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避孕成為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課題,了解月經週期有助於掌握自然避孕時機。常見避孕方法包括事前與事後口服避孕藥,以及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環等多元選擇,應依個人需求與專業建議選擇適合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產品,正確避孕是自我保護與負責任生活的展現。
當走向痛苦的生命末期時,安樂死是可能的選擇嗎?當全世界有超過15個國家通過安樂死合法,台灣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嗎?至今6年過去,安樂死立法仍遙遙無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訪推動安樂死合法化的婦產科醫師江盛,他從2018年開始致力推動「死亡權利法案立法公投案」(簡稱「安樂死公投」案),在街頭巷尾找人連署,爭取安樂死合法的可能。
立冬是冬天的開端,氣溫開始明顯轉冷,萬物進入休養蓄藏的階段。中醫認為,這段時間應重視「養腎護陽、儲存元氣」,若忽視保暖與調養,可能造成腎氣不足,出現手腳冰冷、腰痠背痛等不適,立冬養生建議用一壺暖身茶、兩個穴道,再加上三九貼,啟動身體自我修護。
近日氣候多變,皮膚過敏、搔癢等問題頻傳。67歲的黃先生長期受到反覆紅疹與皮膚搔癢困擾,雖接受西醫治療可暫時緩解,但症狀屢次復發,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後來他轉而尋求中醫調理,並配合超慢跑運動,經過約兩個月的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紅疹與搔癢問題大幅減輕。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24年自殺死亡人數為4062人,時隔14年重回國人10大死因。專家認為,各縣市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預算普遍偏低,呼籲擴編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預算,強調資源連結與去污名化的重要性。此外,除了家庭與職場需及時關懷周圍的人們,實體商店與外送平台也應該成為自殺防治守門員,適時關懷可能挽救生命。
76歲陳女士持續出現無痛性血尿症狀,而到醫院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她雖然有明顯的血尿狀況,但未出現發炎反應、尿路結石、腎水腫或腎腫瘤的情況,且腎功能正常。後續以膀胱鏡檢查,發現膀胱內有一個約「7X6公分的巨大腫瘤」,所幸,經醫師安排經尿道膀胱腫瘤刮除手術後,順利清除腫瘤,也成功保留膀胱,目前恢復良好並定期追蹤。
跑步和走路,哪一個減脂效果更好?想要瘦身減脂未必要愈激烈的運動愈好,選擇符合自己年齡的項目反而事半功倍。《優活健康網》特摘減脂教練潘蘭(Katie Penland)分享到了改靠走路和重訓取代跑步,不但在40歲後首次成功減脂,也讓自己身體更方面變得更健康強壯。
從可愛教主蛻變成全能歌后的楊丞琳,近期參加由周迅和阿雅的實境秀節目《很高興認識你》,節目中楊丞琳毫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愛情觀和婚姻觀,其中更難得分享了當年被創作才子李榮浩求婚的心情。在節目中回憶起戀愛點滴,被問起如何看待婚姻時,楊丞琳的母親更直白說明「婚姻是一場賭注」。《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楊丞琳的愛情觀。
皮膚突然起疹子,癢得受不了,一下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又換別的地方癢,這種像風一樣多變的皮膚疾病,就是俗稱「風疹塊」的蕁麻疹。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和改善?而在發病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皮膚科醫師提醒,蕁麻疹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約20%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發生1次。
45歲陳小姐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血壓控制良好,大約半年前開始感覺到間歇性的胸悶和心悸,最近幾週甚至出現呼吸喘與水腫的現象,就醫接受心電圖和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患有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經藥物治療後雖然症狀緩解,但是運動耐受性仍然不佳,經醫師建議電燒,心臟功能恢復正常,症狀明顯改善。
你知道運動強度也能做為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的治療策略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首次表明,低運動強度和高運動強度,都將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研究人員使用靜止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發現低強度運動會觸發參與認知控制和注意力加工的大腦網絡,而高強度運動主要是刺激腦部神經參與情感方面的處理。《優活...
肥胖可視為一種慢性疾病,除了基因遺傳外,主要是生活型態改變、熱量攝取過多與消耗太少,導致熱量累積並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近年研究發現,肥胖的發生與腸胃道的特定微生物族群(致胖菌)有關,若要改善腸胃道內環境,可從正確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開始著手,再輔以適合的益生菌來調整腸道菌相。
一名70多歲女性近期出現睡眠斷斷續續、白天焦躁與記憶模糊等情況,甚至性格大變暴躁易怒。一開始家人以為只是老化或因失眠影響記憶力,但隨著症狀惡化感覺不尋常,因此陪同就醫。經初步檢查發現病人除失眠外,亦有輕度認知功能減退跡象。醫師強調,失智症初期症狀常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