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現代很多家庭都是外食族,外食雖然很方便,但挑選上記得要不隨便,如此,才能確保外食吃得健康均衡。營養師張書綾特別提醒,尤其是外賣的冰涼飲品,在容易造成食物腐敗的夏日,要記得多注意店家的衛生與環境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推薦民眾可在家自製2道夏日甜品食譜。
史萊姆是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不僅色彩繽紛、觸感療癒,還號稱能紓壓放鬆,甚至被當作教材使用。然而近期媒體揭露市售「史萊姆」含有超標硼砂,誤食恐致命,連觸摸都可能引發過敏與中毒,家長不可不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硼砂所含的毒性和害處,以及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台南市立醫院三個月減重班成果佳,參加者醫院社工劉孟芬由原本97.3公斤重量級胖妹變83.7公斤,目前仍然持續減重中;劉小姐希望與更多人分享回顧這三個月來的減重歷程,箇中滋味絕非筆墨可形容,她說經過這三個月,減重增進了和雙親的關係,也讓自己賺進了大把的鈔票。劉孟芬表示,胖了26個年頭,每次告訴大家:「我要減重囉!」總會聽到有人附議:「撐得過一個禮拜再說吧!」這桶冷水潑的我也已經習慣了,也變得沒...
乳癌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預估每年造成全球46萬名婦女死亡。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也是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台灣乳癌發生率由民國78年每10萬人11.7人增加至民國97年每10萬人56.1人,成長為4.8倍。民國97年乳癌的平均發生年齡為52.8歲,相...
腦中風長期以來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平均每天都有30人因腦中風而死亡。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莊欽翔指出,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機,尤其是中風的機率從三十歲後便會大幅提升,如果又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史,就要特別注意。當腦部血管阻塞,會導致腦組織功能障礙及壞死,一但延誤就醫,就可能導致動作、聽力、言語的神經受損造成癱瘓,甚至死亡。因此當收到腦中風病人,急診室會立刻啟...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進行的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15歲以上民眾有7.6%經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男、女比率分別為4.6%、10.5%,女性明顯高於男性,並隨著年齡而增加。前述調查結果亦發現,在骨質高峰期(30歲以前)的骨質疏鬆情形,男、女均低於1%;但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比率亦高...
一般人只知糖尿病患在低血糖時會造成昏迷,其實在高血糖時也會昏迷,但不論是低血糖或高血糖造成的昏迷,衛生署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林玉祥醫師提醒,如果未能及時施救,就有可能造成神經學上的損傷後遺症,嚴重的甚至會死亡,因此控制血糖很重要。林玉祥醫師表示,這發生低血糖性昏迷而無法立即補充糖份,隨時間長短可能進一步造成腦部的損傷、甚至死亡;而在發生低血糖昏迷前,有一些情形病患及家屬可以即早處置或預防。...
健保局依「全民健康保險藥價基準」進行兩年一次的例行性健保藥價調整,這次是第7次的藥價調整,新藥價將於11月1日起生效。本次調整策略在使健保醫療支出維持穩定,同時考量藥品供應的合理成本,並將調整後的藥費節流用於引進新藥及高品質的藥品,以保障民眾用藥權益,達到健保財務、醫療提供者及民眾三贏的結果。本次調整重點如下:1.對於屬臨床治療不可或缺的必要藥品及罕見疾病用藥,不列入調整,以確保病患使用該類...
病人安全是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國家近年來最重視的議題,我國也在政府、醫療界、民眾以及媒體的努力下,受到全面性的重視,行政院衛生署更於93年起積極推動病人安全工作。近期因愛滋患者器官捐贈的事件,轟動醫界,引起各界對於手術安全的關切,更顯出「病人安全」重要性。衛生署台南醫院透過病人安全週活動的宣導,加強病人本身、家屬、民眾與醫療人員對於病人安全的瞭解及重視,藉以提昇醫療品質及醫病關係。日前舉辦10...
眼睛若是受到外在刺激、或是因眼部疾病(如結膜炎等),會造成流眼淚的情況,不過大陸有報導指出,老年人在完全沒有任何疾病的情況下,竟然會不自覺的淚流不止?文章認為,老年人因眼皮鬆弛,肌肉發生退化,造成眼淚不能正常分布和流動,因而直接排到眼外,導致老人流淚不停。慈濟醫院新店分院眼科醫師彭義傑表示,淚流不止和眼皮鬆弛的確有直接相關。彭義傑醫師解釋,人的眼睛表面有鼻淚管,當眼睛產生淚水,眼淚會沿著鼻淚...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1日在感染症防治中心,舉行代號「彌猴一號」實兵防疫演練,藉由模擬國內發生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測試疫情控制、病患收治、媒體危機處理等能力,以加強防治中心的整備工作並提升應變量能。繼今年4月疾管局舉行「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病患收治」桌上演練,此次進入實兵演練階段,疾管局表示,演練腳本想定國際爆發伊波拉病毒,台灣因境外移入遭到疫情滲透,疾管局進入最高防疫警戒,成立中央...
五十五歲的魏女士,已經因胃酸過高、腹部悶痛困擾數十年,持續一個月針刺般的陣痛反覆發作,讓他冷汗直冒,吃胃藥、求醫都無法改善,直到痛昏被送到臺中慈濟醫院急診,終於查出疼痛是膽囊多顆結石引起,另一個意外發現則是魏女士的B型肝炎已演變成肝硬化! 肝膽腸胃科林忠義醫師指出,膽結石病患急性疼痛發作會發燒、起寒顫,上腹部反覆疼痛,應該儘快找醫師診治,林忠義推測魏女士是膽汁鬱積導致腸內細菌逆流增生,長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