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他小腿割傷「潰爛紅腫」險截肢!醫揭傷口清潔「先做這事」防感染

他小腿割傷「潰爛紅腫」險截肢!醫揭傷口清潔「先做這事」防感染#慢性病

糖尿病友腳上有小傷口,竟險惡化截肢!50歲的汪先生工作時不慎割傷左小腿,因忽略傷口照護,幾天後出現潰瘍,直到紅腫擴散並伴隨發燒、畏寒才就醫,確診為糖尿病足併發壞死性筋膜炎。醫師提醒,皮膚破損應先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塗抹抗生素藥膏後再覆蓋紗布保護;若發現分泌物增加、顏色混濁,可能是感染警訊,應盡快就醫治療。

不只嬰幼兒要小心!高齡染RSV「6人就1位死亡」醫勸:2種人快打疫苗

不只嬰幼兒要小心!高齡染RSV「6人就1位死亡」醫勸:2種人快打疫苗#慢性病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峰期,除了流感與肺炎鏈球菌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同樣不可忽視。RSV過去被稱為「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但台灣首度針對50歲以上RSV住院患者研究發現,高齡族群重症與死亡風險極高,平均每6人就有1人病逝,重症率近3倍於流感,顯示RSV對成人亦具備高度威脅。

每3秒就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醫籲快學「診間3問」「4不1要」保命

每3秒就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醫籲快學「診間3問」「4不1要」保命#慢性病

抗生素能有效對抗細菌、真菌與寄生蟲感染,挽救無數生命,但抗生素濫用與不當使用,細菌對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使抗藥性細菌不斷出現,導致「超級細菌」出現,已成全球隱憂,甚至正在掀起一場「無聲的大流行」,使原本可治療的感染變得棘手,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不僅增加治療複雜感染的難度,也可能造成更多疾病與死亡。

小時候「養胖才會長高」是錯誤迷思!醫列兒少肥胖4警訊:恐增罹癌風險

小時候「養胖才會長高」是錯誤迷思!醫列兒少肥胖4警訊:恐增罹癌風險#慢性病

不少家長常有小孩「養胖才會長高」的迷思,小心反而成為健康風險!醫師警告,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已突破3成,兒童時期的肥胖大多會延續至成年,體重過重不僅恐導致性早熟、長不高,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進而增加成年後肥胖與罹癌風險。事實上,長高關鍵與後天環境有關,挑食、晚睡與運動不足都可能影響。

中元普渡供品祭拜「4招守則」防食物中毒!醫:小心1食物冷藏也會壞

中元普渡供品祭拜「4招守則」防食物中毒!醫:小心1食物冷藏也會壞#慢性病

一年一度的中元普渡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備妥豐盛供品祭拜祖先與好兄弟。不過,天氣炎熱之際,拜拜後的食物與供品,若保存與攝取不當,小心食物中毒風險;過度燒金紙、香火,更恐釀成健康危機。醫師提醒,民眾在維護傳統信仰時,也別忽略身體健康,建議掌握4大健康原則,讓中元節更安心。

有圖解》護理之家、長照中心、安養機構差在哪?這1種最需專人照護

有圖解》護理之家、長照中心、安養機構差在哪?這1種最需專人照護#慢性病

當家中經過討論決議後,須將長者送到有專人照護的相關機構,這時會不會有點「霧煞煞」呢?原來還有分成護理之家、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長期照護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安養機構、甚至還有以榮民為服務對象,且大部分屬於日常生活能力尚佳的榮民之家。這些機構有什麼不同?年齡對象限制怎麼看?《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民眾一文看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