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隊被逼日抽3次血!醫揭「重複抽血」風險:血管恐生瘤、硬化破裂

女足隊被逼日抽3次血!醫揭「重複抽血」風險:血管恐生瘤、硬化破裂

2025/7/18(2025/7/18 15:58更新)
台灣師範大學女子足球隊近日有學生出面指控,被教練以「抽血換學分」作威脅,要求連續14天,一天抽血3次,事件曝光引發社會大眾對教練職權濫用、學生身心健康與醫療倫理等質疑,讓眾多網友、家長氣憤。到底一天抽多次血會有什麼問題?長期頻繁抽血會造成健康危害嗎?非醫護人員抽血合法嗎?《優活健康網》採訪專業醫師、護理師一文解析。

日前,台師大女子足球隊傳出疑似遭教練威脅配合抽血檢測,抽血頻率高達連續14天,甚至一天抽3次,時間從上午5點一路到晚上9點。若學生不從就以「扣4年32學分」威脅,補貼費用更以「球隊經費」的名目被回收。後經受害學生代表簡奇陞向社會發聲後,事件這才曝光引發軒然大波。

一天抽多次血會怎樣?

重複抽血是否會對血管造成危害?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表示,若每一次抽血僅約10幾毫升,人體較不會因血量流失造成危害,偶爾抽血對健康影響不大,但假使在同一部位多次抽血3~5次以上,可能使扎針處瘀血、造成皮下組織受損,使微血管變得脆弱甚至破裂,導致出血及傷口癒合不良等情形。

柳朋馳說明,即使替換扎針位置,但因可供抽血的血管有限,在大量且次數頻繁的抽血下,到最後可能沒有血管可扎,增加穿刺困難風險。

延伸閱讀:
低血氧怎麼辦?醫實測救命:用「一根吸管」血氧秒回升99%

頻繁抽血可能造成什麼危害?

柳朋馳指出,一般人營養充足狀況下,抽血不太會造成健康負擔,但本身有貧血體質或血液疾病者,在頻繁抽血使血量流失的情形下,會導致血液中鐵質不足,若未補充營養持續抽血,長期下來恐增加貧血風險;同一扎針處則可能因長期頻繁穿刺,而引發血管增生、血管瘤、血管硬化及破裂等情形,進而引發運動傷害風險。

除了會造成健康疑慮,柳朋馳強調,長期且頻繁地抽血,更可能使被抽血者心理壓力大,引發緊張、焦慮甚至暈針等不適現象。加上此次台師大抽血事件中,學生非經專業醫護人員抽血,若針頭未確實消毒,且未在無菌狀態下執行,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傳染風險。

延伸閱讀:
生理期一來,月經出血量就像血崩?中醫揭「3大症狀」是更年期前兆

抽血頭暈怎麼辦?如何正確照護?

護理師魏兆玟表示,抽血頭暈並非一定是貧血所引起,如有嚴重貧血、血壓過低等病史曾經暈倒過,請先在抽血前告知抽血人員事先預防;而有暈針體質者,在看到針筒、出血時可能感到不適,與心理因素有關,只要停止打針或打針完,休息15~20分鐘待無不適後再離開。

魏兆玟補充,除了上述情形,一般人抽血通常不會感到暈眩,但如果是抽血造成異常出血,或是輸血(例如捐血)血量超過250毫升時,較易引發頭暈不適,建議除了休息,也能適量補充牛奶、電解質飲料及水分,幫助身體補充營養、恢復能量。

非醫護人員抽血合法嗎?

「完全不合法。」魏兆玟強調,《醫療法》規定,「抽血」屬於醫療輔助行為,必須由具有執業執照之醫護人員執行, 如護理師、醫師、醫檢師等,而且要在醫療場所執行。此次台師大女子足球隊「用抽血換學分」事件中,無法肯定每次皆由醫護人員負責抽血,而有學生自行抽血疑慮,非醫護人員抽血不僅違法,更有悖於人權及醫療倫理。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