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正確避孕

女生避孕方式有哪些?避孕藥、調月經、保險套⋯哺乳期間注意「這3點」

女生避孕方式有哪些?避孕藥、調月經、保險套⋯哺乳期間注意「這3點」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避孕成為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課題,了解月經週期有助於掌握自然避孕時機。常見避孕方法包括事前與事後口服避孕藥,以及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環等多元選擇,應依個人需求與專業建議選擇適合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產品,正確避孕是自我保護與負責任生活的展現。

特別企劃:健康瘦身

減肥不用每天算熱量!日常「2習慣」就能變瘦:早餐吃蛋、每天睡飽

減肥不用每天算熱量!日常「2習慣」就能變瘦:早餐吃蛋、每天睡飽

想要減肥的人,或許可從每天精打細算食物熱量的惡夢中醒來了,研究發現,只要睡飽一點,減肥其實很簡單,另外,也有研究建議,早餐吃蛋,控制體重更簡單。《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美國研究證實,睡眠充足可以抑制肥胖基因活動,對於天生易胖體質者,睡眠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減肥方式。

從迎接生命到爭取死亡!婦產醫推「安樂死公投」:死亡是自己的權利

從迎接生命到爭取死亡!婦產醫推「安樂死公投」:死亡是自己的權利

當走向痛苦的生命末期時,安樂死是可能的選擇嗎?當全世界有超過15個國家通過安樂死合法,台灣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嗎?至今6年過去,安樂死立法仍遙遙無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訪推動安樂死合法化的婦產科醫師江盛,他從2018年開始致力推動「死亡權利法案立法公投案」(簡稱「安樂死公投」案),在街頭巷尾找人連署,爭取安樂死合法的可能。

有食譜》2025立冬養生先補腎!中醫教你自製「黑豆茶」4步驟快速暖身

有食譜》2025立冬養生先補腎!中醫教你自製「黑豆茶」4步驟快速暖身

立冬是冬天的開端,氣溫開始明顯轉冷,萬物進入休養蓄藏的階段。中醫認為,這段時間應重視「養腎護陽、儲存元氣」,若忽視保暖與調養,可能造成腎氣不足,出現手腳冰冷、腰痠背痛等不適,立冬養生建議用一壺暖身茶、兩個穴道,再加上三九貼,啟動身體自我修護。

端午節飲食無須焦慮!穩控血脂,PCSK9抑制劑成關鍵利器

端午節飲食無須焦慮!穩控血脂,PCSK9抑制劑成關鍵利器

60歲的張先生兩年前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經治療後順利康復,出院後不久,張先生自覺症狀緩解,血脂數值稍有改善,認為可以自行停藥,並靠飲食控制。孰料,近日再度感到胸悶不適,緊急送醫後才發現是心肌梗塞再度復發,所幸醫師使用史他汀類藥物(Statin)合併PCSK9抑制劑及時救治才保住一命。 端午佳節將至,家家戶戶準備團聚、享用美食之際,也是不少高血脂患者壓力倍增的時刻,擔心一時放縱讓血脂失控,反倒無...

8旬翁吃粽竟入住ICU?小心口腔也有肌少症!醫教「健口操」有效防退化

8旬翁吃粽竟入住ICU?小心口腔也有肌少症!醫教「健口操」有效防退化

端午節吃粽子,小心長輩吞嚥安全!85歲李爺爺和家人團聚吃粽子,家人貼心準備北部粽,以為配水吃比較好吞,沒想到卻導致爺爺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在加護病房住了整整一週才出院。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口腔肌群衰退,潛藏吞嚥危機,可透過居家訓練健口操,有助於提升吞嚥功能,讓長輩安心進食。

天氣一熱容易便秘怎麼辦?醫推早餐吃「這水果」:每週排便多1.5次

天氣一熱容易便秘怎麼辦?醫推早餐吃「這水果」:每週排便多1.5次

天氣一熱就開始出現便秘怎麼辦?吃對水果就能輕鬆解決!腸胃科醫師指出,氣溫升高時人體容易流失水分,腸道蠕動變慢,加上活動量減少與飲食失衡,都可能導致便秘。但其實只要簡單調整日常飲食,例如每天早餐吃2顆綠奇異果,每週平均排便次數可以增加1.5次,還能有效預防大腸癌。

COVID-19升溫!買不到新冠快篩?1鍵查「全台快篩哪裡買」鋪貨點全露

COVID-19升溫!買不到新冠快篩?1鍵查「全台快篩哪裡買」鋪貨點全露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家用快篩試劑持續增產,每週產量為疾管署預估需求量的2倍以上,這週起產量已達46萬劑,透過每天生產、每天出貨,滿足台灣民眾需求。此外,疾管署將持續與食藥署保持聯繫,提供每週最新實際就診人次,即時依據疫情變化與業者溝通調整生產量能。

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泌尿科醫揪「4種原因」導致:千萬別自行停藥

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泌尿科醫揪「4種原因」導致:千萬別自行停藥

28歲徐小姐工作繁忙,時常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並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診斷結果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緩解,但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後續有乖乖的把藥吃完,因此症狀完全緩解。

腸病毒升溫!醫師提醒:盡快打疫苗、辨識早期症狀是預防重症關鍵

腸病毒升溫!醫師提醒:盡快打疫苗、辨識早期症狀是預防重症關鍵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其中71型病毒因重症風險高而備受關注。澤星診所院長呂秉澤醫師表示,家長最容易疏忽的往往是腸病毒的「非典型初期症狀」,很多孩子是先出現喉嚨潰瘍、導致食慾下降,這些可能都早於皮膚出疹。因此,在幼兒園或家庭中,一旦孩子出現發燒、無食慾,就要觀察口腔是否潰瘍或化膿,不能等出疹才就醫。 年紀越小的孩子重症死亡率越高 特別針對腸病毒71型,呂秉澤醫師提醒,不能以發燒高低或疹子多寡...

白飯沒吃完怎麼冰?如何解凍不會乾硬?加熱「多放1物」口感像現煮

白飯沒吃完怎麼冰?如何解凍不會乾硬?加熱「多放1物」口感像現煮

我們都知道沒吃完的米飯要冷藏或冷凍保存,不然會容易壞掉。不過冷凍過後要復熱再食用,有時會發現加熱完飯粒變得乾乾硬硬的。隔夜冷飯凍飯要如何解凍,口感不會變差?《優活健康網》特選日本生活家事網站《grape》推薦,IG網友 @bom_kosodate_lifehack 教的1個簡單妙招,其實只需要加1塊冰塊,就可以讓冰過的白飯如同新鮮米飯一樣濕潤蓬鬆。

端午節粽子吃多「連假胖」是真的!醫教1招避免「假期脂肪」累積

端午節粽子吃多「連假胖」是真的!醫教1招避免「假期脂肪」累積

端午連假即將到來,許多人準備好放假大啖粽子,但小心變胖瘦不回來。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研究證實,節日期間所增加的體重中,平均只有一半能成功減去,因為身體會默默儲存一部分脂肪。這也意味著每次連假亂吃,可能讓熱量「年年留在你身上」,使減重變得越來越困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