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壓力大,生活步調快速,飲食狀況也經常紊亂,因此「體重管理」成了許多人的煩惱。然而,控制體重除了能從飲食與運動兩方面著手外,還可以再加入一個「呼吸方式」的改變,像是把淺層的「胸式呼吸」改為深層的「腹式呼吸」也能達到有效深呼吸。
根據近年來資料統計,台灣攝護腺癌的患者仍以高齡男性為主,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醫師表示,1995~2022年間,患者診斷時的中位數年齡從75歲下降至72歲,而攝護腺癌的死亡年齡則從76歲增加至82歲,近年死亡年齡的上升意味著患者存活期延長,關鍵是在於有效治療(如荷爾蒙治療、放射治療、根治手術、標靶藥物)及較優的照護。 攝護腺癌發展慢,排尿障礙即警訊不應忽略 歐宴泉院長...
每日少吃和「4:3間歇性斷食」兩種減肥方式,哪個瘦得更快? 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研究直接比較兩者的效果,但皆可能更適合不同族群,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哪一種?《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揭密間歇性斷食相關研究結果,並建議根據個人情況和健康狀況,選擇適合的減肥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今年適逢龍年爆發生子潮,根據醫師評估推算,今年的5月13到15日左右將會是受孕生下龍寶寶的最後期限,因此醫院婦產科許多婦女紛紛要求婦產科醫師開排卵藥幫助。一位43歲小姐年紀算高齡,當初是在台灣辦結婚,結婚後搬到香港居住,因為有不孕症因素,在香港做過三次的人工受精、但三次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懷孕。她跟他的先生,今年都想生一個龍寶寶,眼看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生龍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在預防注射門診時,常聽到有媽媽緊張問,「打這個針會不會發燒?」或是「若發燒怎麼辦?是不是要吃退燒藥?」其實所謂發燒,是指體溫超過正常體溫的狀態,肛溫、耳溫高於38℃或腋溫高於37℃,而正常體溫為肛溫(耳溫)36.5℃~37.9℃之間,腋溫為35.9℃~36.9℃之間,但發燒後該如何處理?基隆中山衛生局李美燕指出,小兒發燒通常只要多補充水分、維持適溫、卸去被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在台灣地區根據統計的民調有很高比率的男人重視「處女」這件事情,所以在4月中旬到5月中,會有一波的處女膜整型潮,這些婦女可能會到整形外科或到婦產科去進行。6月新娘潮衍生4、5月的處女膜整形潮,曾有一名中年婦人為了讓二度新婚的老公有一個完美的第一次,在結婚前特別向婦產科醫師預約為她進行處女膜整型手術。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處女膜迷思應該揚棄實在沒有必要為薄薄的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增進社區長輩健康認知,使其關懷自身健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高雄長庚特舉辦本講座,邀請中醫科許春宏醫師主講「更年期的中醫保養」,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時 間:5/8(二)上午10:00~11:00地 點:鳳山老人活動中心(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222號)聯絡方式:高雄長庚社會服務課 呂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增進病友間的疾病適應、經驗分享及情感交流,並吸收醫學新知及解決日常生活中因疾病而產生之疑難雜症,高雄長庚特舉辦本活動,邀請腦神經內科系林宏昇醫師及藥劑科陳秋如藥師主講「急性腦中風治療」及「中風“藥”注意」,歡迎病友、家屬或對腦中風議題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時 間:5/5(六)上午8:50~11:30地 &nbs...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關心腹膜透析腎友及其家屬,高雄長庚特舉辦本活動,邀請中醫內科蔡明諺醫師主講「從中醫觀點如何保腎」、知名氣功老師劉素菊教導「氣功保健康」,並特別針對照顧者設計「如何情緒疏壓之課程,期望透過專題講座與疏壓團體,面對面解答腎友疑惑,增進病友醫學知識及自我照顧能力,增進相互認識與支持之力量,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時 間:5/5...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在藥害救濟基金會的個案中,曾有一名藥物過敏史的老婦人,因為牙齦發炎至牙醫診所就醫,但老婦人有藥物過敏,卻忘記了藥名,於是在治療後牙醫師開立普遍使用的抗生素(amoxicillin)和止痛藥給老婦人,不料卻使老婦人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全身表皮和黏膜潰爛,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足足兩個月才出院,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若有藥物過敏史,在就醫時要隨身攜帶藥物過敏記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全台醫療體系及院所人員不足問題,是大眾所關切的;今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大墩文化中心舉辦「護理與健康論壇-志為護理‧幸福臺中」活動,廣邀四百多位護理人員參加,共同宣誓要守護市民健康,台中市長胡志強更化身為講師為活動代言,感謝護理人員為患者付出的辛勞。台中市長胡志強演講主題以「深夜遇上南丁格爾」訴說:護理人員雖然不是每一為患者的媽媽,所做的事情卻都是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國際媒體都曾大幅報導。全民健保已成為我們面對疾病風險的健康後盾,維持穩健的健保制度,是社會安定的重要基礎。全民健保開辦後,讓國人脫離「因貧而病、因病而貧」的困境,保障全民健康,國人平均壽命也隨之增加、城鄉健康差距因而縮短。我們習以為常的全民有保、看病不必等、低廉的保費,早已是全球先進國家取經學習的對象。自1995年台灣全民健保正式實施以來,短短幾年內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