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今年10歲的小祥,上課時常坐不住,常忘記帶作業,也習慣在同學回答問題時插嘴,甚至會隨意介入同學的談話或遊戲,不遵守規矩,是班上公認的「愛說話」和「搗蛋鬼」。爸媽原以為孩子只是年紀小、過於好動又不愛念書,直到小祥開始拒絕上學,帶至醫院求診並經醫師評估,被診斷為混合型「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同時表現出專注力不足、過動與衝動。
不少人都有喉嚨痛的經驗,常見原因包括感冒、流感或扁桃腺發炎。雖多為輕微感染,但若未妥善處理可能惡化。建議多休息、補充水分、保持口腔清潔,必要時就醫。《優活健康網》整理喉嚨痛的衛教知識,包括喉嚨痛可以吃什麼?喉嚨痛不能吃什麼?並分享喉嚨痛的舒緩秘訣,幫助民眾減輕不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 月的第2個星期四是「世界愛腎日」,台灣的洗腎人口日益增加,您會不會害怕自己或家人也有可能得到腎臟病?平常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才不會得到腎臟病?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病普遍,患者每天都必須吃一堆的藥,這樣會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呢?我們到底要怎麼預防才不會得到腎臟病呢?所以,慈濟醫學中心(醫院總院)特規劃愛腎講座,這次主題為「贏得腎利人生」, 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健康女性腰圍勿超「3」、「8」;近6成女性不知健康腰圍不宜超過「3」1吋或「8」0公分!依據國民健康局於101年5月及9月進行「健康行為危害因子電話訪問調查」(BRFSS)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人數共16,945人,近6成(58.0%)女性不瞭解健康的腰圍標準為不超過31吋(80公分)。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女性腰圍超過31吋(80公分...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43歲林女士,罹患乳癌已有三年時間,因害怕手術、化療而選擇逃避,不願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近來因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乳房潰爛等症狀,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乳癌已是第四期,乳癌不僅轉移到肺部、肝臟、骨頭,且乳房外觀也已出現潰爛出血的情形,林姓病患先接受雙側胸腔積水引流,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目前仍持續治療中。童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于家珩表示,像林姓病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北市30歲以下女性朋友罹患子宮頸癌從99年的6人,巨幅攀升到100年16人及去年101年的19人。新北市衛生局為照護女性同胞健康,率先全國補助30歲以下凡有性行為的女性,不分年齡,都可免費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配合社區檢康篩檢服務,9、10日於板橋等區提供19場次,至31日止29區總計提供356場次,詳細資訊請洽各區衛生局網站查詢。衛生局指出,近三年女性子宮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中醫的實證研究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展開,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將在3月9至10日(六、日)兩天舉辦「2013年台灣中醫國際學術論壇」,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於3月10日蒞臨大會開幕儀式致詞及頒獎。本次論壇由台灣、美國、瑞士、以色列、日本、韓國等約30位國際專家學者,針對各國中醫藥產業成就及中醫教育現況進行交流座談。曉雲是名就讀國三的女學生,每...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乳癌發生率是女性癌症之冠,每十萬婦女就有56人罹患乳癌,且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然而癌症的前後,體重控制往往是相當關鍵的一環。根據2011年臨床腫瘤期刊指出,中度肥胖乳癌婦女(BMI≧30)於10年後癌細胞遠端轉移機率增加46%,30年後死亡機率增加38%,顯示體重控制確實是乳癌病友重要的預後因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孫雅祺表示,對於體重流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業務員出身的砂田先生,某一天被診斷出絕症僅剩半年壽命,卻沒有因此氣餒,他的生活依舊充滿動力。砂田先生的女兒麻美於是拿起攝影機擔任導演,開始跟隨父親日漸消瘦的虛弱身影,根據他所列出的「待辦事項」,一條一條地將它們完成。他和孫女玩耍、他陪母親旅行、他接受洗禮、他對老婆說「我愛妳」……透過麻美的攝影機,收錄了珍貴的家族影像紀錄,穿插不少家人之間充滿歡樂的真摯互動。然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聖馬爾定醫院創辦人兼董事長華淑芳修女,曾榮獲內政部馬偕計畫認證、嘉義市榮譽市民與第22屆醫療奉獻獎等榮耀,因華修女常年投入偏鄉醫療關懷弱勢,今年再獲選嘉縣102年度傑出女性,將於3月9日上午受邀前往太保市家己人公園接受嘉義縣政府102年慶祝婦女節表揚活動。華淑芳曾說過:「我的生命是為台灣而活」,對於二十五歲花樣年華就離鄉背景的少女而言,身處異鄉除了要克服語言...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鑑於非傳染病已造成全球人口死亡之60%,聯合國於2011年特別召開全球非傳染病高峰會,呼籲各國領袖重視非傳染病影響人類健康甚鉅。世界衛生組織並針對非傳染病提出「25 by 25」的目標,即於2025年將四大非傳染病(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死亡率降低25%。由於慢性病到併發症、失能或死亡有很長的歷程,除了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外,還必須要控制慢...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摸到胸部有不明的腫塊的時候,相信大部分民眾都會心生警覺,儘快安排時間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因為這是最常見的乳癌症狀之一。但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黃世民醫師指出,其實門診中有大約2成的民眾並非第一時間就來就醫,而是在發現胸部長出不明腫瘤後,仍抱持著逃避心態拖延許久才到醫院檢查,一旦確定為乳癌時已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一名31歲的莊姓女子在男友陪同下到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