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

吃蔬食怕營養不夠?營養師「4撇步」秒懂攝取關鍵

吃蔬食怕營養不夠?營養師「4撇步」秒懂攝取關鍵#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年蔬食風潮興起,許多知名餐飲集團都紛紛鎖定蔬食市場,旗下品牌餐廳更是主打蔬食吃到飽;國內外明星如劉德華、大S、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等也都相繼響應。讓吃蔬食不再是為遵循宗教戒律,更賦予關愛健康、友善環境的意涵;且改變飲食習慣,亦能協助一般民眾遠離心血管疾病、大腸癌風險。 營養師「蔬食4撇步」教你算出每天所需蛋白質聯安診所營養師王貞云表示,蔬菜、水果中富含多種植化素,多顏色、多種類的攝取才是重要關鍵。王貞云分享以下「健康蔬食4撇步」,將「彩虹植化素」的概念融入日常飲食中,幫助蔬食者吃得營養又均衡: 撇步1:選擇多元、多樣化食物在每餐飲食中,不論是蔬果或是蛋白質,都建議攝取多樣化的食物種類,幫助自己攝取到各種不同的營養素。 撇步2:蛋白質份數要足夠蛋白質不足,易影響肥胖、疲倦、落髮、肌肉量及免疫力下降。1天需要攝取多少份量的蛋白質呢?可把「自己的體重除以7」,即為1天所需份數。例如:體重56公斤,換算1天蛋白質份數是8份,平均3餐每餐蛋白質份數為2至3份,相當於手掌加手指的長度及手掌的厚度。 撇步3:好油脂與堅果有些民眾會有油吃多了膽固醇會高的迷思,但實際上吃適量的好油可以幫助增加好膽固醇、抗發炎,對心血管保護更有益處;為求方便外食者建議可選擇每天食用1湯匙份量的堅果(腰果、杏仁、核桃)來補充好油脂。 撇步4:同時補充水份,排便順暢吃蔬食時,需補充足夠的水分,幫助纖維膨脹,才更有助於排便順暢。 9成國人蔬食「沒吃夠」 膳食纖維可助穩定血糖、遠離心血管疾病與大腸癌「想用吃照顧自己健康,也愛護地球,蔬食是一個起點。」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指出,相較於肉食,飽和脂肪大多存在豬、牛、羊等身上,攝取蔬食更有助於穩定血糖及膽固醇代謝,降低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同時強健免疫及內分泌系統。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報告顯示,9成以上的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代表我們的蔬菜、水果都吃不夠!蔬食是增加膳食纖維攝取的不二法門,不僅幫助排便順暢性、更能維持腸胃道健康。 植化素抗氧抗老化 多顏色、多種類攝取是關鍵近年許多研究發現,蔬食中的「植化素」對人體健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可助於體內抗發炎、清除自由基、調節免疫力、防止癌細胞生成等效果;因植化素有著良好的抗氧化力,對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過敏反應等,也具有良好的預防保健效果。 王貞云補充,民眾常聽見的「茄紅素」、「花青素」、「葉黃素」等,都是屬於植化素的一員,而人體本身無法製造植化素,須藉由攝取大量蔬食獲得,各種蔬果、辛香料、全榖雜糧等,皆富含不同型態的植化素,呼籲民眾一起加入吃蔬食行列,想翻轉健康,就從1餐蔬食開始。聯安診所營養師王貞云呼籲,想攝取「彩虹植化素」可從1天1餐開始。資料來源/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防疫又禦寒,營養師教你7步驟做「菠菜5色鹹湯圓」

防疫又禦寒,營養師教你7步驟做「菠菜5色鹹湯圓」#營養師

防疫蔬食好料理,冷冷的冬天裡,最適合在家煮上一鍋菠菜5色鹹湯圓,防疫又暖胃!   讓營養師教你以冬季當令食材菠菜,加上紅肉火龍果、薑黃等天然食材,與中藥材色素-青黛做為色素,加入糯米粉中,揉製成5種色彩繽紛的鹹湯圓,即可享用一頓鹹香又飽足的溫暖美味。 冬天就要吃菠菜!強化骨頭增免疫力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戴千慈表示,每年的秋冬季節是菠菜的盛產期,菠菜富含葉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K,除了有利骨頭強健外,更可使免疫細胞增強、增加抵抗力。 紅肉火龍果富含多酚類及花青素等植化素,具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有預防細胞衰老、抗凝血的功效;更可以當作天然染色劑,使食物顏色更繽紛。薑黃則含薑黃素,有非常強的抗發炎及抗氧化能力,進而提高免疫力。 菠菜5色鹹湯圓 食材︰ 1. 糯米粉300g、水220ml、菠菜50g、紅肉火龍果1/4顆、薑黃粉適量、青黛粉適量(此次使用未達藥效量,若對青黛有過敏者、脾胃虛寒、非實熱證者,慎服。若不確定自身是否適合服用中藥,應向中醫師諮詢專業建議)。 2. 內餡︰素肉末20g、乾香菇絲10g、毛豆末20g、五香粉適量 3. 湯頭︰菠菜100g、大白菜30g、紅蘿蔔絲30g、香菇絲10g、黑木耳絲10g、香油適量、醬油適量、鹽適量 做法︰ 1. 將菠菜洗淨切段煮熟及紅肉火龍果切小丁後,分別用調理機打成汁(若殘渣太大可過濾)。 2.糯米粉與水放入調理盆先混合成糯米糰,然後分成1大4小。 3. 分別取1小塊糯米糰用滾水煮到浮在水面上。 4.煮過的糯米糰與原來糯米糰揉搓在一起。 5. 4個小糯米糰分別加上適量菠菜汁、紅肉火龍果汁、薑黃粉及青黛粉搓揉,最後變成光滑不黏手,即可做成小湯圓。 註:若糯米糰太乾,可用手沾些許水搓揉調整;反之,太濕可再添加糯米粉。 6. 內餡:乾香菇泡軟後切末,再與素肉末、毛豆末加上五香粉及調味料拌勻。 7. 大糯米糰切成適當大小並包上內餡,即製成鹹湯圓。

有食譜》高血壓怎麼吃?營養師教你「飲食6原則」

有食譜》高血壓怎麼吃?營養師教你「飲食6原則」#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進入深冬季節,日夜溫差加劇,易導致血管急速收縮,造成血壓升高、增加急性心臟病發作機會。「高血壓」不但是國人健康的隱形殺手,更潛伏在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患者身上,成為一顆不定時炸彈。依據衛福部109年十大死因調查,高血壓性疾病位居十大死因第7位;另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逾26%,等於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得舒飲食(DASH) 血壓管理飲食新選擇血壓若不好好控制,容易引發心臟病、中風等多項併發症,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血壓3原則:定期量血壓、按時服藥、落實良好的生活型態。除了規律運動、減重、戒菸及少油、低鹽、多蔬果之健康飲食型態與習慣;其中「得舒飲食」(DASH)更是一種降低高血壓的飲食方法。「得舒飲食」是一種全方位的飲食方式,秉持「藥食同源」理論,利用吃進正確食物有效穩定血壓。其原理是使用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及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搭配多種營養素,促進身體健康,達到降血壓目的。而在改善高血壓飲食的實際選擇上,可依照以下這6項得舒飲食原則:1. 選擇全穀根莖類2. 每天攝取5份以上蔬菜及5份以上水果3. 多喝低脂乳4. 紅肉換白肉5. 吃堅果用好油等6. 提醒病患在使用此方法前應先諮詢營養師,專為高血壓及慢性病患者設計適合的客製化飲食。穩定血壓同時享受美味 6道營養師食譜輕鬆做 芝麻牛奶雪泥冰:結合芝麻、牛奶2種高鈣食物,1杯直接滿足50%的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 摺疊海苔飯包:運用海苔、紫米等12種多元食材,充分達到吃高纖全榖、以白肉(鮪魚)取代紅肉、以及選用芝麻油等不飽和油脂類3大要件,吃得健康美味外也可輕鬆帶著走。 浪漫綠拿鐵:以無糖豆漿作為基底,搭配各式蔬菜及水果,製成營養蔬果汁,除了高纖、高鉀外,更提供適量的蛋白質,補足所需體力! 起司番茄盅:以番茄搭配起司,兩者皆含有豐富的鈣質、蛋白質及鉀離子,能一次補足約1/4的每日營養需要量。 低鹽莎莎醬:在家自製比起市售「鈉」含量降低80%的莎莎醬,可作為佐餐的高纖開胃小菜。 莓果燕麥餅:選用高纖食材穀物,製作美味及健康兼具的日常點心。詳細食譜可至台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查詢,料理影片將於本月10起至12月1日,每周一午餐時間(中午12點至12點30分)及每周三晚餐時間(晚間6點至6點30分),於悠遊台北頻道推播,或至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臉書專頁及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Youtube頻道收看。佳音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梁風琦表示,這6道食譜的食材不但容易購買、製作過程也簡單上手,擺脫過去為了健康而捨棄美味的刻板印象,提供讓高血壓患友無負擔的營養搭配及攝取,在飲食上也能享受不同選擇。

膳食纖維吃越多越好?到底多少才夠?

膳食纖維吃越多越好?到底多少才夠?#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師我有便秘困擾』、『我血脂肪高』、『血糖控制不穩定』,這些常常是民眾拋給營養師的問題,往往營養師提供的諸多建議裡,總是會看到一行「多補充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但膳食纖維到底有多神奇?何謂膳食纖維?英文稱之「dietary fiber」,是存在於植物細胞壁及細胞內,成分也屬於碳水化合物的類別,但由於結構得差異無法被人體內的消化酵素所分解也無法產生熱量。可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對於身體影響的功效並不同。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的助益1.血糖:特別是水溶性纖維,有助於延緩血糖上升速度。若是針對糖友來說餐點中搭配此纖維,當餐整體的血糖將有助於控制上升幅度。2.血脂肪:膳食纖維有助於調節體內的血脂肪,像是含有高量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木耳。可以把它想像成把髒髒的血脂肪趕出身體外!3.排便: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加腸道的蠕動以及糞便的體積,如此一來不僅改善便秘困擾,對於腸壁細胞接觸髒東西的時間也會縮短,長期來講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的罹患風險。4.體重控制:有效控制體重最需要的就是飽足感,然而膳食纖維剛好可以發揮這樣的作用,延緩胃排空讓你不會容易感到飢餓!膳食纖維如何透過食物補充?簡鈺樺營養師表示,民眾一般普遍都會知道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獲得纖維,這樣的概念是沒錯。但其實有一種食物類別的膳食纖維含量更是多於蔬果,也就是「全榖雜糧類」,但須要是沒有過度加工的糙米、地瓜或是燕麥等等,若是白飯、白麵條或是白饅頭就不算囉!可以從下圖看到常見幾樣的未精緻澱粉每一百公克膳食纖維的含量(資料取自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膳食纖維補充越多越好?每日膳食纖維建議量大約25~35公克,並非越多越好!簡鈺樺營養師提醒,若攝取超量的纖維可能造成反效果,比如體內部分礦物質鈣、和鐵吸收率會降低;甚至部分民眾會有腸道不適應的症狀出現。一般人只要正確吃均衡的原型食物,不太需要額外買纖維粉就可以獲得纖維又不超量囉!(文章授權提供/簡鈺樺營養師)

木耳裡沒有膠原蛋白?營養師這樣回

木耳裡沒有膠原蛋白?營養師這樣回#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網傳木耳富含膠原蛋白,可以讓皮膚光滑、Q彈緊緻,市面上也有許多產品標榜植物性膠原蛋白,這些產品真的含有膠原蛋白嗎?木耳的黏稠狀物質是水溶性纖維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林世航營養師表示,其實,膠原蛋白只存在動物組織中,木耳並不含有膠原蛋白,黏稠狀的物質是膳食纖維中的水溶性纖維。膠原蛋白是由特殊胺基酸序列組成的結構,在體內為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像是韌帶、皮膚真皮層、角膜都含有膠原蛋白的構造。在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狀況下,人體可以自行合成膠原蛋白,但想從飲食中補充膠原蛋白是較困難的,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因為結構大,無法直接被腸道吸收,需經過酵素切割後才可吸收利用,所以人體很難利用食物中的膠原蛋白。 木耳Q彈的成分是什麼呢?並不是每一個Q彈的食物都含有膠原蛋白,在木耳中則是水溶性膳食纖維,這是屬於碳水化合物的成分,與膠原蛋白差異甚遠。不過,雖然木耳沒有含膠原蛋白,但依舊是重要營養素的來源,水溶性纖維在體內可吸收水分,延緩食物消化吸收,除了可抑制飢餓,增加飽足感之外,也可減緩血糖上升作用。而且水溶性纖維是腸道細菌的養分來源,能被腸道細菌發酵利用,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 除了木耳之外,洋菜、燕麥、菇類、瓜類都是含有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我們現在膳食纖維攝取量非常不足,所以在飲食中應該多多挑選一些蔬菜,不只可以補充到水溶性膳食纖維,還可以吃到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這些營養素也有助於維護健康的皮膚,所以別因為木耳不含有膠原蛋白就不吃囉!

幼兒挑食怎辦?營養師2大重點助改善

幼兒挑食怎辦?營養師2大重點助改善#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照顧幼兒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挑食』!令很多爸爸媽媽頭痛不已,不同種類的挑食會影響幼兒不同的成長,可以看到以下簡單表格,對於六大類食物攝取不足影響,挑食問題可大可小,嚴重還會造成發育不良,所以不能忽視!李佳蕙營養師今天要告訴大家如何解決幼兒挑食的問題,分為兩大重點:生活習慣及食物替換。首先生活習慣,可以針對以下4點改善幼兒挑食:1.言教身教非常重要,通常爸爸媽媽挑食,幼兒會有樣學樣,跟著挑食,所以爸爸媽媽要以身作則,不可以偏食,即使本身不喜歡吃某樣食物,也要讓幼兒有接觸機會。2.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避免給予過多零食。3.長輩不要在幼兒面前批評食物好壞,容易影響幼兒對於食物的誤解、厭惡。4.增加幼兒活動量,可以幫助增加食慾。接著食物替換,看到以下表格,幼兒最常挑食的食物,通常在於特殊氣味及口感,如果幼兒真的極度無法接受及厭惡,不妨試試其他食物,也可以攝取到不同營養素,才不至於造成幼兒因為挑食營養不良。除了食物替換外,還有以下4點可以進階改善幼兒挑食:1.發現幼兒挑食,先少量嘗試,真的不能接受,則隔一段時間再嘗試,有時並非食物本身不喜歡,而是烹調方式,可以嘗試找到原因。2.避免單一食物,多變化菜單,廣泛給予不同種類食物,增加幼兒食慾。3.養成用餐定時定量習慣,使用幼兒專屬餐具,增加幼兒用餐意願。4.用鼓勵方式讓幼兒進食,千萬不可以強迫,否則對食物的厭惡感會更加嚴重。要仔細觀察幼兒的挑食,可由生活習慣及食物替換逐步著手。吃飯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別強迫幼兒進食,容易造成反效果,討厭的食物越來越多。善用食物替換,讓幼兒一樣可以攝取到不同營養素!幼兒挑食的路有點漫長,爸爸媽媽加油!

4顆湯圓熱量約一碗飯!3技巧吃不胖

4顆湯圓熱量約一碗飯!3技巧吃不胖#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冬至來啦!應景的湯圓也悄悄出現在生活中,湯圓看起來小小一顆,但熱量可不低,攝取過量一樣會變胖,冬至過完後,緊接著聖誕節、跨年、過年……絕對會連續發胖,所以OROS首席營養師 李佳蕙要教大家如何快樂吃湯圓不變胖!首先看到以上表格,市售常見湯圓分析,包餡大湯圓-芝麻湯圓、花生湯圓只要吃4顆就等於一碗飯,而包餡小湯圓-芝麻小湯圓、花生小湯圓則是20幾顆才等於一碗飯,對於想要減重又想吃湯圓的人,建議吃包餡小湯圓會比較好,因為視覺分量多,不容易攝取過量。而紅白小湯圓添加食用色素紅色四十號,湯圓浸泡湯中容易融出色素,建議別將小湯圓的湯喝完,可以避免攝取過多色素;至於鮮肉湯圓會添加L-麩酸鈉,就是俗稱的味精,不用太過緊張,鮮肉湯圓烹調建議搭配蔬菜湯及大量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攝取過多湯圓。以下三技巧,教你不管吃甜、吃鹹湯圓都不變胖:1.湯圓主要成分-糯米,屬於全榖雜糧類,當天如果有吃湯圓,正餐的全榖雜糧類就要減少,例如:吃了4顆芝麻湯圓,當天正餐就要少吃一碗飯,避免攝取過多全榖雜糧類。2.鮮肉湯圓屬於鹹湯圓,可以做為正餐,使用鈉含量較低的蔬菜湯作為湯底,再搭配滿滿的蔬菜,能增加飽足感,又不怕攝取過量全榖雜糧類,還有油蔥酥別添加太多,油蔥酥屬於油脂類。3.甜湯圓餡料含糖,建議直接食用,別再額外添加糖及配料,能避免攝取過多精緻糖。不管你喜歡吃哪種湯圓,只要調整當天全榖雜糧類份量,就可以避免變胖!記清楚了嗎?開心吃湯圓去!

9大食物發芽還能吃嗎?營養師解密

9大食物發芽還能吃嗎?營養師解密#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食物發芽了但捨不得丟棄,而將發芽處切除挖去後繼續烹煮,但究竟洋蔥、大蒜、地瓜、生薑、芋頭、紅蘿蔔、花生、馬鈴薯以及糙米等九項食材發芽了還能吃嗎?這個問題經常困擾著民眾,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醒馬鈴薯發芽後應整顆丟棄,而花生發芽與發霉不同,發芽的花生營養價值高,但發霉的花生則不能食用。馬鈴薯和花生 若發芽應丟棄不可食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馬鈴薯在發芽後會釋放茄鹼的神經毒素,就算加熱也不容易完全去除,食用後會出現頭暈、噁心、腹瀉等中毒現象,因此建議馬鈴薯若發芽應丟棄別食用了。另外但其實花生發芽本身是沒有安全問題的,花生芽有抗氧化、抗發炎等功能。不過由於花生如果不新鮮或是保存不當,容易感染黃麴毒素。黃淑敏營養師表示,黃麴毒素一種由黃麴菌及其他多種黴菌所產生的代謝物。主要生長於穀物中,包括:大麥、小麥、花生、豆類、芝麻等,其中相對濕度愈高之穀物愈易受污染,所含毒素也愈高。其毒性會影響肝臟,可能使肝臟硬化甚至會導致肝癌。黃淑敏營養師提供幾個選購花生須注意的事項一、花生仁的表皮光滑,有新鮮光澤,顆粒飽滿肥大,沒有皺紋或凹陷。二、帶殼花生,裡面的花生仁與殼之間,搖動時有聲音。花生殼不可有破損。三、帶殼花生其表面乾燥,避免潮濕。最重要的是,不要採買太多,趁新鮮食用完畢。若無法一次吃完,請放置密封罐妥當保存。花生含油脂量高,也應避光,以免油脂酸敗,影響健康。洋蔥、大蒜、地瓜、生薑、芋頭、紅蘿蔔、糙米 若發芽仍可食用一般來說,洋蔥、地瓜、大蒜、紅蘿蔔等食材在發芽後仍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不過營養師也提醒發芽之後,食材的品質、口感及營養會下降,因此食材皆應趁新鮮食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