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困擾,全台約有200萬人受影響,長期使用電腦、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都是誘因。不少患者幾乎天天靠止痛藥止痛卻無效,就醫也常被認為是體質問題。台北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只需一滴血,即可透過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檢測偏頭痛,不僅能確診,甚至可預測高風險族群,為治療帶來新希望。
偏頭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困擾,全台約有200萬人受影響,長期使用電腦、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都是誘因。不少患者幾乎天天靠止痛藥止痛卻無效,就醫也常被認為是體質問題。台北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只需一滴血,即可透過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檢測偏頭痛,不僅能確診,甚至可預測高風險族群,為治療帶來新希望。
9歲的奇奇連續多日發燒,且身體開始出現粗糙的紅疹,合併有咽喉疼痛、扁桃腺紅腫並化膿以及「草莓舌」症狀,因此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後續,醫師安排咽喉培養檢查,發現感染A群溶血性鏈球菌,確診為猩紅熱,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奇奇3天退燒,紅疹也逐漸退卻,恢復情況良好。
34歲林小姐於產後3個月時,突然出現劇烈頭痛,疼痛程度甚至連止痛藥都無法緩解。她意識到情況不尋常,前往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求診,經醫師診斷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RCVS)造成的腦血管痙攣。所幸在醫療團隊及時介入下,透過藥物治療成功控制症狀,並避免了腦中風等更嚴重的併發症發生。
70歲王女士近期出現姿勢變化時的頭暈症狀,擔心可能是中風徵兆,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診,經新竹台大分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團隊初步評估後雖排除急性中風,但也發現王女士血壓控制不穩,時常偏高至160/100毫米汞柱左右。考量她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且家族中有腦中風紀錄,醫師鼓勵可進一步接受完整健康檢查。
黴漿菌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患者在感染初期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狀況。6歲的小樂因發燒到39度前來就診,媽媽表示從發燒當天開始有明顯的咳嗽、輕微鼻涕及喉嚨痛的症狀,理學檢查發現喉嚨輕微發炎,胸部聽診有明顯的喘鳴聲和痰音,臨床上懷疑是黴漿菌感染,給予第1線抗生素治療並安排3天後回診。
48歲的張先生是一位電子業老闆,長時間高工時的開會壓力,讓他一直飽受頑固性頭痛、眼睛酸澀乾,與不同部位肢體酸痛的困擾。近期就診 時,主訴若開會時間長,常會有眼睛乾澀、眼眶內緣深層疼痛的困擾,嚴重甚至會因為眼周的異樣感而影響入眠。在經過數次乾針與眼眶附近穴道的針灸治療後,雖感覺症狀有改善,但只能維持約四五天,只要工作勞累程度加重,類似症狀就又復發回來。在醫師的建議下,嘗試頸椎小針刀療程,第一次治療就顯著感覺眼睛乾澀與頑固性頭痛的情況當下改善,並且較之前只有針灸時感受更明顯。後續追蹤,整體眼睛乾澀和頑固緊張性頭痛的約下降七成,並能維持,後續主動要求持續以針刀治療保養。 眼睛酸澀的原因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吳文誠中醫師表示造成眼睛酸澀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如作息不正常、躺著看手機、用眼過度等,這些不好的使用習慣都容易造成眼周肌肉過度緊繃與疲勞,進而產生眼睛乾澀相關的症狀。但眼周肌肉緊繃並不是造成眼睛酸澀的唯一原因,頭頸部的肌肉張力與循環順暢與否也會造成相關症狀。頸部和眼睛症狀的相關性可以從神經與血流供應的角度闡釋。眼睛的脈絡膜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調節,而當今天頸椎的異常張力影響自律神經的穩定性,或是有軟組織沾黏壓迫椎動脈而影響眼周血流的穩定時,也會誘發長期眼睛酸澀的相關症狀。吳文誠中醫師表示,當今天患者眼睛乾澀的症狀有伴隨頭痛、夜間磨牙、失眠多夢的兼症,就需要合併頸椎因素一同治療,單純點眼藥水減緩眼周肌肉疲勞效果不佳。無論中西醫,對於這樣的患者都會合併肩頸酸痛處一同進行治療。 針刀、乾針合併處理,治療頸椎對相關症狀的貢獻因素 吳文誠醫師說明,以這個治療案例為例,是先在患者第三節頸椎到第六節頸椎後正中線旁開約1.5-2.5公分處,尋找有沾黏的按壓陽性點,進針後抵骨進行切割,將頸部軟組織的沾黏鬆開,緩解對椎動脈的壓迫;再以乾針手法在患者的乳突、頭夾肌、頸夾肌、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二腹肌等相關肌群處理。若有需要,甚至可以在頸部肌群埋線,更能增強對穴道與肌肉刺激的效果。通常在診間治療後,原本有眼睛酸澀、感覺緊繃頭痛的患者都當下就能感覺到症狀被舒緩放鬆。 眼睛酸澀的居家保養穴位 風池穴:位於前頸之枕骨下方,也就是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起端的凹陷處。 風府穴:位於後頸部之後正中線上,也就是枕外隆突下方,以及左右斜方肌的凹陷處。 吳文誠分享有相關症狀的患者,除了睛明、攢竹等眼周相關穴道外,也可按摩頸部的這這兩個穴道,觀察是否能舒緩症狀。按壓時以有適度酸脹感為宜,時長不限。若按壓後仍覺相關症狀無法改善,再就醫治療評估。
小中風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難以被發現。腦神經內科醫師表示,如果血管阻塞區不在運動區或語言區,通常可能沒有症狀。但如果在電腦斷層上看得到血管阻塞痕跡,表示曾經中風過,即便本人感覺沒有症狀。仍要視為中風高危險群。本文提供10個小中風徵兆提以利名眾注意健康健早就醫。
天冷洗澡後頭暈昏倒,小心熱水器通風不良,引發一氧化碳中毒。50歲陳姓男子某日在洗澡後感到頭暈、全身無力並暈倒在家中,他的妻子不久也出現相同症狀,由救護車緊急送醫急診確認為一氧化碳中毒,隨後轉送至大千醫院,緊急進行高壓氧治療,而後2人順利改善身體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