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小時候「養胖才會長高」是錯誤迷思!醫列兒少肥胖4警訊:恐增罹癌風險

小時候「養胖才會長高」是錯誤迷思!醫列兒少肥胖4警訊:恐增罹癌風險#三高

不少家長常有小孩「養胖才會長高」的迷思,小心反而成為健康風險!醫師警告,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已突破3成,兒童時期的肥胖大多會延續至成年,體重過重不僅恐導致性早熟、長不高,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進而增加成年後肥胖與罹癌風險。事實上,長高關鍵與後天環境有關,挑食、晚睡與運動不足都可能影響。

有食譜》來杯綠拿鐵有5大好處!自製「控糖綠拿鐵」蔬果比例一次看

有食譜》來杯綠拿鐵有5大好處!自製「控糖綠拿鐵」蔬果比例一次看#三高

今年59歲的何先生在5年確診糖尿病,當時糖化血色素9.9%,雖依醫囑每天吃降血糖藥,並調整飲食控糖,但糖化血色素始終在6.7~7%高居不下。2年半前在醫師鼓勵下,開始每天喝1杯綠拿鐵搭配1顆水煮蛋當早餐,發現血糖很容易保持平穩,加上日行萬步消耗多餘熱量,糖化血色素已降至5.6%,與醫師討論後目前已減藥。

睡不好、易怒⋯竟是大腦在求救?醫:長期失眠恐致「失智症初期徵兆」

睡不好、易怒⋯竟是大腦在求救?醫:長期失眠恐致「失智症初期徵兆」#三高

一名70多歲女性近期出現睡眠斷斷續續、白天焦躁與記憶模糊等情況,甚至性格大變暴躁易怒。一開始家人以為只是老化或因失眠影響記憶力,但隨著症狀惡化感覺不尋常,因此陪同就醫。經初步檢查發現病人除失眠外,亦有輕度認知功能減退跡象。醫師強調,失智症初期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不可不慎。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三高

近年健康管理意識上升,許多人都開始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概念,但如果健康檢查報告上的紅字只是超標一點點,到底要不要進行健康管理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家醫科醫師指出,如果是肥胖、血脂、血壓、糖尿病前期等三高相關指標異常,就要特別當心,若不積極控制可能衍生慢性疾病,帶來代謝症候群甚至是心血管疾病問題。

血糖控制不好,我該打胰島素嗎?醫揭糖尿病惡化「這關鍵」才是主因

血糖控制不好,我該打胰島素嗎?醫揭糖尿病惡化「這關鍵」才是主因#三高

52歲王先生患有高血壓及高血脂,平日規則服藥控制,日前因口乾、全身無力、體重驟減10公斤至急診就醫,檢查後發現血糖值高達765、是正常人的7倍,糖化血色素10.2%亦高於正常值5.7%,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醫師讓王先生每日施打1次長效胰島素合併2種口服降血糖藥,持續觀察半年血糖值逐漸下降且陸續減藥,最後停掉胰島素注射並維持1種口服藥。

喝酒暖身是錯誤迷思!冬天取暖「2大NG行為」電毯、暖暖包這樣用才對

喝酒暖身是錯誤迷思!冬天取暖「2大NG行為」電毯、暖暖包這樣用才對#三高

冬季氣溫驟降,隨著聖誕節、跨年活動接踵而至,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外出歡慶佳節時應做好保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齡長者及三高族群,更應採取正確的抗寒方式,特別是頭頸與四肢的保暖,留意心臟病及中風大警訊,也要注意避免喝酒暖身、取暖燙傷等2大NG行為,慎防低溫帶來的健康傷害。

台灣200萬人罹慢性腎病!醫示警「一腳踏入洗腎」關鍵時機:3招踩剎車

台灣200萬人罹慢性腎病!醫示警「一腳踏入洗腎」關鍵時機:3招踩剎車#三高

60歲江姓婦人反覆痛風發作,且有高血壓但控制不佳,為治療痛風長期接受肌肉或靜脈止痛藥,最近半年檢驗報告顯示腎功能持續異常,並有中度白蛋白尿,就醫診斷為第3級後期慢性腎臟病,評估5年洗腎風險為9%,經積極腎臟保護藥物治療與照護1年後,腎絲球過濾率維持穩定,但5年洗腎風險評估降為2.0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