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白血病又稱血癌,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發病年齡高,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是在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且多已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此病早期僅有化療可選,但近年已有新型標靶藥物問世,透過「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長期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疾病。
私密處異味並不罕見,大多數女性在生活中都曾遇過這樣的情況,只是當氣味變得明顯,甚至影響到生活日常,難免讓人感到困擾,究竟私密處異味是什麼原因?別人聞得到嗎?又該如何改善呢?《優活健康網》整理私密處異味的相關QA,只要釐清原因就能對症下藥,還讓私密處保持清新。
一名50歲女士患有糖尿病多年,因小中風而臥床,平時白天一個人在家,由於足部神經感覺及知覺異常,居家環境整潔不慎理想,導致老鼠聞到足部異味撲來咬傷。後續,經家人發現送到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門診就醫,所幸經傷口護理師將傷口清潔處理後,傷口逐漸癒合。
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每當工作壓力大時就會想吃炸雞、披薩這類的垃圾食物,來療癒自己的心靈。然而當體重失控時,又會因為羞恥而暴飲暴食,於是開啟不健康的惡性循環。營養師指出,面對壓力時腦中「1迴路」會關閉,若想要破解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建議可以從生活習慣及飲食開始調整。
你的臀部夠力嗎?通常說到肌肉力量,會在意的多半是手臂、腿部的肌力,但千萬別忽略你屁屁的力量。臀大肌是屁股最外層的肌肉,它在屁股整體比例佔最大,也是影響你有沒有翹臀的主要因素。究竟該如何判斷「臀部是否夠力」?《優活健康網》特別選摘此篇,快用這3點來衡量你的屁屁力量。
30歲陳小姐在1年前因婚前檢查而至婦產科就診,不料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經切片發現她有第1級子宮頸癌前病變,需要以抹片檢查持續追蹤,醫師擔心陳小姐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風險,進一步安排檢測,雖檢驗結果為陰性,但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並增強保護力,仍建議接種3劑9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半年後回診複查,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無異常,達到及早預防癌變的成效。
一名2歲8個月的寶寶,因出生時發現罹患先天短腸症,面臨營養攝取不足的危機,在進行小腸延長手術後,接受醫院營養醫療小組的評估,安排媽媽學習居家靜脈營養治療方法,在家進行近2年的居家照護後,體重從3.3公斤增加到13.5公斤,得以穩定成長茁壯。至今已成功脫離居家靜脈營養,順利進入幼兒園上學。
23歲的小偉是一名男大生,平常喜歡跑步、打籃球。半年前開始經常覺得下背痠痛僵硬、尤其早上起床時更明顯,原認為可能只是運動所致,休息一陣子就會好。但近期半夜睡覺開始莫名胸痛、呼吸不順,擔心是心肌梗塞而掛急診,心電圖和抽血檢查卻又正常;後續甚至出現屁股疼痛、膝關節腫脹情形,求診風濕免疫科後,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雖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趨緩許多,但還是不少人受到新冠後遺症的困擾。60歲的陳女士就是一案例,今年7月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不僅持續咳嗽、痰多、走路喘的症狀,甚至還喪失了嗅覺,所幸經過中醫師以中藥調理及穴道按摩,陳女士1週後就恢復9成的嗅覺。
近日天氣悶熱容易臉部出油,進而導致臉上大爆痘,此時一般人都會用手去「擠痘痘」。皮膚科醫師表示,若嚴重發炎的痘痘長在臉部「黃金三角區」附近,過度擠壓可能會造成血管受損;建議民眾,無論痘痘是否有發炎,都不要用手或器具擠出,因為擠壓產生的傷口都有細菌感染的潛在風險,也會增加痘疤的生成。
9月開學季即將來臨,孩子卻出現拒學、焦慮現象嗎?兒少精神科醫師提醒,此時爸媽應多留意孩子身心健康,可能是罹患了青少年社交焦慮症。近年來「社恐」一詞,更是在網路上廣泛流傳,指的正是這些深受人際關係壓力所苦的孩子們,建議可陪伴孩子透過簡單3問題,檢測是否有相關症狀。
下肢浮腫不一定是腎臟出問題,也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所造成!一名40多歲女性近期出現眼皮、雙腳浮腫的現象,加上常有心悸症狀,體重也驟減5公斤,原擔心是腎臟疾病而就醫,經抽血檢查後,才發現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導致腎功能指數偏高。醫師提醒,甲狀腺機能亢進可能導致眼睛、心臟、皮膚病變,及早治療控制可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