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

薑黃粉入年菜 抗癌、抗發炎樣樣來

薑黃粉入年菜 抗癌、抗發炎樣樣來#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年一度的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在這歡喜節慶中,正是家家戶戶大秀廚藝的大好時刻,但隨著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黑心事件,使得民眾各個人心惶惶,不知到底該如何為食材做把關,甚至該怎麼料理才能遠離危害,安心過好年。因此,國泰綜合醫院以「安心食材、高纖低油」的概念,從食材的選擇、搭配至烹調的方法應用,設計了團圓菜餚,拋開過往大魚大肉、油膩膩的飲食,強調以蔬菜、水果和全穀根莖類的纖維攝取,幫助民眾達到均衡、高纖的飲食目的。多用蔬果做年菜 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表示,由於蔬菜、水果和全穀根莖類中,富含纖維質,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特別是蔬菜、水果,還有五顏六色的植物化合物,例如:β胡蘿蔔素、葉綠素、花青素、蒜素等。且上述植物化合物已被證實,與減少罹患許多慢性病及癌症風險有相關性,所以,在這次設計的年菜中,捨棄大火爆炒的烹調方式,以薑黃/紫米飯團、蔬菜串燒、五彩蔬食烤魚等,來增加各種顏色的植物化合物攝取。【諸樂橙祥】●食材/肋排、柳橙、白芝麻。●作法/1)肋排醃過、過油,與柳橙肉汁、醬油、冰糖、醋同煮,來取代一般上面的糖醋醬。2)撒上白芝麻,烤熟即可。●營養小叮嚀/維生素C為強效的抗氧化劑,能消除體內自由基,預防癌症,並促進膠原蛋白形成,讓皮膚有彈性,且多補充維生素C還能增加抵抗力、預防感冒。【福氣團圓】●食材/豆腐、低脂絞肉、高麗菜、韭菜。●作法/1)絞肉醃過,與豆腐捏成丸狀。2)以高麗菜葉包住丸子,在束口處以韭菜綁起來蒸熟即可。●營養小叮嚀/不同於傳統高油的獅子頭,利用板豆腐、低脂絞肉捏成,有助於減少動物油攝取,並增加大豆異黃酮,來預防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羊羊得意】●食材/紫米、白飯、薑黃、海苔。●作法/薑黃粉與白飯拌勻、紫米煮熟,接著各自捏成飯糰,排成羊的圖案,最後利用海苔裝飾。●營養小叮嚀/薑黃素主要來自於咖哩和薑黃根莖,根據研究發現,薑黃有助於抗發炎,抑制腫瘤、抗癌,並改善關節炎。【全家古意湯】●食材/烏骨雞、金針菇、猴頭菇、玉米菇、乾香菇、紅棗、蛤蠣。●作法/1)烏骨雞川燙,菇類洗乾淨,切適當大小。2)所有食材一起燉煮即可。●營養小叮嚀/菇類的多醣體,可提高免疫力、抗癌,以及降低膽固醇。

想從堅果攝取好的脂肪酸?營養師:澳洲果仁最多

想從堅果攝取好的脂肪酸?營養師:澳洲果仁最多#營養師

(撰文/Megan Chen)(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澳洲果仁)(專業諮詢/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談到澳洲,你會想到什麼?是袋鼠、無尾熊、大堡礁,還是打工度假呢?其實,澳洲還出產一種非常具營養價值的堅果「澳洲果仁」,營養師說明,澳洲果仁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是所有堅果類最多的喔。 澳洲果仁是什麼?台灣人應該鮮少清楚,但說到它的另一個名稱:「夏威夷豆」,就眾所皆知了。事實上,台灣的夏威夷豆,高達72%來自澳洲,營養師賴怡君說明,其營養價值除了擁有最高含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葉酸、纖維素等,還具有微量元素如錳及銅;經研究證實,這些營養素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預防、抗老化等健康問題,都有極大的益處喔! 一場美麗的誤會:澳洲果仁被稱為夏威夷豆為什麼澳洲果仁會被稱之為夏威夷豆?其實澳洲果仁原產在澳洲,是一種適合生長在亞熱帶雨林和肥沃火山土壤的植物,因為澳洲果仁擁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便傳至與澳洲自然環境相近的夏威夷,又剛好澳洲果仁在夏威夷被發揚光大,進口至台灣後,於是被商人稱之為「夏威夷豆」;然而,鄰近的亞洲其他國家,還是通稱為「澳洲果仁」。澳洲果仁營養價值極高 天然的健康食品說到它的營養價值,營養師賴怡君說明,因澳洲果仁含有許多營養素及微量元素,因此常被作為堅果類的健康食品,甚至在知名的冰淇淋、牛軋糖、巧克力、咖啡、養生麵包等,都可見到澳洲果仁的芳蹤。以下,就請營養師帶我們來看看,澳洲果仁的營養價值吧。(1) 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及植物固醇:可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LDL)數值,有助保護心腦血管,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尤其澳洲果仁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居所有堅果類之首!(2) Omega-3脂肪酸:有助減少體內發炎、壞的膽固醇(LDL)及三酸甘油脂量,並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膽固醇HDL)量,減少心臟病風險。(3) 維生素E:是一種天然氧化劑,有助於減少動脈斑塊的形成,預防栓塞或心臟病所引起的胸悶或胸痛。(4) 鎂:是一種微量元素,也是體內抗氧化的防禦系統,有助維持骨骼的健康及正常代謝,與心律正常也有極大關係。(5) 銅:也是一種微量元素,可幫助維持皮膚與毛髮的健康,同時也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穩定血壓等生理機能。(6) 葉酸:有助維持血液同半胱胺酸的濃度,預防動脈硬化的風險。(若血液中同半胱胺酸過高,與血脂肪依樣會大幅提高動脈硬化)(7) 菸鹼酸:可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 除了以上的營養價值外,研究證實,澳洲果仁還具有抗老化、加速脂肪消耗等優點,非常適合喜愛健康減重飲食的人喔。澳洲果仁每日攝取量以4至5顆為限「澳洲果仁好處多,建議每日攝取量要多少較為適合?」賴怡君表示,以國人每日健康指南來看,堅果類的攝取量為一份,大約是5克的油脂含量,但因澳洲果仁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一般堅果類還高,一般建議每日攝取4至5顆,就能達到每日一份堅果的量。然而,賴怡君提醒,因為堅果類食品屬於硬度及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因此有消化性潰瘍、容易胃脹氣的民眾,就不太適合空腹攝取,建議可以利用調理機將澳洲果仁磨成粉,加入沙拉、果汁,或是麥片裡都很適合喔。食安問題多 該如何正確挑選?最近台灣連環爆出食安問題,該如何挑選到安心無虞的澳洲果仁呢?賴怡君說,要挑選到新鮮的澳洲果仁,除了看包裝的保存期限、密封完整、產地標示清楚的產品外,還可利用你的五官來幫助你挑選對的澳洲果仁喔。(1) 觀:外觀應色澤米白或淺黃色、沒有斑點、形狀飽滿無蟲蛀,避免挑選到色澤暗沉,因顏色暗沉就代表此堅果經高溫油炸過,會破壞堅果原始的營養素。(2) 聞:聞起來應散發出堅果的自然香氣,避免購買有鹽味或糖味的果仁,因調味過的澳洲果仁,容易吸水不好保存外,也會讓人越吃越順口,不知不覺就攝取過多鈉及甜份。(3) 嚐:新鮮的澳洲果仁嚐起來的味道應有自然的甘甜味,且入口爽脆,容易有飽足感,若吃到有油耗味、軟軟的,就代表此堅果已經不新鮮了。 賴怡君提醒,因為澳洲果仁油脂含量豐富,暴露在空氣中非常容易氧化,再加上台灣氣候潮濕,容易使堅果孳生黃麴毒素,建議購買少量包裝為佳,吃完再買。澳洲果仁簡易食譜 自己動手DIY(一)澳洲果仁生菜沙拉食材:生菜葉一盤、澳洲果仁五顆調味料:無作法:(1) 將生菜葉洗淨後,放置碗盤中。(2) 以食物調理機將澳洲果仁磨成粉。(3) 將澳洲果仁粉撒在生菜上,就是一道健康減重的料理。(二)澳洲果仁蔬果汁食材:蘋果半顆、鳳梨五小塊、澳洲果仁五顆、水500c.c.調味料:無作法:將所有食材置入食物調理機,拌勻即可。 想了解更多豐富訊息:https://www.facebook.com/AustralianMacadamiasTaiwan?ref=br_rs

樂閱讀/營養師給胖孩子父母的5個飲食建議

樂閱讀/營養師給胖孩子父母的5個飲食建議#營養師

大部分的肥胖兒,「都是生活習慣造成的,也跟國民營養、飲食方式有很大關係!」導致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最關鍵的有飲食習慣不良與身體活動量不足兩項因素。現代很多孩子上學在教室坐了一整天,回到家繼續坐在書桌前、電視機或電腦前,加上嘴裡不停的吃東西,只進不出,不胖也難!根據一項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結果就發現:高達92.6%的13~17歲男生及95.3%女生有邊吃零食、邊看電視或聊天的習慣。「這時候就需要在飲食上加以調整、控制了。」少吃、多動仍是減重的不二法門,不論成人或小孩都一樣。而肥胖與近幾年來飲食的西化是否也密切相關?「現在的飲食與過去的確有很大的不同,但飲食的西化與肥胖的關聯尚未有正式、大規模的醫學報告足以支持。」營養師的觀點則認為,肥胖的形成與飲食上攝取過多油炸、高熱量食物有極大關聯,因此無論是吃西式或中式餐點,都應避開這一類食物。營養師給胖孩子父母的5個飲食便利貼1)含糖飲料少喝或減量飲用,汽水、果汁、鋁箔包飲料或是運動飲料中的糖分不少,一下子沒辦法完全不喝的話,先從減少每週飲用次數開始吧!2)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BMI值超標的孩子多半來自雙薪家庭,最大原因就是沒時間煮三餐、依賴外食。因此胖孩子應降低外出用餐比例,特別是那些速食餐飲店、提供高熱量或是吃到飽食物的餐廳。3)早、午、晚三餐時間及份量盡量固定,其餘時間不再進食、也不喝含糖飲料。真的有需要補充點心時,也要避免洋芋片、薯條、蛋糕這類食物,適量水果或乳品是最好的選擇。4)除了必須在學校食用的午餐外,早、晚餐盡量在家煮、在家吃,自家煮的料理可以選擇較健康、清爽的烹煮方式,食物的品質也會比較優!5)每天都要吃一頓健康的早餐,早上不吃或只喝牛奶,太油膩或是不夠均衡,容易在下一餐吃過多,增加肥胖機率;也會影響思考與學習。早餐宜少油、少鹽、少糖,並應以全穀根莖類為主,搭配優良蛋白質及纖維素食物。(本文作者/饒月娟、歐于詳、杜秀容、陳柏方)(摘自/食在有營養/台灣廣廈出版)

如何享瘦大學生活 營養師教你聰明吃

如何享瘦大學生活 營養師教你聰明吃#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經過大考洗禮,許多學子再金榜題名後,即將離鄉背井到外縣市求學,開始要學習獨立的生活、如何照顧自己及營造健康是外出前必做的功課。外食族最常見的就是攝取的蔬菜水果太少,加上運動量太低,易導致肥胖及代謝症候群。學生描述食物味道的時候,可以發現學生對於味覺的形容,很多都只侷限於「好吃」與「不好吃」。常忽略外食通常重調味,含油脂和鹽分往往過高,甚至還有許多隱藏版的高熱量陷阱。各地便利超商、小吃店和餐廳林立,提供外食族方便且多樣化的選擇,但多數業者會以外觀、口味、利潤為主要考量,常會使用過多調味料來降低成本,而忽略了健康飲食營養的主要目的。大學生購買外食以食物「美味」為優先考量,但大學生或許應該開始重視食物的「健康」和「衛生」與否,學會聰明吃出健康。因此臺南醫院營養科蔡佩芬主任率領團隊,於8月27、28日下午舉辦健康生活體驗營,除了健康自我評估,並搭配飲食、運動、健康下午茶、皮拉提斯等課程,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請於8月23日(五)前預約,活動免費參加。

醫訊/2013小小營養師營

醫訊/2013小小營養師營#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師是醫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職務。通常都是由大學食品營養等類相關系所學生,如文大食品暨保健營養學系,他們畢業後可以去考營養師證照。目前也有部分醫院有營養諮詢門診時間,讓營養師為求診者評估身體狀態,開立適合的營養食譜或菜單。對此,國泰醫院總院營養組將規劃「2013小小營養師營」,邀請該單位營養組營養師分享及帶領。報名表07月10日星期三中午前傳真至02-27094686,報名表下載請至活動官網,備有午餐。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地點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紙筆、筷子、湯匙、喝水容器。名稱:2013小小營養師營時間:102年7月11日(四)上午8:30~下午16:00地點:國壽大樓(台北仁愛路4段296號)B1樓33會議室洽詢:02-2708-2121轉1681~1682報名:http://www.cgh.org.tw/tw/content/focus/news/2013070901/2013070901.html

端午肉粽健康包 低卡養生不吃肥

端午肉粽健康包 低卡養生不吃肥#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節為中國傳統三大節日之一,不僅是國定假日也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吃粽子是重頭戲之一。傳統粽子使用糯米食材,消化不易,餡料常見五花肉、蛋黃,且經過油炒,也缺乏蔬菜攝取。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推動健康飲食觀念的同時,在端午節慶時特別設計2款養生、低卡適合長輩及全家食用粽子,希望民眾快樂過節也吃得健康。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國泰綜合醫院營養部門合作,教民眾製作養生、低卡適合長輩與全家食用的養生健康粽,由大學里社區媽媽教導年輕一代包粽子傳承技藝,串連兩代進行互動,並邀請獨居與家中長輩走出家裡,齊聚一堂慶端午,讓民眾吸取健康新知、學習包粽子的技藝及關懷長者。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表示,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及關懷長者身心需求,積極營造社區居民健康生活型態,自102年4月份起每週六於台北真理堂1樓,辦理健康講座推廣銀髮族健康吃、快樂動及預防失智症篩檢等課程。並且邀請營養師、體能訓練老師、心理諮商師及職能治療師等專家,指導參加的長者「活到老 動到老」的生活技能與健康知識,以改善長者居家生活品質、提供心理支持。透過每週聚會活動,適時提供長者關懷服務,增加與社會互動的機會,並為長者的日常生活安全把關。藉由這次活動,營養師設計蒟蒻三色粽係使用天然、安全食材染色,讓粽子色彩優、外皮有味道,選用蒟蒻增加纖維、瘦肉替代五花肉,減少飽和脂肪酸,也減少調味料的使用,1顆熱量為305大卡。另外南瓜豆包粽,選用薏仁、蕎麥、胚芽米等全穀類,減少糯米的使用,加入纖維、穀物,減少內餡的調味。內餡以滷方式製成,減少油脂。另用熟地染色,代替醬油使用。餡料為豆包、瘦肉,減少膽固醇及飽和脂肪。使用菇類讓口感優,增加蔬菜份量,1顆熱量僅為247大卡。除了讓社區充分享受過節歡樂氣氛外,大學里社區媽媽精心規劃於活動中教導年輕一代包粽子的技藝傳承,讓參與活動的民眾也能動手包粽子並帶回家食用。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了照顧轄區的獨居長者及家中長輩走出家裡,齊聚一堂,活動現場由晚輩們贈送養生粽給現場長輩,讓長輩感受端午吃粽及融入社區活動的樂趣,增強其社會互動,傳遞社會關懷之情。

改善失眠 營養師:把握四原則

改善失眠 營養師:把握四原則#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進行的國人睡眠調查發現,2009年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21.8%,和2006年11.5%的盛行率相較,台灣慢性失眠症患者倍增,顯示國人深受失眠之苦。從調查中可以發現,慢性失眠患者睡不著的主要壓力來源分別為,經濟壓力、工作壓力、家庭壓力和身體健康問題。營養師趙函穎表示,長期失眠會使免疫功能降低,也與憂鬱症及焦慮症的發生有關,還會降低身體的代謝能力。因此長期失眠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改善失眠原則可從以下幾點做起。一、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易失眠者不宜於睡前使用富含咖啡因之飲料,像是茶、咖啡、可樂、巧克力;二、避免進食過多易產氣或刺激性調味的食物,如洋蔥、白蘿蔔、豆類、大蒜等、辣椒、味精及各式醬料等;三、補充胺基酸,適當的胺基酸在人體會轉換成與調節睡眠有關的物質(血清素),可協助放鬆心情及幫助入睡,研究顯示補充各種胺基酸更可提高身體的代謝能力,趙函穎建議,睡前半小時食用四顆,連續使用三天效果較顯著;四、睡前半小時勿接受聲光媒體刺激,使用手機、電腦及電視的藍光會造成大腦過度興奮,導致不易入睡,建議減少在睡前使用。

不用餓肚子! 正確減肥觀念知多少?

不用餓肚子! 正確減肥觀念知多少?#營養師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夏天快到了!許多人都開始忙著減肥,想把身上的贅肉消除。不過對於減肥,你是否擁有正確的觀念呢?大家都知道要少吃多動,但要怎麼吃、怎麼動,也是一門學問。曾有研究結果顯示,其實米飯攝取頻率較高者,不管體重、體脂肪、腰臀圍,或是血壓、肝功能、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數值,都有顯著改善。從飲食方面下手,是要控制吃的量,少量的澱粉主食,加上蛋白質,就能有效減少脂肪攝取。減重醫師盧佳享就建議「新Monk減肥法」,早餐可吃不含油的澱粉類食物,中午就以飯為主食,下午兩點過後以青菜跟高蛋白質的食物為主,若想吃甜食、水果,也可在兩點之前酌減攝取,另外適時補充溫開水。針對運動,許多人都怕運動完後吃東西更容易胖,其實不然。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在想要減肥的前提下,其實運動完後30分鐘,可以適量的補充蛋白質,像是豆漿(無糖或少糖)、青菜、茶葉蛋等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可提升基礎代謝率、合成酵素,增加肌肉生長,有助消耗脂肪,對減重其實是有幫助的,重點是在於攝取的量(應少量),且她也建議盡量別在運動後吃澱粉類食物。另外,運動後到底可不可以喝運動飲料?趙函穎也表示,若運動量很大、運動時間夠久(持續一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消耗的水份、熱量較多,是可補充運動飲料,來調節人體電解質(鈉和氯離子,還有少量的鉀和鈣),但若運動量沒有很大,建議喝水就好,因現在市面上很多運動飲料納含量比例過高,為了增添風味也過甜,恐造成電解質失衡,體重恐也跟著上升。提醒民眾,想要健康的瘦身減重,還是要用對方式,別一昧想快速求瘦而傷身,除了要有正確的減重觀念也要持之以恆,若真的遇到嚴重瓶頸,不妨可詢問專業醫師,才不會賠了健康。(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