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

木耳裡沒有膠原蛋白?營養師這樣回

木耳裡沒有膠原蛋白?營養師這樣回#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網傳木耳富含膠原蛋白,可以讓皮膚光滑、Q彈緊緻,市面上也有許多產品標榜植物性膠原蛋白,這些產品真的含有膠原蛋白嗎?木耳的黏稠狀物質是水溶性纖維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林世航營養師表示,其實,膠原蛋白只存在動物組織中,木耳並不含有膠原蛋白,黏稠狀的物質是膳食纖維中的水溶性纖維。膠原蛋白是由特殊胺基酸序列組成的結構,在體內為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像是韌帶、皮膚真皮層、角膜都含有膠原蛋白的構造。在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狀況下,人體可以自行合成膠原蛋白,但想從飲食中補充膠原蛋白是較困難的,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因為結構大,無法直接被腸道吸收,需經過酵素切割後才可吸收利用,所以人體很難利用食物中的膠原蛋白。 木耳Q彈的成分是什麼呢?並不是每一個Q彈的食物都含有膠原蛋白,在木耳中則是水溶性膳食纖維,這是屬於碳水化合物的成分,與膠原蛋白差異甚遠。不過,雖然木耳沒有含膠原蛋白,但依舊是重要營養素的來源,水溶性纖維在體內可吸收水分,延緩食物消化吸收,除了可抑制飢餓,增加飽足感之外,也可減緩血糖上升作用。而且水溶性纖維是腸道細菌的養分來源,能被腸道細菌發酵利用,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 除了木耳之外,洋菜、燕麥、菇類、瓜類都是含有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我們現在膳食纖維攝取量非常不足,所以在飲食中應該多多挑選一些蔬菜,不只可以補充到水溶性膳食纖維,還可以吃到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這些營養素也有助於維護健康的皮膚,所以別因為木耳不含有膠原蛋白就不吃囉!

幼兒挑食怎辦?營養師2大重點助改善

幼兒挑食怎辦?營養師2大重點助改善#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照顧幼兒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挑食』!令很多爸爸媽媽頭痛不已,不同種類的挑食會影響幼兒不同的成長,可以看到以下簡單表格,對於六大類食物攝取不足影響,挑食問題可大可小,嚴重還會造成發育不良,所以不能忽視!李佳蕙營養師今天要告訴大家如何解決幼兒挑食的問題,分為兩大重點:生活習慣及食物替換。首先生活習慣,可以針對以下4點改善幼兒挑食:1.言教身教非常重要,通常爸爸媽媽挑食,幼兒會有樣學樣,跟著挑食,所以爸爸媽媽要以身作則,不可以偏食,即使本身不喜歡吃某樣食物,也要讓幼兒有接觸機會。2.調整幼兒的作息時間,避免給予過多零食。3.長輩不要在幼兒面前批評食物好壞,容易影響幼兒對於食物的誤解、厭惡。4.增加幼兒活動量,可以幫助增加食慾。接著食物替換,看到以下表格,幼兒最常挑食的食物,通常在於特殊氣味及口感,如果幼兒真的極度無法接受及厭惡,不妨試試其他食物,也可以攝取到不同營養素,才不至於造成幼兒因為挑食營養不良。除了食物替換外,還有以下4點可以進階改善幼兒挑食:1.發現幼兒挑食,先少量嘗試,真的不能接受,則隔一段時間再嘗試,有時並非食物本身不喜歡,而是烹調方式,可以嘗試找到原因。2.避免單一食物,多變化菜單,廣泛給予不同種類食物,增加幼兒食慾。3.養成用餐定時定量習慣,使用幼兒專屬餐具,增加幼兒用餐意願。4.用鼓勵方式讓幼兒進食,千萬不可以強迫,否則對食物的厭惡感會更加嚴重。要仔細觀察幼兒的挑食,可由生活習慣及食物替換逐步著手。吃飯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別強迫幼兒進食,容易造成反效果,討厭的食物越來越多。善用食物替換,讓幼兒一樣可以攝取到不同營養素!幼兒挑食的路有點漫長,爸爸媽媽加油!

4顆湯圓熱量約一碗飯!3技巧吃不胖

4顆湯圓熱量約一碗飯!3技巧吃不胖#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冬至來啦!應景的湯圓也悄悄出現在生活中,湯圓看起來小小一顆,但熱量可不低,攝取過量一樣會變胖,冬至過完後,緊接著聖誕節、跨年、過年……絕對會連續發胖,所以OROS首席營養師 李佳蕙要教大家如何快樂吃湯圓不變胖!首先看到以上表格,市售常見湯圓分析,包餡大湯圓-芝麻湯圓、花生湯圓只要吃4顆就等於一碗飯,而包餡小湯圓-芝麻小湯圓、花生小湯圓則是20幾顆才等於一碗飯,對於想要減重又想吃湯圓的人,建議吃包餡小湯圓會比較好,因為視覺分量多,不容易攝取過量。而紅白小湯圓添加食用色素紅色四十號,湯圓浸泡湯中容易融出色素,建議別將小湯圓的湯喝完,可以避免攝取過多色素;至於鮮肉湯圓會添加L-麩酸鈉,就是俗稱的味精,不用太過緊張,鮮肉湯圓烹調建議搭配蔬菜湯及大量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攝取過多湯圓。以下三技巧,教你不管吃甜、吃鹹湯圓都不變胖:1.湯圓主要成分-糯米,屬於全榖雜糧類,當天如果有吃湯圓,正餐的全榖雜糧類就要減少,例如:吃了4顆芝麻湯圓,當天正餐就要少吃一碗飯,避免攝取過多全榖雜糧類。2.鮮肉湯圓屬於鹹湯圓,可以做為正餐,使用鈉含量較低的蔬菜湯作為湯底,再搭配滿滿的蔬菜,能增加飽足感,又不怕攝取過量全榖雜糧類,還有油蔥酥別添加太多,油蔥酥屬於油脂類。3.甜湯圓餡料含糖,建議直接食用,別再額外添加糖及配料,能避免攝取過多精緻糖。不管你喜歡吃哪種湯圓,只要調整當天全榖雜糧類份量,就可以避免變胖!記清楚了嗎?開心吃湯圓去!

9大食物發芽還能吃嗎?營養師解密

9大食物發芽還能吃嗎?營養師解密#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食物發芽了但捨不得丟棄,而將發芽處切除挖去後繼續烹煮,但究竟洋蔥、大蒜、地瓜、生薑、芋頭、紅蘿蔔、花生、馬鈴薯以及糙米等九項食材發芽了還能吃嗎?這個問題經常困擾著民眾,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提醒馬鈴薯發芽後應整顆丟棄,而花生發芽與發霉不同,發芽的花生營養價值高,但發霉的花生則不能食用。馬鈴薯和花生 若發芽應丟棄不可食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馬鈴薯在發芽後會釋放茄鹼的神經毒素,就算加熱也不容易完全去除,食用後會出現頭暈、噁心、腹瀉等中毒現象,因此建議馬鈴薯若發芽應丟棄別食用了。另外但其實花生發芽本身是沒有安全問題的,花生芽有抗氧化、抗發炎等功能。不過由於花生如果不新鮮或是保存不當,容易感染黃麴毒素。黃淑敏營養師表示,黃麴毒素一種由黃麴菌及其他多種黴菌所產生的代謝物。主要生長於穀物中,包括:大麥、小麥、花生、豆類、芝麻等,其中相對濕度愈高之穀物愈易受污染,所含毒素也愈高。其毒性會影響肝臟,可能使肝臟硬化甚至會導致肝癌。黃淑敏營養師提供幾個選購花生須注意的事項一、花生仁的表皮光滑,有新鮮光澤,顆粒飽滿肥大,沒有皺紋或凹陷。二、帶殼花生,裡面的花生仁與殼之間,搖動時有聲音。花生殼不可有破損。三、帶殼花生其表面乾燥,避免潮濕。最重要的是,不要採買太多,趁新鮮食用完畢。若無法一次吃完,請放置密封罐妥當保存。花生含油脂量高,也應避光,以免油脂酸敗,影響健康。洋蔥、大蒜、地瓜、生薑、芋頭、紅蘿蔔、糙米 若發芽仍可食用一般來說,洋蔥、地瓜、大蒜、紅蘿蔔等食材在發芽後仍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不過營養師也提醒發芽之後,食材的品質、口感及營養會下降,因此食材皆應趁新鮮食用。

減重難?營養師分享健康減重三原則

減重難?營養師分享健康減重三原則#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107年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定義「肥胖」的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等於24為過重、大於等於27是肥胖、大於等於35就是重度肥胖了。不少人努力追求消除大肚腩以及找回窈窕曲線,但有些人為了達到速效,採取激烈方法,反而影響自身的身體建康。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宋明憲提出「健康減重三原則」,有耐心地按部就班執行,即可重返美好體態。體重過重 容易引發三高現代人生活習慣多趨向於缺乏運動、外食,加上精緻高糖、高脂等不當飲食,累積出危害健康的肥胖問題。宋明憲營養師表示,體重過重及肥胖的人可能增加罹患慢性疾病機會,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等,且會明顯增加病人死亡率和其他併發症發生率,與健康息息相關。宋明憲營養師提出健康減重三個原則:1)每天減少500大卡:三餐定食定量,養成均衡飲食的健康飲食型態十分重要。建議每天熱量控制在1200至1800大卡之間、或每天減少500到750大卡,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蔬菜、水果、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等天然食材為主;其次,多喝白開水,避免含糖飲料,限制攝取高能量密度食物(如蛋糕、炸雞、冰淇淋等高糖、低纖維、高脂肪的加工食品),避免攝取加工肉製品,減少食用高鹽及鹽漬食物。2)適當運動:足夠的活動量是預防「復胖」、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關鍵。持續不間斷運動,建議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增加體能活動以消耗熱量,若是無法有30分鐘空檔,可以參考少量、多次的運動型態(每次10分鐘,每日累積約40分鐘)也會有效果。3)持之以恆:付諸行動、毅力、恆心改變不健康生活習慣。固定時間天天量體重,以監控體重變化,提醒自己維持健康體重。重量上升,馬上檢視飲食及活動量,力行「聰明吃、快樂動」撇步,避免成為過重或肥胖一員。

芒果長黑斑不能吃?營養師來解秘

芒果長黑斑不能吃?營養師來解秘#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芒果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芒果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C。最近在網路上流傳芒果外觀如有黑點就不能吃,甚至還有人因吃了有黑點的芒果,造成身體不適送醫的訊息。對此,安南醫院消化科蔡坤峰醫師指出,造成芒果果實黑點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及黑斑病,若是輕微受損,切除受害部位仍可食用,若果實已明顯腐敗,變色變味,就不宜吃下肚。芒果出現黑斑 為褐變現象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芒果皮含有多酚氧化酶類,運輸過程中若受到擠壓,或儲存當中經過了冷凍,其果肉細胞受到破壞,胞內酚類物質會氧化成褐色的醌類物質,而在外皮上出現黑色的斑點,這種情況被稱作「芒果褐變」。這些變異僅侷限在果皮表面,果肉是沒有問題的。另外,芒果患炭疽病及黑斑病,分別是受特定病原真菌及細菌危害,會在果實表面造成黑點,這類病菌並不會感染人體;表面若是輕微受損,切除受害部位仍可食用,並沒有安全疑慮,但如果芒果已明顯腐敗,有變色變味等情形出現時,就應該丟棄不宜再吃。芒果黑斑若只是長在表面 還是可以吃安南醫院臨床營養科王儷瑩組長表示,芒果或香蕉等水果,含有多酚類氧化酶和酚類,所以表皮受損時,這類物質就會開始產生反應,並在氧氣的作用下變成黑色物質。如果芒果黑斑只是長在果皮,沒有深入到果肉里,只要清洗乾淨,把皮剝掉,還是可以吃的。但如果出現較大面積的黑點,並且果肉也已腐爛,這樣的芒果就建議丟棄不食用。營養師建議有糖尿問題病患要小心選用芒果,依照營養師所建議的份量食用以免血糖飆升。王儷瑩組長也強調由於芒果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般在10℃左右即出現冷害,而高溫則加速其腐爛,密封又易變質出現異味。買回家請立即吃完或馬上冰冰箱,賞味期不要超過3天。

不想罹癌!營養師建議從改變飲食開始

不想罹癌!營養師建議從改變飲食開始#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今年六月我國衛福部公佈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其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和肺炎」仍長居十大死因前三名,而癌症更是連續37年排行首位。這樣的結果一再顯示飲食、生活型態甚至是壓力,影響現代人罹患疾病比例越來越高的重要因素。高鈉、低全穀、低水果攝取量 為三種飲食危險因子所導致的因素也可以從今年度4月國際醫學期刊Lancet刊登一篇涵蓋全球195國探討飲食危險因子對於非傳染性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之研究結果中得知。研究發現高鈉攝取量、低全穀類攝取量、低水果攝取量此三種飲食危險因子導致之死亡人數占不良飲食導致死亡數的高達一半。甚至2017年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死亡數是可以透過調整飲食而預防的,不良飲食導致全球11百萬人死亡。在此篇研究中,研究人員甚至認為比起抽煙等其他危險因子,不良飲食導致的死亡數更多。從改變開始 有效降低罹病風險因此,在此呼籲「預防勝於治療」,從平時的改變開始可以更有效的降低罹病風險。簡鈺樺營養師建議國人可以從這幾項來進行改變:1)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2)限制含糖飲料: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依每人每天熱量攝取2000大卡計算,精緻糖熱量不可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的10%為限(即200大卡),換算糖量即不可超過50公克。3)減少加工食品攝取,以降低高鈉量的獲得。4)限制加工肉類,如:火腿、培根、熱狗等。5)維持理想體重:建議國人的BMI維持在18.5~24同時成人腰圍維持90cm(男性)、80cm(女性)以下。6)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7)定期做健康檢查,可提早得知問題,有效達到預防勝於治療。8)戒菸、戒酒、戒檳榔。

含糖飲成癮恐三高!營養師教3方法

含糖飲成癮恐三高!營養師教3方法#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手搖飲料聞名國際,各式各樣飲料店密集林立。雖然許多民眾都知道飲料會對身體帶來負擔,但仍忍不住飲用。究竟含糖飲料的壞處除了變胖,對身體會造成什麼樣的不良影響?研究指出攝取過多的添加糖,不僅會造成肥胖及齲齒(蛀牙),也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可能誘導許多慢性病,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發生及甚至癌症。逾9成國小至高中生 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毛柔壹表示,根據103-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高達91.7%國小學童、94.8%國中生、90.9%高中生、74.7%的19-64歲成人及40.5%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且其中4成民眾每週至少喝7次以上。避免攝取過多添加糖 飲食3方法國民健康署因應全球減糖趨勢與維持國民健康目的於107年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首次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熱量攝取量2000大卡為例,則每日添加糖攝取熱量不宜超過200大卡,也就是50公克糖(約10顆方糖,每顆方糖含5公克糖,每公克糖可產生4大卡熱量)。為了避免攝取過多添加糖之攝取,毛柔壹營養師建議民眾可參考以下方法:1) 多喝水多健康/建議成人每日飲用6至8杯水(每杯240毫升),由於水可以協助體內代謝,並補充流失的水分,可分多次、小口慢飲,也可使用無糖茶飲代含糖飲料或在水中加入新鮮水果切片自製檸檬水等,增加水量攝取。2) 聰明選/購買市售包裝飲品時,可利用營養標示與成分選擇糖含量標示為0者最健康,亦可選擇熱量與糖量較低、較無負擔的飲食,並在購買手搖飲料時,選擇無糖或微糖及減少配料的添加。3) 原味乳最好/原味乳的糖並非額外添加的糖,其中富含鈣質、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是飲品中的好選項。由於國人飲食中鈣質攝取量大多不足,107年公布「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攝取1.5至2杯乳品類是最容易滿足鈣質需求的方法,然而一般調味乳大多含添加糖,建議民眾最好選擇原味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