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張小姐從事補教業,平日長時間用眼改功課、寫教案。10年前因自體免疫疾病導致乾眼症,急性期時出現乾澀、灼熱與刺痛、角膜破皮等症狀,視線模糊如同「沒清洗的魚缸玻璃」。她表示,每天早上眼睛疼痛難忍,甚至無法張眼,醫師為其診斷發現除了乾眼症之外,還合併輕度白內障。
「親吻」竟能幫助降三酸甘油酯?七夕情人節將至,除了浪漫晚餐、鮮花或巧克力外,研究發現,每月親吻超過7次的人,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較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較高,對心血管與代謝健康有間接助益。但醫師提醒,關鍵在於「減少壓力」,若日常仍高油高糖飲食、作息不規律或肥胖過重,即使親吻再頻繁,健康狀況仍可能惡化。
92歲的林彩美,笑說自己沒辦法跑、方向感不好,竟然報名參加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的「定向越野」,要考驗體力和腦力!《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經歷過時代動盪的她,曾差點成為苗栗通霄「第一位女博士」,卻甘願走入家庭相夫教子,無論人生如何轉彎,挑戰與堅持始終貫穿她的生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來媒體報導油症患者就醫種種不便,國民健康局特別提出澄清。衛生署表示去年8月已公告「多氯聯苯中毒患者健康照護服務實施要點」,提供油症患者健康照護服務內容包含:提供第一代及第二代油症患者定期健康檢查、補助第一代及第二代油症患者門、急診部分負擔醫療費用、補助第一代油症患者住院部分負擔醫療費用。過去台灣省政府列冊有案之油症患者共計2,025人,扣除已過世者及拒絕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維護市民食用生鮮蔬果之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依計畫按月前往各蔬果零售業者、超市、大賣場、農產公司批發市場等販售場所抽驗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情形,第一季共抽驗88件產品,檢驗結果2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2.27%。本次抽驗88件生鮮蔬果中,15件屬有機蔬果產品,均未檢出殘留農藥,符合規定。另73件一般蔬果產品中,有7件檢出殘留農藥,其中5件檢出量在「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蘇先生61歲,晚上睡覺大部分時間都屬於淺層睡眠,幾乎沒有深層睡眠。打鼾的頻率很高,睡眠效率也不好。一個晚上呼吸道完全阻塞有80次,有時候會長達30秒沒有呼吸,在使用陽壓呼吸器一年多以後,早晨醒來以後仍然覺得疲累以及倦怠感,去年二月由胸腔科轉診到顱顏中心;半年審慎評估後,蘇先生接受了上下顎旋轉推進手術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患者如果沒有受治療,長期後會增加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喜歡刺激,因此台灣愛好無動力飛行傘運動之民眾日益增多,但各地飛行場陸續傳出死亡及重傷意外事故,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請行政院體委會,於8個月內研訂無動力飛行傘運動的管理法規,建立完善的教練證照、業者管理及保險等機制,並且儘速研訂契約範本供業者遵循。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於去年底,會同體委會等相關單位人員,在新北市翡翠灣、宜蘭縣外澳、屏東縣賽嘉、台東縣高台、南投縣虎...
根據東元衛教文章表示,兒童因個體不成熟且在發育生長階段,對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等與成人不同,因此藥品滯留於體內的過程也與成人有差異,例如成人使用安全的外用藥品,用在兒童就可能因為兒童的皮膚通透性較好,而導致吸收過多發生毒性,所以大人使用的藥物勿給兒童使用。 另外常見的問題就是兒童服用藥水時,父母親會有不知如何使用的困擾,藥水的量取方式有許多種,如量杯、滴管、或口服針筒,當使用量大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目前輕症及重症個案仍持續出現,今年截至上週止,已累計24例重症個案,疫情高於往年同期。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注意防範,適當區隔病人與孩童,降低傳播機會。 南投縣衛生局呼籲,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為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例...
根據衛生署網站指出,母乳對嬰兒而言是最完美最自然的食物,它可提供嬰兒營養、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對嬰兒未來身、心發展是有深遠影響。研究顯示,哺乳的嬰兒罹患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中耳炎的機會比較少,日後肥胖、癌症的機會也較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幼兒應純母乳哺育六個月,之後再添加適當的副食品並持續哺乳至兩歲;此外,亦鼓勵親自哺乳以增加母子親情。主題:[母乳支持團體] 健康寶寶俏媽咪-授乳母親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來,有越來越多的醫療爭議事件在報章媒體出現,投訴的焦點包括:醫療人員態度不佳、醫療人員未盡到告知與病情說明、所提供的治療或處置引起其他的不適症狀或醫療人員未依照病患或家屬的要求提供照護服務等,歸納其原因不難發現「溝通不良與資訊不對等」是造成醫療爭議的最大因素,為避免因情境壓力造成溝通不良,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學會「安全就醫五步驟」以避免醫療爭議的發...
「醫生,我家寶貝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還容易坐不住、坐不久、不順他的意就大發脾氣,請問他是否是個過動兒?」一般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有上述症狀,就會急忙找醫師確認孩子是否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成大醫院精神科及兒童聯合發展評估中心為了讓民眾認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舉辦相關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參與。時間: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上午 10:00~12:00地點:成大醫學院(小東路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