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當氣溫升高,不只臉部肌膚燥熱難耐,相對敏感脆弱的私密處也頻頻亮紅燈!現代女性對於自身私密處的健康越來越敏銳,當出現搔癢、異常分泌物,甚至尷尬氣味時,除了會尋求醫生諮詢,更會於日常搭配專用「私密處清潔、保養產品」,但對於私密處如何正確呵護?日常習慣又容易忽略哪些?德國美容專家為女性解答6大正確觀念。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想減肥卻總是成效不彰?不小心吃多又怕變胖?家醫科醫師提醒:「瘦不下來可能是因為生理時鐘不穩定造成的!」為什麼減肥與生理時鐘有關?該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受到影響?以下教你搞懂分辨及校正生理時鐘「關鍵1方法」,希望幫助民眾達成減肥目標,在心理及身體上也能更輕鬆無負擔。
疫情開放,搭飛機出國玩的人越來越多,但在安排下次旅程的同時,也要多留意自己或同行友人在坐飛機時,常會發生的不適感,尤其是易發生「經濟艙症候群」的5大風險族群,在超過5小時的飛行中,症狀輕則腳脹、腳腫、頭昏腦脹、咳嗽、胸痛,嚴重甚至可能血管塞住,有猝死風險!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相信大家對這句廣告詞耳熟能詳,如果民眾每次吃完飯,或喝咖啡、吃蛋糕後,感覺到胸口一陣灼熱感,就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中醫也提醒,胃食道逆流常見4類體質者,可透過3招「穴位按摩」來舒緩。
下週末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有沒有注意到你身邊的「準媽媽」們,是開心迎接自己的第一個母親節?還是充滿著焦慮、憂鬱的情緒?根據研究顯示,孕婦產前參加團體身心健康課程,對其正面的影響可延續數年。因此,除了關照孕婦的身體照護,更需要注意她們的心理健康。
說到減重,很多人一開始採取的行動就是「運動」,結果反而越減越胖?其實,減肥若只靠減重,而沒有進行飲食調整,其效果有限。對此,營養師表示,體重控制需要的是整體生活習慣的調整,並且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最重要的是保持少吃、多運動的習慣,才能讓減肥的效果提升。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流感化,自5月起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級別,從第5類降為第4類,指揮中心同日解編。然而,仍有3成國人為未曾染疫的「天選之人」,若在5月之後才確診,該如何尋求醫療協助?快篩哪裡買?還有公費新冠藥物可使用嗎?公費新冠疫苗會提供到何時?《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6大QA一次看懂!
台灣與全球的癌症危機不斷上升,癌症在台更連續40年蟬聯10大死因之首。為此立委劉建國率領台灣癌症基金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厚生基金會等13個癌症相關團體,以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為訴求與副總統賴清德請願,期望減輕癌症家庭負擔。 這次台灣癌症相關團體也協同醫藥界專家代表共同拜會賴清德副總統,懇請支持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Taiwan multi-supp...
雖然素食被視為健康的飲食型態,但懷孕後肚子裡多了一個發育中的胎兒,勢必要開始調整飲食。許多素食孕婦擔心吃素會讓胎兒營養不良,因而苦惱不已。懷孕吃素可行嗎?怎麼吃才能補充足夠的營養?
40歲的陳先生平時上班常久坐不起,前陣子因左邊手臂、肩頸麻痛,嚴重影響到睡眠,整晚痛到睡不好,進而至診所使用牽引拉脖治療,但無有效改善,後續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治療及物理治療師輔助。物理治療師也建議「4招」舒緩運動,提供民眾平常也能做,輕鬆改善肩頸痠痛。
43歲李小姐不抽菸、不喝酒,作息也正常,在乾咳兩個月後發現肺部有異狀,經就醫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腫瘤細胞已經從左肺轉移到右肺。在接受全民健保所提供基因檢測後發現並沒有EGFR、ALK、ROS1等突變基因,於是依照治療指引,接受化學治療。不過,療程中腫瘤雖一度有縮小跡象,之後卻因為產生抗藥性,腫瘤再度變大。 經醫療團隊建議以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後,發現李小姐屬於BRAF V600E基因突變,所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