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寒涼,喝碗熱湯能暖和身心。「羅漢菜湯」是佛門素菜中的經典,通常在戒會時才品嘗得到,主要以芋頭、大白菜、青江菜、百頁豆腐等熬煮成湯,整體味道濃稠、入口即化,體現佛門獨有傳統的菜根香。《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羅漢菜湯的食譜,簡單幾步驟就能喝。
呼吸道傳染病雖常見於秋冬,但即使新冠疫情目前處於相對低點,仍不可掉以輕心。臺大醫院感染科盛望徽教授提醒,去(2024)年5至7月正是新冠重症的高峰期,今年夏季仍可能再有新冠疫情的一波高峰,需高度警覺。
洪小鈴在與張天霖互生好感之前,在感情路上已經過了5、6年的空窗期。但時間沒有白走,她過著輕鬆恬淡的生活,用最好的自己,迎接愛情。如今,肚子裡孕育著新生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人生過了40歲後已無須再多猜疑,屬於洪小鈴的童話故事下集,正在幸福上演著。
由於超高齡化浪潮,許多家庭照顧壓力上升,而老人虐待事件頻傳。根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老人保護通報數成長近3成,施暴者以兒女、媳婦等直系親屬為主,比率達半數以上,施暴方式以精神暴力最多。面對這樣的趨勢,政府自2019起開始建構社會安全網,並為了方便民眾使用,更進一步設置了專屬網站,方便民眾一鍵通報。《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受虐案件的通報方法,預防老人受虐。
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質流失」的疾病,在正常情況下,骨質在體內從小持續累積(即俗稱之「骨本」,bone mass),到25歲上下時,達到最巔峰,之後隨年齡逐漸下降流失,婦女於更年期停經後,因賀爾蒙影響流失速度大幅增加,因此骨質疏鬆最常發生於停經後之婦女等。也可以說骨質疏鬆症是種隱形的疾病,直到骨折發生,一般人根本很難察覺,更年期後開始是氣血不足,長期過度勞動,或大病後引起精氣虧損,使得骨...
一名68歲患者長期患有心律不整,日前右腳突然變黑、冰冷且疼痛,忍了3天不見好轉,決定至奇美醫院急診就醫。醫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腿動脈血管血栓堵塞」導致血流中斷,右腳已陷入危險缺血狀態,隨時有截肢風險。後續,醫療團隊立即安排緊急取栓手術,清除血栓恢復血流,並進行筋膜切開術,成功挽救病人的右腳。
市面上鍋具百百種,許多人認為,只要買一個好鍋回來就能食得安心,卻忽略鍋具保養的重要;所以,即使買的鍋具一樣,烹調或清潔的方法不一樣,仍有可能會吃進有毒物質。《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無毒教母譚敦慈教民眾「4類常見鍋具」使用小秘訣,先了解各種鍋具的材質與特性,依照個人烹調習慣選擇適合的鍋具,才能安全的烹調並減少有毒物質。
久坐低頭一段時間,轉動脖子竟產生咔咔聲?《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脊椎外科醫師提醒,扭動脖子產生聲音,其實是骨頭附近的韌帶、肌腱磨擦,或失去軟骨保護的骨頭間磨擦聲音,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出現「2症狀」要小心關節退化;建議常做簡單1動作放鬆頸後方肌肉,保養頸關節預防退化。
46歲黃小姐擔任科技業主管,飲食作息均衡且正常,也有規律運動習慣,原本排便狀況正常,但過去6個月幾乎每2~3天才上1次廁所,3個月前因工作繁重,使她一天腹瀉多次,或有時突感腹部絞痛不適,卻又解不出來。經醫師檢查排除其他腸胃疾病後,判斷為腸躁症的可能性頗高,建議進行高纖飲食、補充益生菌及腸胃藥,腹瀉及便秘交替的症狀才獲改善。
「立冬」代表冬天的開始,俗諺「補冬,補嘴空」,民間習俗以此時為進補節日。中醫師提醒,現代人多虛、多火,立冬進補宜防「虛火」,以「平補滋陰」為原則,此外,每天按摩足部或泡腳(足浴),有助增強免疫力。《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立冬的養生方法。
我國《刑法》設有墮胎罪,處罰懷胎婦女之墮胎行為,在刑法價值中,婦女無法決定人工流產(墮胎)之自由。日前,法務部預告修法,墮胎罪罰金擬調高至新台幣8萬元,引發外界譁然。婦產科醫師擔心修法造成執業心理壓力,罰與不罰的灰色地帶,可能讓女性身體自主權倒退,解決少子化不是強迫不想生的人生育。
隨著流感季節的到來,對於免疫力較弱的高風險族群,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除注意流感、呼吸道疾病的預防之外,也要特別小心帶狀疱疹( 皮蛇)上身。醫師指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患上帶狀疱疹的可能性大約是一般人的2倍,後遺症更比一般人高1.5倍。
卵巢早衰恐面臨不孕危機?33歲周太太健康檢查意外發現「卵巢功能退化」,這讓夫妻倆感到震驚,決心加緊備孕,並認真調養身體。即使未來可能需要試管療程,周太太和丈夫仍希望先讓身體狀況達到最佳狀態,因此轉向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好孕門診接受診治。經過調理後,周太太順利迎來2次好孕,且都是自然受孕,並於3年內相繼誕下兒子與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