漸平緩,開啟治療。郭晉和醫師提醒,病人使用CDK4/6抑制劑時,一定要遵從醫生囑咐服藥,定期回醫院抽血檢查,確認白血球數量與肝腎功能,平時也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