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市售食鹽種類繁多,從精鹽、岩鹽到低鈉鹽、碘鹽、氟鹽等機能性鹽。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因為使用「低鈉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讓「低鈉鹽」、「減鈉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熱門鹽品。但是,坊間仍有不少低鈉鹽的迷思與誤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一次破解8大常見低鈉鹽迷思,帶你正確吃鹽、聰明減鈉。
失智症並非單純的正常老化,而是因大腦功能受損所引起的疾病。究竟失智症前兆有哪些?該如何進行篩檢?當發現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等初期症狀時,看哪一科才能獲得正確診斷?此外,近年來失智症新藥陸續問世,是否真能讓早期失智得到治療並有效延緩病程?《優活健康網》特別採訪失智症權威醫師,解析失智症常見相關疑問。
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許多原本無法治癒的癌症病患,可以找到戰勝惡性腫瘤的契機。目前醫學上對於較大腫瘤,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放射腫瘤科謝忠志醫師指出,可考慮手術前「放射線治療」,增加其完全切除腫瘤的機會與存活比率,提高病患之生存意志及生活品質。目前癌症的標準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化學藥物與生物製劑治療(含荷爾蒙或免疫治療或標靶治療等),及放射線治療三大類。謝忠志醫師表示,傳統上針對惡...
骨髓炎是指骨髓發炎,通常是受各類病菌感染所引起,其中以化膿性的細菌居多。嬰幼兒骨髓炎最常由血液散佈形成,在新生兒及嬰兒時期,因骨頭幹骨后端的血管會與骨骨后端相連,故常會感染至關節腔內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新生兒常見的病因有B族鏈球菌及格蘭式陰性桿菌,而A族鏈球菌次之;在6歲以後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A族鏈球菌及綠膿桿菌為主。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周宇光醫師指出,骨髓炎常見的症狀有發燒、患處肢體疼痛、不...
現代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健康。怎樣才能擁有健康呢?首先我們應該養成一種保健的意識。而科學保健則要順應四季天時,區別對待,才能有效影響我們的健康。仲夏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盛的時節,按「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觀點,這自然是一個容易患病的時節。流行病學研究證明,心腦血管病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數九隆冬和仲夏酷暑,這在醫學氣象學的「氣象症候群」中是常見現象。中國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洪昭光...
最近,您是否常有一種莫名的煩躁感?或者和他人談不到幾句話就不耐煩?面對『煩』事,可要小心了,光田綜合醫院提醒民眾應尋求良好的抒發管道,以免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物價飆漲、社會事件與負面訊息不斷,民眾不僅荷包縮水,連好心情也跟著縮水。身心科溫偉鈞醫師指出,生活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隨時隨地都有不同的資訊刺激我們的思緒與情緒,身心狀態就像是即將爆炸的壓力鍋,一不小心就可能觸動爆炸的開關。大部分民眾...
今年夏天,艷陽時常高照,門診中偶可見到因不當曝曬造成輕度曬傷的孩子,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大部份的父母親或者照顧者並沒有使用防曬品的觀念,導致曬傷的情形一再出現。由於孩子無法避免在戶外的陽光下活動與遊戲,加上醫學研究也顯示在兒童時期就已接受到絕大部分的陽光曝曬量(超過一生之中的80%以上);因此為了防止孩童遭受到過度的陽光曝曬,應該在嬰兒時期,就開始使用適當的防曬品,幫助保護細嫩而未成熟的皮膚。...
日前香港報導有三十萬港童便秘,嚴重到需要注射肉毒桿菌改善。臺安醫院小兒科方旭彬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的影響,現今兒童的便秘問題大多是因為偏食或飲食攝取不當,若要改善兒童便秘,需從「飲食」習慣解決,方醫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 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多吃莖葉蔬菜(如花椰菜)、木耳(黑木耳可與蔬菜一起煮,白木耳可和黑棗做成涼飲)、黑棗、水果(多吃熟香蕉,少吃蘋果)和粗糙食物(如糙米飯)。2. 補充足夠...
根據國內外醫學研究顯示:若飲食不均衡,短期易造成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便秘、過胖、過瘦…等等,長期則會引發一些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所以培養正確均衡的飲食觀念與習慣,是健康的不二法門。根據衛生署從民國69年至85年歷經三次全國性國民營養調查,國人油脂攝取量明顯增加,蔬菜、水果方面的攝取卻嫌不足,文明病的發生率直逼先進國家。綜觀台灣近幾十年來十大死因的演變,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劉麗華指出...
炎夏氣溫逐漸升高,戶外游泳池相繼開放,游泳已是消暑、舒壓健身的最佳運動,在游泳運動時更要注意游泳池的衛生,才能達到娛樂又健身的目的。民眾如何選擇一個優質的游泳場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市民除應選擇通風良好乾淨衛生的場所游泳外,更要細心觀察泳池是否設有專人管理衛生事項、救生員是否在場、是否每兩小時自行監測池水之酸鹼值及有效餘氯量並將監測結果公告於泳池明顯處,並加強營業場所衛生設備與設施之環境清...
一名家庭主婦指甲凹凸不平,她以為是罹患灰指甲,於是到該院皮膚科就診,經醫師了解後發現,她做家事時不喜歡帶手套,因愛乾淨、勤打掃,手部經常碰水,因此造成指甲根部腫脹發炎,再生長出來的指甲便凹凹凸凸。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皮膚科黃瑞雲主任建議,像這樣的情況,只有改變工作習慣、少碰水,工作時戴上手套,否則吃藥或擦藥也沒用!黃瑞雲主任表示,有些家庭主婦十分勤勞,卻不喜歡戴手套做家事,經常碰水的手便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