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當氣溫升高,不只臉部肌膚燥熱難耐,相對敏感脆弱的私密處也頻頻亮紅燈!現代女性對於自身私密處的健康越來越敏銳,當出現搔癢、異常分泌物,甚至尷尬氣味時,除了會尋求醫生諮詢,更會於日常搭配專用「私密處清潔、保養產品」,但對於私密處如何正確呵護?日常習慣又容易忽略哪些?德國美容專家為女性解答6大正確觀念。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余同學是大2的學生,在一次機車環島旅途中發生嚴重車禍,氣胸加上右大腿開放性骨折、左手腕骨折。手術後休學在家療養一段時間,手腕的傷好了,但是大腿骨手術的縫線處卻紅腫起來、還被膿擠破流出來,回醫院檢查發現是細菌感染了,也就是骨髓炎。
「陰莖彎曲」又稱佩洛尼氏病,約20%男性有彎曲問題,陰莖會出現彎曲、變形和疼痛,嚴重可能會有性功能障礙的問題。對此,泌尿科醫師表示,如果陰莖只有微微彎曲,其實不用太過介意,只要使用正確性姿勢,像是側躺傳教士、後背式、坐式等體位,就能讓男女雙方都能享受性愛。
許多研究證實,飲食與癌症是息息相關的,如攝取過多的燒烤、煙燻、精緻糖、加工食品等,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許多人會有很多迷思,像是不吃糖、不吃紅肉、不吃微波食品是否就會減低罹癌的機率?雖然飲食和癌症有關,但只要維持正確的飲食、多運動、多喝水,就能避免癌細胞找上你。
隨著疫情趨緩、新冠降級之後,後疫情時代當心免疫負債來襲!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腸病毒、登革熱、流感等3大疾病,都可能在今年捲土重來,尤其是原應出現在秋冬季節的流感高峰,也反常在5月持續流行。呼籲民眾仍要加強清消、勤洗手,必要時配戴口罩。
紅綠燈過馬路走不到對面,喘到幾乎走不動,當心是肺動脈高壓所引起!34歲的小瑩在4年前開始食慾不振,逐漸出現下肢水腫、咳嗽易喘、運動功能及耐受力變差等症狀,最後甚至導致心臟衰竭,就醫後經心導管檢查,才確診為俗稱「心臟癌症」的肺動脈高壓。
網路上許多有關清除鼻頭粉刺的影片,有些人覺得噁心,也有人覺得療癒。其中不少以「卸妝油」按摩方法來清除粉刺,效果不錯。但皮膚科醫師警告,這類「以油溶油」清粉刺方式,不適用油性肌膚者,如沒有徹底清潔,容易引發過敏反應。
年老就會面對骨質疏鬆的問題,其中髖部骨折對老年人來說是相當嚴重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亞洲骨折率為全球第一,而台灣髖部骨折的發生率為0.45%,為亞太國家排名第一,堪稱「骨折王國」。對此,骨科醫師分享,老年髖部骨折術後立即負重,為新的復健策略,能精準將骨折復位,幫助患者重回美好生活。
5歲的小禎連續多日發燒、嘔吐、昏昏欲睡,爸媽原以為是腸胃炎休養幾天就會好,直到小禎逐漸意識不清、語無倫次,爸媽趕緊將她送醫院急診醫治,經過腰椎穿刺檢查,小禎確診為腦膜炎,醫師提醒,感染腦膜炎注意3大症狀,若未及時接受治療,小心留下神經性腦部後遺症!
「禁慾」有助於提升精蟲品質,但究竟要多久做一次精蟲品質才會更好?每月集中火力做一次,會更有效果嗎?對此,泌尿科醫師表示,男性要成功達成懷孕目的,除了精蟲要有一定品質,性行為也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因此禁慾對備孕沒有幫助;建議備孕的夫妻,別一直想懷孕的問題,而是要好好放鬆對談,並視情況就醫。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以持續呼氣氣流受阻為特徵的常見呼吸道疾病,具漸進性且伴有慢性呼吸道發炎反應。世界衛生組織(WHO) 2012年公佈肺栓塞為世界3大死因之一,肺阻塞為同樣佔據國人10大死因的前10名,因此不得不謹慎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