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避孕成為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課題,了解月經週期有助於掌握自然避孕時機。常見避孕方法包括事前與事後口服避孕藥,以及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環等多元選擇,應依個人需求與專業建議選擇適合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產品,正確避孕是自我保護與負責任生活的展現。
當走向痛苦的生命末期時,安樂死是可能的選擇嗎?當全世界有超過15個國家通過安樂死合法,台灣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嗎?至今6年過去,安樂死立法仍遙遙無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訪推動安樂死合法化的婦產科醫師江盛,他從2018年開始致力推動「死亡權利法案立法公投案」(簡稱「安樂死公投」案),在街頭巷尾找人連署,爭取安樂死合法的可能。
立冬是冬天的開端,氣溫開始明顯轉冷,萬物進入休養蓄藏的階段。中醫認為,這段時間應重視「養腎護陽、儲存元氣」,若忽視保暖與調養,可能造成腎氣不足,出現手腳冰冷、腰痠背痛等不適,立冬養生建議用一壺暖身茶、兩個穴道,再加上三九貼,啟動身體自我修護。
乳癌長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乳癌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屬於原位癌,以往普遍認為只要沒有淋巴轉移,代表惡性度較其他乳癌低,但腫瘤科醫師提醒,早期乳癌若未及時接受治療,病程仍可能快速惡化,並經由血液或淋巴結擴散、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進而落入乳癌末期階段,與早期乳癌的治療目標大不相同。
在當今社會,父母都希望能以最好的方式來養育自己的孩子,然而,真正的「富養孩子」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優活健康網》特摘以熙國際共同創辦人鄭宇庭(Madeleine Cheng)分享「富養的6大定義」,富養從來不是只堆積金錢,而是給孩子眼界、底氣和選擇的自由,因為孩子永遠值得對好的。
39歲魏小姐有經血量偏少、經期容易腹瀉等症狀,結婚2年雖然積極備孕,卻始終沒有傳來好消息,讓她相當挫折。後續,魏小姐透過西醫先做初步的不孕症檢查,但暫時都沒有找到太大的問題,因此轉去中醫進行體質調理,經過中西醫合療2個月後,終於順利懷孕。
汗皰疹是一種濕疹類的皮膚病,患者可能在手掌、腳掌、與手指、腳趾的側邊,發現會癢、會痛的小水泡,常好發於換季或是天氣熱的時候。《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醫師白映俞分享汗皰疹的症狀、危險因子、預防方法與治療,若有出現相關的症狀,建議至醫院就醫檢查。
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已知危險因素,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也可能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英國研究揭露,肥胖不僅是新冠肺炎惡化的危險因子,還會約34%增加接觸後感染的風險。然而,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肥胖者如果年齡較大,則嚴重感染的風險較低。
有別家中的其他居家環境,保持廁所整潔需要特別費心,但你打掃的方式正確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指出,一般人在清潔廁所時容易犯的3項錯誤,包括用吸塵器打掃、用衛生紙擦拭馬桶,以及將馬桶水箱倒入清潔劑等,不僅可能讓浴廁地板更容易髒,還可能因為打掃用具沾到尿垢或細菌,而擴散髒汙。
隨著女性年紀增長,雌激素會逐漸變少,陰道及泌尿道系統都會出現萎縮情形,可能導致陰道乾澀、搔癢、出血,甚至性交疼痛等「生殖泌尿症候群」症狀,是更年期女性的常見困擾。對此,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婦產科醫師洪怡安指出,想要改善陰道不適症狀,除了生活習慣調整、骨盆底肌肉訓練,可以減緩頻尿、漏尿、尿失禁之外,陰道雷射也是解方之一。
長期鼻塞找不到原因?可能不是感冒或過敏惹的禍,而是天生鼻子結構異常所導致。一名48歲男性因長期鼻塞、嚴重打鼾就醫,內視鏡檢查發現鼻中膈彎曲併鼻甲肥大、呈現高鼻阻力,經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仍有限,病人決定接受微創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治療,並在術後第2天順利出院,治療後不僅鼻塞症狀顯著緩解,且打鼾、平時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亦獲得明顯改善。
在戀愛裡,你相不相信絕對?試試這看似魔力的36個問題背後,其實講的都是同一件事,被我們遺忘了好久的事。《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透過心理學家赤裸裸直達內心的靈魂提問,並讓兩個陌生人在回答完3階段問題後凝視對方,是否真的會產生有如陷入愛情漩渦般的感覺?不妨邀請1位你有興趣的陌生人,也試著一起回答看看。
疾管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738人、淋病7,605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2023年相比,整體梅毒下降2%、淋病下降8%。性傳染病如梅毒、淋病等感染初期可能無症狀,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恐影響生殖健康或傳染給胎兒造成早產、死產等併發症。疾管署特別提醒女性朋友,在忙碌的生活中別忘了關心自身健康,採取安全性行為並定期篩檢性傳染病,以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