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科

口渴頻尿、皮膚搔癢⋯竟是高血糖警訊!醫揭「6症狀」忽略恐心腎病變

口渴頻尿、皮膚搔癢⋯竟是高血糖警訊!醫揭「6症狀」忽略恐心腎病變#家醫科

一位中年男性日前常抱怨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口渴、體重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現象而不以為意,不料這個月初昏迷被家人送至急診,發現血糖竟高達1,500,是正常值約15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指出,小心許多常見的症狀都是高血糖警訊,例如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等,容易被輕忽。

14%患者同時感染新冠、流感!醫籲速打疫苗防重症:3月疫情恐升溫

14%患者同時感染新冠、流感!醫籲速打疫苗防重症:3月疫情恐升溫#家醫科

藝人徐熙媛(大S)染流感猝逝,引發民眾搶打流感疫苗熱潮,造成國內疫苗庫存量缺貨,疾管署緊急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在今(20)日正式開打,民眾詢問、補打意願高。但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只打流感疫苗還不夠,其中約14%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呼籲民眾接種新冠與流感雙疫苗,降低感染重症與死亡風險。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家醫科

你吃一頓飯需要花多長時間?是5分鐘草草了事,還是花30分鐘至1小時細細品味?根據2014年一篇發表在《Obesity》肥胖期刊研究顯示,細嚼慢嚥不僅能增加熱量消耗,比狼吞虎嚥多出25倍,甚至可以改善血糖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如何讓細嚼慢嚥成為日常習慣?醫師分享4個實用小撇步。

工作太累懶得動,小心「不運動」害你早死!醫3招改善「不運動病」

工作太累懶得動,小心「不運動」害你早死!醫3招改善「不運動病」#家醫科

常久坐久站、不愛運動小心早死!研究指出,不運動容易增加心血管風險,更會導致慢性病及死亡風險。但想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新手該如何開始?《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家醫科醫師提醒,可先做到3件事,改變自己對運動的認知,帶來正面感受,就容易堅持並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工作狂,補對營養可找回職場競爭力!

工作狂,補對營養可找回職場競爭力!#家醫科

最近總是動力不足、欲振乏力?以前的拚勁消失殆盡,錯誤變多、績效直直落,開始自我懷疑「我真的不行了嗎?」,再不積極面對處理,恐難找回職場競爭力! 工作狂身體的營養素會長期處在消耗狀態 研究指出「工作狂」的營養素會長期處於消耗狀態,無法透過睡一覺就解決,在一篇相關研究發現,當身體缺乏關鍵礦物質和維生素,身體的作用機制會停擺,讓我們力不從心;另一篇國際研究論文更具體指出,當常常處在高度專注和警醒的狀態,身體容易缺乏 B 群維生素、維生素 C、鎂、鈉、鋅、L-色氨酸、L-肉鹼、輔酶 Q10 和必需脂肪酸,當缺乏時,也容易讓我們使不上力。 想要找回職場競爭力,植物性營養補充是關鍵 家醫科 林毅敦醫師建議:除了透過飲食補充,同時建議搭配營養補充品,補足我們身體所需的關鍵營養素,以下4大營養素都是我們必吃的項目: 1. 維生素B群、維生素C、葉酸等:日常飲食中參考野菊花、紅薏仁、苦蕎麥、赤小豆,能調節生理機能的運作。 2. 鈣、鉀、鐵、鎂、鋅等微量營養素:日常飲食中參考綠茶、薑黃,能幫助調節體內平衡,增加原動力。 3.單胺酸、胺基酸:日常飲食中參考肉桂、花旗參,尤其肉桂中的肉鹼,能促進新陳代謝。 4.必需脂肪酸:日常飲食中參考夏枯草、丹參,脂肪酸對於調整體質有正向幫助。 家醫科 林毅敦醫師還提到,目前市面上營養補充品琳瑯滿目,目前得知有一種由國人研發,並使用獨特專利結合標靶式萃取技術產品,能精準提取植物中的營養成分,同時提高生物可利用率,另外也建議選擇採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方式的產品,避免營養素結構被破壞,營養價值不流失,補充到完整的營養素。 另外,想要一次補好補滿,選擇擁有「微植體包覆技術(Phytosome)」的產品,它能結合磷脂質與草本植物萃取物,作用在吸收率較差、容易被人體排出的成分上,例如維生素C、B群等。它能協助這些成分包覆在微脂體中,除了更好在體內吸收作用,還能增加在消化道中的滯留時間,進而提高吸收利用率。 想要擁有更高效的生活及事業,現在就從調整生活作息和補充關鍵營養素開始,讓身心回到最好狀態,也讓你的職場競爭力再次登峰造極!

就算每天洗澡,也不一定會洗乾淨!醫警告「忽略5部位」 恐染超強細菌

就算每天洗澡,也不一定會洗乾淨!醫警告「忽略5部位」 恐染超強細菌#家醫科

每天洗澡你身體真的有洗乾淨嗎?小心洗澡時最容易被忽略5個身體部位,容易沒洗乾淨或根本忘記洗!《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美國家庭醫生提醒,就算每天洗澡,可別以為只要用清水沖過就代表洗過了,尤其「2個地方」最容易藏汙納垢,不妨從今天洗澡開始,仔細清洗每一吋身體部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