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育兒傳說,你知道多少?從當爸媽開始,就會聽到不少育兒迷思,例如「媽媽喝牛奶,小孩會變白」,或是「寶寶穿二手衣,會比較好帶」、「捏鼻子會變挺,搓頭會變圓」等等,有些根本就是都市傳說,其中是毫無根據的傳聞,又有一些似乎有些道理可循。你知道多少?《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品德端正、正直的工作者,在職場上應該主動做好「利益迴避」的工作,避免讓人有「員工互動、行為和個人利益置於組織之上」的印象。《104職場力》整理出中外專家一致認為專業人士應該要主動迴避的「12種常見的職場利益衝突」,記得要小心應對哦!
每年夏天,都常傳出許多機車騎士因頭皮汗如雨下,頭皮發癢還猛掉頭髮。夏天熱又悶,戴著厚重的安全帽,一路上光等紅綠燈的時候就夠頭皮冒油出大汗,不只頭髮塌,頭皮生油老發毛囊炎,一不小心還可能引起掉髮。《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機車族「常見惡習」恐有害頭皮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綜合報導)「忙~」,這是許多人的生活寫照,沒時間好好放鬆、沒時間與家人相處,更不用說要撥出時間運動,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台灣癌症基金會在5/12舉辦粉紅健走嘉年華,邀請您一起健康健走,路線一路沿著景色明媚的碧潭水岸行走,約八公里路程,享受都市叢林所沒有的新鮮空氣。根據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文章表示,健走是一種有氧運動不但可以減重,還可增強心肺功能與免疫系統,且「健走」比慢跑...
(優活健康網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腸病毒疫情與往年最大不同,除了年紀較大學童也可能受到感染外,感染人數也有上升趨勢,預估4月過後,腸病毒將進入流行期,家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正確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法,如果孩童發燒持續三天以上,還出現嗜睡、嘔吐、抽搐等症狀時,一定要趕緊帶到大醫院就醫,保護我們的下一代,預防腸病毒大家一起來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春季天氣溫差變化大,近來疑似食品中毒案件頻傳,最近1位市民外出遊玩食用當地攤販銷售之生蚵、蚵仔煎及蝦子等食物,回家後,發生發燒、腹痛、腹瀉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經醫院採檢檢出霍亂弧菌而通報,今年度(101)迄今已有通報11件,主要發生食品中毒之飲食地點以餐廳為主,其次為飲食攤販,檢出病原菌-腸炎弧菌共計2件,疑似食品中毒的病因食物,則以海鮮類食物為主。根據行政...
(優活健康網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老年人都有著行動不方便的困惱,有鑑此,基隆市政府提供符合資格的老年人、山地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等,可申請「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提供在家也能克服的無障礙空間的諮詢及服務。68歲的王老哥因腦中風導致右側肢體癱瘓無力,從房間到浴室的路,不知跌跌撞撞多少幾次了!若需等到家人回來天都已經黑了。家屬聽說基隆市政府可以申請「居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於辦理「活力高雄 躍動躍健康」體重控制活動,「躍動躍」取自101(腰動腰)諧音,不僅代表101年,也彰顯要活就要動的深意,鼓勵市民「動」起來,建立動態生活,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藉由「快樂動」,一起挑戰全市健康減重85公噸!今年度不僅由衛生局、所提供相關服務,另外還有13家健康促進及健康促進種子醫院也一起參與,提供市民健康減重諮詢、門診、體重控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陸續爆出,某些小學、國中、大學傳出有結核病個案,造成學校同學、老師及家長的恐慌。衛生所經常接獲家長、學校老師詢問:為什麼染病同學沒有被住院隔離,還來上課,他是否會傳染?家長或是老師們都有許多擔心及疑問。結核菌主要是由飛沫傳染,如打噴嚏、咳嗽、談話,常發生在較親密的接觸者,肺結核的確診是經由驗痰及胸部X光檢查,當有結核病個案出現時,衛生所人員會調查個案相關家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氣喘衛教學會2003年的調查中顯示,全台有200多萬過敏兒,百分之九十與遺傳過敏有關,加上百年、龍年生子潮,因此如何對抗過敏成為孩童健康成長的重要議題。(圖說:兩代都是過敏患者Apple媽媽表示,平時會定期清洗絨毛玩具、窗簾,並且讓Apple養成每天一瓶認證優酪乳調整體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張棋楨醫師表示,過去近十年抗敏治療發展進程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社會受少子化影響,因為生的少,所以希望孩子會更好,由於現今社會環境變遷,整體生育率逐年下降,因此父母親對於寶貝健康更是呵護備至,深怕寶貝輸在起跑點上;因此,許多媽媽會選擇哺育母乳。因為母乳是嬰兒最佳食品,具有許多好處,可提供適當的營養、增強嬰兒身體抵抗力、降低過敏情形、滿足其吸吮本能及顧及心理發展、並培養良好親子關係;對媽媽而言亦有降低疾病發生率,如卵巢癌、...
(優活健康網談雍雍/綜合報導)美食當前是享受,但對一名七十多歲的婦人來說是折磨,兩年來飽受肚子餓卻吃不下的困擾,和家人同桌吃飯時還得擔心吃到一半時,突然將食物原封不動吐出來的窘境,幾度向兒子訴苦說乾脆死了也罷。醫師表示,這位阿嬤得了容易被誤認為是胃潰瘍的「食道弛緩不全症」,最後是以手術方式解決食道管腔狹窄,現在能正常吃,也讓體重逐漸回升。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表示,食道弛緩不全症主要...
隨著百年、龍年到來,近兩年新生兒的人數爆增,如何對抗過敏成為孩童健康成長的重要議題。根據「兩代過敏家庭抗敏行為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抗敏趨勢從被動治療轉為積極預防,家長比以前更注重居家抗敏行為,其中高達60.2%的家長使用益生菌輔助調整小孩過敏體質。 此次調查發現,台灣家長在選擇抗敏關鍵因素中,前三名為「抗敏有效性」、「溫和不傷身」、「無副作用」,十年間比例均大幅上升,顯示國人偏向選擇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