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私密處異味並不罕見,大多數女性在生活中都曾遇過這樣的情況,只是當氣味變得明顯,甚至影響到生活日常,難免讓人感到困擾,究竟私密處異味是什麼原因?別人聞得到嗎?又該如何改善呢?《優活健康網》整理私密處異味的相關QA,只要釐清原因就能對症下藥,還讓私密處保持清新。
在台灣,多發性硬化症雖不常見,但部分嚴重患者除了會出現認知障礙、失能,導致無法正常就業與社交,被迫改變生活而難以調適,重創正值發展的中壯年人。 症狀千變萬化 早期病灶不易被發現 臨床一名30歲出頭、喜愛美食的男性,因出現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而就醫,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雖然發現得早、且病灶不多,卻在病情控制過程中,因為無法調適心態去面對疾病、不積極治療而選擇放棄,最終導致終身行動不便...
患有睡眠障礙的85歲張先生,因為晚上常失眠睡不著,長期依賴服用大量安眠藥,某日凌晨外出運動時,突然感到全身癱軟無力、意識模糊最後甚至昏倒在地,被發現時體溫已高達40度,就醫檢驗後肌肉酵素(CPK)指數飆升,確診橫紋肌溶解症併發急性腎衰竭,所幸送醫即時,透過住院靜脈輸液治療及休養,病情逐漸好轉。
周太太因之前子宮頸抹片有問題,前後2年半來已做過3次的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每次要做抹片檢查時,都覺得壓力很大。然而上個月做的結果出來,又再度出現異常,婦產科醫師指出,這麼多次異常,建議直接把子宮全部拿掉;但周太太認為,還是有可能會再生一個小孩,所以才來找中醫調理身體,希望保住一絲機會。
「副乳」是指除正常乳房外長出的多餘乳房,一般在腋前或者腋下,也有發生在胸部、腹部、腹股溝、大腿外側等部位,但你知道副乳也有分成真副乳與假副乳嗎?整形外科醫師表示,真副乳雖然不潛藏疾病風險,但許多女性因為副乳影響外觀,進而喪失自信,此時建議找專業醫師諮詢。
「頭暈」是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情況,而頭暈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可能與腦中風、突發性眩暈、梅尼爾氏症、血液循環不良、偏頭痛等原因有關,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威脅。此外,若頭暈、胸悶同時感覺到喘不過氣,或是胸痛延伸到其他位置的狀況,應該趕快尋求醫療協助。
頭髮就像人的第2張臉,禿頭讓你頂上無毛、臉上無光!皮膚科醫師提醒,肥胖、油性肌膚及生活壓力,都是常見造成禿頭掉髮的原因,且男性年齡越大,雄性禿機率越高,若出現髮際線後退、髮質變細、頭皮易見等徵兆,應及早求助專業皮膚科醫師接受治療,才有更大機會重新長回健康頭髮。
夏天到了,門診中各種拉傷、抽筋和反覆疼痛的病人也來到新的一波高峰。許多人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小拉傷,卻意外發現患處疼痛綿延不絕,而且按壓疼痛強烈,而且往往伴隨工作用電腦、躺沙發追劇等更加惡化,止痛藥反覆使用卻也不見起色,最終只好來中醫門診求診。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中醫師表示這種常見局部卻慢性卻痛起來要人命的症狀,稱之為肌筋膜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一位84歲的黃伯伯,因多重疾病纏身,每日需要服藥量高達18顆,身體狀態不佳讓他3個月內暴瘦體重驟減3公斤,醫師建議需補充足量的蛋白質與熱量,來填補營養缺口;所幸在他及時補充營養品1.5個月後,其體重從55.4公斤回升到58.8公斤,手的握力也從 21.2公斤增加至22.6公斤,距離80歲以上的男性握力標準23.6公斤,僅有一步之遙。醫師提醒,持續穩定攝取均衡營養,才能預防肌肉快速流失。
許多女生都有過陰道發炎、搔癢等難言之隱,除了口服藥物,還會使用陰道栓劑,但月經期間可以使用陰道栓劑嗎?婦科權威教授李茂盛表示,月經期間不建議使用陰道栓劑,改用口服藥物。
孩子的發育是許多家長關注的問題,通常女孩子較早開始進入青春期,除了身體方面出現變化,心裡也會有重大的改變。當家長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時,除了協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內衣外,更重要的是關心孩子進入青春期的身心發展,帶孩子挑選內衣的過程,就是聊天的最好時機,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