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市售食鹽種類繁多,從精鹽、岩鹽到低鈉鹽、碘鹽、氟鹽等機能性鹽。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因為使用「低鈉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讓「低鈉鹽」、「減鈉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熱門鹽品。但是,坊間仍有不少低鈉鹽的迷思與誤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一次破解8大常見低鈉鹽迷思,帶你正確吃鹽、聰明減鈉。
失智症並非單純的正常老化,而是因大腦功能受損所引起的疾病。究竟失智症前兆有哪些?該如何進行篩檢?當發現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等初期症狀時,看哪一科才能獲得正確診斷?此外,近年來失智症新藥陸續問世,是否真能讓早期失智得到治療並有效延緩病程?《優活健康網》特別採訪失智症權威醫師,解析失智症常見相關疑問。
花蓮慈濟醫院最近收治一位感染破傷風桿菌的幼童,到院時已全身肌肉僵硬、抽搐、有生命危險,經查發現這名幼兒未注射破傷風疫苗,幸經醫護團隊搶救、悉心照護,已自小兒加護病房轉到兒科病房,主治醫師詹榮華表示,台灣近十年來破傷風病例已非常罕見,因未施打疫苗感染破傷風只有這一例。男童出現背部僵硬及肌肉痙攣等是常見的破傷風初症狀。詹榮華醫師指出,家有幼兒的父母一定要確實根據兒童健康手冊疫苗注射卡,讓孩子接種...
前陣子報導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08年希望獎章得主為五位青少年,他們過去曾是前科犯或中輟生,在輔導及醫療介入下,有的成為職場達人,有的重回家庭,協助家計。或許就社會功能觀點而言,他們僅從失能回復到一般水準,但從青少年心理的角度來看,文章字裡行間透露出,心境轉變過程的躊躇不定,並映襯出結果的可貴。由於青少年處於思想日趨成熟的階段,著重意識形態,但觀念尚未成型;感情敏銳豐沛,牽動出強烈的行動力。面...
「小姐,小姐,我女朋友剛剛在廁所生了一個孩子,怎麼辦?我以前都不知道他懷孕,她只說她內分泌失調,但怎麼突然就生了一個小孩!我…我…我現在要怎麼辦?」,這是勵馨基金會承接全國未成年懷孕諮詢專線一年來,接到的真實案例。據估計,全台每年至少有3萬名少女未成年懷孕,其中有2萬4300個孩子來不及長大,因為小爸爸、小媽媽還沒有準備好,其中有5000個孩子要跟著小爸爸小媽媽吃苦,甚至被迫離開自己的父母,...
想要吃道地的美式早餐,那麼就一定要來N.Y. Bagels CAFÉ,點一份由貝果搭配的三明治套餐,或是由蛋、各式麵包(貝果/風車麵包/長拖鞋/巧巴達/佛卡夏/法式吐司等)所組合的美式早餐,再配一杯香醇濃的拿鐵或黑咖啡,包準讓你清醒一天。尤其是「嫰烤雞胸肉三明治」,除了有大廚特別醃製的雞胸肉,搭配切片蕃茄及生菜之外,最重要的是義大利進口的馬茲瑞拉起司,夾在溫熱的培...
一名70歲老太太因為膝蓋酸痛,常常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最近又因為劇烈疼痛,而吃了三天的消炎止痛藥,幾天前,林太太被發現解了一堆黑色大便,昏倒在廁所裏面,被送到急診室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胃有多處潰瘍合併大量出血。另一位73歲老先生,則吃了幾天的消炎止痛藥,結果出現胃悶、噁心不舒服,最後嚴重到被緊急送到急診室,已呈現休克狀態,經檢查後發現是胃穿孔。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胃腸肝膽科許丁壬醫師表示,像...
您打算申請外籍看護或是健保居家護理嗎?政府為了避免國人將「外籍看護工」當「管家」般大量聘用,衝擊國內勞工權益,目前設定申請外籍看護工之「巴氏量表」量表分數在三十分以下門檻。巴氏量表係日常生活功能評估量表,為台灣長期照護最常用以評估個案身體功能的量表。同時全民健保居家護理申請作業上的收案標準、保險金的請領均依據此量表,所評估之分數來判斷是否符合申請之條件。但是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及生活型態改變,許...
李伯伯(化名)好幾個月沒到家裡來下棋了!他一向健談,說起他當年英勇抓賊或是兒子的成就時,就會眉飛色舞、激昂不已。半年前他的老伴李太太去世,他的生活完全變調。不但茶不思飯不想,話也少了,大部份時間都坐著發呆,身體消瘦許多。在外地上班的兒子忙碌中抽空帶他到醫院做健康檢查,卻也沒發現什麼毛病,只是說李伯伯有點營養不良。兒子想營養不良應該不算是什麼病吧?給李伯伯買了一些維他命,又將他送回了孤獨的生活...
依據衛生署統計,台中市93年至95年30歲以上婦女3年內至少接受過一次抹片檢查人數為167,035人,篩檢率僅為53.3%,表示仍然有近47 ﹪的婦女在3年內均未受檢,其中10年以上未作過子宮頸抹片的婦女約計有44,056大部分原因為對內診畏懼、害羞,害怕躺在檢查台上接受檢查。許多研究已證實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發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婦女如感染高危險型乳突病毒,即是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目...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宣導「珍惜健保資源,落實正確就醫,支持健保核心價值」的重要性,特別呼籲民眾「落實正確就醫,減少醫療浪費,增進自我權益」。第「醫」幫—就「醫」前依症狀查詢就診科別:衛生局及中央健保局持續提供正確衛教資訊及運用適當宣導通路,導引民眾正確就醫觀念,利用就醫指引選擇適當科別。第「二」幫—「小」病診所處置,「大」病醫院就醫:如果是小的病痛,或是還不清楚自己的症狀,可以先找住家附近的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