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壓力大,生活步調快速,飲食狀況也經常紊亂,因此「體重管理」成了許多人的煩惱。然而,控制體重除了能從飲食與運動兩方面著手外,還可以再加入一個「呼吸方式」的改變,像是把淺層的「胸式呼吸」改為深層的「腹式呼吸」也能達到有效深呼吸。
根據近年來資料統計,台灣攝護腺癌的患者仍以高齡男性為主,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醫師表示,1995~2022年間,患者診斷時的中位數年齡從75歲下降至72歲,而攝護腺癌的死亡年齡則從76歲增加至82歲,近年死亡年齡的上升意味著患者存活期延長,關鍵是在於有效治療(如荷爾蒙治療、放射治療、根治手術、標靶藥物)及較優的照護。 攝護腺癌發展慢,排尿障礙即警訊不應忽略 歐宴泉院長...
每日少吃和「4:3間歇性斷食」兩種減肥方式,哪個瘦得更快? 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研究直接比較兩者的效果,但皆可能更適合不同族群,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哪一種?《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揭密間歇性斷食相關研究結果,並建議根據個人情況和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減肥方法。
台灣人口日漸高齡化,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的10%以上,根據推估,台灣失智症人口數是高齡人口的5%左右,也就是國內約有10萬名失智老人。隨著老年人口比重愈來愈高,失智老人勢必愈來愈多,且造成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愈來愈嚴重,面對此趨勢,國內有關老人失智症的醫療和照護卻明顯不足。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葉炳強醫師表示,在教會關注弱勢族群的使命之下,耕莘醫院於民國88年五月成立『記憶門診』。這個門...
吃中藥時,常有病人會問醫師在飲食上須注意的事項有那些,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醫師群提出,一些平日飲食上的禁忌和適宜的食物,供民眾參考。【忌】寒涼、冰冷食物:任何冰品、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蓮藕、綠豆、白蘿蔔、大白菜、苦瓜、黃瓜、絲瓜、冬瓜、蕃茄。 辛辣、燥熱、燒烤、油炸食物。 ‧辛辣物:辣椒、大蒜、芫荽、老薑、蔥、沙茶醬。 ‧燥熱物:茴香、韭菜、肉桂、羊肉、狗肉。...
排便是身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之一,食物從消化、吸收到殘渣排泄的過程大約是廿四至四十八小時。若時間超過四十八小時沒有排便,或是排便有困難,就可算得上是便祕了。糞便沒有定時的排出,其中的水分在大腸中被再吸收,時間愈久糞便就愈乾硬,愈不易排出。糞便不只是食物的殘渣,還有許多食物的毒素,例如:食品添加物、農藥及亞硝胺等致癌物質,也會再度被吸收。經由「腸肝循環」將這些有害身體的毒素送到身體的解毒工廠肝臟,...
頭痛是人們常見的病痛之一,但大部分的人就醫態度並不正確。民眾常見的迷思之一是:我最近這麼常頭痛,是不是長了腦瘤?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神經科醫師都會告訴你,腦瘤以頭痛來表現的反而是在少數(科學統計證明,腦瘤的常見症狀應該是癲癇發作及局部神經學症狀如肢體無力或意識變化)。迷思二是:我數年前曾出過一次車禍也有撞到頭,跟目前的頭痛有沒有關係?事實上,腦傷造成的頭痛絕大多數會在兩星期內發生,延遲到數月甚...
「醫師,我的MC已經三個禮拜沒有來,我是不是懷孕了?」馬偕醫院婦產科楊文瑞醫師表示,很多年輕女生因為月經沒有在正常的時間報到而登門求診,除了極少數女生是因為意外懷孕外,反倒是因為緊張的情緒、生活壓力甚至不正常的作息、或是其他生理問題而出現「好朋友亂來」的情況。每個女性一生中幾乎都經歷過生理期不規律的狀況,這種狀況反應在近十年高度發展的國家中,主要都是因為心理或生理作息不規律造成的。一般來說,...
健康是現代人極力追求的人生目標,然而需要一個專業、公信、具關懷精神的醫療機構作為健康指引的燈塔,才能真正規劃出專屬個人、客製化的保健方針。為讓民眾闔家享有頂級醫療門診的尊榮服務,敏盛醫院11月起成立『VIP門診』,涵括「大師門診」、「國人VIP門診」、「國際醫療門診」,將提供大桃園地區民眾最全面的醫療照護。院方表示,「大師門診」禮聘在醫界素負盛名、學養俱佳的醫學中心教授級權威名醫蒞院駐診,提...
心臟有如汽車引擎,車子若要快要靈活,引擎必須要好。心臟科醫師說,新式心臟節律器導入藍芽科技,可以及時救命。充血性心臟衰竭是病人心臟無法正常幫浦打出血液,因此無法提供人體新陳代謝需要,同時造成水份積留在體內,如肺部、手腳、和皮膚,它會造成不舒服症狀,如呼吸急促、喘、全身虛弱、腳踝和腹部腫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醫師江碩儒指出,這十年來,心臟衰竭治療重大進展和突破,除了藥物種類增加以...
銀杏、維骨力、鈣片、保肝片、綜合維他命、膠原蛋白、玻尿酸、酵素…等。民眾只要為了美或健康,任何可以補充的都不放過,但它們對皮膚老化真得有幫忙嗎?面臨老人化社會的來臨,老人醫學的範疇已經脫離不了抗老化醫學,而皮膚老化的原因可分為內因性及外因性兩種。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楊志雄醫師指出,外因性皮膚則老化肌膚老化的主因,其罪魁禍首當屬紫外光的曝曬,其他還包括抽煙、喝酒、熬夜、壓力大、睡眠不...
在神經內科門診,常有病患因手麻腳麻求診,大多病患都擔心是不是中風了,其實不用太擔心,絕大多數的手麻腳麻都是神經被壓迫所造成的,也就是「壓迫性神經炎」。■ 如何與腦中風做區分?臺安醫院神經內科-黃尚本醫師解釋,如果是腦中風造成的麻木感,通常是突然發生的,多半會有血壓上升的現象,以年長者居多,且會有臉部麻木感,有時候也會合併單側的臉、手、腳無力。至於「壓迫性神經炎」,主要是周邊神經受壓迫,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