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嬤骨折難癒 中醫調理助重拾骨質強健

嬤骨折難癒 中醫調理助重拾骨質強健#骨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老太太坐著輪椅,由家人推來看診,他的孫子說:「蔡醫師,我奶奶腳背的骨頭骨折,急診室說骨折沒有移位,所以用石膏固定就可以, 4星期後回醫院檢查,醫師說骨頭長得不太好,又經過4星期,檢查還是長得不好。」他停了一下,把骨科照的X光片拿給我看,確實是長得不好。他接著說:「骨科醫師試過用超音波骨骼癒合加速系統來刺激生長,但是效果也不理想,醫師說如果一直沒有長,就要考慮開刀,但是我奶奶已經70幾歲了,有心臟病和糖尿病,我們不太敢開刀……」 骨折癒合第一步是對位上了年紀的人,容易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且骨折後的癒合速度也會較差,加上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血液循環差加上活動不足、腸胃功能變差,是很容易出現骨折癒合不良的問題。時間拖久了,病人的活動力更差,容易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像是肺炎、嗆傷、褥瘡、泌尿道感染、下肢靜脈栓塞等,臥床無法活動又會造成肌肉快速萎縮,進一步使患者無力活動,活動少又會加速身體機能衰退,病人就越虛弱,越虛弱就癒合的更慢,惡性循環。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骨折的癒合,第一步就是對位,不管是手術或復位,都是為了對位,把骨折斷端重新對位接回,患部固定好之後,接下來就是靠身體的循環送營養到骨折處開始長新骨,也就是骨折癒合的過程。對位做好了,患處又沒有感染,就一定是營養運送的問題了,也就是循環的問題了。關於骨折癒合的問題,在中醫古籍《普濟方.折傷門》中有提到「若因傷折,血動經絡,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積不散,則為腫、為痛」。另外在清朝古籍《洞天奧旨.跌打損傷瘡》也有提到「跌打損傷瘡,皆瘀血在而不散也,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折不能續」,清楚描述了骨折癒合的要件。營養送到對的地方才能長新骨中醫對於骨折癒合不良,能用的武器有很多,像是外敷藥物、藥物薰洗、針灸,另外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中藥調理。在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中則詳細說明了骨折癒合不良的疾病過程,因為「血氣隔絕,不能周榮」,致使氣血瘀滯,痺阻不通,筋脈失于溫煦,經絡運行受阻,營衛不和,精血津液失調,肢體無以濡養使病情趨於複雜,骨質的生成當然會受到影響。利用中醫特有的辯證論治,依照不同體質及證型給不同調理,像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滋補肝腎壯骨填精,清熱化痰和中通絡,清肝利膽瀉火通絡,益氣養血滋腎壯骨等方法使新生的骨小樑數目增加,而破壞的骨小樑數目減少,骨質越來越強壯、骨量越來越增加,骨折的癒合問題就會慢慢改善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骨折手術後不良於行 原來不能只補鈣

骨折手術後不良於行 原來不能只補鈣#骨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婦人因騎機車自摔,造成左小腿脛骨及腓骨同時斷裂,雖順利完成骨折復位手術,但一直無法行走,她曾私下懷疑是手術失敗所致,但經醫師詳細問診及活血檢驗後,認為是患者沒有補充「對的」營養素,導致術後骨質癒合不良,經補充優質的蛋白質、鈣片、維他命D及C後兩個月,原本一片黑的骨質,已經變成正在癒合中的白色骨質,患者如今可以正常行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功能醫學醫師徐毓婷指出,骨折發生經手術接合到骨骼生長強度好,可以應付正常的生活,快的話是手術後8周,慢的話是6個月。當患者手術後骨頭一直無法癒合,可能是「延遲癒合」或是「不癒合」的併發症。血液流速差、自由基太多 鈣無法運到骨折處這名婦人接受左小腿脛骨及腓骨骨折復位手術,手術很順利,將碎骨整齊的拼湊在鋼板上。但自手術後一直無法行走。她雖積極接受復健,也努力喝牛奶,嘗試鄰居們提供的長骨偏方,花了大錢也不見成效。回診追蹤X光時,鋼板和骨頭排列沒有問題,但碎骨之間就是無法長出新的骨頭。徐毓婷醫師表示,患者由骨科轉介至功能營養醫學門診,經問診及活血檢驗後,發現患者雖大量補充「鈣質」,每天喝牛奶、大骨湯、吃鈣片等,但因為她的「血液流速不佳」及「體內自由基太多」,導致吃下去營養都無法運到骨折處,所以怎麼補充骨頭還是不長。補充優質營養素 骨質由黑轉白色「吃下去的營養到不了該去的地方,還是白費。」經補充優質的必需胺基酸、鈣片、維他命D及C營養品的第一個月,患者走路的步伐有慢慢變大,第二個月再次回診,從X光片中已看到從原本一片黑的骨質,已經變成正在癒合中的白色骨質,現在婦人已可正常走路,不再需要柺杖。好的長骨配方有三個要素:腸胃吸收順利、血液健康配送和正確的營養素。「不是缺什麼就吃什麼,重點是看身體怎麼去吸收它。」關於鈣質的補充,觀念也要正確。對牛奶過敏或乳糖不耐的患者,補鈣不是一味的喝牛奶,這反而會一直拉肚子而流失更多營養素;對於身體慢性發炎或血液流速不佳的患者,可以用魚油、維他命C來幫助提升血液活性,及清除自由基;補鈣不只是吃鈣片,還要增加必需胺基酸和足量的維生素D,這樣身體細胞才能真正完整吸收鈣質。骨折手術仍無法行走 先別怪罪醫師徐毓婷醫師表示,很多患者覺得手術後靠醫師的經驗和技術就沒問題了,忽略手術後的保養及營養補充,尤其是老年人,有抽菸習慣者,或有糖尿病、腎臟病者,這些族群本來傷口或骨質癒合就慢,更需要好好注意自己的養分攝取,才不會讓手術功虧一簣。

喝牛奶預防骨折?專家揭露真相

喝牛奶預防骨折?專家揭露真相#骨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常飲品佔據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無論水、果汁、咖啡或茶飲,大家都想知道「如果完全不喝會怎樣?」以及「如果喝太多會怎樣?」我們是哺乳類動物,當小貝比剛出生時,需要接受媽媽餵養,乳汁就是哺乳類動物產後的分泌物,也是我們生命初始接受的食物。我們來看看牛奶究竟對健康有哪些影響。喝牛奶長比較高?未滿1歲之前,乳汁是嬰兒最重要的食物,因為此時嬰兒的營養來源幾乎都靠乳汁。假使媽媽無法提供母乳,靠配方奶粉也可以。通常6個月之後就會開始嘗試副食品,1歲後可以吃粥、吃飯,再加上魚、肉、蔬菜等各種營養。那開始吃一般正常主食之後,還需要喝牛奶嗎?直接講結論的話,就是喝牛奶對兒童生長發育,或說身高,是有幫助的!畢竟牛奶裡有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像是帶有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等支鏈胺基酸,這些都屬於必須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要從食物攝取。是身體能平衡蛋白質合成、攝取,合成肌肉,維持好蛋白質品質的關鍵。兒童喝牛奶對生長發育很有幫助。全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是荷蘭,而荷蘭也是乳製品攝取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喝牛奶讓骨質會更健康? 想到骨質,我們會想到「要有鈣質」,若要達到鈣質的攝取需求,喝牛奶是個很常見的手段。假使骨質很好,我們會推論以後比較不會骨折。然而從研究數據上,科學家發現,假使一個人喝牛奶補充鈣質,這期間骨密度或許會提高,一旦不再持續喝牛奶,骨密度無法維持,因此這樣的鈣質補充沒辦法變成「骨本」存起來。另外一個讓大家驚奇的發現是,平均攝取牛奶愈多的國家卻有相對高的髖關節骨折機率!這看起來有點弔詭,讓許多人大失所望呢!(台灣在圖表上屬於「牛奶喝不多,但骨折機率高」的位置。)還有研究發現,祕魯人平均攝取的鈣質很低,一天大約只有200mg,可是當他們攝取的量很少,身體對鈣質的吸收能力就變得很好!所以身體怎麼吸收這些鈣質是個重點。後來研究持續發現,在我們剛開始固定喝牛奶補充鈣質一年內,確實能提高骨質的密度,但時間一久,身體可能改變了對鈣質的吸收能力,因此有些研究認為,骨質的密度與鈣質補充多少是無關的。與後來會不會髖部骨折也沒有太大關係!所以照這些研究看起來,想靠喝牛奶來避免髖部骨折的成功率並不高。同樣的,如果只靠吃鈣片補充鈣質,也無法降低髖部骨折的機率。要維持骨質的健康,不是僅靠喝牛奶就可以,還得加上適當的負重運動練習、減少飲酒、維持適當體重才行。喝牛奶會讓人發胖嗎?直接講結論,喝牛奶跟體重上升、下降沒有太大關係,不管成人或小孩都是。不過如果你有體重控制的問題,你大概會從商品架上選擇「低脂」或「零脂」,而不是「全脂」牛奶,是嗎?不過這樣選真的能讓你做好體重控制嗎?過去有個關於一萬多名青少年、追蹤三年的研究,發現當受試者都是攝取低脂牛奶,比較會增加體重;若受試者都是攝取全脂牛奶,就反而沒有體重增加的困擾。同樣地,在關於兒童的研究裡,喝全脂牛奶的人平均體重比較輕,比較沒有肥胖問題,但喝低脂或零脂牛奶者則體重較重。這些結果可能就與一般人的想像有點衝突了!英國曾針對家境較差的小孩做研究,提供一部分小孩「不含牛奶的午餐」,另一部分的小孩則是吃「帶著一杯牛奶的午餐」。快兩年之後,發現兩邊體重沒有什麼差異,但喝牛奶的那一組長得比較高。所以當小孩沒有營養過剩的問題時,喝牛奶不會變胖,而會長高。總之,喝牛奶大概不是我們現代人體重上升的重點問題,但喝低脂牛奶並不會讓人減肥。喝牛奶跟三高有關係嗎?我們前一段告訴大家,研究發現喝全脂牛奶不會讓人變胖,你可能覺得怪怪的,「如果是全脂牛奶,飽和脂肪的比率不是很高嗎?這樣攝取那麼多飽和脂肪對身體應該不好吧?」沒錯,這樣的懷疑是有道理的,我們繼續來看看研究結果怎麼說!直接講結論:在研究結果裡,不管喝全脂牛奶或喝低脂、零脂牛奶,都不會增加一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肌梗塞等的機率,也不會增加其死亡率。究竟為什麼?這樣想好了,我們如果從「不喝牛奶」,改成「喝牛奶」,那改變了什麼?少掉了什麼?假如我們把牛奶當成飲品的一種,原本自己喜歡喝含糖大杯飲料、喝果汁,後來改成喝一杯牛奶,那對身體當然是好的,甚至此舉還可能會降低你的血壓,對血糖控制也有幫助。假如我們把牛奶當成蛋白質來源的一種,那原本自己吃了一堆紅肉,甚至加工紅肉,自從喝牛奶之後就減少了紅肉的攝取,那對身體當然也很好,絕對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所以問題在於我們開始喝牛奶之後,我們的飲食選擇上做了怎樣的調整。用牛奶替換掉較不健康的含糖飲料、加工紅肉,對身體健康是很不錯的改變。飲食選擇要通盤考量,不要相信某些超級食物能治百病,或設限自己攝取的食物種類。牛奶對身體健康有益處,尤其孩童時期補充奶類確實生長發育會好一些。年紀大了,也還是可以喝牛奶,喝牛奶不是我們發胖、或得三高的主因,如果能用牛奶替換掉一些更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不錯的。不過,想要靠奶類存骨本的話,記得不是單單喝牛奶就有效,務必要控制體重、和多做負重運動。(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骨鬆要補鈣 加哪些維生素助留骨本?

骨鬆要補鈣 加哪些維生素助留骨本?#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停經後的女性約有30%有骨質疏鬆,要適時補充鈣質預防骨折。但市售鈣片的品牌、配方多到令人眼花撩亂,到底該如何選擇呢?食藥署說明,鈣通常會和鹽類組合成為化合物,如碳酸+鈣=碳酸鈣,檸檬酸+鈣=檸檬酸鈣,磷酸+鈣=磷酸鈣,胺基酸+鈣=胺基酸螯合鈣等等,而不同組合的純鈣含量和吸收率,也是選擇鈣片的重點!碳酸鈣會產生二氧化碳 易引起腹脹舉例而言:碳酸鈣的含鈣量高,但吸收率低,而胺基酸螯合鈣的含鈣率偏低,但吸收率卻非常高。不同的鹽類也會造成人體不同的副作用,如:碳酸鈣經胃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引起腹脹、碳酸鹽沉澱物,進而引起便秘,而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攝取檸檬酸鈣會增加食物中鋁的吸收。此外,許多食品及藥品也容易影響鈣質的吸收,例如,部分胃藥會影響鈣質的吸收,若有補充鈣質的需求,建議仔細跟藥師討論需求及服用方式,才能達到最有效的吸收效果喔!同時補維生素D和K 鞏固骨頭、減少鈣質流失除了補鈣,攝取其他維生素及礦物質也有助於留住鈣質,如:維生素D可幫助鈣吸收、維生素K可鞏固骨頭、鎂及鉀減少鈣質流失,而蛋白質則可讓肌肉更強健,才能支撐骨頭,這些都是預防骨質流失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均衡飲食及適度的日曬與運動,才是最重要的喔!

女骨鬆竟比老母嚴重?醫籲保骨4要點

女骨鬆竟比老母嚴重?醫籲保骨4要點#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長時間坐辦公室的62歲盧姓婦女健檢時發現骨質密度T值達-4.2,處於骨折高風險,她驚覺不妙。反而務農常曬太陽又負重勞動的83歲的媽媽,T值卻是非常正常的0.4,衛福部彰化醫院骨鬆專科醫師陳柏辰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台灣髖關節骨折每年近2萬例,發生率高居亞洲第一,5年死亡率高達5成,嚴重性甚至超越大部分癌症,成為老年人的隱形殺手,而骨質疏鬆易造成骨折。 陳柏辰醫師說,盧女做了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骨質密度T值達-4.2,比起界定骨質疏鬆症的T值-2.5還低了不少,骨鬆嚴重,沒想到媽媽的T值0.4,骨質卻像年輕人一樣。因盧母一生務農,長期曬太陽,有了充足的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而負重勞動也有助於減緩骨質流失,從年輕就持續累積骨本。相較年輕就開始坐辦公室的盧女,少了維生素D的補充,又不運動,到了更年期之後,骨質快速流失。 骨折導致行動不便、長期臥床 因此提高死亡率國健署調查,骨鬆易骨折,台灣因髖骨骨折1年內死亡者約2成,5年死亡率高達5成,脊椎骨折1年死亡率1成,5年死亡率也達到4成,主因是骨折導致行動不便、長期臥床,造成下肢靜脈血栓引發死亡,而患者免疫力變差,更易因肺炎或泌尿道感染死亡。骨質密度T值小於-2.5 表示已骨質疏鬆陳柏辰指出,要預防骨折,就要監控骨質密度,女性停經後、男性50歲以後最好每年檢測骨質密度,骨質密度T值在+1與–1之間,表示骨質正常;在-1至-2.5,要提高警覺,進行保養;小於-2.5,代表已經骨質疏鬆,必須治療加保養,由醫師開立處方藥。保骨四要點1、「飲食對」:多吃鈣質及蛋白質等強筋健骨的「黑、白、綠、黃、魚」,黑指的是香菇、黑木耳、芝麻、髮菜等黑色食物,白是指豆干、牛奶、金針菇等,綠是指芥蘭、紫菜、綠花椰等,黃是指起司、乳酪、奶油、蛋黃、柳澄汁等,魚是指小魚乾、沙丁魚、鮭魚等。2、「習慣好」:多運動、曬太陽、不抽菸、不過量飲酒。3、「早發現」及「早治療」:透過骨質密度檢測,了解自己的情況,和醫師討論治療方向。成年人自35歲開始,即因骨骼中骨質損耗速度較快,使鈣質逐漸流失。尤其是停經後婦女或55歲以上男性,在沒有足量鈣質補充下,骨質密度漸漸降低,骨骼內佈滿孔隙而成疏鬆狀態,至年老時,以致無法承受身體重量而產生彎腰駝背甚至骨折現象,為了讓大家重視骨鬆的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呼籲大家重視營養均衡與自身健康。

肋骨骨折爆痛 及早手術癒後佳

肋骨骨折爆痛 及早手術癒後佳#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調查統計,國人事故傷害每年死亡率高達七千多位,外傷佔絕大部分,而其中10%合併肋骨骨折,死亡率高達35%,每斷一根肋骨,感染肺炎機率上升27%,死亡率增加19%。熱愛運動的石先生,某次與自行車車友騎乘時,為了閃躲突然衝出來的小動物,不慎摔車飛了出去,導致腿部與肋骨骨折、胸部張力性氣胸,經救護車送至醫院急診,醫師診視後緊急啟動創傷團隊為石先生手術,免去呼吸衰竭的憾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部杜雄醫師表示,胸部外傷致肋骨骨折是外傷急診常見的疾病。其受傷機轉常見於高齡長者在日常生活中跌倒、車禍或是工地高處跌落的傷者。人體胸廓由鎖骨、左右兩邊十二對肋骨、胸骨與胸椎所組成。肋骨在胸部組成一個環狀,保護著重要器官包含心臟、主動脈、上下腔靜脈、肺和橫隔膜下右側的肝及左側的脾臟。身體靠著橫隔膜和呼吸肌收縮牽動肋骨,才能呼吸做有效的氣體交換。肋骨骨折怕痛不敢呼吸 痰液累積恐肺炎當發生意外,肋骨骨折的第一個明顯症狀就是肋骨折斷處疼痛。一旦肋骨骨折,會表現劇烈疼痛,上下床、翻身、深呼吸、咳嗽、上肢出力等動作都會令肌肉牽扯受創肋骨,引發劇烈疼痛,這種疼痛會一直持續到肋骨癒合才會改善,時間大約需要二至三個月。嚴重的肋骨骨折可能會立即危及生命,例如導致張力性氣胸、大量出血的血胸、因無法做有效呼吸致呼吸衰竭的急性連枷胸、心包膜出血填塞壓迫心臟或肝脾臟破裂出血等;慢性致死原因則有因為疼痛不敢或無法做有效呼吸、咳痰以致引發肺炎敗血症或因連枷胸導致呼吸衰竭等。杜雄醫師指出,肋骨骨折治療首重止痛,讓病人感覺舒適,有效呼吸才能預防肺炎。如果止痛沒有做好,病人會因為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呼吸深度就會慢慢變淺伴隨咳嗽力度減低,最終變成肺炎。肋骨骨折微創治療手術 幫助患者遠離疼痛折磨以往的保守療法為吃止痛藥等待時間讓它自己癒合,隨著醫療的進步與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肋骨骨折固定接合手術應運而生。肋骨骨折固定接合手術其最大目的就是要減低肋骨骨折病人的疼痛,避免併發症發生、減低死亡率、縮短住院日數,以利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和回到工作崗位。臨床統計發現有做肋骨骨折固定接合手術的病人可以大幅減少肺炎發生率達九成,縮短一半加護病房照顧和住院日數,甚至可以減少三成的死亡率。依肋骨骨折團隊的臨床經驗,嚴重的肋骨骨折如連枷胸、超過6根肋骨骨折、或超過3根嚴重移位肋骨骨折合併血氣胸的病患是目前肋骨固定接合手術的適應症;尤其是連枷胸患者,肋骨固定接合手術是目前認為最佳的治療方式。然而肋骨骨折所導致的劇烈疼痛也是固定接合手術的相對適應症。手術確實能改善肋骨骨折病人的疼痛、併發症和死亡率,許多病人對手術前後疼痛感受差異之大也直呼手術有神奇的效果。

醫療補助計畫 助胸椎骨折患者睡好覺

醫療補助計畫 助胸椎骨折患者睡好覺#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4歲尤女士,一動就會痛,背部痛到不能躺,痛苦難當的前往醫院,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因骨質疏鬆引發胸椎第六節壓迫性骨折。由骨科部以經皮椎體成形術進行手術治療(灌骨水泥),總算解決心頭大患。不過由於健保的骨水泥顯像較不清楚,施作時會增加手術危險性,因此選用脊椎專用骨水泥。同時醫療團隊得知她經濟困難,隨即啟動慈善醫療專案補助並獲得全自費醫材的全額補助。尤女士術後恢復良好,終於能躺著睡覺。骨鬆患者大意不得!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楊昌蓁主任表示,一般骨質疏鬆的病人沒有明顯的受傷,但會出現背痛的現象,而嚴重骨質疏鬆的病人,稍為咳嗽或動作大一點,就骨折了,甚至用力搬物品或稍微扭到就痛起來。這類骨折病人通常會有一些病史,例如:不小心跌坐在地。但是不見得每位病人都需要灌骨水泥或開刀,病況輕微者休息1個月左右會慢慢自癒,而身體一晃動就痛得很厲害的嚴重者,約要痛個2至3個月才會好轉,此時就會傾向灌骨水泥,早日緩解病人的疼痛。脊椎(低溫)骨水泥手術補助 為經濟弱勢族群的一大福音多年來走入社區往診的楊昌蓁接觸過許多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的家庭,家人為了照顧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病人,常無法外出工作,易使生活陷入困境,為此他思索假如醫療上能為病人解決問題,家人就不需要騰出時間照顧他,因此,提出「脊椎壓迫性骨折─經皮椎體成形術手術」自費醫材補助計畫。手術使用的醫材需自費,醫療團隊關懷時了解尤女士為經濟弱勢,便為她申請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專案慈善醫療類計畫,分別由醫療法人和大林慈濟醫院共同補助,擔心醫療費用的她頓時輕鬆而開懷。脊椎(低溫)骨水泥等手術,針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中收入戶,有不同程度的補助,對經濟弱勢族群來說是一大福音。

補鈣2大迷思?睡前是最好補鈣時機

補鈣2大迷思?睡前是最好補鈣時機#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健康沉默殺手」之稱骨質疏鬆,只要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孩子在黃金成長期,必須有足夠的鈣質用於骨骼成長與骨質維護,需要盡可能增加骨質密度,才能有效減少成年後骨質疏鬆症。鈣質是身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成分,且不管任何年齡層都需要補充足夠鈣質,專家表示補鈣時機其實「睡前吃」效果最好!鈣充足的好處包含減緩骨質流失、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改善經前不適以及降低體脂肪達到有效減肥等多項好處。補鈣更要補D、鎂和磷!鈣依成分可分為4大類,包含碳酸鈣、檸檬酸鈣、磷酸鈣以及乳酸鈣,在醫療上常用做治療骨質疏鬆症且最適合孩童的鈣質補充。近年醫藥界發現維生素D不僅是維生素或營養素而已,也已被證實是具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爾蒙」。維生素D和鎂可幫助鈣質吸收,維護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避免骨質疏鬆。磷可以確保鈣質被小腸充分的吸收,減少噬骨作用。所以補鈣的同時也要補充維生素D、鎂和磷。常見的2大補鈣迷思迷思1:喝咖啡,會影響鈣吸收?咖啡因、外食頻繁、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也可能造成鈣吸收效率低落、干擾鈣吸收。 迷思2:維生素D只需依賴日曬就足夠?鈣質的吸收需要多元的營養素發揮協同作用,包含可以強健肌肉進而提供支撐骨骼根本的蛋白質,以及可增強骨骼硬度的鎂、鉀、磷、鋅等礦物質都應完整補充,並且透過適度運動,啟動骨重塑機制、增加骨密度。從老至少鈣質攝取嚴重不足 補鈣這樣吃若兒童黃金發育期缺少鈣質攝取,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偏低時,會使得骨骼釋出鈣離子到血液中平衡血鈣濃度,造成「骨蝕作用 (bone resorption)」,長期下來易導致骨骼成長不良,影響未來骨密度。要杜絕缺鈣問題,可以從好的鈣磷比且高鈣的食材替換和多做戶外運動兩方面著手,建議多攝取鮮奶以及深綠色蔬菜(芥藍、莧菜、紅莧菜)、鮭魚、優格、雞蛋、起司、蛋黃、小魚乾、黑芝麻等,以達到增進鈣質吸收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